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当自杀征兆出现,我们可以做什么?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9月10日,不仅是教师节,在心理行业里,我们都应该知道:今天还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关于数据我们暂不多谈,抑郁/微笑抑郁开始出现在很多科普文章上,大家已经慢慢开始去探索和了解自我的心理健康。今天想聊聊——自杀征兆出现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云清?: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9月10日,今天是教师节,先祝所有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师恩难忘,致敬师恩??

在心理行业,今天还是【世界预防自杀日】

曾经我也接触过微笑抑郁的家长,因为婆媳关系,夫妻矛盾而表现出了双向人格障碍。还有因父母的忽视,亲戚的诋毁而出现自杀念头的中学生……

出现自杀想法的人,他们可能向外界求助过无数次,但身边人没有上心;或是人们看到了,但束手无策。


 面对这样的事件,想要敞开双手去帮助ta,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又该避开什么雷区呢?

结合国家正规平台有关网络资料整理如下内容————

##先观察是否有自杀倾向前兆表现,这些危险信号请注意。

○言语信号,他有可能直接或者间接的表达自杀想法。
○行为信号:写一些和死亡,自杀有关的东西;生活状态紊乱;整理事务,分发贵重财物,留意自杀的方式方法等。


○身心发生明显变化。比如不修边幅,精神萎靡不振,严重紧张焦虑,看问题钻牛角尖儿等等。
○他的生活中发生了重大变故或挫折,特别是人、事或愿望的丧失类事件。

1.当你留意到某个你关心的人出现了自杀的预警信号

你可能想对他说点什么,却仍有所顾虑,其实每个谈论自杀或发出其他预警信号的人,都亟需得到援助,并且他们越早得到援助,自杀干预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要与朋友或家人谈论他们自杀的念头和感受,这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艰难。但是,如果你不敢确定一个人是否真的有自杀倾向: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询问

你的询问可能正好给了对方表达自己情绪的机会,这可以减轻他的孤独感,帮助他排解压抑的负面情绪,并且有可能阻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2.当你发现身边人有自杀或者有自杀倾向,该怎么办


○评估问题。比如,他整体的精神状态好吗?有什么会刺激到他

问题:他已经对生没有留恋了,一心求死。

事实:大多数想自杀的人都会至少跟一个人交流他们的自杀想法,可以拨打自杀干预中心或医生的电话进行求助,这正是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

正确对待:分析除自杀之外还可能发生的事,为他寻找其他可能的解决办法。

○力所能及去干预。首先多陪伴,其次多关心,当然也不要忘记,让亲友,家人都多多帮助和支持。

○请专业人士帮忙。鼓励有自杀风险的人,危机时拨打心理热线积极就诊。

○维持治疗,自杀念头容易反复


遇到有过自杀行为的人时,我们不要认为“他都自杀过一次了,就不会再有第二次了。”或者认为,“你们都别过来了,人都救过来了,已经没事了。”

要知道:自杀尝试,往往是多次自杀的重要征兆


自杀者最危险的时刻之一,正是在危机刚刚过去的那一瞬间,或自杀未遂后住院治疗的这段时间。出院后一周,是人最脆弱的时期,他仍处于继续自我伤害的危险。

正确对待:


始终陪伴自杀者,不要任其独处,放松警惕。
与当事人保持联系和关注,不要让他有被“遗弃”和“忽视”的感觉。

3.青少年问题


近几年曾经发生过因沉迷游戏,或“怀疑考试成绩”而出现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当遇到青少年出现自杀想法时,千万不要说“小孩怎么可能自杀呢?他们不懂,而且他们也没这能力”。

正确对待:学会抱抱孩子,给其充分的安全感,生命可贵,不容半点疏忽。认真对待在孩子任何年纪,任何肢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

4.不要随意把自杀行为联系到遗传或某些精神疾病上

比如:他妈自杀了,他百分之百走这条路。
事实:并非每起自杀事件都和遗传有关,这种说法很片面,但家族中有自杀史,确实是诱发自杀行为很重要的一个风险因素,尤其是在普遍患有抑郁症的家庭里。

正确对待:询问既往史,有无自杀未遂行为,既往病史,究其原因进行疏导。

5.当与有自杀倾向的人交谈时,有“五不要”请记住

○不要与有自杀倾向的人抬杠或争论
比如:想自杀的人都是有病,你这就是精神病!

