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好朋友是如何变淡的?

文 | 曾少贤
来源 | 曾少贤(ID:tobefun2017

这是知乎的热门问题,关注的人数特别多,相信短短的几个字,就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不管你现在正处于毕业的伤感季,还是已经毕业一两年,三四年,你的微信里,一定有同个宿舍建立起来的群组。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那个活跃啊,谁谁谁面试成功了,就会在群里发个红包,谁谁谁面试遭遇滑铁卢,也会在群里寻求各种安慰。

 

大家互相抱着,共同度过毕业后的各种不适应。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圈子,日子也越来越安定了下来,再也没有刚毕业时的青涩和慌张,你们的微信群,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热度。

 

你偶尔上去喊几句话,即使用红包做为引子,依旧没有人出来和你聊上几句。

 

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多次,你把这个群给取消了置顶,从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可以看到,到现在的了无音讯,你不得不承认,同窗四年的所谓友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淡了下来。

 

想要弄明白友情是如何变淡的,我们首先得清楚,所谓的友情,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1<<

人是社会性动物,这一点我已经强调很多次啦,既然人天生带有融入社会的性质,就得时时刻刻和周围的人打交道。

 

我们之所以和别人打交道,一般是基于以下的两个因素:

 

相近性和相似性。

 

相近性指的是物理空间层面的互相接近,大学四年,你们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的原因,考到了同一所大学,专业和宿舍都挤到了一起,自然给了你们“抬头不见,低头见” 的机会。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们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把考上同个专业的同班学生进行宿舍的分配,有些人住进了同一个宿舍,每个宿舍位于同一层楼的不同位置,有的宿舍彼此靠近,而有的则相距非常遥远。

 

到期末的时候,心理学家对住进不同宿舍的同学进行亲密度的考察,结果发现,他们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友情,随着宿舍距离的增加而逐步变浅。

 

也就是说,你和隔壁宿舍的同学可能比较要好,但和隔着5,6个宿舍的同学可能就只是点头之交了。

 

为什么我们常常说远亲不如近邻?

为什么《老友记》中的6个人能够发展出这么多的故事情节?

为什么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和郭芙蓉能够成为情侣?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彼此物理空间的相近,可以增加个体的知觉流畅性。

 

所谓的知觉流畅性指的是个体在加工信息的时候,知觉到的难易程度。

 

如果我的文章是以繁体字的形式加以呈现的话,那你读起来可能会非常艰难,这时候你的知觉流畅性就会下降,反之亦然。

 

当你见到陌生人的时候,你的知觉流畅性是非常低的,毕竟你对他一无所知,你完全不知道站在你眼前的这个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但因为物理空间的相近性,给了你无数个去了解彼此的机会。

 

你们在一来二往的过程中,慢慢对彼此的爱好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知道你喜欢隔壁班的女生,你也清楚他痴迷于NBA,当某一天他在楼道上看到你郁郁寡欢的样子,大概就知道你可能已经失恋了。

 

看到没?随着知觉流畅性的提高,你和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逐渐有了一种名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是你当时意想不到的,一切都是托物理空间相近性的福。

>>2<<

讲完相近性,我们来说说相似性对友情的影响。

 

我们常常说“异性相吸”,一直以来,我们都秉承着两个人兴趣和爱好如果不同的话,他们更有可能成为好朋友,或者说发展出情侣关系。

 

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却和心理学中的研究结果不相符合。

 

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这本书中提及,别人表达出来的观点,如果和你的观点越是相似,你对这个人就会越是喜欢。

 

如果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呢?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大部分人都是以自我为导向的,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无误,自己的能力和见解,是优于平均水平的,那怎么样才能维持这种信念不会坍塌下去呢?

 

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和自己相似的人,他们的看法和我们的一样,他们的行为举止和我们的相同。

 

打个比方,如果你厌恶某个老师,和你持有相同看法的人,越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你们在私下的沟通中,发泄着对这位老师的不满,你们会越来越发现彼此是那么的相见恨晚。

 

当然,你可以把老师换成其他你厌恶或者喜欢的事物,但无论怎么替换,你都希望自己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人终其一生,都在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是一种荒谬,而证明的一种途径,就是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同类人。

>>3<<

物理空间的相近性和兴趣爱好的相似性,可以说是你们四年感情的助燃剂。

你们早上第一个见到彼此,晚上又能互道晚安;你们迎着钟声赶去教室,你们踏着月光回到宿舍;你们一起吐槽任课老师有多么水,你们一起羡慕隔壁班的妹纸是多么漂亮……

 

但随着毕业典礼这个仪式的举行,你四年的大学生活,从此画上了句话,你们各自收拾自己的行装,走上了不同的轨道。

 

有的人选择了回家继承父母的产业,有的人选择了考当地的公务员,有的人则选择远走他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原本相近的物理空间,如今隔了许多山川湖海,之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亲密,如今只能隔着冰冷的手机,才能看到彼此的容颜。

 

你们找到了不同的工作,融入了不同的圈子,每个圈子都有属于自己圈子的条条框框。

 

回家继承家业的同学,可能在各种应酬中,逐渐习得了各种厚黑;考上公务员的同学,可能在官场中,逐渐知道了掩藏自己真实想法的重要性;而那位痴迷于诗和远方的同学,自然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已经没有了共同的语言。

 

你们之间所谓的感情,看似是因为时间冲淡了,但时间只是一个幌子而已,真正的原因是物理空间丧失了相近性,兴趣爱好逐渐脱离了同一性。

 

我们经常会用一些表面的原因,来解释自己当下遇到的问题,然后故作深情,仰起嘴角告诉自己:哎,都是时间惹的祸啊,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Blablabla……

 

但如果你们真的在乎彼此,希望这段友情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依旧煜煜生辉的话,那就针对这两个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去到对方的城市,多去看看彼此,多培养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多抽出时间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多点自我暴露。

 

王菲有这样的一句歌词: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但“没有什么永垂不朽”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你秉承了这样的一种信念,并依据这样的信念,做出相对应的行为。

 

比如说你不相信友情是可以长久的,那你就不会用心去经营,你越是不用心去经营,你这段友情就越会变淡,越变淡,就更加能验证你当初的信念。

 

看到没?这是一个互相循环的过程。

 

所以啊,如果你们对这份友情真的足够在乎,“变淡”对于你们来说,只会是特殊案例,如果你们什么都不做,只想坐享其成,那“变淡”绝对是一个自我证明的过程。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友情。

作者简介:曾少贤,知乎百万赞答主,只写切实有用的干货,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学、读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和成长才是这辈子最好的春药。微信公众号:曾少贤(tobefun2017)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