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存在永远保持激情的爱吗?丨亲密关系指南

文 | 昭水
来源 | 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微信公众号ID:xlzxecnu)

前段时间和朋友相聚,饭桌上谈到他的女朋友,我笑着问他们现在怎么样,满以为会是一顿狗粮,不想他苦笑一下,踌躇之间叹了口气:“谈了2年,感觉互相都腻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很惊讶,他们两人都很优秀,谈的是那种惹旁人羡慕的甜美校园恋爱,怎么也会厌倦呢。

酒杯碰撞的间隙,隐约想起很多同辈间的谈话,那么相似。

“刚刚在一起时,我每天走2公里到她宿舍找她,现在连视频语音都觉得麻烦。”

“没想到在一起才1年我们就像老夫老妻一样,每天聊天像是在走流程。”

“对约会失去了期待,也没有了新鲜感。”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呀。”

“……”

20岁正值青春年华,在初尝爱情的甜蜜后,我们好似轻易地陷入激情消退后的平淡期,感慨“谈恋爱不过就是这般”之余,伴随声声叹息,困惑时间为什么能将感情的色彩磨得如此黯淡。没有偶像剧里大起大落的分合,感情在循规蹈矩的日程中像小小的火苗一样燃起,再熄灭。

这其中似乎横置着一个天然的矛盾:

我们处在年轻气盛的风华之际,不停歇地学习新的知识,拥抱日新月异的世界。在这节奏紧促的生活中,爱情会失去初始的激情,落入平淡单调的围城,没有亲情的牵绊,又缺乏调和的耐心,躁动的心无处安放,年轻的我们遇上消退的激情,不知何去何从。

在斯滕伯格最经典的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中,亲密,承诺和激情三者各承其重,构建出爱情本身。激情是引起两人间浪漫恋爱和相互吸引的驱力,它让我们体验到强烈的唤醒和心动的感觉。在斯滕伯格的理论下,有激情的爱是浪漫的爱,痴迷的爱,而没有激情的爱只是空洞的爱。

在我的眼里,激情如此重要,爱情的三角形也一定是一个激情所占角度最大的钝角三角形吧。

年轻的我渴望永远饱含激情的爱情。

01

不过期的激情之爱存在吗?


Lucas等人在2003年做了一项长达15年的纵向研究,超过了24000人参与实验,探究婚姻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结果并不浪漫,Lucas发现人们在婚姻中存在着“享乐的适应心理”,虽然刚结婚一年内的夫妻大多报告生活更加美好,但是这种幸福却有保质期,结婚一至两年后大部分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都会回归到婚前的单身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刚结婚就报告不幸福的人们最终往往只会在一个更加不幸福的水平上起伏。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Cindy Hazan也曾对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心理做过研究,进行了一系列行为学研究、访谈调研和生理检测,他发现人们在相识并相爱的18到30个月之后,恋爱双方进行亲密的互动都不会再有心跳加速及冒汗的情况,爱情的激情明显消退了。

研究者们给出的回答难免令人失望,大部分的爱情在步入婚姻之后都会难免走向平淡,我们也许会持久地爱我们的伴侣,但是可能无法持久地对对方充满浪漫的激情。假如只是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想必多少会给大家对爱情和婚姻的明朗期待蒙上一层阴影。所幸,很多研究也发现,爱情中激情的消退存在个体差异。

也就是说,也有一些亲密爱人,他们的感情能够历经生活的打磨而历久弥新,维持着很高水平的激情。

02

维持激情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一.高水平的创造力

想要保持爱情中的激情,需要一些创造力潜能。

在2019年发布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一篇研究表明,在那些恋爱至少一年,正处于浪漫激情下降边缘的情侣中,创造性水平高的个体往往能够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保持着较高水平的浪漫激情。那些想象力丰富,乐于创新的人们能够长久地令对方保持伴侣间的积极幻觉,从而使两人间保持高水平的联结和吸引。反之,缺乏创造力的人在恋爱中双方的激情会随着时间显著下降。

二.适当的空间和隐私

创造力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这属于老天爷的偏袒。当然,要想维持爱情中激情的长久,也并非只能拜求上天的恩赐。

心理学家Esther Perel说,激情和情欲是在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空间中蓬勃发展的。我们在恋爱中会渴望亲密感,想要了解对方的一切,互相拥有彼此,“熟悉”、“安全”、“了解”是亲密的特征,而“神秘”、“未知”、“朦胧”才是激情的样貌,当我们主动拉近和重叠彼此的空间,将自己毫无遗漏的呈现给对方,获取了亲密感的同时,激情也在悄然消退。

因此在亲密关系中保有个人空间,保留一点神秘和隐私,不断让对方能在自己身上有新的发现,不失为一种化蚊子血为朱砂痣的妙招。

三.一起探索世界

但仔细想想,两人间的空间终归有限,侵占一点就少一点,等我们完全了解对方以后,难道就只能无可奈何地等待激情消退吗?有没有更可持续的方法维持激情呢?

