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平均27岁升任经理」,你拖后腿了吗?|什么才是健康的激励?

作者:Lachel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01-


最近看到一个有点耸人听闻的话题:

领英发布报告:职场人平均升任经理(Manager)的年龄是27岁,你拖后腿了吗?

看到这个话题,我咯噔了一下,赶紧反省了一下自己:还好,没拖后腿。但这个平均27岁……如果是说货真价实「带团队」的经理,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我记得就在一年前,大家讨论的还是「30岁还没当上管理层,要紧吗」,一下子就缩水了三岁?

好奇翻了下,这倒确实是领英官方发的报告。原文是这样:

领英数据发现,27至35岁期间是职场人发生人生转折的高峰期,其中,职场人升任manager/经理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这一数据是对领英中国超过4400万注册用户的晋升时间进行统计,并对各职级晋升年龄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的。统计样本覆盖18个核心行业,超过150个细分领域。

从这个原文里面,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能发现:这项数据的来源,是「对领英中国超过4400万注册用户的晋升时间进行统计」。那么,问题就很清晰了: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职场人」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里面,有多少人会用领英呢?只有很少一部分。

而这一部分是不是无偏的呢?不是,他们必然会更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互联网、高学历、外企这些关键词。

这一部分领英用户里面,有多少用户会更愿意主动填写信息呢?当然是履历还算光鲜的用户,也就是晋升比较快的那批人。

接下去,这部分填写信息的人里面,有人会刻意把自己的晋升时间往后延吗?肯定不可能。要么如实填写,要么适当「润饰」,但无论如何润饰,一定是倾向于写得更早的。

也就是说,这个报告的数据看似很庞大,4400万人,但实际上,经过层层的筛选,它相当于从中筛出了最顶尖的那一小拨。

这就是经典的「选择观察效应」—— 我们选择一项样本的过程本身,就隐含着大量的筛选条件。因此,我们选出来的样本,是无法代表总体的。

所以,如果你过了27岁,还没当上管理层,不要着急,更大的可能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你刚好在一个晋升比较慢的行业而已。


-02-


很多自媒体喜欢用这种模式,不断给你展示它们筛选出来的极端个例,来激发你的压力和紧迫感 —— 也就是俗称的「贩卖焦虑」

比如:

比你年轻的人,都已经年薪百万了;

95后都已经财务自由了,85后的你颤抖了吗;

27岁的她,已经在杭州买了三套房;


……

这种做法有没有用?确实有。但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种短视的反向激励,只会把你的目光,集中在挣钱、升迁、买房,乃至财务自由……这些「手段」之上,让你错把它们当成「目的」。

一旦你把生活的目的寄托在钱、车、房子这些东西上面,你就会活得非常累。哪怕达到了,随之而来的也只是空虚 —— 因为你没有目标了。

生活的目的,只能是生活本身。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 我想通过挣钱、买房、财务自由,实现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方向必须是你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外界灌输给你的。

比如:


  • 如果我财务自由了,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写喜欢的小说了;


  • 我想再买一套大房子,把父母接过来住,过过大城市的生活;


  • 我希望积攒到足够的资本,创立一家公司,去改变一个行业;


……

甚至哪怕就是「我想财务自由,这样就可以不上班,天天在家里打游戏,把所有游戏都玩一遍」也行 —— 只不过我觉得,真的这样做了,你可能又会感到很无聊。

这才是一种长期的、正确的、有效的正向激励。

Business Openers 咨询公司把这种模式,称为「What – by – How」模式。其实,不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一样的。

不妨试一试,现在就写下你的「What – by – How」目标:你想通过什么,实现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也许,明天上班,你会有不一样的心态。


-03-


回到领英报告的话题。

在知乎的相关话题下面,我看到不少讨论,也包括许多反驳。怎么反驳的呢?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简直胡扯。我自己/我身边/我朋友/我见到的人……


比如:


按这种说法,博士都不用活了,因为博士毕业起码都27岁了。


我在传统制造业,身边哪怕是一个小组长,就没有30岁以下的。


……

这是一种最直观的下意识反应。但很可惜,也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反驳。

它犯了什么错误呢?沟通金字塔的第四级,简单立论。

如果连领英4400万用户的报告都不靠谱,你又如何能够认为,你自己/你身边/你朋友/你见到的人,这么小的样本,能推翻对方的结论?

