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三件事:我的、你的、老天爷的

文:王玺
来源:王玺的心理空间(ID:gh_7d0e1df00f0f)

01

那天早上,和老公开车准备出小区时,发现前方有一辆车挡在了出口处。


正纳闷呢,突然从前方车里下来两个人,一看就是父子俩,爸爸从驾驶位出来,穿校服的儿子从后座开门出来。


父子俩看上去都很激动,互相冲对方吼叫嚷嚷,然后,爸爸一边用手指着儿子,一边绕过车身走向儿子,儿子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毫不示弱地迎向他的爸爸。也不知谁先动的手,我们还没反应过来,父子俩已经开打了。


俩人迅速扭打成一团,嘴里还大声喊叫着。

老公一声惊呼,本能地想要下车去劝架,我让他稍等一会儿。


因为父子俩虽然看上去动作很激烈,但其实并没有真打,更没有触碰彼此身体的要害部位,他们只是像摔跤一样想把对方扑倒。

两个人都很胖,天气又热,很快体力不支双双倒地,倒在地上还在扭打,一会儿爸爸占了上风,一会儿儿子占了上风。

我们眼前,只见两团白肉在地上翻滚。


我直觉问题不大,果然,俩人很快从地上爬起来,爬起来后儿子哭了,一边哭一边用手指着父亲说着什么。这时候,他爸爸突然平静下来,他没有再跟儿子对峙,而是默默退回到车门处,用眼神示意儿子上车。


儿子不肯跟他走,继续很激动地说着什么。


这时候他爸爸又走过去,走到儿子面前,不知跟儿子说了什么(我猜可能是道歉),儿子终于肯跟着他向车子走去。


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我对老公说:刚才不让你下去,是有第三方参与会让事情更复杂。没有人劝架,反而打不起来。


他频频点头。

此处八卦一下,在劝架这件事情上,老公是有深刻教训的。


多年前我们还在谈恋爱的时候,他从北京来我所在的城市看我,那时是冬天,我们吃完晚饭,漫步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突然前方一阵骚乱,有人兴奋地喊“打架了,打架了”。


我们上前一看,原来是两口子打架,喝醉酒的男人丧失理智,把老婆打得嗷嗷叫,围观者众,大家都口头劝阻,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拉开那个疯狂的男人,那男人真的往死里打女人,拳头雨点般落在女人身上


说时迟那时快,我身边那个男人冲上去了,他像拎小鸡一样拎起那个男人,同时给了他一拳,只一拳,那个男人就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他哪知道,眼前打他的这个人是练柔道的高手,这一拳确实够他受的)。


围观群众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突然,被打的女人扑向我男友,一边哭喊,一边用拳头击打他的前胸后背:谁让你打他了,谁让你打他了……

男友当场懵圈。本着好男不和女斗的原则,他默默承受了她的攻击

那件事对他冲击很大。以后再碰到两口子打架,他再也不敢“见义勇为”了。

02


那天早上父子俩的打架,在很多家庭尤其是有青春期男孩的家庭,其实是常态。只是有些架是明打,有些架是暗打(想象中)。


父母和子女的战争,可能从幼儿园报兴趣班的时候就开始了,延伸到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高考后才会告一段落(之后可能是其他战争,比如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高考前还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一家人,高考后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似乎之前的矛盾和冲突压根就没发生过。


我接待的青少年个案,十之八九和学习有


你听孩子吐槽,感觉好有道理。你听父母吐槽,也感觉有好多道理。


但我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孩子吐槽完之后,往往会恳请我劝劝父母,请父母适当放手,不要伤肝动怒要保重身体


而父母的吐槽则往往伴随着痛骂加诅咒,有好几个家长曾气哼哼地跟我说:有时候,我恨不得把他(她)掐死。


当然,恨有多深,爱就有多深。父母大都舍不得掐死自己的孩子,但常常会拿自己和配偶下手。


  • 一个陪孩子写作业的爸爸因为愤怒导致心梗发作,心脏搭了两个支架,手术后感叹保命要紧,作业啥的都是浮云;


