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凌扶摇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那些20年前上过电视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9.5高分华语综艺,笑着笑着就哭了
大家好,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人生的可能性。
那些上过热搜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这档平平无奇的TVB综艺,给出了让人泪目的答案。
综艺名叫《寻人记》,顾名思义,就是去找人。
找什么人呢?
找二十年、三十年前,无意间在电视上露脸的人,看看他们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和当年比又有多少的变化。
当然,找人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波折,当年的手机电话和住址会变,朋友之间的联系也会淡。
要从茫茫人海里靠一张几十年前的脸找人,真的很难。
更别提他们要找的人,有些已经离开了人世。
但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旧时故事中拼凑出来的人生痕迹里,我们似乎能逐渐看见一点真相:
一个人是怎样活成他自己的?
三岁定八十:童年的经历,会塑造人的一生吗?
11岁的倩仪,35年前上了新闻。
当时有大台风,倩仪却淡定地牵着弟弟妹妹走在路上,和往常一样先去了便利店。
妈妈平时忙着上班,她很小就肩负起了照顾他们的任务。
给他们做饭,接送上下学,弟弟妹妹不听话还得发脾气,实在忍不住了就会打架。
倩仪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多陪陪他们呢?
可是妈妈却说,不上班哪有钱?
于是,倩仪很懂事地不再问,成为了真正的“姐姐”。
她的成长经历,其实是八十年代很多家庭的缩影。
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孩子,新闻天天都在呼吁谨防儿童独居出事……
那年代的哥哥和姐姐们,哪怕再委屈,也得负起家庭责任,把弟弟妹妹拉扯大。
长大后的倩仪,现在怎么样了呢?
节目组联系了很多可能认识她的人,四处寻觅,终于与她相见。
如今的倩仪,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小时候接两个弟弟妹妹放学,结婚后也还是要接儿子放学。
节目组陪着倩仪重新回到三十年前生活的地方,一路回忆过去——
她眼眶泛红,极力忍着泪水感叹:“如果可以选择,当然有父母照顾是好的。”
拉扯孩子的责任,似乎从她出生那天起,就没有消失过。
或许小时候体验过父母总是不在身边的孤单,才更希望把无限的爱意,倾注在儿子身上。
只是也有些令人感叹,就好像,当年的人生, 又复刻到了现在。
是什么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弗洛伊德认为,人6岁前的经历,对一生都有影响。
因为这段时间,婴儿和孩子都在认识世界,他们需要关怀,照顾,来确认世界是安全的。
但如果他们接收到的,是父母的漠视或纵容,得不到良好的回应,他就会产生不信任感。
这个小小的“种子”,将会影响他们喜欢什么、逃避什么、选择将谁当做榜样。
小时候喜欢逃课,到25岁可能不再调皮,但也许仍然会讨厌按部就班的生活;
小时候喜欢艺术,长大后未必成为艺术家,但对待喜欢的事情也许会非常严谨认真。
当然这并非绝对,就像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发展并非一成不变,会受到关系和环境的影响。
一个好的“重要他人”,比如好老师、好朋友,带来的影响也会很大。
只是,当我们发现自己按照“初始设定”走了很长的路时,多数会有些唏嘘。
赢在起跑线:从小就是人生赢家,
未来也会一帆风顺吗?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赢在起跑线,长大后也会很顺利吗?
“小炒王”源源,真是个商业鬼才。
在那个炒房、炒鞋、炒衣服,万物皆可拿来炒的时代,小学四年级的源源开始炒邮票。
凌晨四点就出发,排超长的队买限量限购的邮票,等升值后卖给同学。
炒邮票,炒硬币,跟妈妈信誓旦旦保证绝不影响成绩,转头就拿了个50分回家。
为什么他对炒东西那么沉迷?
他自信地回答说:“因为能拥有主动权”。
但现实总是容易打脸,他的邮票很快因为增发而价值大跌,全部砸在了手里,令人啼笑皆非。
而长大后的源源,也依旧没有放弃这个爱好。上学时候炒股,毕业之后投身金融界,直接负责新股上市。
都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他可能就是那个例外——
能够走在小时候梦想过的路上,人的努力,和天时地利,很难说哪一个更加重要。
而另一个人,却没有那么幸运。
这是《寻人记》最出圈的一集,校草的故事。
三个人当年参加会考,也就是相当于高考的考试,拿到成绩却纷纷傻了眼。
高考考得不好的人,未来会怎么样?