不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这么说话,当然可以,但是,这只能是「发表意见」,不是论证,也不是反驳,它本身并没有说服力。

更好的反驳方式是什么呢?有两种。

  • 第一,是拿出更靠谱的数据,来论证原数据不可靠。

比如:某某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职场薪酬调查」显示,职场人平均薪酬涨幅最大的阶段,是29-30岁。显然这跟原报告的结论有所出入。(这是我随手虚构的例子)

  • 第二,是从原报告的前提和推论过程出发,去论证它的不合理之处 —— 也就是我在前文做的事情。

前者就是归纳法,后者就是演绎法,它们共同构成了沟通金字塔的第六级「针对性反驳」。

之所以说这个,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尽量科学、有效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当你要反驳一个观点时,不妨想一想,为什么?对方的论述过程有没有任何漏洞?我有没有更有力的证据能够驳斥对方?

而不是任由下意识的直觉去宣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日常讲话又不是写论文,没有必要过分讲究。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模式,其实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一点一滴之中,慢慢塑造和固化的。

要去规训和重塑你的直觉,再把它内化,成为你的本能。

这才是认知升级的方式。


-04-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们可以从什么渠道去获取数据呢?

其实主要就这么几个渠道:

宏观经济、政策、社会相关的,看国家统计局。虽然有很多问题,但国内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敢说比统计局更权威。

企业和其他组织发布的数据,通常会发布在自己的官网。这里推荐一个聚合平台 useit 知识库 可以查阅到国内外许多组织的报告,省了一个个手动去找的麻烦。而且是免费的。

另一个渠道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对数据的解读,可以帮你省下很多功夫。

有一个取巧的方式,是去看国内论文的文献综述。一方面,只要你有知网账号就能下,很方便;另一方面,通过文献综述,你可以大致了解国外哪些学者做过哪些相关的研究,再顺藤摸瓜,去找他们的原文来钻研。

这是一个让自己的知识库时刻保持更新的方法。

另一个方式,当然就是看通俗的期刊及其官网。像自然科学方面的 Scientific American,商业方面的《哈佛商业评论》……它们往往是对学术期刊的阐释和解读,会更接地气,也更有实践价值。


-05-

说到信息渠道,顺便聊聊读书。

之前发了第三季度的书单,很多读者在问:

这些书在哪里能买到?

L先生一般是看电子书还是实体书?

主要用什么设备看书?


诸如此类。

在这里统一回答一下:如果一本书有电子版和实体版,我一定会首选电子版。因为很方便。不仅仅是方便携带,也方便检索信息。

但我不太建议用手机看,因为进入视野的信息太少,很容易把你的思维局限在某一个局部。同样,Kindle 我用得很少,因为翻页太慢,屏幕也略嫌小了些,更适合沉浸式和消遣式的阅读。

我自己常用的设备,是平板和电脑,同时用印象笔记做笔记。

怎么看呢?很简单,比如在亚马逊买的电子书,在电脑上下一个 Kindle PC 端,再发送过去,就可以在电脑上打开了。平板也是。

当然,很多书没有电子版,那就只能买实体书。一般就是到京东和亚马逊买。我列出来的所有书目,都可以买到。

其实,现在在国内做出版行业,无论是图书策划,还是出版社,基本都是真的热爱这个行业。因为随便做哪一行,都比出版挣钱。


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多支持一下出版行业。毕竟,买书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式了。

还有读者问:每月买三四十本书,是怎么保证能读完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许多次了。读书不一定非要「读完」,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


可以参阅:


「我一年读500本书,你呢?」

这套阅读指南,帮你「压榨」读书的价值

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光了,怎么办?

3个小技巧,让你的阅读效率翻倍

这个公式,让你的学习更高效

另外再附上前几期的书单:


秋季书单:如何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

闲暇时光的私房书单

春分,日暖昼长宜读书

12月,用一个书单驱赶寒意吧

是时候出一波书单了

-06-

最后聊聊近况。

一切都好,都在紧锣密鼓筹划中,虽然一直没有落地,但那主要是因为我懒……

写作课基本框架已经成型,在构思作业和反馈的模式。深度营内容也已经有了初步规划了。至于书嘛……我再加把劲。

前阵子的文创团队落成了,交给合伙人在管,最近又在构思几个项目:一个是自由人才市场,一个是文化·社交·娱乐的整合平台,加上之前考虑要做的职业教育平台、K12教育平台……哎呀,想做的事情真的蛮多。

也希望大家能走在自己的方向上,能够在每天奔波之际,拨出时间和注意力,坚定地专注在核心价值上面。

愿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为这个世界做出一点改变。

作者简介:Lachel,20万关注的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专家,领英洞察、36氪特约作家。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责任编辑:Spencer Kennjan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