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纠结于你无法改变的事物。

“纠结”的功能,是用于缓解不安全感。

 

纠结就是权衡,你在多个不确定结果的选项之间来回犹豫,试图找到那个最能规避风险、获得利益的选项;如果找不到这个最好的答案,就意味着你认为自己要负担起一些损失或危险;对于你“明知无法改变的事情”还要去纠结,这时候纠结的功能也非常明显:就是维持幻想。

 

维持什么幻想呢?

 

当然是维持“这件事还可以改变”的幻想啦。

 

如果你完全的接受了这件事是不可改变的,你怎么可能还会纠结呢?

 

所以,你是“知道”这件事不会改变,但仍旧“希望”这件事能够改变,纠结只是你的“希望”和“事实”之间冲突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

 

根本的问题不在于你会纠结,而是在于你还没彻底放弃幻想,还没有彻底接受现实。

 

那么,在你还未彻底放弃幻想的情况下,你试图让自己不去纠结,这就只是在治标不治本,就好比一个人怕鬼所以紧紧地把自己裹在了被子里,你只夺走他的被子,而不消除他对鬼魂的恐惧一样,那恐惧还在。

 

所以,你不放弃幻想,又不允许自己纠结,那种不安全感当然会持续存在。

 

“幻想一件不可改变的事可以被改变”,这一点是怎样引发我们的“不安全感”的呢?

 

其背后的原理是这样的:我们期望一件不可改变的事情会发生改变,这种期望一开始就是为了平复焦虑的。

 

譬如你知道自己高考没考好,总分超不过250分,这时你会幻想是不是会出现什么神迹、或者自己当时考试时做的还不错,从而会有什么例外发生。

 

你幻想自己会有什么超常发挥,是因为“高考总分没超过250”这件事本身就是会引起你的焦虑的,你也许担心这样的成绩会被父母男女混合双打、担心上不了大学自己只能去餐厅打工当个收银员、担心被别人嘲笑、甚至担心如果你恰好考了个250那就更是尴尬了。

 

所以,在这里的这些“改变不了的事情”,它们本身就是会引发我们焦虑的、不愿意为我们所面对的、或是强烈的为我们所拒斥的事情。

 

问题的根源在于“我高考成绩不超过250”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但是,随着你的心理机制一层一层的试图调节、由这个根本问题引发的那些负面心理感受时,你的注意力、你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就不断的被带跑偏了。

 

这就好比:有志青年小张去詹姆斯小刘家里偷东西,把金银首饰什么的全部洗劫一空之后,他看到小刘家里有一套顶级的厨具,小张在诱惑之下,控制不住自己欲望,终于把黑手伸向了厨房,他狂扫小刘家里的50多个鸡蛋,做了十几盘炒鸡蛋,还全都失败了。

 

詹姆斯小刘回家之后,与小张据理力争,表示小张做炒鸡蛋的方法不对,应该先放油再放鸡蛋。

 

而小张对此完全不能认可,声称炒鸡蛋不放油而是放醋才是正宗做法,二人为此大打出手,小刘的一个从吉尔吉斯坦进口的盘子被打碎,于是小刘对此发出严正抗议,要求小张今晚如果不用502胶水将盘子粘好,就不许他回家。

 

我们举的这个夸张的例子,就充分反映了你的注意力由于防御机制一层一层的被带跑偏的过程。

 

问题的根源始终在于你家被偷了,炒鸡蛋放油还是放醋、打碎的盘子要不要粘好等等这些都是次要的。

 

同样的道理,你的不安全感也好、对事物的纠结也好,幻想原不可改变的事物会发生改变也好,这些也都是次要的。

 

“那件不可改变的事情”所引发你产生的焦虑,这才是主要的。

 

如果抓不住主要矛盾、始终只在次要矛盾上打转,你就会陷入泛化的焦虑、泛化的抑郁状态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

 

根本原因在于:所有的次要矛盾、也就是我们的所有心理防御机制,会彼此连接。

 

就好比你在一个湖底,立了一根柱子,在这根柱子之上横向竖向、乱七八糟的又立了许多其他的柱子,当这些在根基之上所建立的东西足够多了之后,它们就会连成一大片,形成一个阻碍。

 

你会感觉你站在这些柱子上仿佛就已经到达湖底了,其实根本不是。

 

