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疫情在家那会,奶奶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要赶紧买米囤着,疫情那么严重,怕运不下来,没有大米吃”。因为周边的阿姨们都疯狂的囤了起来,第二天早早的把我叫起来,让我和她一起去买米。
我拧不过她,便去了。
这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效应,为什么人们总是乐于相信大多数人所说的(或者说跟着大多数人走)呢?
什么是阿希实验
这要从一个实验说起——阿希实验,阿希(Solomon Asch)是一位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当时对这样的现象存在很多的疑问,比如纳粹为何能让人服服帖帖地去对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人进行种族灭绝的行动。
正是在当时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他在1952年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社会压力对个人判断力的影响。
实验其实很简单,即给被试12条线段,让大家量出长度并报告自己的答案,每组被试中混有阿希的助手,假被试在实验中故意说出错误的答案,并观察真被试的反应是独立的还是从众的。
结果阿希发现,所有被试的平均从众行为是34%。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发生。
对于这样的心态大家是否还听感触的呢?我们常常在团体或是小群体里,不想被人当成异类,希望与他人能相处得融洽,以至于不得不屈服于大众。
这就是阿希实验,也是证明从众心理的实验之一。
从众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像阿希实验那样的结果呢?是因为害怕被孤立吗?还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跟着大多数人走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会出现阿希实验那样的结果?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
(1)相信他人心理
一个人所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因而我们获得信息还有一个重要的渠道——他人,在我们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信息最具有参考价值,而从众行为所指向的就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成为最可靠的参考系统。
就比如之前奶奶的例子,因为我们不确定,但是大多数人都这么做了,自然我们就会参考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向。
(2)寻求安全心理
人生活在群体中,必然希望能与他人关系融洽;不喜欢被群体视为越轨者。
就像在一个小群体中,作为成员的你,你可能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阐述观点时,我们可能会为了寻求安全而去迎合其中一小部分大家都认同的观点。
因此基于人们需求安全的心理,产生从众行为。
(3)忠于集体心理
如果群体是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集体,这时个人从众就有可能是为了实现集体的理想和目标,而自觉地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
影响因素
从众的影响因素很多,分别从群体因素、个体因素、刺激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四方面进行探讨:
(1)群体因素
① 群体一致性。如果群体中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则他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如果群体中另外还有人持反对意见,则是前者的从众压力大为缓解,从众率明显降低。
② 群体规模。随着人数的增加,从众比例增加,但这个人数有一个极限,当超过3~4人之后,人数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
③ 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及对群体规范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
(2)个体因素
① 年龄和性别。从年龄来说,儿童比成人更容易从众;从性别来说,多数实验得到的结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
② 知识、经验。人们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我们常常会更相信那些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因为我们往往会认为他人更权威,因而更可信。)
③ 个性特征。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誉需要等都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一个人能力越强,对自己越自信,也就越有底气,因此也就越不容易发生从众;反之则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
(3)刺激因素
① 刺激物的清晰性。刺激物越模糊不清,人们越可能表现出从众行为。
② 刺激物的内容,如果刺激物的内容是无关紧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人们较容易从众;而如果涉及伦理道德,政治等原则问题,人们不太容易丧失立场。
(4)文化差异
从众与文化背景有关。研究发现,在集体主义社会比在个人主义社会,人们更容易从众。
相关科普
在1955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和杰拉德在阿希实验的基础上,将实验改成匿名进行,同时采用的是按下按钮的方式提交答案,虽彼此不见面,但大家还是可以看到其他人的答案。
其结果令心理学家们惊叹,即使没有了周围人的目光,屈从于错误答案的人数比例和之前阿希实验一样高。
不仅如此,之后,还有其他心理学家设计过类似的实验,最后的结果也都是如此。
为此,心理学家们对这一现象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实验者在之前发生过类似的错误,他们会更加倾向于放弃自己的判断。”
可见,从众的影响还具有延续性。
个人见解
我们大部分人常常会由于群体中的大部分人的观点而放弃自己所持有的观点,时不时地就会卷入从众的漩涡,莫名其妙地就做出了选择。
人们焦虑的原因,并非是怕别人说自己傻,而是因为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了的时候,开始自责自己能力差。
因为我们害怕别人把自己当成异类,在群体压力下,而放弃自己的观点,跟着大多数人走。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对自己不信任,同时又接受不了自己的不足,不愿承认自己“差”,一旦发现与多数人的想法和意见不一致时,由于我们不信任自己,我们就会焦虑不安,害怕自己是“错”的,进而攻击自己。
人们乐于信任多数人给出的结论,或者是权威的观点,即使权威们的观点明显地自相矛盾。
那如何才能减少从众的产生呢?
首先,先不要着急。我知道,这会有些难,但是可以先不要急着做出决定,你可以说:“不好意思,我暂时还没想好,我需要多一点时间思考”,以此来避免没想清楚就跟随大众的决定了。
其次,三思而后行,冷静思考。不要只是看,也不要只是听。比如之前很火的“喜茶,当时学校也开了一家,一款普通的茶饮料,几乎各大门店平均排队时常超过2小时。而后“喜茶”被爆出含糖量过高,可想而知,它的火爆不会再像往日那么使人疯狂和受欢迎了,后来我们学校没多久店也没了,又被新的所取代了。
人们似乎有种情结:人越多越证明它好,所以选择准没错。
最后,训练思考,形成思考的习惯。在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去思考,常会跟随大众潮流而走,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失去自己。
我很喜欢这段话: “当一件事已经被大多数人认知且掌握,对它的正确认知本身没有价值。但在只有极少数人对一件事有正确的认知,甚至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了解的时候,它会有极大的价值。”
是的,也许我们不会被认可,但是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越少人知道的,也许才是最具价值的——就像是你,自己相信自己,就是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