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为啥年轻人总被嫌弃?

文:古今
来源:果壳(ID:Guokr42)

“现在的年轻人啊,比我们当年差远了……”

你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 是否早就习以为常?

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总是抱怨: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当然,还有那些伴随每一代人长大的声音。

八零后亮相时,社会惊呼“垮掉的一代”,指责他们是“小皇帝”、“自私自利”,仿佛国将不国。

九零后登台时,听到的则是“堕落的一代”、“娱乐至上”的字眼。

零零后更是不时被冠以“脑残”、“中二”的字样。

“你们这一届,是我带过的最差的学生……” 丨 图虫创意

不只是中国,美国的千禧一代也同样遭到猛烈吐槽,随后是2000年后出生的Z一代。

年长者和新生代似乎永远不和。这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跨越世代、跨越国籍、跨越文化。新生代不断冒出来,年长者总是抱怨“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像话”,而年轻人也总是愤怒反击。

这到底是事实还是偏见?


连科学家都会陷入这样的思维惯性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记忆问题”,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心理学家约翰·普罗茨科(John Protzko)说。他和他的同事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引起普罗茨科兴趣的是一次偶然的经历。

2017年,普罗茨科查阅了一个横贯60年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孩子在“延迟满足”方面的测试得分。延迟满足指的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延迟满足指的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丨 图虫创意

在分析数据之前,普罗茨科访问了260位发展心理学家,请他们预测:随着时代发展,在延迟满足、抵制诱惑方面,年轻人是变得更强了,还是更弱了,抑或基本一致?作为发展心理学家,他们对儿童行为的趋势应该有着更为准确的判断。

84%的专家选择了变差或者不变。

然而,他们错了。60年的大数据显示,得分有上升的趋势,现今年轻人的延迟满足能力其实比上一代更强。

连世界顶尖的、专门研究认知发展的科学家都会不自觉地掉进“一代不如一代”的思维惯性中,遑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

做实验,揭开部分面纱  

这引起普罗茨科的深思,他想知道:为什么每一代的年长者,总会认为当下的年轻人不如以前。为此,普罗茨科小组共进行了五项实验。

 

第一项:权威主义倾向

这里指个人对权威、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倾向。

实验对1824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让他们回答是否认为这一代年轻人不如上一代人年轻时尊重长辈,同时客观测量了他们的权威主义倾向。

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认为如今的年轻人在尊重长辈方面不如以前。并且,这一观点与被访者自身的权威主义倾向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自身在服从权威这方面得分越高,越倾向于认为如今的年轻人“无礼”。

第二项:智力方向

实验评测了另一组被试的智力水平,同时测试了他们的权威主义倾向,然后进行问卷调查:是否认为这一代年轻人不如上一代人聪明。

实验结果是,总体而言,被试者认为两代人的智力方面没有变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身智力得分越高的人,越倾向于认为这一代不如上一代聪明。另外,权威主义倾向得分与这一观点没有相关性。

第三项:阅读喜好

实验重新选取了1500名被试者,进行问卷调查:是否认为这一代年轻人不如上一代人爱读书。同时对他们进行“作者认知度测试”,这个测试可以反映被试的阅读量多少。

实验结果表明,总体上,被试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如以前的人爱读书并且自身阅读量越大的人,越倾向于这么认为。


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代不如一代”。丨图虫创意

这三项实验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代不如一代”。特别是涉及具体方面时,被试者本身该属性越强,越认为在那一点上今不如昔,比如实验中越喜欢读书的人,越觉得现在的孩子不爱读书。并且,当一个年长者比较两代人时,是将自己作为上一代人的基准的

需要注意的是,崇拜权威维度上得分较高的人群,在评价今昔年轻人的智力、读书问题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这说明崇拜权威者并不是天然对年轻人更加苛刻

实验者猜测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取样偏差,人们做比较、判断时,对于过去一代的样本,选取的都是那些与自己在这方面相似的人。二是有偏差的记忆,人们将自己当前的状态投射到过去的自己,以及过去同一辈的所有年轻人身上去。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进一步探索,再来两项实验

为了进一步探索背后的原因,研究者又进行了两项实验。

重复实验三,同时加入主观测评

第四项实验换了一批被试,重复了实验三,但这一次加入了几项主观测评:参与者自身喜欢阅读的程度、参与者年少时喜欢阅读的程度,以及参与者儿时朋友喜欢阅读的程度。

结果仍然表明,越认为自己博览群书的被试,越倾向于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爱读书。

他们并不认为每一代人的阅读兴趣是稳定下降的,他们倾向于认为今天的孩子在阅读上的表现呈现断崖似的跌落,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甚。

普罗茨科认为,这个观点,来源于一个人对年少记忆的美化。那些倾向于认为自己年轻时很爱读书的被试,也更倾向于回忆起他们的儿时同伴喜欢读书,潜意识里,他们美化了当时整体的读书气氛。

重复实验四,然后给予错误的反馈

第五项实验引入了1500名新的参与者,然后给予他们错误的反馈

首先,对被试重复进行了实验四,就其中的阅读量测量,随机告诉一部分人他们测试成绩很好(位于同龄人中前15%),同时告诉另一部分人测试成绩很糟(位于同龄人中后15%)。然后重新测试了这些参与者关于两代人阅读能力的看法。

