中国女人的性,就输在这一点上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错误的性教育更可怕。


01 提起自慰,我就羞愧 

这年头,看个正经公众号都不敢在地铁或者办公室打开。


不为别的,就怕冷不丁冒出一个性玩具、情趣用品广告,被人看见就是大写的尴尬。

关注公众号半年,我被迫看了各式各样的性用品广告,对避孕套的种类比口红色号还熟悉。


就算哪天武志红突然发文研究起跳蛋,我都不奇怪了。


想想也是,性用品可能是唯一一个又挣广告费、又能引起读者好奇心的东西了,更何况现代人对性依然还有很多认知盲区

比如这个问题:提到自慰,你首先想到什么?

羞耻、恐惧、恶心、享受……你的答案是哪一个?

把答案留在心里,让我们先看看别人的答案。

艾米想和男友为爱鼓掌,男友拒绝后,她不死心地追问:“我做错了什么吗?”

男友反问她:“你真的喜欢我这样做吗?你看上去像在演戏,并不是真的很享受。

艾米的前男友也曾问过相似的问题,但这还是第一次被人识破伪装。

是的,她总是在床上刻意迎合恋人,实际上体会不到快感。


男友不欢而散,艾米很沮丧,她向性爱咨询师求助,得到一个建议:

试试自慰。

艾米果断拒绝:“那太恶心了,我不那么做!”

她反问咨询师:“我可以很容易地找个男朋友,为什么要自慰?”

咨询师告诉她:女人比起男人来说,一般会觉得自慰更加羞耻,觉得那是禁忌或者肮脏,其实并不是。你该弄清楚,什么适合你的身体。

提到自慰,很多人首先感到“恶心”,也有人感到“恐惧”, 但更多人的第一感觉,还是“羞耻”。

耻于脑海中渴望抚摸自己的想法被人发现,耻于曾经尝试自慰的事情曝光,耻于他人会给自己贴上“荡妇”的标签……

以前我一直认为,耻感是万恶之源,它让人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但现在我发现,适度的羞耻有利于社交。

过度的羞耻有一个藏得很深的心理保护机制:自我封闭。

这也是自慰羞耻的另一个名字。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当我们对自慰感到羞耻,我们实际上是在封闭自己的性本能发泄口。

性学专家李银河写过短文《阴蒂是一个奇迹》,她写道:

长期以来,女性的性权利和性愉悦一直受到压抑和否定。而阴蒂是人体除了性快感外没有其他功能的器官,是一个奇迹。

自慰羞耻的根源,是压抑性欲。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连面对自己都会感到羞耻,在恋人面前坦率表达快感都难以登天,更别说和谐美满的性生活了。

就像李银河说的:

性活动中的男女双重标准是对女人的压迫,它使女性压抑自己的欲望,憎恨自己的身体。

最严重的是,它使女人丧失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感觉,不敢去追求快乐,只能麻木、压抑地生活……

表面上你是对自慰感到羞耻,实际上,这种羞耻感只不过是替罪羊,阻碍你实现更深层次的性本能的愿望。

02 封闭快感是不是有病?

自慰的背后是性本能的冲动,这是人的原始快感之一。

佛洛依德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生和死两种本能,生本能又包括性欲和个体存活本能,统称为性本能。

性本能追求快乐和满足,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欲望。

性欲望包括:自我爱抚,男欢女爱,繁殖后代。

渴望自我爱抚,是性本能不可割裂的一部分。

一项近期调查显示,中国女性高年龄组女人从未体验过性快感的比例高达28%,近80%的被调查者不能准确指出阴蒂的位置。

在中国,性一直是羞耻的盖头,谁揭下来,就会被千夫所指。


但性本能的释放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没有人告诉女孩什么是阴蒂,没有人教给女孩如何释放自己的快感,她们怎么可能靠自己学得会呢?

纪录片《马赛克里的中国》里,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郝建讲了一件趣事:

他的学生时代,谁有毛片,男学生们就会一拥而上,成群结队偷看。而这所谓的“毛片”,只不过是有点露骨镜头的外国电影罢了。

在当时,年轻人唯一的性科普渠道就是电影,中国的电影太过含蓄。

《霸王别姬》中,小豆子被同龄人拿烟斗在嘴里搅合,画面满是性暗示,却极少有人看得懂。

小豆子和师兄长大后,被师傅光着屁股打板子,这一幕不但露骨,压抑的性欲也呼之欲出。


可是光靠这些隐喻的画面,年轻人怎么能学会正确的性知识呢?

郝建认为,毛片是80年代年轻人的太阳,教会了他们性的正常模样。

相比男人主动寻找答案,女孩们对性更加隐晦含蓄,但性本能是无形的,即使试图压制它,也会拐弯抹角的释放。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年轻女孩之间喜欢玩一种游戏:拿手指互相瘙痒。

手指划过皮肤酥酥麻麻的体验,实际上是一种泄欲。即使不懂得什么是性,女孩依然会本能的找到释放内心蠢动的途径。

如果连这也被压制,女孩的自我压抑就会变本加厉:不敢和男孩说话,不敢看电视里的接吻镜头,不敢看男性裸露的上半身……

我曾收过到一个来访者的困惑信:我从小跟男孩说话就脸红,但是家里来了叔叔,我总是忍不住看向他们的下体,这是病吗?

