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不同,命中贵人来相逢

文:人神共奋
来源: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

“毁三观”指南

“三观正”等于“三观正好和我一样”

常常会在公众号里看到 “三观不同,取关了”一类的留言,这个理由就好像因为“夫妻性格不合”而离婚一样天经地义。

这种想法能理解,跟三观不同的人说话有多累,想必大家都有体会。三观是一种“操作系统”层面的东西,让他人接受自己的三观,就像把安卓应用装到苹果手机里一样徒劳。

如果“三观不合”仅仅指性格习惯喜好不同,就像“用苹果系统的”觉得安卓就是不用好,那倒还好办。

可如果“三观不合”指的是价值观问题,潜台词就不仅仅是“不合”了,而是“我三观正,你三观不正”,所以“三观正”就变成了“三观正好和我一样”的缩写,成了金庸小说里的“正邪不两立”。

正因为“三观正”这个感受太过“排他性”了,又常常变成一种商品,背后都是商业利益的权衡。

举个例子,《环球时报》是左派的“旗手性”媒体,最爱用充满民族主义情绪的词汇,但同样内容到了《环球时报(英文版)》,就变成了非常客观的新闻描述,国际关系问题上的阴谋论也大大淡化。

可这两份报纸,明明是同一个主编、同一个团队。

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面对的受众“三观”完全不同:“环球时报(英文版)”仅对一些大城市的大学生、在华外籍人士,国外的华裔发售,受众的文化层次更高,民族主义的那一套根本没人看。

就像《潜伏》里的台词: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其实我不反对“三观”,人没有“三观”,生活就丧失目标感;工作缺乏“三观”,做事就会没深度;但“三观”又常常成为我们进步的障碍。

网络越发达,你越容易只接近那些“三观相同”的观点,你的身边也只剩下那些“三观一致”的人,你越容易产生“真理在手”的幻觉。

“三观”不能没有,但需要进化,而能帮助你进化的,恰恰是那些“三观不合者”,前面说了,这不容易,但成功都需要“逆风飞翔”。

这个三观进化过程,我分成了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与三观不合的人相处

《论语》里有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和”是和谐,“同”是相同,有点像西谚中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

“和而不同”是职场上最基本的要求,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

  • 第一个层面,不要动不动就暴露自己的价值观:“我才不拍领导马屁呢、这家的产品了太low逼了……”

    同事之间一切关系都是为了配合工作,就事论事,淡化“价值判断”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对他人起码的尊重。

    而价值观就像性器官,人人都有,但没事拿出来显摆一番,那叫“露阴癖”。你匿名在微博上撕,在网易评论上骂,自然有“同好”叫好;但日常生活中都得收好“胯下之物”,否则,在价值观不同的人看来,就算是一种“办公室性骚扰”。

  • 第二个层面,性格和做事方法的“三观不合”一定会在工作中暴露出来,无法回避,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我们工作配合不好,是因为大家的做事方法差异太大,并不是谁针对谁,最好是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

    虽然你用苹果,我用安卓,但咱俩不是还可以通微信吗?刘正风和曲洋也能共奏一曲“笑傲江湖”嘛。

“君子和而不同”另一层意思是说,虽然可以跟“三观不同”的别人相处,但永远坚持自己的三观,这就很容易被理解为“虚伪”。

所以这种处理“三观不合”的方式,还是非常表面的初级阶段。面对三观这种“操作系统”层面的差异,大部分人能做到的只是容忍,只有少数人能走到下一个阶段——理解。

中级阶段:理解三观不合的人的言行

《史记》里有一个“吴起吸脓”的故事:

一个士兵的脚受伤化脓了,将军吴起就用嘴给他吸。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大哭。有人问原因,母亲回答:“当初我丈夫也是脚上长疮,吴将军用嘴给他吸,他就感动而战死。现在我儿子肯定活不长了!”

母亲很清醒,因为她清楚小兵和将军的差距,清楚人性。很多时候,不能理解他人的根源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后台接收到关于职场困惑的咨询,很多人都是因为同事、领导或下属的办事方法跟自己的三观不同。

  • 比如有人说:“我的下属理解能力太差,话还特多,布置一个任务下去,跟他们解释的时间,已经够我完成两件了。”

  • 但实际上,你也是对方眼中那个“三观不正”的人:“我的老板太自以为是了,永远都要按他的理解走,还很没耐心,好好好,你行都你来。”

大部分人在对待冲突时的思考逻辑是:我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可理解的;你的行为,跟我不一样的,要么是蠢,要么是坏,要么是既蠢又坏。

