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视频激怒全网:熊孩子追星,就靠裸贷买奶?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原文标题:27万瓶奶倒进沟里!一个视频激怒全网:熊孩子追星,就靠裸贷买奶?

最近有一个视频,让全中国人大感心痛:

白花花的奶,整盆往地沟里倒。一群大爷大妈坐在地沟旁边,还在不断拧开奶瓶,往盆里倒奶。


不关注娱乐圈的人,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些奶过期了吗?还是坏了?

其实这些不是普通奶,而是给偶像投出的“奶票”

选秀节目赞助商,故意把投票二维码印在瓶盖上,粉丝买奶拧瓶盖,扫码为偶像打榜投票,送偶像出道。

瓶子里的奶呢?因为喝不完,又要买新奶,倒掉最省时间了。

“奶票”不便宜,7块一瓶。多少爸妈为了孩子吃好点,省吃俭用攒钱给他,没想到孩子转头就买了“奶票”;

更有经济实力的人,甚至垒成价值数十万的“奶墙”,拍照发到网上,显得自家偶像特别牛。

行为太疯狂了,我们很难想象,怎样的偶像需要倒奶来追捧?

有粉丝指出,“倒奶”视频很可能是去年的。今年的打投形式是“买奶送刮刮卡”,但有的粉丝大量进货,还是会把喝不完的奶倒掉。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追星呢?

答案是:规则。

你不投我不投,哥哥何时能出头?

你一票我一票,哥哥明天就出道。

而规则的制定者,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平台和资本方。

你可能不关心娱乐圈,但你一定关心自己的钱去了哪里,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流动着,尤其是给孩子的钱。

“倒奶”隐藏着一条利益链,有数据显示,中国最火的两档选秀节目,其中5位选手后援会集资破千万。

卖奶卖成千万富翁,这事放在中国奶农身上,恐怕想都不敢想,可节目方做绝做狠了。

追星族大多是15-28岁的年轻人,他们虽然没有很多钱,可有大把的时间和青春,也很舍得为偶像“肝脑涂地”。

有人找父母要钱,有人找朋友借钱,有人app贷款,有人买了十几箱奶,还要借裸贷和高利贷买更多奶。


好在我所接触的大多数“秀芬”(选秀粉丝简称)都是清醒理智的,即便花钱也能量入而出。


只有少部分狂热“秀芬”比较极端。


但即便是这少数死忠粉,也构成了极大的规模。

节目方和赞助商看准了这点,他们绞尽脑汁,制造各种榜单,只为把流量和钱越炒越多。

一位秀芬朋友告诉我,给偶像打投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散投,自己买买奶,投投票,有事没事在app上免费给偶像投投票。

另一种是参与后援会集资打投。有钱出钱,集资给后援会买奶;有力出力,后援会买好奶之后把附带的二维码发给粉丝,粉丝出力扫码录屏。

有趣的是,这些打投的小同学,她们交过钱,也扫过后援会发的奶票,但唯独不知道奶的去向。

而后援会的奶票,也不一定是直接买奶得到的。

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黄牛票,到后援会手里的时候,就只有二维码,没有人知道奶的去向。


各种明链暗链,组成了“选秀追星”的产业链,资本方和投机者从中牟利。

讽刺的是,这些靠“粉丝买奶”走红的偶像,竟打着“正能量”的标签。

几天前,《青春有你3》选秀选手余景天,因为家庭涉黄涉毒、双重国籍等问题,宣布退赛。

选秀节目的内核是“偶像批量生产基地”,并不重视品德和三观。可是就是这样的节目,在荧幕上大行其道。

不但吸走了我们口袋里的钱,占据了孩子的时间和青春,还扭曲了孩子们的价值观。

作为一个饿过的人,倒奶视频让我心痛不已。

小学没钱买零食,我每到中午就饿得两眼昏花,握不住笔。别说一瓶牛奶,同学施舍的一口面包,对我来说都是救命稻草。

那种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感觉,我身边一些同龄人也曾有过。他们和我一样,成年后习惯囤积食物,不舍得倒剩饭剩菜,水果稍微发霉了,也会削掉继续吃。

不是穷到买不起新鲜的,只是太了解食物有多珍贵。

正因为感同身受,打开新闻,看到一些孩子正忍受饥饿,才会心里一酸,感叹粒粒皆辛苦。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认为,我们对万事万物的爱,和自我界限密切相关。


