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生活中真实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科恩《赞美诗》

尽管人在海外,但还是感受到了票房黑马《你好,李焕英》的巨大冲击力。已经超过40亿票房的贾玲导演处女作,却把贾玲推上了全球票房第一女导演的“宝座”。


而贾玲导演这部作品的初心却是为了圆自己内心的一个梦——用20年的时间来与意外离开的母亲好好做一个道别……

电影里的李焕英,是以贾玲的母亲为原型编排的。现实中的李焕英,在2001年贾玲读大学那一年,从运稻草的翻斗车上摔下来,意外去世,给贾玲留下了巨大的悲痛和遗憾。

贾玲为了纪念母亲,花了4年时间制作而成这部催人泪下的电影。

她曾在节目中表示:这部电影对得起我对我妈妈的感情,我把心掏出来了,给你们看。

因为太多的学员希望我点评一下这部电影,苦于日本影院没有引进(考虑到日本的疫情状况,目前引进了也不太敢进电影院),我只能用枪版过一下瘾了,尽管音效画面差强人意(回国后一定补上电影票)。


但最后20分钟我还是哭了——为贾玲的一份真实的思念与感恩之情,更为剧中母亲李焕英的那份深沉隐忍之爱,让我们体会到人性中至纯至美的无私之爱。

这份爱也勾起了自己对9岁就离开的母亲的一份挂念之情,尽管母亲已经离开30年,但是她带给我的爱与相信仍然在照亮我今天的天命之路——


因为曾经得到过她的爱与相信,尽管遭遇很多童年挫折,但是我内心的自我接纳度还是很高的,这给了我作为咨询师的心理资本,而因为她离开得那么早,也让我早早开启了对生死的思考与探索,更开始思考关系的意义与如何面对分离的课题,这些都给了我更好去帮助他人的资粮。


贾玲也是如此,正如她所言,“我不是为了当导演才去拍电影,是为了拍李焕英才去当的导演。”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成功是贾玲母亲李焕英送给她的最后一个礼物,因为那份真挚的爱,让贾玲作为导演新人的青涩之处都被跨越生死与时代的母女情深抚平了。

不过,作为专业的亲密关系咨询师,见过太多的与原生家庭的纠葛,更有不少来访者和我痛诉自己的“奇葩父母”是如何毁掉他们一生的,“父母皆祸害”的论调也一度是天涯和豆瓣的热点话题。


那么,到底哪种父母才更接近生活中真实的父母呢?

01

尽管我有一个很爱自己的聪慧母亲,但并不代表原生家庭的创伤我能够躲过。

小时候父母无尽的争吵甚至暴力相向,再加上母亲去世后,父亲很快组建新家庭,并且继母带来了两个小孩,父亲后面的下岗和家庭负担的剧增,让整个家庭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这些记忆也曾给我青少年时期带来不少阴影,让我一度特别渴望逃离原生家庭。

作为从原生家庭创伤中披荆斩棘勇敢前行,一直走在和解和疗愈路上的我来说,没有办法用美好的想象替代残酷的现实。

毕竟现实生活中,还有郑爽这样把她当成摇钱树却一步步把她推向自毁深渊的糊涂父母,也有被父母不断勒索最终丧命还被利用的杭州女孩洛洛的吸血鬼父母,更有赵薇策划的系列剧《听见她说》中杨紫主演的《许愿》中那个深陷“受害者”心态不能自拔的偏执母亲……

在《许愿》中,杨紫扮演的小雨,长期生活在控制狂母亲的阴影之下。小雨母亲在怀她期间,遭遇丈夫出轨,从此,她陷入到受害者心态中不能自拔,把“仇恨”设置成了自己和女儿生活的主旋律……

为了复仇,她通过大闹的方式让小雨的父亲“声败名裂、生不如死、遗臭万年”,不止丢了工作,还只能远走他乡。让女儿完全断绝了获得父爱的可能……

母亲总是对小雨说:“这都是爸爸造成的,他毁了我们的生活,再也没有办法弥补。”


在小雨26年的人生中,极度没有安全感、失去爱人能力的母亲,不断告诉小雨“我的世界只有你”,让小雨在痛苦中纠结分裂,度日如年……

我很难想象小雨是如何熬过来的,但她的抑郁、痛苦被杨紫演绎得非常动容,也获得了豆瓣高分好评……

而在《你好,李焕英》的电影中我们则体会到了完美母亲那种对女儿无条件的爱,她包容女儿所有的缺点,也义无反顾的选择这个不完美的丈夫与女儿,只要女儿健康幸福就好……

但到底哪种才是更接近真实的现实父母呢?


