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30岁,对母亲的感情非常矛盾怎么办?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对母亲的感情非常的矛盾,母亲在生活上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她完全不自爱不珍惜心疼她自己,性格非常强势又固执,最近求职遇到大的挫折,没有心力,就想到小时候自己一直在一个充满指责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没有感受过任何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低落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小时候成长过程中母亲严肃又凶神恶煞一样的脸,心底就非常恨她,一点也不亲近,大吵了一架,她伤心的大哭,却觉得自己长大后的不幸都是她的错,到底如何去和解?本该最亲近的人,却像活在两个世界


浅喜深爱心理:除非你把潜意识意识化,否则它一直会指引者你的生活,然后你说,它是命运

ta的主页

楼主你好,

抱抱你, 

本该最亲近的人,却像活在两个世界。这真是一句精准的注解。

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亲人,爱人关系中,我们常常会体验到这样的感受,因为亲近是需要智慧和能力的。

你的妈妈性格强势,又不爱惜自己。说明她从来不敢体验和流露出脆弱。

当她在面对他人时,其实也无法面对其他人的脆弱。

你记忆中她严肃凶狠的脸,是不是总是在督促你做好一点,动辄就要惩罚你的软弱?

而这何尝不是她一直对自己做的呢。

我这么说不是要劝你不恨她,

相反,你应该恨的。

不该有孩子被那样对待,你应该反抗,反击。

而我很高兴地看到你做了,我甚至很高兴妈妈哭了。

因为这个契机,你拿回了自己的力量,她也终于看到了自己的脆弱。


这是你们都需要面对的部分。

和妈妈和解,不是那么迅速的事情。

正如我说的,真正地亲密需要的是建立亲密的能力和智慧。


不是因为亲子关系自然产生的。

你当然可以哀悼过去,为那个在妈妈身边求安慰而不得的你感到心疼。


为自己曾经没有得到的“正确对待”而愤怒。


除此之外,你现在应该明白,如果现在的你在自己脆弱的时候还是想着从妈妈那里得到安慰,大概率是会适得其反的。

既然当年的你无从选择,也不知自己有其他选择,

而现在你,是可以重新选择的时候了。在自己脆弱的时候,去寻找可以给到你支持和包容的人。

而不是找一个无法给你共情的人要安慰,又一边愤怒。

要修复关系,我给你的建议是:先照顾自己。


只有一个照顾好自己的人,才知道与人建立怎样的关系自己最舒服。


其实你的整个问题读下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词是:没有心力。

我猜测,你之前“有心力”的时候一定是在尽可能地满足妈妈,甚至是代替她自己去爱惜她。

而这个过程对你的心力一直是损耗的。

现在你遭遇了职业的挫折,是时候回来先照顾自己了。

最好的亲密关系是两个人在可以独自照顾好自己的人,进行的一种锦上添花的互动。


好的关系绝对不是靠不顾自己地照顾他人建立的。


因为不会照顾自己的人几乎不可能做到真实地满足和照顾他人。

不顾惜自己地付出,对自己和对关系都是一种消耗。

你曾经在妈妈的错误示范下长大,现在你可以示范给她看正确的做法。


也许她会不适应,但是随着你对自己的爱惜和照顾,她一定也会有变化的。


祝福你们。

李俊安安:看见即疗愈

ta的主页


题主,您好!

一方面能够深深地看到你对母亲的一些渴望,对母亲母爱以及家庭环境的一些渴望。

同时也能够看到了现实当中更渴望希望的相差很大,心里产生了很大的不平衡感。

当然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爱妈妈的,其实内心也是最爱孩子的,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希望对方想成如果我们所想象那样的。

你希望妈妈是这样子的,妈妈希望你是那样子的,也许你们俩的矛盾可能在这样相互之间对于对方持有了一些很大的一些期望。

而对方现在真实所见的一些状况跟你所期望的呢,可能相差又比较大,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呢,你会产生一些不舒服,产生一些愤怒的情绪等等。

同时呢,最近刚好是在求职工作的过程当中呢,你是需要有一些支持的,本身压力更大,对母亲所有的要求或希望可能更加的大。

所以你对现在的母亲或者是以前会有种种的回忆,其实也许当前如果你自己能够为你自己所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去渴望母亲能为你做一些事情。

或者是渴望母亲变成你所想象的样子,其实有时候我们来改变我们自己去成长,我们自己都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更不用说你让母亲去变成你所想要的那样的一个环境。是比较更加困难的。

其实有很多的需求和期望,我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我们是可以自己为自己做的,并不需要去努力去改变母亲会让母亲变成我们所想要的。

总之母亲他肯定是爱我们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他对待我们的这些方式我们是没办法改变的,其实呢他也想给你最好的,但是他没有学过心理学也没有读过比我们读的书太多,他只是以他认为最好的方式给予你最好的。

放下对母亲的期待以及以及他你也要看到他已经在努力给予你,他认为给你最好的一切尽,他所能的给予你最好的。

然后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和关注点都关注在自己身上,我们怎么样使自己成长起来,让自己的内在力量强大起来,也许强大完之后,对当前的就职也可能比较顺利一点,也许你有些事情就不会产生那么强烈的一些情绪。

祝福 


我在请说:不一样的倾听,相信你有不一样的收获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很高兴与你在这里相遇。

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你述说的内容:

与母亲的情感让你处于矛盾中,你希望目前能够好好照顾好自己。

当下求职遇到你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挫折,情绪比较低落,这让你想起很多小时候被母亲指责、批评的画面,你有点恨母亲。

自认为小时候没怎么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和爱。你甚至认为长大后的一些挫折都是母亲带来的。

题主,通过梳理你述说的内容能够感受到你目前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恨妈妈不会好好照顾自己,一方面有点抱怨在你小的时候没有给予你认为的足够的爱和温暖。当下你很难过,我感觉这个难过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你求职的挫折。这个挫折,让你看到自己有需要成长和完善的地方,你认为他们的源头是由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造成的。

题主,如果朝你理想目标迈进一小步呢?是否可以做如下的尝试?

