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建立信任的两个诀窍

许多人趁着新年换了工作,谋求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开始意味良多,包括新的工作内容,以及新的人际关系。后者也是许多人想要更换工作的理由,在旧有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陷入僵局。

有的人遇到一个控制狂上司,什么事情都丢给你做,却又什么事情都要干涉,让你苦不堪言。

有的人和同事之间有矛盾,嫉妒、不满、疑神疑鬼等让人不舒服的情况,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排解,你只能抱持“你不走,我走!”的心情远离他们。

也有人因为得罪客户,不换个地方工作,后续工作很难拓展,于是换个环境重新奋斗。

而在职场人际关系中,影响至深的核心因素便是“信任感”。

毕竟老板若是不信任下属的能力,就可能无法放手,让员工工作起来绑手绑脚。

若是同事之间彼此猜忌怀疑,就无法协同合作,工作环境因此让人倍感压力,根本无法在工作上发挥应有的水准。

若是客户无法相信你,那么无论你怎么努力,可能都无法让客户接受你的服务,为你带来业绩。

那么假设我们换了一个工作环境,在新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该怎么把握机会重新开始,建立一个受人信任的形象呢?

为什么受人信任那么重要?


这个世界是个属于赢家的世界,就算你不是一个赢家,好歹你要有赢家的样子。

这里说的赢家不是比赛中的胜利者,而是在社会形象中能够被辨认为“可信赖者”的符号。

比如白领上班穿着干净、不失体面的服装,就是给他人营造一个对生活井井有条的形象。

有些人不修边幅,这是个人自由,但他就不能拒绝别人怎么看他,会不会因此认为他对自己的工作不够上心,假设把工作交给他,他能否仔细处理,避免错误。

人际关系的每一步都要耗费成本,跟散发可信赖者符号的人相处,比较能够在心理上让人放心,那些符号都在帮助他人降低他人信任你的成本。而基本人际之间的协作,你帮别人省去成本,你获得协作的机会就会比较大。这就是信任的核心意义。

简单说,今天你去一间大医院动手术,你肯定会问:“你们医院技术最好的医生是谁?”,你得到名字,你会看看他的资料,确保他比其他医生厉害。

当你得不到具体资料时,你会从网路或其他可见的部分去做判断,所以一个看起来显得特别专业的职业照,他的白袍和成熟的皱纹,可能就让你选择他替你治疗。

你的选择,就是一种出于信任的表现。

所以信任之所以重要,在于能提供信任本身就是一种获取资源的途径。一个人在生活中为自己建立高度的被信任感,那么他就更容易在工作等方面获取更多的资源。

在团体中获取信任的诀窍


想获得人际信任,首先要理解信任的内涵,也就是真正能够降低他人信任成本(难度和代价)的方式。

一般人以为信任就是:“说到做到。”但这其实是对信任的误解,因为这等于把信任和完美主义捆绑在一起,但难道一个人犯了错、有事情做不到,他就不被信任吗?如果是这样,那信任根本超乎人性,因为世界上不会犯错的只有上帝。

反之,为什么有些人犯错、偶有失误,甚至能力可能没你好,有时候还不答应别人的请托,但为什么他们比你更受信任?想通这点,才能真正理解信任。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信任是心理认知的社会交换过程,一般有两种类型:


A. 社会交换论

这一派的学者认为信任有两种,一种是认知型(cognition-based)的信任,一种是情感型(affect-based)的信任。

认知型的人习惯从认知层面,获取信任必须通过相关的证据,比如学历证书、考试成绩。

情感型则是指互相关怀等情感层面,就像我们从小认识的一些好朋友,他不见得能帮我们的忙,但他们始终愿意站在我们这一边,在我们受苦的时候能听我们抱怨等。

这告诉我们,受人信任不见得是你什么都帮对方做到,信任的重要基础是情感。真心得关心对方,重视对方的人,而不是与他有关的事物,对信任十分重要。


B. 经济交换论

这一派的学者认为信任有三种类型:计算型信任(calculative trust)、个人型信任(personal trust)、制度型信任(institutional trust)。

计算型信任将信任视为种种价值交换的机会,信任来自人与人之间契约的订定与完成。

个人型信任强调不算计,信任人,而不是契约本身,并且计算会减损个人信任。

制度型信任强调一个能够保证环境中每个人的机制,比如法律、规章等制度是信任的前提。

经济交换论发现计算型信任的缺点是,采取这种方式建立信任的双方无法建立长久关系。

个人型信任需要仰赖于制度型信任,毕竟人性有将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面,一个对守信有保障,对失信有防卫与补偿的大环境,才能促使人们放心去信任。

毕竟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计算也失去了意义,即使订定契约也没有保障。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信任危机不是人的问题,而是环境与制度的问题。比如一个公司,下面的人为了业绩各种下三滥的手段都能用,管理层也不管,那么在这个公司,大家保护自己都来不及了,哪来的信任。

结语:

长期稳定的信任感

是最好的个人名片


该怎么建立信任,通过上述两项理论,大体有三点:


第一点,建立信任之前先了解环境的制度。

如果你到新的工作环境,发现工作同仁不讲信用,强调利益等,那么也许你也别建立什么信用了,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第二点,先求不受伤害,再求最大效益。


接续第一点,假若工作环境对工作者有保障,那么我们在建立关系时,先别急着追求要通过信任获得什么利益,我们先追求通过信任获得对自己的保护。

比如有一个机会,也许能让你获得很多报偿,但你失败的风险也很高,那么可能把机会让给别人,更能有助于你争取同仁的信任。


第三点,重视与“人本身”的交往,而不是能力、资源或其他“人的部分”。


在两项模式中都告诉我们,信任的上策就是好好对待他人,老想在关系中只谈功能性,把人都当成彼此利用的机器,去掉情感层面和人际之间的心理需要,即使建立信任,那也是短暂的。

这也是为什么生意中总有些应酬,因为人与人的交往就存在不把彼此当成工具的感情交流。

最后,上述原则需要长期维系,把信任变成个人的代名词,让自己不只是一位被信任的“某某工作者”,而是成为一位“被信任的某人”。

文:高浩容  (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