  • 为了陪孩子写作业,江苏一位丈夫把妻子打成重伤二级,丈夫获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


  • 还有一个爸爸辅导11岁的儿子写作业,儿子不好好配合,爸爸气得咬了儿子(咬的竟然是脸部,位置离眼睛很近),且不是咬一口就算了,而是死死咬住不放

    着急上火的妈妈连夜带儿子去医院看急诊,问医生要不要给孩子打狂犬疫苗,弄得医生哭笑不得。


  • 另一位陪女儿写作业的爸爸急火攻心,大力怒捶桌子(事后有人提醒孩子写作业时最好戴个头盔,万一捶的是头),导致自己手部骨折

    他告诉女儿自己要开刀,想警醒女儿,或让女儿内疚一下,结果他那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很淡定地说:那是你自己的事

03

很多父母都很委屈,说自己对孩子是如何的自由、公正、民主,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还要各种作各种寻死觅活。

再深入探讨下去,你会发现,所谓的自由、公正、民主,只是这些父母口头上用来自我安慰的轻飘飘的表达。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连最基本的你、我、他都没分清楚


  • 近日,海南万宁一个6岁的小女孩被自己的父亲活活打死


事情的起因是女儿写作业时被父亲责骂,女儿顶了几句嘴,激怒了父亲,被父亲用皮带、扫把、衣架抽打至死。


  • 还有一个16岁的山东女孩,在即将参加中考前被父亲杀死


那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案发前已经因为不堪忍受父亲的家暴在外躲了一个多月。女孩很有主见,曾因父亲的暴力倾向向学校和相关部门多次写信求助,甚至还报过警,希望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但都没有用,悲剧还是发生了。


她父亲杀她之前做了一件极其心机恶毒的事,他以故意激怒女儿的方式录下视频,并把女儿指责他的话发布到网上,让网友看看他的女儿是多么叛逆,好为自己此后有预谋的杀戮提前找一个借口“我是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杀的她”。

发生悲剧的那一天,离女孩中考还有三天。惧怕丈夫的妈妈让女儿回家给弟弟取作业本(此前她和妈妈、弟弟一直躲在姥姥家),她父亲让她把妈妈叫回来,她说“你们大人的事我管不了,妈妈回来你还是要打她”。


她的话彻底激怒了父亲

他持刀逼问女儿:你服不服?


预感到不妙的女儿说:服。


服了软也不行,禽兽父亲最终连捅女儿胸口四刀,刀刀致命。


不听我的,你就去死

  • 本就重男轻女的他痛恨这个女儿。在他看来,这个女儿太有主见,竟然敢向外界求助,竟然敢跟他这个当爹的理论,有文化、敢反抗的女儿简直比妻子还可恨还该死


  • 他的妻子已经被他打怕了,遇到他施虐只知道逃跑。她不但无法保护自己,还要把弱小无助的女儿推出去,独自面对恶父。如果那天她不让女儿回家,而是自己回去面对,女儿也不至于死掉。


这些孩子到底做错了什么?


说句宿命的话,要怪就怪这些可怜的孩子投胎投错了,才摊上这样的父母,宝贵性命毁在父母的偏执极端低水平认知上。


曾听一个法盲父亲蛮横无知的表达:我自己的孩子,打死也不犯法


有些还算幸运、没被变态父母杀死的孩子,成年后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大多选择逃离原生家庭,逃离从小生活的城市,逃得越远越好。

人身难得。改变不了什么的时候,先保住自己要紧

04

很多家长,把孩子视作自己的附属品,视作身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


所以父母会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学业,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恨不得事事替孩子做主,恨不得去替孩子活一辈子,就像自家孩子没有脑子和动手能力似的。

