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来临,“三问探索法”帮助孩子抛开考前焦虑

又到炎炎夏日,6月份,高考的季节,在教育内卷化的今天,孩子们比我们当年又要耗费多少的心理能量进行这阶段性的拼搏。

 

考前焦虑,是一个不断被探问的问题,如果作为家长的你,还有时间和资源去寻求专业机构的面对面的帮助,效果一定是很好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储备,那么不妨跟着我的思维脉络,带着孩子做一个短短的“三问探索”。

 

值得提醒的是,这样的三问探索,也许更适合于亲子关系较好,只是孩子会有考前焦虑的家庭,这是因为,孩子可以敞开心门,乐于接受你的帮助,但也不妨在双方情绪还不错的情境下,尝试叩击孩子的心门,打开一道可以照见阳光的缝隙。

 

我想先做一个比喻,以便家长能够从感觉上理解到为什么这样安排三问探索。


大家知道,砍树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左砍几下,右砍几下,而不会一直左砍,或者一直右砍,直到树木轰然倒下。左右交替砍树是因为这样做效率高,且两个相反的动作会对被砍的树产生共振般的耦合作用,效率更高。

 

那么我们的第一问探索,类似于从左砍,站在现在探索过去;我们的第二问探索,类似于从右砍,站在未来探索现在。第三问探索,是整合以便行动的发生。


 

01

第一问:

这种焦虑的感觉

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

 

我们知道,焦虑是不愉快的情感加上对未来可怕事件的猜想构成。这里面有两个元素,一个是不愉快的情感,第二是对可怕事件的猜想。

 

那么我们需要追溯,一个好好的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呢,一定不是凭空钻到孩子心里的,更不是孩子生下来就和孩子一起诞生的,孩子就具备这个“特质”的。

 

所以,这里我们家长就知道两种思维倾向,如果认可上面的阐述是对的,也就是焦虑不是凭空钻进来的,也不是孩子天生一体的,这就是成长型思维的原始心理动力。


相反,如果认可一切都是天生的,就是固定性思维的原始心理动力,而后者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了,生命只能随波逐流,消极等待了。

 

显然我们是不会认同后者的。

 

好的,第一问来了:这种焦虑的感觉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呢?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把孩子的思维一下子导引到过去,引发孩子对生命的阶段性复盘:回忆,思考,或者直觉都可以,这样的感觉上一次的发生是什么时候?再早一点呢?更早一点呢?还可以再早吗?记事的时候,还没有记事的时候呢?(凭直觉)

 

比如,有的孩子也许会想到,上中学时候的某个老师,非常鄙夷地丢给他考卷:看见你就心烦,考这么点分我都替你妈丢人!

 

有的孩子也许会想到五六岁的时候,幼儿园老师说:xx,你的作业可不如xx做的好哟,你下次要是好好做,老师给你小红花。

 

也有的孩子可能想到,高级教师退休的奶奶很担心他上学跟不上功课,提前拿卡片什么的教给他知识,但是三岁的他想出去玩,不乐意学,奶奶说:“你不好好学习就会像你爸爸一样没出息!”

 

明白了吗?这些在我们大人看来完全可以不必理会的语言中伤,对于一个孩子的幼小心灵却会造成冲击:

 

明明是孩子年龄和注意力不可能达到大人的要求,却被奶奶评判,讽刺,甚至种下了恐吓的种子;


明明是老师自己内心修养不够好,却变成字字扎心的刀子嘴;


明明是孩子的自然个别差异,却变成了行为主义倾向的幼儿教育用比较和空洞的物化夸赞来提高所谓教学效果的牺牲品。


在这个过程里,也许你和孩子都会有发现,也许是发现了一种生命的应对模式。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下,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慢慢习得性地产生两组东西:

 

一组东西叫做不愉快的感受,因为孩子从大人身上吸收到的情绪是负面的,嫌弃的,批评指责的,孩子就会产生难受,心碎,害怕。这就是前面说的—不愉快情感

 

一组东西叫做非理性信念/限定性信念:为了保护自己,不想体验上面体验的这些很难过,很心碎的不愉快情感,孩子的“创造性地调整”就此发生:


之所以我难过,原因是我不够好,而我不能认同我不够好,我发展出一系列“托辞”来保护脆弱的我的自尊心:


  • (不是我不够好),是考试太难了

  • (不是我不够好),是努力也没有用

  • (不是我不够好),是同学们都太强了


这些“托辞”就是信念,想法,念头负面体验产生负面信念。

 

但是,这只是一种心理防御手段,并没有真正解决那个童年期少年期的问题本身,所以,这些信念,这些负面感受一直在心里发酵,一直到遇到高考这样重大的事,感受就压不住了,从身体里的各个细胞冒了出来。


孩子的注意力不是用在学习上,就会跑在与不良情绪的纠缠上,如果注意力总是被这些负面情绪所占据,那么留给学习的注意力能有多少呢?恐怕10%都不到,所以孩子会出现效率不高,耗费很多时间,却没什么进步的现象。

 

那么,你一定着急地问了,那怎么办呀?是呀,孩子即便知道了自己的焦虑产生的原因,也还是焦虑呀,怎么办?

