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一趟奇妙的旅程

最近,看了一本小书,主角们顶着童话故事的角色出场,演绎了一场完整而经典的心理咨询。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这本书也被称作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其实,何止入门!)。 

蛤蟆先生和苍鹭咨询师之间,有许多场让人印象深的互动,截取几个片段,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第三章 初见咨询师

当苍鹭咨询师把蛤蟆送到门口时,蛤蟆转身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苍鹭站定了,直视他的眼睛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苍鹭的第一句话,可以称之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信念吧。我们相信人有变好的能力,相信人有向阳而生的本能,当一个人选择走进咨询室,或许是因为身上承载着痛苦、迷茫、困顿,但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改变当下的这个自己。

苍鹭余下的话,可以视作对心理咨询过程的解释——咨询之所以生效,不是因为咨询师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可以直接赐予来访者极好的人生建议,而是在于双方的投入和探索;改变之所以发生,不是仅仅源于咨询师的助力,而是在咨询师的陪伴和引导下,来访者自身的思索与前行。

这趟旅程,最重要的决定者,是来访者自己。


02


第六章 探索童年


“我想,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有诗人曾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换句话说,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在我这里的世界。”


在前几次咨询中,苍鹭咨询师与蛤蟆先生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探究“儿童自我状态”——在最初的童年经历中,在最早的亲子互动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完成从“自然型儿童”向“适应型儿童”的过渡,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应对方式,来契合外部不可控的世界。

这种应对方式的调整,奠定了成人后与他人互动的基调,甚至,当遭遇类似的情境和对象时,我们依然会下意识地陷入到“儿童自我状态”,用年幼养成的方式来进行回应。

年少时,在政治课上学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觉得唯物主义才是客观真理,唯心主义只是虚幻和不切实际的存在。然而,学了多年心理学之后,却开始感到也许唯心主义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主观建构之后的世界。

别人的一个眼神,可以被理解为寻常的互动,或漫不经心的扫视,也可以被理解为暗含的苛责或敌意。这背后,藏着的是童年建构的认识他人和世界的方式。

成年后的答案,可以到童年中去寻找。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03


第九章 秘密协议


蛤蟆说:“我猜,我判定了自己有罪,然后谴责自己。是这样吗?”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苍鹭答道。


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形成“儿童自我状态”,我们还会养成“父母自我状态”——个体无形中接受了父母传递给自己的东西,表现得正如他们一样。

只是,有的父母传递了关爱与自律,有的父母传递了平和与善意,有的父母传递了愤怒和敌意。故事中,蛤蟆的父母传递的是挑剔和指责……

其实,大多数人像蛤蟆先生一样,已经离开童年很久,离开父母很久,但当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脑海里总会自动蹦出许多批评和指责的声音。

你以为,这个声音来自于父母,其实,那个声音来自你自己——内化了“父母形象”的自己

04


第十一章 蛤蟆先生的选择

苍鹭说:“那么,蛤蟆,你这段时间的不快乐,该去怪谁?是谁让你情绪那么坏?”

第九章 秘密协议

“这么说也许有些残酷,蛤蟆,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咨询中,蛤蟆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追溯和反思父母带给自己的影响,这似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我过得不好,都是父母(原生家庭)的错。

可是,在生命的旅程中,最终需要负起责任的人,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

我们承认原生家庭留下的印记,也承认这些印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看待他人和世界的方式,但这并不是最终的宿命和结局。毕竟,我们已经不是曾经的孩子,我们有机会去重新认识这一切,甚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些东西。

所以,当我们决定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负责的时候,也许就是走出“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之时,用一种成年人的姿态,去看待曾经的经历和情绪,去放下年幼时习得的应对方式,重新做出新的选择。

对于父母,故事中,苍鹭引导蛤蟆先生原谅他们。

为什么要原谅?也许,当我们跳出自己的视角,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父母的一生,会发现他们也是带着创伤长大的。

很多父母也许不是不愿意给予爱,而是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爱,所以也没有学会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爱。

最终,原谅父母,也是与自己的一种和解。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05


第十四章 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蛤蟆几乎要爆发了:“你又来了,又在问问题。告诉你,我受够了你一堆该死的问题。”他盯着苍鹭,仿佛在挑战苍鹭,看他敢不敢答话。他能感觉心脏有力地搏动着,却没有心慌。他发现虽然自己是真的生气,却完全没有失控。他还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某种程度上同苍鹭以及他自己的父亲都有关,尽管他还没完全搞懂是什么。


临近尾声的咨询中,蛤蟆先生爆发了,他“明目张胆”地冲着苍鹭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在这次冲突过后,苍鹭咨询师宣布,咨询已经完成了。

也许初次了解心理咨询的人看到这里,会有些困惑,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里发生的,是“移情”。

正如欧文·亚隆所强调的“此时此地”,当下的咨访关系会幻化成来访者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咨询师身上承载着来访者对于重要他人的一种投射。

所以,在这个片段中,蛤蟆将苍鹭视作了同为权威形象的父亲,对着他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能够反驳“父亲”的蛤蟆,已经真正长大了。

咨询中,来访者会对咨询师产生“移情”,把重要他人身上或好或坏的一面投射到咨询师身上;咨询师也会对来访者产生“反移情”,下意识地感受到来访者的情绪表达,并做出一种情绪上的回应。

作为心理咨询的一大“神器”,在移情和反移情中,咨询师自身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源,我们的直观感受、情绪反应、身体状态,都可以成为了解来访者的一种方式——ta是一种怎样的姿态?ta带给了我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不是也是ta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感受?我作出了什么样的回应?……

借助这些资讯和细节,我们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真是一个微妙的过程。

06


第十五章 最后一次面谈


“再见,苍鹭。还有,谢谢你。”蛤蟆说完,便跨上自行车,向红狮酒店的方向骑去,再也没同苍鹭见过面


看到最后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涌起一股淡淡的惆怅。

我也有一些再也没有见过面的来访者。

有一部分,一次咨询过后,ta再也没有来第二次(虽然我期待进行后续的咨询),这样的情况,业界人士称之为“脱落”。

那些“脱落”了的来访者,也许是对方还没有做好改变的准备,也许是因为我并不是那个适合的咨询师。

对此,我总有些遗憾和愧疚,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不能更好地帮助ta。这份遗憾和愧疚,这些年也在支撑着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咨询师。

还有一部分,是经过了一路的陪伴和探索,我和ta都欣喜地感受到了成长和改变,然后,我们结束咨询,再也没有见过面。

对于这部分来访者,这种惆怅的情绪更加强烈,也更加复杂。

一方面,有点小小的失落和难过,仿佛是一场难忘的旅途过后,挥挥手告别,再也不曾遇见彼此。

另一方面,又有一种深深的欣慰,因为我知道,ta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不再需要我这个咨询师的角色了。

再见,我的来访者。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文:于格  (来源:于格的格子铺  ID: yg_gezipu)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