我的答案是,都不是。生活中的父母既不太可能是全然的“好”,也不太可能是十足的“坏”。好坏参半的父母更符合真实的情况,也是我们需要完成的和解课题。


02

根据心理学家克莱因的现代客体关系理论,一个孩子在1岁前有两个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内,这时的婴儿处于“偏执—分裂”状态(paranoid -schizoid position)。

幼小的他无法处理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于是他使用了分裂的心理机制,将他心里的妈妈分成两个部分:绝对的“好妈妈”和绝对的“坏妈妈”。


当妈妈及时将乳房送到婴儿嘴边,婴儿就会体验到满足,并将满足自己需要的妈妈视为好妈妈; 而当妈妈由于一些原因未能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造成了婴儿内部的不适体验,如被剥夺感,这时,妈妈就被视为坏妈妈。

处在“偏执—分裂”状态的婴儿只能够感知部分的妈妈,也就是,妈妈要不是好的,要不是坏的,这时的婴儿是无法知道好和坏都是妈妈的。他没有办法完成两个形象的整合。

同样,对于成年人,如果用“好坏、善恶”或者“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对立来理解父母或者世界是婴儿式应对方式,因为用单纯的好与坏去面对世界,对于大脑尚未发展成熟的她们,更容易处理内心面对复杂世界带来的焦虑。

但如果婴儿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足够好的照顾(不需要完美,而是情绪回应和照顾足够多足够好),那么婴儿就能比较顺利的度过“偏执-分裂”阶段,而逐渐进入到“抑郁状态”(depressive position)。


这时的婴儿“抑郁状态”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抑郁状态,而是婴儿的一个对外部复杂世界的理解与整合阶段。

他越来越明白,妈妈的身上同时具有好与坏的部分。好妈妈和坏妈妈就会在婴儿心里汇合,形成一个好坏参半但却更加完整的妈妈的形象,过渡到“抑郁状态”。

在此阶段,当好和坏妈妈的汇合,婴儿会因自己对于坏妈妈的攻击幻想而感到抑郁,抑郁感也来源于害怕好妈妈被破坏或毁灭,这种抑郁中他其实有了一个巨大的进步——原来强烈的爱恨分明的单一情感被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所替代,并因而具备了整合能力,能接受自己既好又坏的事实,也能接受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这也是对人性的理解与宽容的来源。

所以,在咨询中,我会留意来访者对父母的描述,不管是过度强调父母的完美与付出,还是过度抨击父母的自私与无情,其实很可能是内心的整合工作还没有完成,还没有与内心的“小丑”(人性阴暗面)完成和解。

当然,以贾玲的成熟度,她肯定不会天真的以为自己的母亲是完美的。但之所以这部电影呈现出的李焕英如此完美,恰恰是她太懂得观众的心理了。

正如我的好友大树兄分析的:

“完美存在于缅怀的过去和虚构的电影,自有其合理性。电影中母亲形象是完美的。她之所以完美,首先是她出现于贾玲痛失母亲后的梦境与缅怀之中。“

处于极度痛苦与内疚之中的贾玲,选择性地追忆母亲美好的一面,呈现一个完美而令人感动母亲形象,既是本能也是常情。

对于已然逝去的至亲至爱,谁都只愿记住她温情、温柔、温秀、温暖的一面。对于观众而言,如此呈现的完美母亲形象绝非不可接受。相反,它完全迎合了中国人“为逝者讳、长者讳”的思维模式。

至少就这个电影而言,一个“完美”的母亲形象显然要比一个“真实”的母亲形象,更能感动观众,激起共鸣。现实中的每一个观众——正因为其母亲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期待有这样一个完美母亲。


但是作为咨询师,还是不能免俗的要提醒一下想象与真实之间的距离。

因为太多的来访者之所以深陷对父母的怨恨与否定中不能自拔,恰恰是因为期待过高,而忘记了父母也是人,也有青葱懵懂的时候,也有第一次为人父母的笨拙与心慌,不是不爱,确实是不太会爱。

03

我们究竟带着怎样的期待与边界与父母相处才能避免相爱相杀的深渊呢?