但当再次和昔日同学会面时,三人只来了一人。原来另外两位,已经离开人世。
而当时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也变成了一个看淡世事的中年人。
在生死和岁月面前,一张薄薄的成绩单,不再有当年决定命运的分量,当年的校草级“赢家”,也要面对人生的无常。
有一项统计表明,人一生之中,有15%的几率经历一次天灾或者人祸。
像去年的新冠一样,意外有时候来得猝不及防。
在面对这些变故时,我们很容易就会失去安全感。
基金会绿,恋爱会分,人生最确定的一件事,就是人生本身充满不确定性。
听起来有点悲观,但在心理学上,我们会用一个积极的视角去看待。
如果一个人永远坚信世界是安全的,那么当他遇到困难,发现原来人生处处都是坑,就会陷入长久的怀疑之中,时刻焦虑自己的未来。
但当我们明白,且能接受这种不安定时,就会有所预备,在变故来临时不再难以置信,能够更快产生面对的勇气。
家庭的羁绊:
性格不合的婚姻,怎样牵手共度半生?
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不止因为过往经历和时代际遇,同样也和亲密关系有关。
当我们的想法和他人碰撞,再反馈回来时,我们才会明白到底“我”是什么样的人。
亲密关系也是如此。
节目叫《寻人记》,人生寻寻觅觅,最难寻的可能是爱人。
一对夫妻,26年前参与了一个婚姻关系的节目。
目的是想让夫妻关系更好,因为他们的性格实在是太不合了。
他们用“龟兔组”来形容自己。
妻子特别急性子,工作就要拼尽全力,生活里也是风风火火,忍不得别人慢悠悠。
而丈夫恰恰相反,迟到大王,做什么都慢条斯理,也受不了妻子这种急性子,更受不了连给孩子讲故事都要准时准点。
所以,他们去参加了婚姻辅导。
随着沟通越来越多,妻子渐渐明白自己的性格,如何让丈夫感到了压力。
而丈夫也找到了和她沟通的窍门:不要试图用脾气打败脾气。
有次出门,妻子特想买一个门柄,可是要14000元,丈夫则觉得不值。
换做以前早就吵架了,但他却平心静气地表达:“我也真的很喜欢,但是真的不太值得。”
他把买不买的选择权交给了妻子。而妻子冷静一想,确实不值得,危机就这么解决了。
从性格不合,到刚好互补,他们谁都没有改变,只是学会了婚姻的经营诀窍:
让对方能在婚姻中做他自己,也在相处中接受对方的自我。
亲密关系会塑造人们的自我,接受一个人全部的好与坏,接受从“我”到“我们”,接受一个人高度参与自己的生活。
这同样会影响我们如何认知自己,就像这位妻子,年长后仍然是个急性子,却不再咄咄逼人。
回顾过去的视频时,她都有点不相信:原来我以前那么有棱有角,那么气势汹汹?
他们其实算是婚姻中的少数。
节目组根据当年的影像资料,找了十对夫妻,结果发现基本都离了婚,不愿再谈过去。
当年的婚姻辅导员,也感叹说,现在的人变化真的很快。
刚结婚可以相互依偎,等久一点老公靠过来都要问:“洗头了没,你好臭。”
刚离婚的人,也会开心地在公司宣布:“我离婚啦!我单身啦!”
结婚时信誓旦旦,逃离婚姻时也是真心实意。
而我们也在亲密关系的分分合合中,逐渐脱胎换骨,变得更加成熟。
未来难以想象,但请充满希望
童年经历,成长过程,亲密关系,都在影响着我们如何成为我们。
但人是终身发展的,以前的经历并不能定论未来。
更何况,婚姻,时代,社会,人生,都变化得很快。
你能想象两年后的自己会在哪里工作,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
如果把这个时间跨度,扩大到十年,二十年呢?
现在回顾过去,你会更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一路咬着牙,走了很长很长的路。
还记得那些热搜上的“普通人”吗?
疫情期间承诺“回来家务我全包”的丈夫,后来买了个扫地机器人,网友纷纷笑出了声;
曾经因为追星而上热搜的杨丽娟,现在走出了狂热,过着朴素生活;
汶川地震中被幸存的一个小男孩,今年21岁参军;
现实版福贵大爷,父母妻子孩子都去世了,但也如今也已经再婚生子……
当初看来不可能跨越的困难、不可能走出来的失丧,今天都能淡然回忆,继续生活。
人生寻寻觅觅,最终都能寻到自己的答案:
别怕生活波折,长大后会有能力为自己兜底。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