这不是病,反而是你的内心正在想办法让自己更加完整,那些压抑久了、无处宣泄的性本能欲望,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撞,以错误的方式呈现出来。

但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呈现方式,也好过没有。

对女孩来说,越早意识到自己有欲望,心理越健康。

03 为什么我们会封闭快感?

古典派专家曾经认为,个体存活比满足性欲重要,繁衍后代比男欢女爱重要,但当代心理学家渐渐发现,这两个层级一脉相承、缺一不可。

男欢女爱、寻求快感能够更好的繁衍后代,可老一辈常常认为,追求快感是件见不得人的事情。

强大的习俗教规压力,是导致我们封闭快感的一个原因。

印度短片《父与子的性教尬聊》中,年幼的儿子问父亲,他是从哪里来的。


父亲觉得躲不过了,和孩子围绕着“性”展开了一场谈话,他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回答孩子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生活中,很多父母并不会像这样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他们不但逃避性问题,还会用严厉的语气斥责孩子:


“快闭嘴!知不知羞?

儿童并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羞愧的,他们就是一张白纸,把大人对性的态度复印到自己身上,所有的羞耻感都是外界强加的。

我曾在图书馆看过《自慰——一种巨大恐惧的历史》,这本书写道,相当长一段历史里,自我爱抚被视为可憎、可恶的行为。

有女人突然双目失明,人们会说都是她自慰导致的恶果。

历史上有过多次“性的污名化”。

中世纪欧洲的教士认为,夫妻之间只能以生儿育女为动机进行性生活,如果主动寻求快感,就是不洁。

尽管性快感被证实是正常的感觉,但性污名化的羞耻感至今也有遗留。

除了外界的压力,我们自身也会主动阻碍快感。


比如和父母一起看电影,出现色情镜头,再厚脸皮的人都会感到尴尬羞耻。

这属于正常行为,不正常的是:


有时父母不在身边,自己都会为色情想法感到羞耻,再三克制性冲动,仿佛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自己一样。

这种克制源于童年时期,我们对下体的神秘构造感到好奇,内心萌发一股原始蠢动,忍不住伸出手抚摸小弟弟、小妹妹。

这种行为被大人看到,会招来呵斥:脏死了!羞死了!再不住手我就不要你了!


仿佛被一双手掐住了出口,原本懵懵懂懂的快感被父母浇了一盆冷水。


儿童只是意识到抚摸下体是不对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不对。

不合适的性教育,导致儿童看到下体就会产生恐惧,害怕自己本能的快感,会被父母抛弃。

“本能的快感”和“被父母抛弃的恐惧”纠缠到一起,我们学会了克制自己,但成年后,这种克制就成了自我封闭。

幼时抚摸下体被骂的记忆,成年后逐渐泛化,我们对性本能的一切冲动感到羞耻,严重者和异性说话都会脸红。

04 快感像自卑的小孩,不敢被你看见 

性的负面感情与自我压抑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注意到了这点。

19世纪初,法国等多国的作家都提出过“幼年手淫”的案例,这些儿童从3岁到23岁不等。

对儿童来说,满足性本能的冲动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难为情的是大人们。

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中写道:

我以为对儿童性生活的应有态度是一个保健的态度;
健是目的,保是手段,需要大人随时随地注意。
但是注意的时候,却又谨慎出之,不要让儿童注意到你在注意他。

霭理士在书中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性变态者,他们有一个共性:

都是性快感的正常释放渠道被阻碍,导致自己不得不寻找其他旁门左道。

比如恋物癖、足控、影恋等人群,他们幼年时跟随寻求快感的冲动,无意识中行动起来,结果大人教育失格,告诉他们这样做是“羞耻”的,导致儿童的无意识变成有意识。

如果父母再严厉呵斥,儿童的身心都会受创,快感和仇恨、羞耻、恐惧等复杂情绪黏合在一起,对性的感觉逐渐异常起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忽视、阻碍正常满足快感,不会让快感消失,只会让满足快感的手段变得越来越崎岖、变态、艰难。

所以成年以后,我们会耻于满足快感,刻意阻碍性行为。

这种羞耻感本身就是一种提示,提醒我们童年时期受创、被阻碍、被封闭的快感,正在尝试着再次被你看到。

我们面对性时产生的羞耻感、恐惧感、焦虑感,并不是真实的,如同一扇一扇大门,隔离了我们和快感直接交流的机会。

那些藏在大门内的性本能冲动,才是人们应当追寻的真实自我感受。


就像霭理士认为的:性是一个通体的现象,我们说一个人浑身是性,也不为过。一个人的性的素质是融贯他全部素质的一部分,分不开的。

性本能是一种强大的驱力。

弗洛伊德曾说:人的一切活动,都受性欲支配。

这话不全对,但对压抑性本能的人来说,这话是百分百正确的。

我们可以尝试多提醒自己:

我的内心藏着波涛汹涌的大海,

而我毕生所愿,就是找到一艘船,


带我去寻找大海深处更远的浪翻。

作者简介:作者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排版:小鲸鱼  Esther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