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正视死亡,才能更好地生活

看完《人生大事》的点映后,我陷入到一种浓烈的悲伤的情绪中。

虽然我脑子里有很多哀伤相关的心理学理论都可以带入到故事中的人物反应,比如说,与提醒物共存的必要性、哀伤的双程加工模型理论在哪里体现到了、哀伤阶段论等等。

但是在那个当下,我的大脑很抗拒这些理性的思考,只想和这种情绪在一起,伴随而来的是曾经和那些已经离世的亲人相处的画面,就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地闪过,我似乎又一次体会到了那些曾经的喜悦、痛苦、欢乐、无奈、不舍,又一次完成了对逝者的哀悼。

 

01

持续性联结,

生者与逝者爱的桥梁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在电影中的小女孩眼中,她的外婆只是有天早晨一直没睡醒,然后就被装在一个大盒子里抬走了,所以她会急匆匆地去找外婆。


根据依恋理论,外婆是小女孩的依恋对象,为她提供了充足的安全感,当这个对象不在的时候,她会害怕,会焦虑,所有的看似有攻击性的行为背后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她很不安。当知道外婆不能回来的时候,曾经外婆留下来的语音就变得弥足珍贵。这就是小女孩在内心与外婆建立起来的接近感,就是所谓的持续性联结。

 

电影中有一对失独父母,他们的女儿因为生病早早地逝去,他们为女儿精心准备了粉色的镶着水钻的骨灰盒,加上小女孩画上的图案,让他们无比动容——他们的女儿在生前也喜欢画画,妈妈的手指甲上也涂满了女儿画的图案。


在我参加过的哀伤公益咨询项目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丧亲是人类最悲痛的议题,而失独父母的哀伤反应更是痛中之痛。但愿这个特殊的骨灰盒给这对父母带来的不仅仅是伤痛,也还有深深的爱。

 

02

仪式感

让生者成长,逝者安息


男主莫三妹最初是一个没什么出息更没什么责任感的街头混混,父亲、街坊、女友都瞧不上他(他的表演让我一度忘记了他的扮演者演员朱一龙先生是多么内敛的一个人)。父亲在遗书中给他出了个考题:我不想要传统的丧礼,没意思,的骨灰怎么处理就交给你了。最后,他选择将父亲的骨灰放入烟花中。烟花在海边点燃的时候,三妹也愿意相信他完成了父亲的嘱托。

 

我想到了每年的清明节、七月十五,很多人都有祭祀的习惯。这些节日为丧亲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允许人们表达哀伤。


祭祀的时候人们总是和逝去的人说说话谈谈心,我不知道逝者能不能听见,但我知道这对于生者而言,是他们很好的一个哀悼的机会。在哀悼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得以表达,内心也变得更加平静与轻松,对生活也会变得更有掌控感。如果逝者可以听见的话,我想他们也会更加安详。

 

03

死亡,是人们的必修课


电影开篇中一些人对死亡的态度似乎是社会大众的缩影:死亡是一件很让人忌讳的事情,不能说,说多了似乎就会厄运缠身。这就显得这个电影的珍贵:它第一次将殡葬行业搬上大荧幕,让我们看到,谈论死亡,正视死亡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正视死亡不是陷入在悲伤中无法自拔,而是只有正视死亡,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体会活着的意义。

 

哀伤的双程加工模型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丧亲者的生活被分成了丧失和恢复两个部分,两个部分都有一些应激源。


丧亲部分的应激源在于我一想到他,我就很痛苦;我一看到他的遗物,我就落泪等。恢复部分的应激源在于虽然他不在,但生活还要继续;以前是他陪我做什么,现在换成了其他人等。


对于两个部分的应激源,人们有不同的应对的方式在这两个部分之间来回摆动,才是一个适应性的过程也是正常的哀伤反应


就像电影里的小女孩那样,她会因为思念外婆而大半夜默默哭着看星星,也会逐渐适应新的生活开始有了笑容。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丧亲时间超过半年,绝大多数时间仍然会处于丧亲部分,建议寻求专业哀伤咨询的支持。

 

最后,再次给大家推荐这部电影,清明节全线上映。它并不算完美,但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疫情期,或许它可以让你向内看,给自己一些安定感。


– END –

文:韩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韩婧小大(ID:hanjingloveu),一枚傲娇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家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用“说人话”的方式普及心理学知识,专业又接地气儿的陪伴个人成长,透过你的眼睛去看你的世界。)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