一个刚上大学一年级的男生想要退学,理由是适应不了校园生活。他妈妈很认真地跟我说:我理解他,他就是适应不了啊。从小到大都是我给他洗屁股洗脚的呀


我眼前有一万个雷,轰隆隆呼啸而过。

以爱的名义照顾孩子,照顾到孩子失去自理能力,照顾到孩子面对外界时怯弱恐惧,才能彰显父母的价值感和存在的重要性。

孩子倘若有自己的主见和行动力,对某些家长而言无异于异类,无异于大大的忤逆和背叛。

死在父亲手里的两个女孩,都是因为表达了不满。

美国作家帕梅拉·李曾说过:在很多人看来,孩子顶嘴就是和自己作对


几年前曾经在公交车上遇到一对父女,背着沉甸甸书包、个子小小的女儿,正被父亲大声数落责骂着。在他的骂声中我听了个大概,这个父亲刚参加完家长会,老师跟他说女孩上课不好好听讲,作业也完成得不好。


父亲旁若无人的骂了一会儿,女孩怯生生地想开口辩解,结果被父亲扇了一耳光


女孩的眼泪马上掉下来,她又试图开口辩解,父亲又给了她更多的耳光


他一边打一边骂:你还想狡辩?你丢不丢人?


女孩大声哭起来,但她的哭声并没有引起父亲的怜悯,反而激发了他更大的怒火:你还有脸哭,看我不打死你。

又是清脆的几个大耳光。


面对强势凶悍的父亲,女孩捂着脸,哭声变得暗哑隐忍。


我感觉自己的怒火快要冲出胸膛,但我什么都做不了,我怕我一劝,女孩会被打得更惨

那天我好难过。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眼前总会浮现那个小女孩无助哭泣的脸。


05


过多干预孩子的学业和生活决不允许孩子顶嘴、反抗孩子必须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是父母骨子里有太多恐惧,恐惧失去权威形象,恐惧失去对孩子的掌控,以及在心理层面上,父母还没有能力和孩子完成真正的分离

这样的父母极其自恋,能量极低,而且往往活得并不如意

自己活得不好的父母,才会看孩子哪哪儿都不顺眼,孩子做什么都要担心。


所以文章开头,那个和爸爸扭打在一起的男孩是何其幸运。


处于青春期的他,敢和权威的父亲对抗,并没有遭受父亲严厉的惩罚。父亲后来的举动是退让的,是接纳的,是有爱的。


父亲这一退,意味着这个男孩子可以长大了。


一个孩子的顶嘴和叛逆,恰恰是他(她)长大的标志。


  • 事实上,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两岁就会说“不”,三四岁就会和父母对着干,就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急于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比如很多小孩子拒绝父母给自己穿衣喂饭,哪怕笨手笨脚半天做不好,也想自己亲自去尝试)。


  • 尤其进入青春期,孩子会更质疑、藐视、挑战权威,孩子想摆脱父母长辈的控制,想活出自己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能真正看到孩子的存在和需要,能允许孩子做他自己,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并能够承受孩子攻击的父母,是多么地了不起。


一句话,接受孩子和自己是不一样的人

就像那个敢跟手部骨折的爸爸说“那是你自己的事”的小女孩,她真的很不简单。


她的话里实则包含了大智慧:写作业是我的事,骨折是你(自找)的事。如果你不管我的事,哪里会有骨折的事


小小年纪的她已懂得区分你的事和我的事把人际关系界限理得清清楚楚,这一点上她可以做很多人的老师。


一些父母通过咨询的帮助和成长,能够把目光和注意力从孩子身上移开的时候,都感觉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了,而且双方都活得轻松多了。

说到底,世上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你的事,老天爷的事


我们能管的,只有自己的事。


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我们统统管不着,也没有能力去管,若强行去管生活就要乱套。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生活,就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大的爱和尊重了

我的咨询感悟:


无论掌握多少咨询技术与手段,都抵不上咨询师丰富的人生阅历、不断完善整合的自我及一颗真诚助人的心来得有效。咨询师能走多远,来访者就可以走多远。


 —The End—


作者简介:王玺,北京资深心理师(从业十年),曾当过公务员、杂志副总编辑,发表作品百万字,曾获北京市好新闻一等奖,出版人物传记《路在脚下延伸》,曾任天津电视台《我是当事人》栏目嘉宾专家。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王玺的心理空间(ID:gh_7d0e1df00f0f)。

排版:小鲸鱼,鲸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