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跨越青春期“自我”的分化和统一

自我意识的分化和统一,是心理成熟的标志。

《七月与安生》改编自作家庆山(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讲述“七月”和“安生”两个女孩从13岁开始相识相知、相爱相杀的成长故事。

影片由陈可辛监制,曾国祥执导,周冬雨、马思纯主演,上映后斩获多枚奖项,特别是两位女主角共同获得第53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成为金马奖历史上的双黄蛋。

这个电影我一直到二刷的时候,才真正的明白英文名《soulmate》(灵魂伴侣)的真正的含义,27岁那年,七月生下女儿大出血离世,安生哭着撕心裂肺,说出“我才不是你亲人”,至此,七月彻底融进了安生的灵魂,安生延续了七月的使命,这段属于一个女孩的青春期成长终于结束了。


一、青春期,具有整体同一性的“自我”分裂成“主我”和“客我”,呈现出双重身份,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基础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自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二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论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是自我意识关系性的体现。

七月与安生相识于13岁自我意识萌发的青春期岁月,她们的相遇源于安生怀里那只不安分的小松鼠,共同受罚,然后惺惺相惜。

安生代表着叛逆、独立的“主我”,她一个人披头散发的参加军训,不把教官的训斥放在心上;七月代表着乖巧、听话的“客我”,温良文静,顺从于父母的教导。两个人因松鼠事件被教官罚站,却因合作砸消防栓,成为最好的朋友。

在两个人合作砸消防栓的过程中,始作俑者是叛逆的安生,但是最终出手的却是那个乖巧的七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七月只是把自己所有的叛逆因子都压抑在乖巧的表面之下,一点点“不安分”诱因就让她暴露无疑


“主我”和“客我”的一次碰撞,正式拉开了女孩关于青春期的矛盾和成长的序幕。


二、自我意识萌发的“主我”和受他人态度禁锢的“客我”,活成了完全不同的两面

1、自我意识的萌发使“主我”安生保持自我独立,释放自己的个性,活成自己独特的样子


青春发育期:又叫心理断乳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这种青春期“急风骤雨”式的变化,让儿童产生种种矛盾和困惑,从而导致“自我中心”以及“逆反”等心理特征以及一系列的情绪变化或不良表现。

安生,她特立独行,抽烟、喝酒、泡吧,不爱学习,在酒吧和吉他手暧昧不清,是青春期叛逆的典型形象,没有父母管束的她泼辣、大胆,随心所欲的展现着自己色彩分明的个性。

与母亲的争执中,她为了不让母亲回家,自己换掉门锁,倔强的拒绝母亲回家,实现自己的独立生长;她不愿穿内衣,要让自己活得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2.家庭教育和社会评判使“客我”七月逐渐潜意识自我同化,束缚自己的个性,活成他人期望的样子


七月,刚好和安生相反。她乖巧,沉稳,学习成绩很好,受父母的关怀和限制,她的成长中,父母的家庭教育起着重大的意义。

电影中有一幕,当七月在吃包子的时候,只选择自己爱吃的肉馅,留下包子皮的时候,母亲的嘲讽让她赶紧放回了自己的肉馅,七月说,如果人吃东西能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就好。但是,母亲却一语道破社会约束的核心,只要你不怕别人说你自私就好。

在他们对七月的教育中,更多的是戴上社会批判的枷锁,让小小的七月逐渐压抑自己的真实自我,顺从社会期望和要求,来换来父母的喜欢


她按照母亲的教导,戴上那个土气的文胸不舒服,暗示自己习惯了就好;听从父母的建议学经济更好找工作,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文学,她一直在习惯顺从,藏起自己的个性,一步步的压抑、伪装,走向父母期望的生活。


三、贯穿始终的三角恋爱作为“主我”和“客我”矛盾的导火索,青春期的爱情认定,你到底爱上我的哪一面?


记得在金马奖颁奖典礼过后,很多人都说男主角在整个片子里很没有存在感,但是我却觉得他这个角色十分重要,他代表着青春期性的萌动,以及自我对爱情的思考契机,他到底爱的是我的哪一面,“主我”还是“客我”?


这段三角恋在七月用安生教给她的方式,打破世俗的束缚去告白的时候,就注定了悲剧。

从那时开始,吸引家明的就是那个敢爱敢恨,勇敢表达自我的安生的影子。


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在这段关系中,没有安全感的七月,内心对自己和两个人的感情都充满怀疑。除了那次出格的表白,她一直是那个自我要求严格、隐忍的七月,甚至当家明提出离开家乡去北京,两年后回来和她结婚的时候,她都面带微笑去送别,始终隐藏起自己难过,而不表现出自己的挽留。

一直到结婚前的那一夜,她主动和家明发生了一夜情,她打破传统束缚,勇敢做自己的第一步,她谋划用家明的离开来帮助自己实现那个梦寐以求,但是从不敢去尝试的流浪之路,那条寻找“自我”之路。


四、自我的发展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不断对话,通过心灵的内部对话机制在激烈的矛盾中不断的修炼、发展自我


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提到,人类有一点不同于动物,人有“自我感”,即具有心灵的有机体能够成为其自身的对象,人可以和自己交流,就像我们和他人交流一样,人可以赞美自己,与自己辩论,为自己感到自豪,或自己责备自己。

在所有的这些“行动”中,我们都在同我们的自己讲话,与一个“内部的人”讲话。

1. 三个不同阶段的对话刻画了“主我”安生和“客我”七月的矛盾发展的开始、深化和激化

*面对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充满好奇和未知,七月和安生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青春期主要的生理成长是性成熟。

面对青春期乳房的发育,七月和安生都充满好奇,但是七月在母亲的教导下,早早的穿上了文胸,她问七月,是不是不舒服,有点勒?