只是你的那些心理防御太厚、太多,让你误以为这些就是你潜意识的最深处,但事实上它们只是一堆防御,恰恰隔离了你与自己最深处的联接。

 

不深入湖底,你就接触不到最真实的自己。

 

一直站在那些心理防御所构建的壁垒之上,你再怎么用功,也只是构建更多的壁垒。

 

就好比我们一开始讨论的问题:你试图不去纠结你无法改变的事情,同时你感到了一种不安全感。

 

这时你的注意力就转到了怎么消除这种不安全感这个“壁垒”上,你想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之后又会引发其他的问题,比如你可能发现顺其自然没有用、或者顺其自然之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被削弱了,到那个时候,“主观能动性减弱”又会成为新的问题。

 

这些“壁垒”会一层一层不断叠加,不断地引发更多新的问题。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意识到:抓次要矛盾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无法治根的。

 

治根就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就是“你还没有接受那件不可改变的事情”。

 

怎样才能“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呢?

 

其实首先最需要的是时间。

 

也就是说,你要给自己以时间,给自己接受这件事情以时间,让自己想着这件事、念着这件事,慢慢地你就想通了。

 

既不是要强迫自己接受,也不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规避痛苦,更不是通过幻想来暂时消除你的焦虑。

 

就再以“高考不到250”此事为例,你如果幻想有奇迹发生,那就是在规避焦虑;这事明明让你很焦虑,但你因为这种焦虑不舒服你就去打游戏,连续打了一星期,这就是在规避痛苦;你听到我告诉你应该“接受”,那你就不停地暗示自己“我要接受我要接受”,这就是在强迫自己。

 

一定要记得“时间”这个首要的因素。

 

你要给自己“因为高考不到250这件事而焦虑”以时间,你在这个时候的焦虑是真实的,是第一级的。

 

如果你转移注意力或试图规避痛苦,你这种最底层的真实焦虑,就会被由这些规避手段引发的其他情绪给掩盖和隐藏。

 

一开始的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你感受到的不再是一开始的焦虑,而是“停止纠结”所显露出来的不安全感。

 

所以这个时间,要给到你一开始的、最真实的那个感受、那个情绪上。

 

你不转移注意力,这个一开始的真实情绪就可以被缓缓的消解。


因为它是第一层的、是本生的情绪。

 

而由“试图停止纠结而显露的不安全感”这种情绪却是次级的、是衍生的,你给它再多的时间它也很难消解。


因为根本问题不解决,它就会一直存在。

 

本生情绪是大树,衍生情绪是枝叶,你不去砍树,只不停的在那剪枝丫,你一辈子也剪不完的。

 

你给到一个情绪以时间和注意力,这就好比你在用斧头砍,一个情绪会不会消解和你砍得用不用力没有主要的联系,主要的在于你砍的地方,你砍的是可以被砍倒的树干,还是会由树干提供养分不断生长的树枝。

 

因此总结而言,我们看问题首先要抓到根本性的主要矛盾,你往往要不断的分析一个情绪产生的根源,逐渐回溯,才能抓到那个主要矛盾;

 

与此同时这也给到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产生了某种情绪之后,要抓住这个最底层的真实情绪,而不要任由自己陷到不停发展的心理防御里去,不要不停的试图逃避这个根本问题。

 

抓住了主要矛盾之后,要给自己以时间去慢慢接受、和消化。

 

我们拥有成年人正常的智力,那当然就是可以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

 

你也当然会知道,那件不可改变的事情的确就是不可改变的。

 

你给自己以时间来面对这个问题,事实的证据会不断的证明给你看:这件事的确无法改变。

 

你的认知当中对于事实接受的越多,你的幻想也就会逐渐消失。

 

当你彻底接受了这件事情之后,再去思考该怎样更好的处理这件事:复读一年重新再考、或是发展自己的某一特长、亦或是家里有矿直接在家里继承事业等等。

 

当然更重要的是,有过这样的经历之后,你就会获得“怎样正确处理自身情绪”的经验,而且这种经验会活生生的用事实告诉你:接受事实对你是有好处的。

 

这些经验层面的东西,才是对你此后愿意去接受现实、愿意不逃避、不使用心理防御规避问题的基石



文:风墟  (心理咨询师,上海欣澜心理咨询中心合伙人。微信公众号:炼己者(fengxuwake) 微博:炼己者风墟)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