徐凯文老师说,从临床上来讲,简单地否定父母,把自己的问题都归因到父母身上,实际上也会因此否定自己,切断自己的亲密关系。


《被讨厌的勇气》被我反复提及,其实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让已经成年的我们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尽管童年的创伤确实已经造就,但是成年后的我们可以选择背负还是放下,如果我们继续把问题推到原生家庭,我们恰恰也逃避了自己为现在选择负责的勇气。

我就有这样一位学员,童年时候因为要生男孩的缘故,母亲把她寄送到了亲戚家,童年的分离创伤和被抛弃的恐惧让她一度对自己的母亲充满敌意。

中学时候被接回母亲身边,她也一直处于和母亲的敌对状态。在她的眼中,母亲自私、虚伪、挑剔冷漠,老是给周围人添麻烦……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大学,为了逃离母亲,她早早的选择了走进婚姻,来逃避和母亲的相处。

但遗憾的是,恋爱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童年模式的重演,尽管婚姻最初,她似乎找到了那个能够宠她爱她的“理想父母“型老公,但随着相处深入,她发现老公用爱来控制她的情感勒索,她想逃离,但是发现老公的报复心很强,她很容易遭遇对方的冷漠或者隔离。

那种被抛弃的恐惧又重新被激活,她最后觉得这段关系越来越窒息,离婚后,她成了单身母亲。通过咨询,她明白她终究无法逃避与母亲的和解课题。


重新面对母亲,她尝试从更丰富的角度去理解母亲了。

她给母亲写了信,信中说出了自己多年来拒绝表露的委屈与受伤,还有愤怒,令她惊讶的是,母亲似乎比她想象的要包容得多,母亲开始愿意去看到她的情绪,也开始袒露当年选择背后的无奈与脆弱,她对母亲的敌意开始消融……

她开始更加频繁的走近母亲,开始带母亲去各地旅游,甚至开始考虑接母亲一块住,帮她一起照顾女儿。但是母亲拒绝了,理由是身体条件不允许了。

这个时候,她童年被抛弃的创伤完全被激活了,她非常愤怒的和我诉说,当时带母亲去旅游的时候,母亲健步如飞,即使爬山的时候都不落下风,但一涉及到帮她带孩子,在她最难的时候,却马上推诿。她觉得母亲还是以前那个自私冷漠的人……

其实,当我们在“偏执-分裂“状态中受过伤,即使后面成长到了”抑郁“状态,但还是很可能因为某些刺激性事件重新退行到偏执分裂状态。

毕竟,能够酣畅淋漓的表达爱憎是让人愉悦的,即使这种非黑即白的方式并不能帮我们应对成年世界的复杂,但是能够简单的把责任推到一个坏人身上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但好在这位来访者成长的愿望足够强,也有了足够的反思与整合能力。

当我引导她换位母亲的角度去考虑拒绝背后的真正原因时,她忽然通过自己想逃离婚姻的冲动共情到了母亲对靠近与亲密的恐惧,当她主动去把这份体会分享给母亲的时候,母亲承认,自己还是有些害怕她的,总觉得以前亏欠她太多,害怕自己做不好进一步加深母女间的情感裂缝。

当母亲袒露自己的脆弱时,她忽然发现自己长大了,可以在这段关系中发挥领导力了。


她带母亲一起来做了调解咨询,当母女俩通过对视而情难自禁,泪眼婆娑直到最后拥抱哭泣时,她明白,和解的关键一步她终于迈出了。

现在的她,已经找到了和母亲相处的合适距离,她不再执着于童年时候未满足的渴望,希望得到母亲无条件的爱,因为她理解了母亲和她自己一样,也是一个普通人,有优点,也有局限,犯过错,也赎过罪,她也在自己的人生中摸爬滚打着,度过这一生。

而这份理解也让她在和女儿的关系中不再执着于做理想妈妈,她开始接受做一个60分妈妈,整个人开始变得放松,而这种放松也让青春期的女儿觉得放松,母女俩紧张的关系也大大缓解……

如今的她,开始坦然的享受亲密关系,同时,也为下一段更好的缘分敞开心扉……

这就是内心整合的魔力。当我们终于能够整合内心的好妈妈与坏妈妈形象的时候,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父母的不得已的时候,我们内心就完成了真正的内心整合过程,我们不再执着于好与坏,对与错,而是能够用更加立体与丰富的视角来理解人性,理解父母。


万物皆有裂痕,但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家庭,因此,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内心都有伤痕。

但是疗愈伤痕的过程恰恰是我们走向心智成熟的过程。我们不再苛求父母,也学会放过自己,我们能够真正理解父母爱的局限,但我们更能学会如何拥抱我们的内在小孩,通过自我疗愈,然后再把这份爱与相信传递给下一代。


原创:陈历杰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