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开撕?意见不合之时怎么避免口吐芬芳

发言权是大家都拥有的权利,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网络上真的到处都有人在掐架骂街,就是因为其他人与自己的观点不一样就开始大刀阔斧互相攻击,不断地口吐芬芳让人看不下去,也让好好的网络环境与线下环境变得满目疮痍呢

事实上我们需要明白讨论与交流是相互尊重的信息交流,我们试图理解对方、告知对方你所了解到的信息与自己的一些想法感受并达成相互妥协。能够求同存异,即使双方的观点不一样也能够保持和平,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秘密。

而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的争论都是包括试图反驳对方,削弱对手的自信,不断去为了权力斗争而拼得头疼脑热,一定要告诉别人他们错了,而不是自己错了,仿佛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就是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站在他面前也得自称弟弟。

就是有很多人想要争个高低,想要永远都处于不败之地,有些人为了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讨论就讨论,何必蹬鼻子上脸,讨论与争论是非常不一样的,争论往往带有一种强迫性的试图要让对方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执拗在里面。

而我们也明白,某些信息在一定的时代下或许并不是正确的,很多信息也会随着时间而更新换代,在『奇葩说』这档常青树般的辩论节目中,也不缺乏有一些很好的辩题与辩手,但是呢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某一方辩方会不断试图反驳另一方。

就是找到对方逻辑中的某个弱点而不断攻击,这让观众们看的过瘾,却也的确让讨论的氛围全无,因为充满唇枪舌战,缺少了一种温暖,所以在和朋友们一起在倾诉室倾诉的时候,我也会澄清,倾诉不是辩论,没有正方反方,没有输赢,大家都可以有机会有礼貌地畅所欲言。

这样的互相尊重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的环境中,我们才会试图理解并且调和不同的观点和故事,能够让人知道生活中可能充满的各种疾苦与不堪,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会好好与过去告别并且拥有自己的当下。

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讨论的时候,或者是说一些事情的时候,真的会发生那种一言不合就开撕或者是口吐芬芳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彼此的分歧让某一方感觉非常不舒服,仿佛是他人对于真实自我的威胁,对于自己至尊位置的否认与挑战。

有些人想要在讨论中获胜,就会告别所有的脆弱并且尝试撕开对手的那些伤疤与弱点,因为表达脆弱是不安全的并且容易让人耷拉下来,所以不排除有些人就是会公开用一些贬低语言或通过讽刺的语音语调或者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对其他人施加一些语言攻击。

所以我们可以思考究竟在什么情况下讨论会变成争论辩论呢?比如说双方出现了意见分歧,然后某一方就好像吃了手榴弹一样感觉暴跳如雷,就像自己已经被拒绝,被不尊重了,事实上双方只是观点不一样,比如说有人觉得柯南聪明,有人觉得柯南很傻,有人觉得粤菜好吃,有人觉得食之无味……


本身来看就是个人的想法与期待,并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解读,因为出现分歧也是非常正常的,如果真的是有人施加了不尊重的行为,那么这个时候也要明确表明我不喜欢他这样说我,这是对于我的不尊重。

就算我的观点不正确不全面,你也不能够否认我整个人,何况有些事情我也没有做过,不能够给我安插莫须有罪名吧,我们可以捍卫自己的观点、性格、三观、经验、信仰、权利和偏好,这是我们的正常的行为,同样的我们的观点也不能够负面影响别人。

我们的核心价值是双方能够求同存异,完好无损并且保持和气,就算双方有不同意见也是可以保持和睦,互相尊重,如果有一些怨恨在这段关系中的讨论中长期存在,那么这种讨论的氛围也几乎不可能进行什么积极有意义的讨论。

讨论最后的结果也是要回归到彼此的人际关系上面去的,如果最后大家都是愤愤不平,像是哑巴吃黄连一样非常压抑,那么这个讨论到底是讨论什么劲头呢,就是只争高低吗,我们也可以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都会利用社交媒体来分享内容和参与在线讨论来积极参与社会上面的事件。

