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 “功能性养育”会带来同胞恶性竞争

作者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首发来源:武志红(wzhxlx)


01

2019开年大剧《都挺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热议的重点主要有三个:原生家庭、重男轻女、赡养老人。


还有一点不能被忽视:父母“功能性养育”所造成的“同胞竞争”。


剧中三兄妹分别被不同对待。不同对待中,渐渐形成了他们的隐性竞争,以及自身的性格。


老大苏明哲被寄予厚望,肩负“光宗耀祖”的家族使命,对父母而言,这就是他的功能。


老大的出生会激发父母诸多体验:第一次做父母,除认真呵护、努力对待之外,往往也把老大当作自己愿望、期待和梦想的第一个承载者。


为完成父母这些使命,老大不得不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因为越是上进优秀,父母的心愿就越能实现。


弟弟妹妹出生前,老大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与希望,父母是他接触的唯一榜样,因此他会变成“小大人”,会成为父母的代言人。


弟弟妹妹的出生,让唯一的爱被分割,只有尽最大努力满足父母需要才可以继续获得最爱。


于是,苏明哲更加发愤图强,考上清华依然不够,决意出国考取世界名校,以此让父母满意最大化。


最终明哲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并移民海外,这就是他内心认为的孝,也成为了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众人瞩目,父母荣耀。


对父母而言,老二苏明成的功能则是“存在的满足”。


生活中,父母潜意识地总渴望付出“被看见”,也希望自己“被需要”,只有这样才觉得付出和努力没白费。这种无意识传递,总会被某个孩子敏锐地觉察到。


在剧中,被苏明成捕捉到了。


他很会察言观色,也发现了母亲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非常依赖、讨好母亲,也会传递各种“妈妈您辛苦了”“有您在身边真好”“您做的饭最好吃”“长大了一定好好孝顺您”之类的信息。


这让父母感受到了两点:“我的付出是被认可并赞美的”“我是被需要的”。


这极大满足了苏母的“自恋”,苏明成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宠爱。本质上是满足了父母基本的“存在感”,虽然很低级,但很有效。


当老三苏明玉来到这个家庭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竞争手段”。


父母把价值感投注在了老大身上,存在感投注在了老二身上,老三苏明玉似乎成了鸡肋。


加上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苏明玉从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尽管她学习很努力,很懂事,但都已不再是功能性父母需要的对象,屡屡被忽略甚至嫌弃。从投资风险而言,父母很难转移两支正在飘红的股票。


其中第一集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母亲分别给老大、老二夹了鸡腿,根本无视老三苏明玉的感受,并以为是理所当然,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这两根鸡腿的名字分别叫“价值需要”和“存在需要”


而父亲默默地看到了这一幕,夹了一根鸡腿准备给女儿,却被苏明玉果断拒绝。


这根鸡腿也有个名字,叫“被忽略的怜悯”


这个怜悯表面是对女儿的同情,其实是父亲对自己的无奈,在苏家母亲才是说了算的,在强势妻子的掌控下,作为丈夫的苏父就是被忽略的一方。


当处于弱势的苏父,以稳定为主,却无形地逃避“父亲”角色,成了袖手旁观的看客,这就是帮凶。


从苏明玉果断地拒绝接受那根“怜悯”鸡腿那一刻,“坚强”诞生了。


当孩子失去满足父母需要的机会,自己的需要又不断受打压,就只能收回需求、压抑不满,变得独立,逃离这个被忽略的家。


正如当同学问她要考哪个学校,苏明玉毫不犹豫地回答:“清华,因为离家远。”


从心理意义而言,这是某种防御。但从现实来说,却正因如此,摆脱了与父母的纠葛。


压抑了内心被爱的欲望,不再依靠他人来满足自己,有些悲凉的同时,也铺就了孩子走向社会化的道路。


苏明玉做到了,在她以后的人生中,变得更有主见也更有成就,也会获得更多事业机会,而这正是摆脱父母束缚的结果。


所以,父母的功能性需要会无意识影响孩子一生的走向,对多子女而言,也会加剧他们之间的争斗。


亲子关系中所谓的“无条件的爱”是单向的。


这种爱只能从父母流向孩子并不期待回报,任何对孩子有期待的“爱”都是某种“功能需求”。


“功能需要”把爱变成了双向流动,你表现得越需要我,我就越想法满足,这种强化让孩子失去了部分“自我”。

02

 

父母功能性需要的来源,正是他们曾被不恰当对待的结果。 


两年前,有位鹿女士找过我,让她困惑的是自己对大女儿苛刻,对小女儿却很宠爱,两个女儿相差三岁,不同的态度让两个孩子常有冲突,大女儿甚至会趁她不在时欺负妹妹。


我们工作了挺长一段时间,慢慢理解了令她矛盾的情结点。



鹿女士姊妹四个,一姐一妹,还有一个弟弟。姐弟四人年龄相差很近,她是妈妈最嫌弃的那个,做同样的事,母亲对她总是特别挑剔。


至今有很多细节她都记得。


在鹿女士10岁时,父母要求他们轮流值日。姐姐妹妹基本都能通过,还会得到表扬,但她从来没有一次被“检验”合格过。


有一次,就因为几根头发没被清理,母亲就罚她不许吃饭。


她十分委屈就和母亲大声反驳,居然被母亲扇了耳光。挨打后的鹿女士跑到家后面的小树林,整整哭了一个下午,她曾一度怀疑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