自杀行为与抑郁症,酗酒,吸毒,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疾病有关,但不能高估这方面的联系。这些症状的相对比例在各地区各不相同,有些自杀事件中,精神异常现象并不明显。

正确对待:
切勿先入为主的去评价他人,甚至扣帽子和妖魔化他人,尽量温和耐心的,去逐步接近对方,了解其关于自杀的真实想法。

○不要表现的震惊错愕,针对生命的价值做长篇大论的说教


当我们遇到某人谈论自杀的念头,企图或计划时,一定不要说“你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不信,真敢自杀”,而是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所有可能构成自残的威胁,均要认真对待。

自杀也可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许多自杀者会通过口头或行为来传递他们意图伤害自己的信息,切勿忽视他们口头谈论的自杀念头。

##正确对待,提供感情支持,通过理解恳谈,力争调动对方的积极力量

不要承诺为他的自杀倾向保密,为了确保他的安全,你很可能需要向精神健康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不要随便提供方法来帮他解决问题。给建议,或让他感觉自己不得不为自己的自杀情绪正名。

○不要自责。你要明白,你无法凭一己之力“修复”他人的抑郁和绝望

帮助别人不容易,也不要忘记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 


云知心理: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今天作为“世界自杀预防日”。

今年的主题是:通过行动创造希望(Creating Hope Through Action)


在越来越多人出现自杀倾向的时代,也是向社会敲醒了关爱自己,关爱身边人的警醒,如果发现有人显露出自杀的信号或者行动,无疑他们是在求助,希望能得到帮助把握生命最后一线希望,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避免的是:

1.否定对方的想法和行为

否定只会进一步刺激对方,让他更肯定心里的想法,对,这个世界没有人理解我,关心我真正的想法,不值得留念。

2.没有耐性或者嘲笑

想要自杀的人已经深陷自己的困扰,无法走出来,也许会出现反反复复,不听劝阻,也许自杀的理由,在其他人看来并不是多大的事情,可是当事人就是过不去那道坎,千万别表现出轻视或者烦躁的情绪。把最后一次沟通的机会给掐断了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冷静的对待:

○陪伴和倾听

不少案例里,意图自杀的人,当有人愿意倾听和陪伴,让当事人能感受被关心,很有可能当场放弃自杀念头。遇到这种情况,温暖的陪伴,耐心的聆听非常重要,不需要对当事人说的事件进行评判,只需要聆听,表示我就在这里。

○积极引导

尽量不要传达负面情绪,多向正向引导当事人,用自己的能量场影响对方,此时此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生活的积极阳光意义。

焦灼大伯(你的好帮手):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你好,我是焦灼大伯,很高兴来帮助你!

## 自杀问题很多是因为抑郁引起的

可能我们首先要去了解一下抑郁症,然后才能更好的展开疏通和关怀。

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呢?抑郁症的人就像被切断了,产生快乐的神经机制。就像平时我们感到疼痛的时候会感到疼,当然如果这块神经被麻痹掉了,我们就不会感到疼痛。抑郁症的患者就是快产生快乐的这个神经,他被麻痹掉,所以他其实他是没有快乐的源泉产生。这是我们常人难以理解的地方。

##和抑郁症或者是平民自杀的人沟通,我们要理解到他的痛苦

比如说当大家看到一些很开心的事情,都能表示出欢乐的时候,他不会表现出这种欢乐。他会觉得自己与人格格不入。

还有一类人,他们是强迫自己表现出快乐,让自己跟其他人看起来一样。这里的人其实他知道这时候应该快乐,他应该表现出快乐,但是他心里有的时候真的并不快乐。这种痛苦一般人很难深入他的内心,做到感同身受。

## 预防抑郁症的人发生自杀的行为,必须采取一些强制的措施

这种措施就是让这一类人远离可能发生自杀的场景和工具。条件允许的话,如果有一个人专门进行陪伴,也是不错的措施。这人要特别注意要规避这种阳台刀子这一类,有可能让他产生自杀倾向的事物。

在硬性措施以外,那我们也要做好软性措施,比如鼓励抑郁症的人去参加瑜伽,中医疗法等治疗,这是一个长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医瑜伽等对抑郁症经是会有一定的效果的。

我是焦灼大伯,希望对你有一些帮助!  