但是也可以发现在线讨论可能会演变成为有毒的争论,点开那些评论很多的帖子就可以发现,不乏一些口吐芬芳的网友在问候阿婆主的爹爹妈妈,甚至私信阿婆主导致阿婆主被骚扰被人肉、被网络欺凌,这些行为都是细思极恐的。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如果是有一些激烈的和不文明的争吵也是需要叫停的。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如果把持不住最好也不要谈,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着重于自己的评论的对错,而不是其他人评论中的特殊性,就容易不断要求对方认同自己,而无法看到其他人或许也抱有同样的目的性。

当某一方评论者使用非常自信的语言譬如“总是、一定、绝对、肯定、必须……”时,那么其他人更可能是情绪化地回应他,因为这些词汇非常容易被反驳,毕竟世界充满了奇妙的规律,我们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永远还有更多的『不确定的可能性』在等着我们。

那些经常性使用过度肯定确信的语言的人通常更容易被其他人反驳并且加入争吵,太多的争吵可能会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尤其是那些与我们最亲近的人的关系,在我们内心有着不同的性格元素在激荡着,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想要与人争论什么,但是后来一想还是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吧?

有时候会想要回避一些即将成型的争论,同时呢我们可能会以相对现实或客观的情况陈述作为回应。就是让对方看到这件事情的一个具体情况,而不评判对错,人类的个性很容易收到他人的攻击,这种个性呈现了坚韧或者说脆弱的自我。

有些人的自我仿佛是经不起别人的反驳,也没办法接受负面的消息,所以就更加容易一触即破,不同的年龄、气质、工作、家庭氛围、性别的人,对于讨论变成争论都有不一样的发展空间,通常来说我们的自我性格是某种长期一直重复的行为模式和体验模式,当我们与他人互动时,我们的自我状态会引起周围人的不同反应。

同样的其他人的一些行为也容易让自己不开心,或者不舒服,有一些人充满活力和乐趣,还有一些人叛逆,渴望破坏权威。正是因为每个人的自我不同,才更容易出现各种争吵,正所谓千人千面,一不小心就开撕,很难好话好说。

你也可以看看自己在一些讨论过程中是否感到愤怒、怨恨或自我批评?是否有些人与自己持相反的观点?或许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争吵是非常不愉快的,有可能这种争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虽然我们希望我们的大部分人际交往互动都能令人满意,尽量没有太多冲突。

不幸的是,尽管有时候我们的意图是好的,但有些人一出现,就是容易让互动演变成争论。有时候你就这样被卷入冲突,像是那种父母吵架然后拉着孩子来评理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孩子年龄还小并不能迅速判断谁对谁错,反而是觉得父母吵架真的太恐怖了,在家庭中也容易感受到很多不安的感觉。

既然争论是如此普遍,我们是否可以尽可能避免或者巧妙化解争吵呢,尽量让人好话好说,不要口吐芬芳呢,我觉得首先我们都要静下来,看看彼此为什么讨论这个话题,是为了倾诉,还是为了争个高低输赢呢?如果可能的话,请试着在你们的对话中注入一点幽默,这样不会让讨论听起来太生硬太别扭。

在你继续把事情说清楚之前,试着通过引入一些幽默感来让事情变得轻松一些,如果是某些观点说得不太好,也是可以再考虑重新说一遍,给对方第二次机会,或者给自己第二次机会,重新梳理自己的措辞,很多时候不经大脑思考的话语可能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样思考片刻,可以是十秒钟再说,那么你们有机会以更好的方式重新开始讨论倾诉,这样双方都可以互相倾听,互相欣赏,如果有人说了一些似乎有点让你不爽的话,你也可以表明“你可能不是故意这么说的吧?”或者“我知道你可能并没有恶意。”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样的开场白或许能够传递祝福与善意。

如果一些争吵升级得太快,双方都无法控制情绪,都无法冷静清晰地思考,那么请暂停。说明现在并不是个讨论的好时机,可以出去转转再进来参与讨论,有多少次你希望别人能接受自己的话,尽管你的意图是好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大家尽量减少对他人过高的期待吧。

文:ZHUQIANG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