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引领原生家庭前进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格林童话里 “牧鹅姑娘”的故事吧。牧鹅姑娘是一个深受王后宠爱的美丽公主,从小无忧无虑的长大,长大后要远嫁另一个国家的王子。

出嫁的时候,王后不仅给了她很多嫁妆,还给她配备了可以帮助他传递消息的马和随身陪伴公主的侍女。原本想着公主从此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可是这个侍女很坏,在路上逼着公主交出了她所有的嫁妆,并和她互换身份,恐吓公主不得说出实情。

这个侍女就冒充公主嫁给了王子,而公主则被当作侍女,被国王派去牧鹅。后来公主的种种异常举止引起了国王的注意,国王追问出实情后惩罚了假公主,恢复了真公主的身份。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偶然的吗?如果不是侍女还会出现别的人欺负她吗?她会在出嫁后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吗?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童话讲的是养尊处优的女孩,在妈妈的呵护和宠爱下长大,可是离开妈妈之后的经历就会特别艰辛。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最近看了施琪嘉写的《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以下称《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中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读,为我们解开这种养尊处优女孩艰辛经历的底层原因。

施琪嘉,是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医学博士,著作有《人性放映机 心理学家施琪嘉著的电影疗愈课》和《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改编自壹心理畅销课程《疗愈内在小孩,激活你内心的能量》,作者认为: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不管在童年,还是成年后,当TA得不到关心、爱护与疗愈时,TA就成了一个阴晴不定的孩子。

TA会变成你失控的情绪:让你愤怒、悲伤、难过,甚至控制不住地大怒或崩溃;TA会变成你那根脆弱敏感的神经:让你缺乏安全感,在感情中很“作”,在工作中没自信,不敢拒绝,不懂争取;TA会变成你极度想去压抑的性格部分:久而久之,拖延、懒惰、敏感、脆弱、情绪化……慢慢成为你的性格陷阱。

这本书是作者基于创伤心理20多年的研究,针对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5种情绪5个价值信念,提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从回应内在小孩的需要开始,释放被压抑的情绪,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念,做自己的内在父母,补足内在小孩缺失的所有,同时发现生命中的独特资源,找到自我固有的内在能量,重新整合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觉知自己、疗愈自己,有价值感,可以自我接纳,并发展出自己潜能的全新自我,创造全新的生命经验。

下面我们选取书中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解读


1、总感觉自己很丢脸,怎么办?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即使年龄已经很大,讲一句话就会脸红,总是瞻前顾后的不敢讲,在人前总是战战兢兢,不敢讲话,总害怕说错话被别人嘲笑,久而久之,养成遇事往后缩的习惯,被别人认为是胆小怕事,缺乏反抗精神和自我防御能力。

这是由于内在小孩充满羞耻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不断被拒绝,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反抗比他强有力的人,所以他在别人面前总是表现的唯唯诺诺。

这种投射在内心的胆怯可能会造成自己没有胆量去争取自己的权益,抗拒别人的侮辱。就像经常会看到校园欺凌事件中被欺凌的孩子的心理是一样的。他受到了别人的欺凌,回家后还不敢把自己受欺负的事情告诉父母,因为他觉得这种事是给父母丢了脸。

所以在学校里不管他被别人如何霸凌,他都不说,别人似乎也找到了他的这个弱点,觉得他好欺负,欺负他没有风险。

这类孩子在成年后往往也被人轻视,自我评价很低,自己总觉得活得低人一等,这就使得人们往往轻视他,他的存在感也就特别弱。

2、 告别“我不行”,不再否定自己


有的家长害怕孩子骄傲,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总是不及时的表扬,总想压制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在班上是前五名,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会问,那你在全校是多少名?

全省呢?总想着给孩子的头上压上重重的担子,总害怕孩子飘起来。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在孩子的内心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想法:“不管我做得多么好,在爸爸妈妈眼中都不值一提;不管我多么努力,他们都认为我做得不够……”

所以,这种孩子即使长得再漂亮,他也不觉得自己漂亮;即使成绩再好,他也不觉得自己好。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形成自卑的人格,在他成年以后的生活中,可能同学、朋友、同事都觉得他长得挺漂亮的,成绩那么好,但他还是这么自卑,他是不是装的?

他长得这么漂亮,他还说自己长得不漂亮,别人都觉得他在说笑话。但是他内心就会觉得很委屈,因为自己真的认为是这个样子的。

一个觉得自己不行的孩子,往往就是这种严苛的教育、贬低的教育、不夸奖的教育之下成长起来的。

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概五六岁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一个“孵化”环境。这个“孵化”环境是什么呢?就是鼓励、支持,然后给予力量和夸奖,给予包容和加纳。

如果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比如五六岁以前,父母给他的鼓励多于贬低,那么在上小学以后,这个孩子即使受到了贬低和挫折,他也有耐受挫折的能力。

所以,我觉得挫折教育应该在六七岁以后,也就是孩子上小学以后进行。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孩子肯定不能总是考第一名,肯定是要遭受挫折的。

3、告别“我不配”,不再忽视自己


在中国很多地方的传统中,家里有客人吃饭的时候,女性是不能上桌的。这在一些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当地女性却觉得很自然,因为她们从小到大接受的就是这种观念,所以她们自己也认为女人只配待在厨房里、灶台边,用旁边的小桌子;女人就应该把饭菜都做好,然后退到一边,这就是她配得上的东西,但是这样的“配”就正好说明了她“不配”。