白帽子: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9月10日是教师节,同样的,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

我想,这个节日的确定的确是非常有意思,值得我们去探索、思考。

这或许是巧合,又或许是暗合了某种终极的意义,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们,他们是否已经了解、理解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

如果他们真的理解了,或者他们正在努力地准备理解这一宏大的主题,那么,作为教师的他们该如何把这一伟大的人生哲学,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告诉给他的学生们?

以便于让学生们能够了解,能够理解什么是生命,我们应该怎样了解生命这个过程?当我们的生命遭遇危险,当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遭遇危险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

从学生们的角度来说,从孩子们的角度来说,为何千百年来,不论是教师,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们自己,都对此避而不谈?

或者对此漠然视之?只有当生命消失不见的时候,只有当死者以他的生命作最后无声的呐喊,呈现巨大的重量和悲伤、绝望的时候,才被一小部分人所注意到,以某种“惊叹”或者“娱乐”、“谈资”的方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行政机构、部门,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自己,我们是否对此负有责任?

我想,这是我们需要去考虑,需要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和人们一起交流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不是做一些形式主义的、理论上的东西。

这是我们的生命教育,同时也是生命对于人类的教育。

对于教师,我们常说的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生命,我们常说的是什么?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或许,我们会说,“生命的宝贵就在于生命只有一次!”

对于生命,我们该如何表述?

是“你要记得,不管我走多远,只要你叫我的名字,我就会回来。”还是“世界和我爱着你”。我不知道,或许,每一个人都不尽相同,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有不一样的名字。

我想摘录一段来自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和生命的意义》里的一段话:现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生活和奋斗?如果我们受教育仅仅是为了成为科学家,成为嫁给书本的学者,成为嗜好知识的专家,那么我们将会为这个世界的破坏和痛苦“添砖加瓦”

而只要个体无法理解自我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左的还是右的体系,都不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秩序与安宁。 

从现实角度来说,从自杀本身来说,自杀的原因可以讲出一千条一万条来,可能是遭遇了生活的重创,可能是有过重大的创伤事件,可能是因为遭遇了强迫、训斥、威逼利诱,甚至可能是因为一句话,几个字,因为误解和受到了委屈,一个生命就在我们面前消失不见。

在这些所有的原因中,有没有可能找到一条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有许多特殊情况是不再考虑范围之内的。

我想,或许,除了社会时代的变革重组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缺乏对生命的教育,对死亡的教育,对这一切的全面了解和深刻的理解,是吗?

如果有人在这方面交给我们一些知识,如果我们的生命是正确而完整的,如果我们对自己是真正地了解的,或许我们就不会那样冲动。

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大概是爱,是理解,支持,陪伴,而我们一直在做的总是营造一种比较的氛围,我们总是在制造许多无情地标签和分裂,我们总是嘴上说孩子,我爱你,然后转身就强迫他们、逼迫她们要优秀,要按部就班,要服从大人的淫威和意志,然后他们就可以被成人,被某些机构或其他什么评价为“好孩子”,登上荣誉的讲台,得到一个毫无用处而且让人无比空虚的奖励

我们总是在制造这样的冲突和矛盾,不是吗?

当一个孩子说,“妈妈,我想要去楼下玩一下,可以吗?”大多数的父母会反问孩子:“你的作业写完了吗?”如果孩子回答说,“已经写完了。”她们又会继续追问道:“那课外习题呢?”永远地无休无止,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美其名曰:爱!

就好像他们常常会说,“只要你听我的话,我就会给你买喜欢的玩具,就会满足你的要求。”我相信你一定也见过这样的场面,当一个孩子考试得了100分,他的父母就会脸上洋溢着热情和微笑,就会像犯了强迫症一样地记起来“这是我的孩子”。

当孩子没有考好,成绩为60分,他的父母就好像瞬间得了失忆症一般,不断地告诉孩子,“你看看,你看看,你考这分数,我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我孩子”。

然后,他们似乎永远也不会注意到孩子已经委屈到了边缘,眼里含满泪水,悄悄地擦干了眼泪,而后还会继续地补充一句,“哭,你还哭,要是我考60分,我简直没脸见人!”