同样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指出:根据自我拓展理论(self-expansion theory),和伴侣一起尝试和探索新鲜的事物可以拓宽个人的自我感和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从而点燃初次坠入爱河时的那种兴奋和激情。

比如在一起很久的伴侣,可以通过一起学习跳舞或到一个新的城市进行公路旅行来获得自我拓展体验。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在这类活动中的新奇和不可预测性可以提高亲密关系中的情欲,从而使爱情中的激情不那么容易消退。

这对我们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启发,应衬了那一句:爱情应当是和旧的人不断体验新的事,而不是和新的人反复做那几件旧的事。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约会也变得缺乏新意,除了一起自习上课吃食堂,就是相约逛街喝酒看电影,走流程一般的将这些任务循环往复,却很少会将目光放在「一起学一个新的技能」,或者是「一起讨论某个富有新意的想法」上。有时,我们并不是仅仅只在缅怀爱情中的激情的消退,同时也在叹惋生活本身的激情不见踪迹。而自我成长永远是保持热爱和激情的不竭动力。

在这些自我扩展的活动中,我们能够生起平凡生活中的火花,这些火花也点亮感情中的激情。

 

03

激情永远不是全部的爱情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这样一个泥沼:越是渴望激情,越是在感情中挣扎,陷于疲劳。

 

Carbonneau等人认为,在爱情中存在浪漫激情的二元理论,人们刚踏入爱情时存在两类激情的状态:和谐的激情和沉沦的激情。在和谐的激情下,我们能自主地追求感情中的浪漫和美好,并且这种对浪漫的追求与我们的整体生活是和谐的。而在沉沦的激情下,我们被激情所裹挟,不顾一切的投入到感情中,为了追求激情不惜损毁生活的其他部分。前者细水长流,后者轰轰烈烈。

 

研究发现,和谐的激情能够让人们获得自我的成长,而沉沦的激情则更多预测了对人的负面影响(其他关系的割裂,个人成长的减慢),在六个月后,暴风雨一样的狂热激情也会消退的尤其快,留下遍地荒芜和空洞。

 

这是一种物极则反的弊害,适当的激情给爱情注入活力,过度的激情则让生活陷入停滞。

 

沉湎纯粹的激情之中,就和被青春期的躁动攫住一般,热烈浪漫,但并没有太多意义。在谈论爱情中的激情时,我们希望世上存在永远饱含激情的爱,担心青春期的恋爱在沉默的生活中流于无聊和琐碎,于是马不停蹄地找寻维持激情的方法。可是追求激情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爱情也不可能永远富有激情,换个视角,永久的激情也未尝不是一种平淡。

 

马东在奇葩说里提到,讨论生活时,远方的诗歌和眼前的苟且是一组答案,我们不是在选择其一,而是在平衡两者。生活这般,爱情也是如此,激情和平淡也从不是答案本身,接纳和沟通才是矛盾下更需重视的内核。看起来,年轻的我们和消退的激情相遇时,两者也并非不可调和,因为爱情不是一个激情为大的钝角三角形,青春也不是一个只有盛有躁动和猎奇的容器。

 

因此,在无数次问自己“我是不是已经厌倦了,不想继续下去了”时,也需要我们不厌其烦地与自己确认:我此刻是在面对完整的爱情,或只是爱情中的激情?被注入了肾上腺素心跳加快的人们看到异性时,以为这是爱,但了解真相后我们知道,这不过是大脑在翻译爱情时犯下了一个美丽的错误。激情永远不代表全部的爱情,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爱情模板能够代替所有人,希望你在经营中学会画出属于自己的爱情三角形,能够不再为激情的消退忧愁烦恼。

参考文献
Carswell, K. L. , Finkel, E. J. , & Kumashiro, M. . (2019). Creativity and romantic pa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6(6), 919-941.
Carbonneau, Noémie, Vallerand, R. J. , Lavigne, Geneviève L., & Paquet, Y. . (2016). “i’m not the same person since i met you”: the role of romantic passion in how people change when they get involved in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Motivation & Emotion, 40(1), 101-117.
Lucas, Richard, E., Georgellis, Yannis, & Clark, et al. (2003). Reexamining adaptation and the set point model of happiness: reactions to changes in marital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84(3), 527-539.
Muise, A. , Harasymchuk, C. , Day, L. C. , Bacev-Giles, C. , & Impett, E. A. . (2018). Broadening your horizons: self-expanding activities promote desire and satisfaction in establishe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6(2).
Sternberg, R. J. .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Zhang, F. , & Hazan, C. . (2010).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and person perception process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9(2), 225-235.

公众号简介 | 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微信公众号ID:xlzxecnu),关注·接纳·成长,小丘带你聊温暖科普,搞有趣事情!

排版:小鲸鱼   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