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行清泪的你,能否读懂我仰头45度角的倔强

文:京师心理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哭,似乎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反应。


从心头涌上一股冲动,张开嘴,皱着眉,眯起眼——泪水就自然崩落,活像小学时的比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

我们的文化里有很多把情绪和“哭泣”联系起来的词,“感激涕零”、“喜极而泣”、“痛哭流涕”……


事实上,哭的确是为了表达各种类型和各种程度的情绪:从高考完成后的喜悦,到亲友离世时的悲痛。大事小事,喜事丧事,无不可以用“哭”这种策略来表达、来应对。


同时,每个人在“哭泣”这一行为指标上的表现也不同:有的人简直是“把心装在了袖子里”,一点小事就能冒出拭不干的泪水;有的人却紧紧地封闭起自己,不管怎么样的场合都能瞪着眼睛、泪腺干涸。


除此之外,哭,有时候代表的甚至是一些相互矛盾的情绪——比如“悲喜交加”。


这么说来,哭好像很简单,又似乎很复杂。


究竟是什么引起了“哭”这种反应?


尽管生活中泪如雨下的原因千千万万,但在心理学家眼中,主要有两个因素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哭。


01

那一瞬间,我的情绪冲破了阀门


第一就是我们的“哭泣阈限”——也就是这份情绪和感受如此强烈、以致于让我们落泪的那道门槛。


每个人哭泣的阈限都有所不同:低阈限的人,似乎只需要生活在背后轻轻一推,比如误了通常上班坐的那趟地铁、或者被忙碌的朋友忽略了一下,就可以一声“哇”地哭得像个宝宝;


高阈限的人,或许只有极其特殊的场合——产科病房里孩子的出生、所爱之人的葬礼——才足以让他们表现出够强的波动。

有的人情绪不是不汹涌澎湃,只是看起来风平浪静,就是因为能让他们哭出来的情绪强度太高了。


以前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事实上压抑了许多老一辈男性的情感表达,让“硬汉”在很多场合,只敢把浓酽如酒的情绪酿在心底:面对生活的重担,你看见的是我僵硬的面孔,看不清的却是我倒噎的苦涩。


也只有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时刻,比如孩子出生的产房、女儿的婚礼,那眼角才终于能闪烁着点点光芒。


哭泣阈限可能在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在单单一天内都有所变化。


单纯是身体上的疲倦,都可能让我们更容易掉眼泪。自己忙了一天瘫在床上,想想今日份的不甘心、烦心事,是不是比起平时更容易鼻子一哽、眼眶就红了呢?


02

那个时刻,我的心里有一场海啸


另一个核心因素被称为情绪反应性,是一个人对环境的反应强度。


有些人(比如多愁善感的诗人)或许时时刻刻情绪都很饱满,但TA并不会因为这些情绪而哭泣。


由此,研究者认为情绪状态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会哭泣,更重要的是人们下意识要如何应对这样的情绪。


我们有时会看到,在突然接到哀讯后,主人公呆呆痴痴的,也不哭、也不动,别人对他/她指指点点说“没良心”,也仍然像块木头一样;直到两三天后,他/她才忽然流下两行清泪,回神似地忽然放声大哭。


这就是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做好准备,终于理解了现实后,所有情绪才冲上心头。


情绪阈限和情绪反应性这两个因素有一定关联——一个高阈限的人,往往也皮糙肉厚,只有重大场合能引发心中的波澜;反之,一个低阈限者也往往更敏感,很容易就表现得泪如雨下。


区别来说,就是一个是“我的情绪有多强我才会哭”,一个是“我对特定场合有多敏感、能产生多强的情绪”。


03

那个哭了又笑、笑了又哭的人,更容易哭?


除了这两个主要因素之外,是否有表现出不一致行为的趋势,也会影响到一个人是不是会哭。


有些人在极端情绪下,倾向于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情绪——比如,在狂喜之下,既采用积极情绪的通常表现形式“笑”,又采用通常留给消极情绪的“哭”,即处于又哭又笑的状态。


克莱门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的研究者发现,这类人即使处于非极端情绪中,也更可能在不同场景下都哭。


然而,人们恰恰是在面临强烈情绪时,更可能做出和情绪不一致的行动——面对可爱婴儿,明明觉得“好可爱!小天使一样”,却要伸手捏痛宝贝的脸颊,其实为了平衡太过极端的感受。


被喜欢的人表白的少女捂住了红通通的脸颊,从指缝里漏出的却是晶莹的水珠:“怎么会!……竟然……”请不要担心,这不是她拒绝你的征兆,相反是欣喜到极致罢了。


总的来说,哭虽然很基本,却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简单,反而是一种多维的行为表现。


对哭的研究能让我们看到,我们究竟是怎么加工和调节自己感受的,以及我们到底是如何感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


套用一句名人名言:眼泪里不仅仅是水和盐,还能倒映出整个世界。   ——沃兹基·索德

学堂君从小学的“我绝对不会哭的我要坚强我要酷”到初中高中的“可恶这个海贼王怎么这么好哭”到现在的“年纪大了看什么都容易感动”。(=_=)

体会自己的情感,为人生的平凡与不平凡而落泪。——我自己说的

——The End——


参考文献: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why-do-we-cry1/
Aragón, O., Clark, M., Dyer, R., & Bargh, J. (2015). Dimorphous Expres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 Displays of Both Care and Aggression in Response to Cute Stimuli.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3), 259-273.

作者简介:京师心理,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排版:小鲸鱼,林洁愉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