 

解答思路大致是这样的,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具体情况进行更合理的想象和引导。

 


【第一,“看见即解脱”】


孩子看到了原因,就会了解到不是自己的错,不是自己天生不好,而是自己当时的心灵解释系统无法处理,对自己的评判走了偏差路线以便使自己“心安”。

 

【第二,成功经验复制】


用共情和鼓励的语言引导孩子发现他性格的优秀品质以及把过往的成功经验并且复制到目前的情境中来:

 

1. 共情+鼓励:


“孩子,妈妈知道了,原来你心里有这么多委屈,这么多难过,这么多心碎,妈妈做的不好,竟然一直没有发现你这么多的不快乐,但是妈妈同时也看到即便在这么难过的长久难过的情况下,你竟然如此努力,如此坚持,妈妈看到了你即便是不考上什么大学,单靠着你的这种意志力,在未来人生的日子里,你一定是可以过的很踏实。”

 

2. 成功经验复制:


“那么,孩子,以前在有重要考试来临的情况下,你是怎么渡过的呢?”(如果能够让孩子回忆起具体的事件,会更加增加孩子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孩子说没有,怎么想都没有,那么可以用如下方法:


【第三,借假修真】


继续这样引导:“孩子,妈妈知道了,原来你一直都在自己的考试焦虑里,这是很不容易的,我想你有没有看到过其他的同学,或者你知道的什么人,他们面临大考,就不焦虑,泰然自若呢?”


这里引发孩子去想,咦?为什么其他同学就不焦虑呢?好像焦虑也不能解决我的成绩问题呢?那些同学身上有什么特点呢?


第四,拟人并外化焦虑情绪,与之对话


(将情绪拉出本体,客观化)


可以让孩子坐一把椅子,拿一个抱枕,放在对面的椅子上,这个抱枕就是拟人化的焦虑情绪,让孩子对着“它”进行表达个几分钟,不用逼迫孩子,就是自然地让对话发生,让感受流淌,妈妈给予支持,不干扰,表达一段时间,交换位置。


孩子此时去坐到对面椅子上,抱枕放到原来孩子的椅子上为焦虑情绪的“它”本尊,孩子“变身”为“焦虑情绪”本尊,对着对面的孩子表达。


这样对话可以来个三轮,也可以更多,跟着感觉走,这里的要点是不走思想,不走脑子,走感受,走心。可以给孩子一个独立的不受打扰的空间,慢慢叙说,倒空那些委屈,那些压抑。


如果孩子想进行但觉得进行不下去,可以播放背景音乐《玫瑰人生》(许景淳)



02

第二问:

如果什么什么发生,你将怎样怎样做?


这是来自于积极心理学的WOOP法,是一个心智对比的过程:


W(愿望,Wish)→O(结果,Outcome)→O(障碍,Obstacle)→P(计划,Plan)


W,O就不用说了,做到不脱离现实太远,又估计可以达到就好。


我们来看看O和P阶段怎样操作:


这是一系列的预设问题,将会帮助孩子在后面短短的几天里,就着常见的考前考中甚至考后的问题,提前“面对”并做一个短期计划,以便事件发生时不至于手足无措,浪费时间,在不确定性中尽量把握确定性,增加心安的系数。


如果(第二天睡眠不足),那么(怎样做——是休息,还是忍到晚上再睡?)


如果(失眠),那么(怎样做——是吃安眠药做快速短效的处理,还是寻找理疗手段进行头部按摩?)


如果(考数学,第一个题就不会),那么(怎样做——是继续啃,还是先搁置,做下一道?)


如果(考后觉得不好),那么(怎样做——掉在痛苦里还是找个心理咨询师给疏导疏导?或者旅游?)

03

如果可以做最小的一个行动,

你会做什么?


这一问是带孩子探索,立足现实,怎样往第二问中的W和O迈进的踏实的第一小步,不求步子大,只求有效,能达到。


引导孩子自己发现,而不要强加家长的想法:


是不是可以泡个澡?


到公园里散个步?


或是把某学科的概览再串一遍?


抑或翻看老师的教学重点的笔记?


还是有一道题,一直耿耿于怀,把它真的搞懂搞透?

 

考前阶段,孩子的情绪和心态远比具体多背几个单词,多挑战了几个难题,重要,希望上述简单的三问探索,能够多多少少帮上家长的忙,舒缓一下孩子们的压力。


也请谨记:高考是一个有限的,封闭的游戏,太过认真必然有输赢,人生是个无限的,开放的游戏,只要认真对待,必然有收获。

文:Wendy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