时光荏苒,当鹿女士有了大女儿时,因工作忙让母亲帮忙照看,母亲对大女儿却很包容,从来都堆满笑脸。


鹿女士自己却对大女儿百般挑剔,对此没少和母亲吵架,她自己说:“那时候,好像我成了当年我妈的样子,女儿就是我的翻版。


这是很典型的“创伤代际传承”,传承的方式就是通过某种功能性需要。


鹿女士渴望被接纳和认可,却反向投给了大女儿。从潜意识而言,鹿女士对大女儿是嫉妒的因此通过挑剔,让大女儿体验到了自己曾经的感受。


这就有机会“反转”,有机会“补偿”,补偿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母亲来爱大女儿,好像自己重新被爱了一遍一样。


三年后,小女儿出生,鹿女士也渐渐获得了成长,就把对大女儿的愧疚加倍补偿在了小女儿身上,宠爱有加,历史惊人地重现了。


这种“偏心病”,无疑会成为俩孩子冲突的来源。她们分别接受了妈妈的“恨的需要”与“爱的需要”。

像鹿女士家的情况很普遍,特别是同性别的老大,总会无意识承受来自父母早年“功能性需求”。


当父母意识到并开始内疚,则会补偿给下一个孩子,潜意识不同功能的渗入让孩子之间充满了敌意。

03

 

因此,明确自己功能性需要的来源至关重要。


了解得越多,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少,对他的捆绑就越低,孩子就越可能很好地和你分离,面对他自己的人生。



否则,就会变成双向流动,会拿孩子当父母。正如《都挺好》里面的苏父像婴儿般躺在长子腿上,并提出些啼笑皆非的要求,整个状态就是在撒娇,这很像一个8岁孩子依偎在妈妈怀中,想吃奶又觉得不好意思。


把孩子当爸妈养,是典型“爱的缺失”需要。


这会让孩子变得过度照料、自我牺牲、愚忠愚孝,苏明哲就是典型的“中国式长子”。


许多父母早年被贬低、被否定、被挑剔,他们的需求就是被褒奖、被认可、被接纳,这会无意识投射给孩子,让他们举步维艰、各种不好,自己才有机会去褒奖、认可、接纳,其实被如此对待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当年的自己。


还有的则变成了过度溺爱、无底线接纳、没必要的自我牺牲,让孩子变得内疚和依赖。


所有心理学都在告诉我们:只有自己人格独立,才能养育人格健康的孩子。


一个鉴别父母功能性的指标是:


对孩子越期待的部分,越觉得为他好的部分,越有可能是你功能性需要的点,也是你早年的缺失。


正是父母把不同需求投注给不同孩子,才会激发他们的恶性竞争。


有个事实一定要清楚,同胞竞争是天性、是本能、是不可避免的。


人最大的痛苦是失去爱的客体,其次是客体的爱被瓜分。


多子女注定要争夺父母之爱,这并不是坏事。调查认为,多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其竞争力普遍强过独生子女。


因为孩子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去和同类竞争,然后寻得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感。这从远古时代便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同胞竞争是社会竞争的操练场。


父母功能性需要会让竞争恶化,正如剧中父母态度的绝大差异让成年后的苏明成辱骂妹妹是“妖精”“宁愿没有这个妹妹”,甚至会厮打在一起。


作为父母要认可同胞竞争,但决不能强化竞争。


剧中,苏父选择搭乘谁的车、在老大老二面前秀老三买的衣服、存折放在谁那里等等,都是激发竞争的举动。


就像老二嫉妒地说“他就是想坐好车,有面子”,从而加剧了对老三的恨意。


现实中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比较”就是让孩子恶性竞争的重要来源。


“你看妹妹多乖”“哥哥学习比你用功”“姐姐比你懂事多了”“你多让着点,弟弟还小”“他身体不好多分他点”“若是你大哥在就好了”,诸如此类的话几乎天天讲,这不但会恶化竞争,也会强化孩子过度满足你的需要。

懂事的会更乖、刻苦的会更自我苛责、年龄小的会更有持无恐、身体不好的会更多病。

你的需要渗入强化了不良竞争。


所以,面对孩子们的竞争,只需要不强化即可。

要明白竞争的本质:孩子们捕捉到了父母需要,并尽可能满足,以此来削弱对其他同胞的关注。


还有一点要清楚:家有二宝,内疚、自责是应该有的。


很多父母把需要给了大宝,之后又觉得不应该,然后又把补偿投给了二宝,也会越对大宝内疚,然后自我谴责。


对于这一点需要清晰认识到,并允许自己有内疚感,因为内疚本就是爱的一部分。


当不接受内疚,就会激发更大的补偿,这种补偿很可能变成某种控制,本质还是满足自己的需要。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完全满足的孩子,更没有谁有义务无条件满足本该属于你的“功能需要”。


作者简介:冰千里,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书写治疗,接受视频咨询。感兴趣就关注他的公众号吧:冰千里(bingqianli520)

责任编辑: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