实验结果表明,被给予较差评价的被试,无论他们真实阅读水平如何,对待年轻一代阅读能力的态度都更加宽容,不再那么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显著逊色。

被给予较差评价的被试,无论他们真实阅读水平如何,对待年轻一代阅读能力的态度都更加宽容丨图虫创意

实验还显示,这种有偏差的反馈影响了参与者主观上对自己阅读能力的评价以及回忆自己年少时阅读能力的评价,但没有改变他们对儿时同伴阅读能力的评价

这一结果反对了前面所述的取样偏差的猜想,支持了记忆偏差的分析。

回顾五项实验,研究者总结:“一代不如一代”效应实际上是人们一种下意识的倾向,源自于对自身记忆的美化。

记忆会被美化

人类的记忆并不是录像带,当我们回忆时,大脑的工作方式并不是分毫不差地倒带重播。

记忆是被重构的。

当我们唤起记忆时,大脑需要从信息海洋中筛选出需要的记忆碎片,然后拼在一起。这时的大脑表现得像一个编辑师,一切都要在毫秒级别内完成,于是它只能仓促地把那些最容易找到的碎片拼接起来。并且,在对记忆进行切分、添加和融合时,大脑非常擅长掩藏编辑的痕迹。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记起来的事情就是100%的真实情况,这是一种错觉”,专门研究情绪记忆的心理学家琳达·莱文(Linda Levine)说。

我们的记忆输出存在偏差。在回忆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当前的状态投射进去。例如,当我们回忆过去和某人的关系时,如果现在和这个人关系紧张,我们会更多地回忆起过往不那么友善的相处片段。如果现在相处融洽,我们会更多地回忆起过往的欢乐时光。当下的关系,给过去的回忆加了一层滤镜。

当我们唤起记忆时,大脑需要从信息海洋中筛选出需要的记忆碎片,然后拼在一起丨 图虫创意

甚至,当人们被问起过去一个星期的进食情况时,回答都会被当时的饥饱状态所影响。被试是饥肠辘辘地进入被试室,还是刚刚大餐一顿,回忆的结果、所做的陈述都会有所不同。

同样的,为了对比两代年轻人,我们需要回忆自己那一代年轻时的情景。但是,过去的记忆不会像当下这样清晰可见,我们并没有关于过去的详实数据。这太难了,怎么办呢?用当下的信息去填充吧。

然后,正如前面实验的结果,自身现在越爱读书的人,越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爱读书。自身当下越聪明的人,越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灵光。当下越尊重权威的人,越觉得现在的孩子都任性自我不尊重长辈。注意,这里的自身情况,是客观得分,不是主观想象和暗示。

事实是,如果现在的你是一个很好学的人,当被问及年轻时的情况时,你的记忆是被当今状态润色之后的记忆。你会情不自禁地把当下好学的印象代入进去,共同形成整体“记忆”。

我们会用当下的信息去填充过去的记忆丨图虫创意

当然,“一代不如一代”思维的原因可能并不止这一种,记忆偏差只是一部分。

有可能,“一代不如一代”是一种人们被灌输的文化隐喻,我们总认为过去的时光更加美好,这是一种信仰,因为不再拥有而显得尤为珍贵的滤镜。

也有可能,“一代不如一代”是一种错觉,年长者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进行选择,用来评判的多是“好学”、“忠诚度”、“毅力”这些更为年长者喜好和重视的指标。而那些年轻人更为擅长的能力,例如“科技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则很少被考虑进来。


年长者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进行选择,而那些年轻人更为擅长的能力则很少被考虑进来丨图虫创意

我们暂时无法窥得全部的真相,但至少,当了解部分背后机制时,可以不那么焦虑。其实,数据显示,当下一代在很多方面都强过上一辈。美国的调查表明,年轻一代药物成瘾率更低、喝酒更少、第一次性行为的时间也有所推迟。在中国,无论是否被贴上自我任性的标签,新一代人的知识面更广、适应新兴科技的能力更强,也是不争的事实。

新一代年轻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会老去,也会这样去看待下一辈,并同样发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抱怨。这个思维定势也许还会长久地存在下去。

理解这样一个机制,也许有助于年长者更加宽容地评价下一代人,也可以使得新生一辈在面对责难时更为平和,不再那么愤怒和逆反。

参考文献
[1]Protzko,J.,Schooler,J.W. Kids these days:Why the youth of today seem lacking[J].Science Advances.2019,5(10):1-8.
[2]New review questions why ‘kids these days’ seem so bad, finds thery’re not the issue. https://www.sciencealert.com/major-study-reviews-why-kids-these-days-are-so-difficult-turns-out-they-aren-t-the-problem?perpetual=yes&limitstart=1
[3]Why old people will always complain about young people. https://www.vox.com/ science-and-health/2019/11/12/20950235/ok-boomer-kids-these-days-psychology
[4]Kitt,K. Kids These Days: An Analysis of the Rhetoric Against Youth Across Five Generations (2013); http://writingandrhetoric.cah.ucf.edu/stylus/files/kws2/ KWS2_Kitt.pdf.
[5]A. B. Kanten, A. B., Teigen, K. H. Better than average and better with time: Relative evaluations of self and others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ur. J. Soc. Psychol. 38, 343–353 (2008)

作者简介:古今,中科大博士。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sns 
排版:小鲸鱼 沉默的杜飞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