我们评价别人的“褒义”和“贬义”形成了一个“价值光谱”,而每个人的坐标原点都不同:“注重效率”和“专断独行”、“小心谨慎”和“理解能力差”都是同一种做事方式,之所以处于价值光谱上不同的位置,仅仅是你们的坐标原点不同。

“认识自己”就是找到那个坐标原点,开始意识到你所认识的世界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样子——这就成为“理解他人”的第一步。

当然,“理解他人”最大的障碍从来都不是“如何理解”,而是我“我为什么要理解一个傻X”。

以前我在文章中说如何理解他人,马上就有人问我:如果我理解他,他不理解我怎么办?言下之意,自己单方面“付出了理解”,会吃亏的。可你要知道,当你和同事产生纠纷时,你的上司差不多就是用我这种思维方式——这两人能力都有问题。

所以,有能力“理解三观不合的人的言行”的少数人,相当于能够把Windows的程序,兼容到苹果系统上来;而更一步,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就相当于在自己身上安装了“多操作系统”。

不过,在初、中级阶段,你的价值观仍然是不变的,真正会让你感到“蜕变之痛并快乐着”的,是极少数人才能进入的第三阶段——进化。

高级阶段:用异端的价值观“进化”自己的三观

有一种进步叫“在跑步机上前进”,这个跑步机就是你的价值观。

记得好多年前,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建议大家不要用QQ邮箱发应聘信。因为那时QQ邮箱的用户普遍很年轻,用户名充满了大量的火星文,很容易给人“缺乏职业化”的感觉。

这本是一个非常技术化的建议,结果大量回复向价值观上扯——

“用一个QQ邮箱也会被人鄙视,说好的相互尊重到哪里去了……”

“用QQ邮箱来判断人的能力,这种公司不去也罢……”

一般而言,不涉及价值观的文章,人们很容易理性地讨论技术性的问题;如果文章的价值观倾向很明显,大部分人就会下意识地“站队”,再选择“喷”还是“赞”,“价值观”就是你大脑里的按钮,只要按一按,智商立刻砍一半。

至于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什么,“三观不正”的东西还有价值?不存在的!

通常我写文章,观点只要转一个弯,有些读者就迷惑了:你到底是什么立场?赞成还是反对?来句痛快的。可见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那些是非分明的东西,要么简单不费脑,要么虽然复杂,但学到手之后终生不变。

可惜在人文科学领域,这样的知识不存在。

有一种读书方法叫“发展脉络读书法”,如果你对某一个领域很感兴趣,一定要以三类作品为脉络一类是该领域基本思想的经典作品,一类是与主流观点产生分歧的非主流观点作品,还有一个是两类观点的集大成者。

比如经济学,一边是亚当▪斯密、李嘉图、哈耶克这一派的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家,另一是不停地挑战当时主流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非主流的学派。

这两类观点才叫“三观对立”:古典经济学认为“大人只讲利弊,小孩子才分对错”,行为经济学则发现“大人们”也有很多“趋害避利”的“不经济”的行为;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相信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凯恩斯主义更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这种阅读方法的理由是:任何观点之间都存在“继承与反叛”的关系,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理解他的朋友和敌人:

读完“哈耶克”,就一定要读一读跟他对着干的“凯恩斯”——只有那些仔细研究过“凯恩斯主义”,而不是只读了几篇经济史文章的人,如果还是坚持相信“哈耶克”,才有资格自称“哈耶克信徒”。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习惯,如果你看见了一个新观点,让你觉得非常有道理,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到那些跟它相反的观点,让大脑多多进入“自我互喷”的状态,才能真正领会到这个观点的来龙去脉。

而人之所以相信了一个观点,就拒绝接触“三观不同”的其他观点,其实是源于内心的恐惧,怕自己动摇,怕自己再次成为“迷途的羔羊”,用“三观正”这种虚幻的秩序,来消除内心的不安全感。


(一切坚硬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才是你人生最大的麻烦)

但也封住了自己进步的空间。

你还没有到“明辨是非”的阶段

“三观正”这个词,总让我想起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序言”的第一段:

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芭芭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

其实,老爷子并不是说“明辨是非”不重要,而是你还没有到“明辨是非”的阶段。

人生在某一个阶段,总觉得自己大彻大悟,可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从一个迷雾走进另一个迷雾。你现在觉得十年前的自己很幼稚,焉知十年后的你,不会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幼稚呢?

反之,当你听到“三观不正”(三观正好跟你不一样)的观点,也仍然心如止水,无喜亦无悲,才能算是真正的“三观正”了——人生到了这个层次,稳定压倒一切,进步不进步也就无所谓了。 


作者简介: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职场心理类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人神共奋,每周两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管理、财富的看法。

责任编辑:Spencer 周芝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