他说,“我爱你!”

就像她们总是说我爱那朵花,然后她们的手就控制不住,几经辗转,终于把那朵花给折断,然后拿在了自己的手上,然后感叹说,“真没劲,才一下子,这花就发蔫了。”

我想,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吧!如果那些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残忍,那么,他们也许也同样永远意识不到什么是爱。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颜色,他的花朵,他的果实,在成长的过程中,种子总是需要帮助,需要阳光、雨露、水,但它们至少不是每次都需要干扰,都需要被塑造。       

陈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今天作为“世界自杀预防日”。

今年的主题是:通过行动创造希望(Creating Hope Through Action)

 

当身边人出现自杀征兆,作为关心Ta的我们,如何通过行动去创造希望呢?

以下是根据网络资料及自己专业方面的理解,整理出来的三个要点:

 

首先,是不要否定、批判其自杀的想法。


浮现出自杀念头甚至有自杀计划的人,往往有很多负面认知和情绪。我们可能由于焦虑、处于关心,往往急于纠正这些负面的念头:

A:“活着真没什么意思。”

B:“活着怎么没有意思呢,你这么想太不对了!你看……多有意思啊!”

 

A:“我心理压力真的很大,我承受不住了。”

B:“你真的想的太多了。如果你都觉得压力大,那我岂不是早就不用活了。”

 

A可能想的是:如果我表现出接纳,会不会导致B的这种状态愈演愈烈?当我表现的更糟糕,是不是B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还好?

但这种批判往往不会让B转变想法,只会感受到不被接纳、不被理解,反而可能在下次想找人倾诉的时候,不再信任,选择沉默。

 

那我们可以怎样做

 

其实有自杀企图的人向我们倾诉,是一件好事。这对Ta来说,既是一种释放,也是Ta发出求救的信号,说明内在还有生的渴望。因此,我们不需要拼命堵死那些负面想法,而是通过倾听、包容和接纳Ta的无助,给到Ta一个情绪出口。

 

我们可以重复Ta的感受、认可Ta的情绪:“嗯,你感到活着很没意思,很痛苦”;同时,也请记住,不要对Ta的负面观点完全表示赞同可以适当向积极方向调整:“或许这段时间太艰难了,这让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挺没有意思。你可以多说一点吗?”

 

如果在交流中了解Ta的感受、想法、对自杀的理解、自杀计划以及是否有过自杀经历等,或许我们就能在关键时刻寻求援助、拯救Ta的生命。

其次,不要答应对其自杀念头进行保密。


某些情况下,Ta可能会要求:“我想自杀,你可以不告诉其他任何人吗?”就像咨询中也有保密例外一样,当来访出现自杀、自伤等状况,一定是危机,且需要进行深入沟通、寻求更多外在资源和关系来应对。

 

所以这时,我们也不要答应替Ta保密。

我们可以真诚告诉Ta:“我不能帮你保密,同时,我也不会当成八卦去乱说”。

然后再和Ta沟通:“我很担心你,你可能需要帮助。我来和你一起看看,是不是能找到相关机构或咨询师聊聊可以吗?”

 

最后,当觉得Ta现在已经处于危险之中,我们需要尽快求助于专业咨询、连线当地危机干预机构或热线,让专业人员及时知晓信息并干预处理

 

以下为部分国内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热线(24小时):010-82951332

上海心理援助热线:021-12320-5

青岛市危机干预中心热线:0532-85659516

南京自杀干预中心救助热线(24小时):025-16896123

杭州心理研究与干预中心救助热线(24小时):0571-85029595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中心救助热线(每天晚18:30 – 早9:30):027-85844666

重庆市生命救助热线:023-66699199

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020-81899120

大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24小时):0411-84689595

阜新市心理援助热线:0418-3780123

 

希望每一个看见自杀讯息、听到自杀求助信息的人,能行动起来,帮助每一颗决定陨落的星星,重新找回生命的希望和引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