七月说虽然不舒服,但是妈妈说习惯就好了。而安生却没有告诉母亲自己发育的事情,安生说自己宁愿永远都不发育。

七月一直在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按照父母的要求标准来完成对社会的适应;安生却是一直在野蛮生长,她的宁愿不发育突出了她虽然实现了自由和个性的释放,但是也有彷徨和迷茫。

2.上海之行,生活观、价值观的强烈冲突,七月和安生关系恶化

*漂泊的安生因为母亲的去世回到家乡,和七月开始了两个人的上海之行,两个人却因生活观、价值观的不同关系恶化。

从安生的小旅馆到七月的大酒店;从沙拉到大龙虾;从混吃混喝的生活到稳定的工作,安生和七月的生活观、价值观开始了完全不同,七月实现了家人的期望,优越的工作,良好的社会地位,她看不上安生的求生技能,那是她所受的教育所不能容纳的,从三角恋的心生间隙到互相指责,互相理解已经离她们远去,剩下的只是渐行渐远。

3.北京之行,因为家明的原因,矛盾爆发,七月和安生关系彻底决裂

*电影的高潮部分就是当敏感的七月觉察到家明的异样,第一次去北京找家明,却看到安生与家明的同居生活。

没有震惊,只有伤心,痛苦和愤怒,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在家明面前的七月,依旧隐忍着,直到单独和安生在卫生间的冲突才真正的释放了自我,从第一次爬山就察觉到安生和家明暧昧的七月终于爆发了所有的情绪。

虽然七月一再说安生没有资格和自己斗,她甚至脱下所有的外衣,证明家明爱的是她这种“土“的女人,但是,她的愤怒正是代表了她内心的慌乱,言语上的攻击是她苍白的自我防御,她知道,其实家明爱的从来不是她,而是那个古灵精怪,释放真实自我,色彩斑斓的安生。


五、在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本我”和“客我”交互影响,相互融合,最终完成自我意识的统一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核心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探寻自己和他人的差别、认识自身、明确自己更适合哪种社会角色的过程。

就是说一个人对“我是谁”“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具有连贯统一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矛盾、分化所带来的痛苦不断促使人寻求自我意识,统一的方法即自我同一性。


1. 安生努力活出不一样的自己,七月固步自封在父母期望中,书信成为她们之间支持和融合的纽带


安生离开家乡去看世界,七月迈入了大学的象牙塔,书信就成为他们唯一交流的方式,也成为了彼此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港湾。


安生努力在广阔世界里寻找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七月按部就班成功进入大学,两条平行线却因为书信架起了内心的桥梁。

七月把选择志愿时遵从父母意愿的遗憾,大学生活的迷茫,对自己的失望通通讲给安生;安生把走过的爱情背叛,一个人的大海旅程,陌生的环境里不一样的生活分享给七月。

安生说,还好有七月在,让她一直有个写信的港湾,而对于七月来说,安生一样也是她迷茫和无助时的港湾。

是啊,无论选择怎么的成长方式,总是有迷茫、有困惑,走过矛盾和挣扎才是真正的成长。


2. 七月的离开,安生终于明白其实没有绝对的自由,懂得责任,学会承担才是成长的真正的意义


七月和安生决裂之后的第一次见面,是七月在安生上课的教室外等她下课,两个人相视微笑,七月张开双臂,拥抱安生,我一直都记得那个镜头,“你依然是我最重要的那个人,我们也都活成了曾经对方的模样”。

挺着大肚子的七月来寻找她的港湾,两个人像13岁那年一样躺在床上说心里话。

“我曾经恨你”,面对面的承认“恨”,才发现原来面对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放下和和解。


“我恨过你,但是我也只有你”,只有自己真正走过青春的岁月,经历“本我”和“客我”的矛盾和挣扎,走过爱情里的怀疑和困惑,我们也会长成那个真正的自己。


写在最后:

《soulmate》(灵魂伴侣),七月终于融进了安生的灵魂,安生延续了七月的使命,那一刻,安生也懂得了,就像她开始穿上了束缚的内衣一样,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牵挂、责任和担当,她选择了承担起养育和教育七月孩子的重责,最终,“主我”还有“客我”在社会适应中实现了融合,懂得了“角色责任”的真正意义。

27岁,青春终于画上了句号,七月虽然逝去了,但是她一直活在安生的小说里,实现了自由自在的飞翔。


我想那也许就是安生对青春最好的依托和纪念。


原创:伴我心理工作室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