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作为新时代的家长,你会如何选择?

亲爱的读者,你好!

此时此刻点进这篇文章的你,我想,你可能正是一位为人父母的优秀家长,或许是一位即将拿起“家长”勋章的年轻人。

那么,我想问你一个有趣问题:

你觉得一位优秀的父母,在抚养孩子长大成人过程中,应该扮演“园丁”的角色,还是“木匠”的角色呢?

回答这个有趣的辩题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下解释。

  • 园丁:扮演一名园丁角色,无疑就是把孩子都当成一枚种子、一棵小树苗,父母能做的无疑也是浇浇水、晒晒太阳……至于未来长成怎样,都只是一个未知数。

  • 木匠:扮演一名木匠角色,就恰恰相反,木匠有自己的制作图纸,孩子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原木,它可能是精致昂贵的红木,也可能是粗制廉价的木柴,但不管如何,都能实现图纸的模样儿。

看到这里,或许此刻你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今天我想和你的书籍,出自于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艾莉森·高普尼克,他被当地誉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王牌作家,他用毕生的研究经历著作了这本《园丁与木匠》一书,他将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告诉我们,高手父母与普通父母的主要区别在于,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01

“园丁”VS“木匠”


“园丁式”教育,有点类似于年轻家长所提倡的散养式教育

在孩子的培育过程中,他们扮演为一名园丁的角色,把孩子当成一颗自己亲手种下的,且孕育无限可能的“种子”。他们所做的,仅仅是为孩子营造一片安全、自由、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其余的不会对种子进行任何的干预。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孩子提供肥沃的土壤、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以外,还会定期的施施肥、除除草,顺便砍断成长道路上疯狂蔓延的荆棘藤蔓,时不时也需要动用杀虫剂杀灭周围的病虫病菌。

他们给足了孩子“自由发展”的延续空间,虽然也会不定期的修剪枝叶,但每一次关键时期的修修剪剪,绝不会伤害到小树苗的“主干”部分。

完全放手的培养,把孩子成长主动权交到他们自己手中,父母的权利,也正是他们的义务,那就是“监护”,监护孩子免受社会的种种伤害,同时及时地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自己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通过不断的“试错”,摘得属于最后的胜利果实。


因为他们心中坚定地认为:我宁愿它遍体鳞伤,也不愿它失去梦想。”


“木匠式”教育观念,恰恰与上述相反。


它更像是我国早期家庭的教育观念,他们所提倡的,也正是骨子里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其实,他们就是把孩子看得太重要,是孩子为“掌中宝”,太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是超级复杂的,太在意自己的孩子被周围人和社会欺负,恨不得在孩子身上绑上一个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监视,让孩子无法逃离自己的视野之中;

他们又是担忧的,且自私的,他们不想要孩子长成自己设想图纸以外的模样,他们的内心始终遵循着:“只要我严格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纸,不管你是价值昂贵地红木,还是粗制廉价的木柴,长年累月都可以精雕细刻一件精致的工艺。

所以,他们会把孩子框进在模具里。因为他们心中坚定地认为:你可以没有天赋,后天可以弥补;你可以没有才华,后天可以创造;上帝不可能赋予一个十全十美的你,只要按照优秀的图纸一步一步的雕刻,所谓天赋、才华……后天都能够一一实现。

读到这里,你更倾向于那种教育观呢?

02

园丁式教育的精髓

作者在整本书态度是更倾向于园丁式教育

宁可做示范者,也不要做指挥者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过:“家长自己做出了成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的最好方法,孩子会模仿家长走成功的人生之路。”


孩子,其实就一张干净的白纸,他们超级善于模仿,他们会主动地观察父母的行为举止,将其模仿出来,刻画在这张白纸,便形成一张“美丽”的图画。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示范者,做孩子面前的那尊“模特”,让他们尽情的模仿。

那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做指挥者呢?指挥着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不是效率高,试错机会更低吗?

指挥者的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指挥者的目的自然是指挥孩子往更优秀的地方前行。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一个细节,每一个孩子天生都具有逆反心态,你疯狂地给他往一个方向鞭笞,他们越会朝相反方向起劲,久而久之,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以至于无法自拔。

所以,最有力的施压方法,就是摆出成就,任其模仿复刻。

宁可做守护者,也不要做监视者

古人云:“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我想说,不要害怕孩子试错。

陪孩子走在成长的道路上,你所做的就是,默默地紧跟着孩子的身后,而不是做孩子的“引路人”,不要以“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的老者姿态牵制着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一颗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放开双手,让他自己探索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就是,默默地跟着他,避免他受到危及生命的伤害足矣。

03

引申科普:爱的悖论



在培育孩子的过程,我们的内心是矛盾的。


作为父母的我们,是渴望孩子早日形成自己的成熟独立人格,早日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但是,我们又害怕孩子独立,害怕自己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害怕自己不听自己的话,鹤立独行,最终走上人生歧途而毁了他的一辈子……


你的担忧和多虑正是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博士在书中所提到的“爱的悖论”,书中的定义为:

我们需要将婴儿时期完全依赖于我们的孩子,转化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但当孩子真正独立时,我们又很不习惯他们的“远离”。

爱的悖论,就是要求我们要找到孩子的依赖性与独立性之间的平衡。

新时代下的父母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时候,更多不是寻求那个所谓的“平衡点”。

我们设想一下,把孩子看成那个天平秤,那么左边托盘就是“依赖性”,相反右边托盘就是“独立性”,而天平的指针,显然是要往独立性一边倾斜,才能找到所谓的“平衡”

我想各位读者都听过或亲身经历过“隔代疼”这个代名词。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说上个世纪独生子女政策遗留下来的产物,不少家庭都至少有四双眼睛盯着一个孩子,甚至有家庭一家十口人围绕着孩子一个人转。特别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凡事都爱大包大揽,孩子的行动和思想都被紧紧束缚。

久而久之,他们所付出的这种“爱”,逐渐变成“爱的糖衣炮弹”,使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骨朵,一旦离开我们,就无所适从,更别提独立性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在幼年时期是独立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不要去试图以“爱的名义”,来剥夺他们独立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

我们有天然的教育责任,并不等于具备天然的教育能力,我们该用何种方法教养孩子呢?

艾莉森·高普尼克博士最后给出答案:为人父母,本质是爱,好父母一定是园丁,而非木匠

文:萌洋洋同学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