社会对某个群体的定位和约束会产生根深蒂固的“我不配”的内在小孩。我们看到有很多女性,在工作中其实表现得很出色,但如果别人表扬她,她就会害羞地否定自己的成绩;把她推到台上讲话,她就会手足无措,非常紧张。因为她的“我不配”的内在小孩提醒她——你应该靠后。

因此,这样的人就成长在一个“我不配”的气氛之中,他逐渐就会去选择他认为自己“配”的那种生活,他“配”的那种生活恰恰证明“不配”,所以他会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

怎样告别“我不配”,从“我不配”的气氛中走出来呢?简单的说就是用关系治疗关系,用好的关系覆盖掉坏的关系。如果有幸碰到一个人,能够在关系中滋养他,那么他就可以慢慢地把内心的“不配”变成“配”,找到与自己相配的那一部分、那个关系。

怎样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念呢?


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指出,通过寻回赤子之心,开发自身未知的优势,以及与更好地自己融为一体,可以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念。

赤子之心,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赤子之心,需要合适的环境孵化。

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没有提供一个很好的孵化环境,你的赤子之心可能没有被孵化出来。还有一种情况属于被提前孵化,比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要保持或者恢复自己的赤子之心,就要孵化自己。

  • 首先就要消除内在匮乏感,寻回赤子之心。


“内在匮乏感”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带来的年龄大了以后对同样的物质或情感的需要感。

这种从小被压抑、被缺失的感觉,长大后没有得到释放。就像是刻舟求剑一样,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长大,小时候需要的感觉还停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

从需要得到的角度看,我们已经不需要得到具体的物质,只是我们没有放下当时的期待和感受。

消除内在的匮乏感,也就是和小时候的未被满足的感觉和解,孵化、保持自己的内在小孩,挽回自己的赤子之心。

  • 其次,开发自身未知的潜能优势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就像一个鸡蛋可以孵出一只小鸡一样的,它原本就是一团蛋白质,经过孵化,这团蛋白质可以变出一个完整的生命,变出肢体、羽毛、嘴巴、五脏六腑、神经系统等等。内在小孩的孵化同样神奇,同样潜力无穷。

精神分析师荣格把人的探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5岁以下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中人的注意力主要用于向外的探索,更多的注意力在于母子关系中。

15到35岁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同伴关系,总是乐此不疲的找小伙伴玩。在和同龄人的互动关系中,表现潜能的方向指向外在的方面,比如,你能不能跑得更快,能不能赚更多的钱?

35岁以后是第三个阶段。按照荣格的说法,35岁以后,人的兴趣和注意力开始转移,会对自然界更加感兴趣,对人际关系的兴趣就转向了对自然的兴趣。人们喜欢去旅游,去看雪山,感慨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内心真正渴求的解读。在这个向外的注意力转而向内的时候,就是恢复赤子之心的时刻。

虽然人对自己潜能的探索有向外和向内两个方向,无论向内探索还是向外探索,都能从探索中找到很多的乐趣,在乐趣中开发自身未知的潜能优势。

就像有人仅仅向外探索,就可以找到很多乐趣,比如学拉丁舞、打麻将、跳广场舞等,也有人通过向内探索,对人世产生新的看法,对宇宙和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 第三,与更好地自己融为一体。


作者认为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身体隐藏的含义

内在小孩的养成,源于出生后最早期、最原初、最深的记忆,身体的反应,是带有某种意义的,也是带有某种能量的。

书中举了一个心理学家50岁的时候梦到自己死于肾癌的父亲,就赶快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发现自己的肾脏存在早期癌变,是因为他做为一个心理学家,对身心信号有所了解,所以抓住了这样的信号。

这说明我们的身体潜意识中是警觉的,当人的身体出现病变的时候,身体也会发出信号给大脑,用梦的形式将这个身体信号传递出去。当身体向我们传递信息时,我们要去理解,并且对这个信息作出积极响应。

其次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领域感兴趣,特别是哲学。


了解中国哲人的智慧,去和自己的内在小孩对话,向内探索,进行精神方面的升华。

在这个过程中,冥想是一个简单的办法,通过冥想,你会感受到另外一个你的存在,他属于内在的,可能跟大自然有特别多的联结,可能他在你的内心早就存在,可能他就是你的内在小孩,通过这个内在小孩你可以听到自己内心的召唤。

第三,是给自己找一个类似镜子的客体。比如,良师益友。


一般来说,我们的镜子是父母,好的镜子能够照出好的自己。如果你的父母不是面好的镜子,建议给自己找一位导师。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不会清醒,不会超脱,更加不能够自拔,在这个时候,能够激励自己的就是你内心的导师了,在和导师联系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自己内心的指引和直觉,可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更深层次上分享彼此,你会因为导师的吸引,不断地超越自我,挑战自我。

埃里克森曾经说过,“孩子在父母注视自己的喜悦的眼光中看到自己”,同样的,在人生导师的镜子中,我们也能看到自己的能量。

最近几年,通过心理学家对个人行为形成背后的原因分析中,很多的原因都追究到了原生家庭的不完美,父母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有自身难以避免的缺点或者偏颇,本书中也同样提到了原生家庭父母的不完美,我们无法改变成长过程中的伤痛,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治愈童年的创伤。

写到这,突然想起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

“18岁以前,原生家庭引领我们前进;18岁以后,我们引领着原生家庭前进。”

了解更多疗愈你的内在小孩的方法,可以来看这本《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引领原生家庭前进。

原创:草长樱飞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