  • 本次挫折带来的成长点

这次求职挫折问题出在哪里?是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还是由于自己硬条件达不到要求?或者是由于其他一些无法左右的因素造成的呢?因为我们无法改变自己曾经成长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成长自己。这次求职遇到的挫折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你当下的成长点,看看可以有哪些途径来帮助自己成长,是找咨询师做咨询,还是通过阅读书籍,听音频,看视频自己成长。

  • 照顾好自己

妈妈细心照顾你,是不是由于妈妈感觉你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呢?是否可以现在就做出改变,你好好照顾自己,然后带动妈妈也让她照顾好自己。这样你比较独立了,妈妈也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了。当然,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只是每家父母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是唠唠叨叨用言语表达,有的是永远认为孩子还是那个小孩子。可能你妈妈就是属于后者,她认为你不能照顾好自己。所以,你先做出改变,让其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说不定你妈妈也就放手了。

  • 换个视角看成长经历

有一个职业是没有培训甚至没有准备好就上岗,那就是做父母。你出生的时候,你母亲也是才上岗,对于如何与你相处,她是小白。她与你的互动会有她的父母与她相处的影子。也就是说,你母亲在你面前的表现,可能是她曾经经历过得。她内心可能不想这样对待你,但是习惯性的就表现出来了。你可以尝试与母亲聊一下,她小时候的故事。说不定你就可以理解妈妈的行为了。

题主,很多人与妈妈的情感是矛盾的,一方面看到他们无微不至的付出,心疼他们,另一方面有时候也会抱怨他们曾经带给自己的伤害。你对妈妈矛盾情感很正常,不要太过于纠结。先让自己做出改变,让自己成长,你就可以有另外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经历以及与妈妈的情感了。

好了,我是我在请说,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提供一个视角,也希望对你有用。

放~飞:5星优质答主、心理作家

ta的主页


你好,感谢你的来访,感受到了你的痛苦:面对亲情,你却无力去表达、去亲近,甚至没有爱她的能力。

一方面想得到爱,一方面想去爱,可,结果却是原本彼此疼爱的母女,却无力相爱。

先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


  • 首先,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

    小时候,父母对我们无条件的接纳,以及“我最重要”给与了我们爱的能力和与人连接的能力。

    可父母没有给到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时,会影响到我们爱的能力,不会与他人连接的会感到孤独。

    我们给不了别人连自己都没有的东西,妈妈也许不懂得爱,不知如何才是真正的爱你。

    世界上的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她想给,却给不了你想要的爱。

    明明父母已经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孩子,却仍然遭到埋怨,就是因为不懂得爱。

  • 再来看看妈妈的问题

    父母虽为人父母,可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直接上岗做父母了。

    《银河补习班》邓超对儿子说“我是第一次做爸爸,你能原谅我吗”。

    父母也有他们的局限性。他们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首先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看到和学到的。

    父母也需要从他的父母那里得到爱、学习爱的能力。

    接纳父母的不完美,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情,看到更多的真相,从而有选择权和自由。

  • 加强亲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沟通,是需要观点的传递和感情的流动,希望达成的结果是,观点一致、情感顺畅,最终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伤害妈妈,妈妈伤心落泪。妈妈给不了你想要的爱,你痛苦怨恨。

    建立在真诚与信任的基础上,与妈妈沟通交流,让她知道你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聆听她的感受和需求。

    在你们双方能力范围内满足对方的需求。

    成长是一生的事情,无论父母还是子女。你们互相成就,共同成长。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


题主,你好,在亲密关系中,对一个人的爱恨情仇一定是交织在一起的,尤其是曾经朝夕相处的母亲。

对一个人的爱意,是比较容易表达出来且对方乐于接受,但对一个人的恨意,却是很难去表达,且对方不太愿意理解,就算理解了也不定能够接纳,再进一步,更加难以做出适当的回应。

就这样,内心会积累起越来越多对对方的恨意。对于自己来说,不能表达恨意是有两种直接的因素,一是自己还太小,感觉到自己的脆弱,不足以抵抗对方可能的反攻击,二是内在尚能涵容这些负面情绪,还能自我“净化”某些负面情绪。

当内在积累的负面情绪太多太多,总是要寻找到一个出口,要不然真会将自己憋死。直接的方式,就是谁给我的委屈我返回去,但内在压抑的这些情绪情感的张力不止是单独某件事情引起的,要释放出来,杀伤力是蛮大的,势必会影响当下的关系,造成自己额外的创伤,即对母亲的愧疚或心疼。

能感觉到你对母亲有强烈的冲突情感,一方面母亲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带给你被爱的感觉,另一方面母亲的苛责和严厉带给自己被拒绝被忽视的心理感觉,真是爱恨交织啊。

要和父母和解,本质上是要将自己内在积攒的那些委屈、愤怒等负面情绪一点一滴地释放出来,才有可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解,而直接向母亲呈现释放又是给现实的关系带去无比大的伤害。

另一个途径就是找个匹配的心理咨询师一起去工作,在这段专业的关系当中,去梳理、呈现、释放被压抑的这些情感,在关系中得到理解、尊重,一次次地经历过后,内在的创伤就有可能逐渐得到修复,最终达到真正地与母亲和解。

祝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