在爱的过程中,我们感觉自我无限延伸,这种状态被称为“精神贯注”,能使人日趋成熟。

热爱食物,珍惜食物,从进食中获得经验和乐趣,满足了饥饿感,扩展了自我界限,还能收获成长。

秀芬中,不少孩子是懂得这一点的。

有人宁愿每天喝“难喝”的奶,也把几箱奶喝得干干净净;有人发动全寝室一起喝奶,确保不浪费食物。

可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再多珍惜食物的努力,都抵不过一个“倒奶”视频带来的影响力。

有粉丝指出:去年便有人在葡萄架下倒奶,那一届的选秀节目,完全是靠这类丑闻撑起来的。

倒奶视频刷屏后,爱奇艺公开道歉,选秀节目停播,奶品赞助商也公开致歉了。


一时间全网沸腾,有人心疼真正努力有实力的选手,有人心疼白花钱的粉丝,喊话平台方还钱。

我只心疼那些被当作垃圾的奶制品。


直到今天,全球还有8亿人吃不上饱饭。

点开淘宝,我仍然找到很多贩卖奶票、来不及下架的商家。节目停播了,可不良的浪费风气,依然在悄然持续着。

是的,我们已经能喂饱自己,但那些饥饿的记忆,并没有凭空消失。

小时候,家难得吃一顿鸡。奶奶总是把鸡肉留给我,鸡骨架、鸡屁股丢了浪费,便留着自己吃。

我不懂事,以为奶奶爱吃鸡屁股。一次团年聚餐,伯伯要把鸡屁股丢掉,我大喊:奶奶爱吃鸡屁股!

奶奶的脸臊得通红,不声不响把鸡屁股夹到自己碗里。后来伯伯告诉我,奶奶老家在河南,小时候家里很穷,饿的时候只能吃稻草。

长大后我才知道,时间倒流几十年,中国曾有一场大饥荒。

1942年的河南,150万人被饿死,300万人流离失所。当时的官员却设宴款待记者,制造出富足假象。

无数孩子因为没有东西吃,哭嚎着死去。甚至还有人为了一点粮食,卖掉自己的妻女。

饥饿将人类变成野兽,人吃人的惨剧频频发生。年轻人偷抢食物,老弱病残者只能吃观音土,可是泥巴没法消化,最终把人活活撑死,横尸路边,散发恶臭。

奶奶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而我出生的时候,才过了不到百年,时代就发生骤变。

人人都能吃得上饱饭,想做饭出门就能买,不想做饭,打开手机还能找到各种外卖app。

温饱带来了安逸和幸福,也滋生了贪婪和逐利。

饥饿的过去我们不会忘却,看着白花花的奶成桶倒掉,何人不会为之动容?

心理学家萨特有句名言:人被宣判以自由。

用大白话说,就是:肆意妄为最不自由。只有承担某种责任,有了被聚焦的紧绷感,才能活得尚有余地。

浪费食物,等于浪费生命。


所以我们总会在扔掉多余东西时,感到一丝轻微的内疚,因为随着东西被丢弃,我们自我的一部分也被丢弃了。

不合理的机制滋生出复杂利益网,鼓动孩子们投入金钱和时间,却在承担引导责任时做了缩头乌龟。


时间长了,孩子也会感到不堪重负。


饭圈也苦投票和控评久矣,不知道谁发明的

一位秀芬朋友说:


打投久了,感觉自己麻木了,甚至忘记追星初衷。
想过放弃,可是一想到爱豆还在平台手上,就还要继续打投。
这感觉就像被绑匪逼着交赎金。

节目方和赞助商不懂这个道理吗?他们比谁都懂,所以才会把奶卖给不缺奶喝的人,指望着靠“卖奶”一夜暴富。

倒掉的不只是奶,还有自我,良知和本心。

现在,选秀节目已经被官方叫停。就在“倒奶”视频爆料前几天,我国开始施行《反食品浪费法》,禁止一切形式的粮食浪费。

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需要国家和社会正面引导,一切形式的扭曲和下套,都应该被整改和取缔。

日本有句谚语:一粒米上藏着7位神明。我们吃下的每一口饭,都有神明的保佑。

那是上一代人拿命拼出来的祝福。


它撑起了我们的现在,也会撑起我们的未来。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三点一弯钩,组成了“心”这个字,让我们一切从心出发。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