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戴锦华曾说:看电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起初我不以为然,想着:看电影,不就是图个乐子嘛?还需要学习吗?
直到后来,我看过越来越多的电影,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
为什么有些电影作品我看不懂?
为什么我看一些电影时,会对一些情节感觉不舒服?
为什么我写的影评简短易忘,专业人士却写得特别深刻?
我才明白———
这种看电影的能力不是指电影的创作、制作等晦涩艰深的能力,而是一种窥探人性,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与生活共舞的能力。
作为心理学界的小影迷们,他们不止挖出电影隐藏的底层逻辑,还有心理学依据,影评回答的角度也很别致。
如果你们早就不满足于电影只是消遣,那么我相信下面的影评回答能惊艳到你。
01、
《心灵捕手》中“这不是你的错”为何感人?
《心灵捕手》作为一部非常经典的心理学影片,几乎是心理学爱好者的必看电影,无论是治疗过程,还是对威尔的内心的理解,都非常具有深度而且真实。
影片最后一个高潮,是威尔又来到了西恩的治疗室,而西恩拿着威尔的卷宗,对他说了三遍:“这不是你的错。”
终于威尔的防线崩塌了,他扑在西恩的身上,紧紧抱着西恩,痛哭流涕。
为何一句“这不是你的错”有这么大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威尔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张凯丽kelly:
当治疗师西恩第一次说不是你的错时,威尔说:“我知道”。
这是理性的防御,当某一个追求的目标不能实现时,会找某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使自己心理上得到安慰,有时也会找一些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行为和不愿承认的事实。
威尔知道这一切不是自己的错,但他很淡漠,很疏离。
但是西恩继续说,这不是你的错。威尔惊讶了,他甚至讨厌西恩这样说,说:“你不要戏弄我。”
威尔认定,这是西恩在攻击他。
我知道的事,你再次重复,你是想嘲讽我吗?我对这一切无能为力,也不能变得更好,我早已放弃那一切曾可能的未来,女友也是,她看到我拥有的就是这眼前的一切,我接受了。
可我不接受又能怎样?还能怎样?你是想提醒我的当下的落魄吗?
但治疗师西恩继续说:“这不是你的错。”
终于,威尔的防线崩塌了,他扑在西恩的身上,紧紧抱着西恩,痛哭流涕。
这个人,是真的疼惜自己,理解自己。
威尔真正触摸到这些年挣扎、虚弱、无力的自己,童年的那些事,并不是他的错。
没有对错,就是被西恩深深的理解。因为理解,所以慈悲。
@周弗逸:
客体关系对此有很好的解释,每个人的内心,都内化着他人的影子,过去如何被对待被养育的经历,形成了内心的自我意象——自己是可爱的有用的,还是卑微的无能的,这一认知将陪伴我们一生。
之所以威尔的治疗能够成功,得益于我们在心理治疗中所说的关键点“纠正性情感体验”。
西恩治疗师没有像威尔以前碰见的那些人那样去对待他,也没有在他投射出种种敌意与幻想的时候,选择终止治疗,比如威尔嘲笑他的妻子的时候、戳他的痛点的时候,西恩没有像前几任治疗师一样愤怒转身,而是给予理解和反馈,当然还有陪伴与接纳
@陈文心:
“这不是你的错。”这句话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去掉了威尔心上的“内疚、自责、向内攻击的”石头,让一位自暴自弃的数学天才重新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这不是你的错。”这句话的力量来自于共情,来自于理解 。
02、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对生命的热情从何而来?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改编自山田宗树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松子渴望爱、渴望被爱而坎坷曲折的一生。
这一影片引发了人们对女性命运的深度思考,影片中松子始终热情而无畏,哪怕是伤痕累累,都不曾后退。
就算到最后她成为了一个邋遢的女人,她仍然能被清秀的少年偶像激发起生命的热情,并且像一个初恋的少女般写下热烈的情信。
松子这种对世界的热情从何而来呢?
@周弗逸: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我们每一个人,并非是因为性而驱动,而是为了寻找关系。
松子的热情,来自于她一直在寻找关系,寻找内心最为亲密、舒适和安全的连接。这份连接最早由母亲赋予,婴儿被母亲的乳房慷慨的喂养之后,她围绕着乳房,慢慢地形成了自己是可以被给予的、可爱的、有能力等等的自我意象。
并且借由母亲的乳房,认识了乳房后的人、人后的房间,房间后的世界。
借由这份安全和信任,逐渐和整个世界互动。
但如果在婴儿养育的过程中,这个乳房是吝啬的、情绪化的,以及不能及时提供满足和安慰的,那这时婴儿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是失控的、不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并且可能是危险的,形成的自我意向则是不可爱的、不配得的、被贬低的、忽视的和糟糕的。
偏偏,松子爸爸的微笑,就是那个糟糕的坏乳房。
松子渴望和世界连接,也渴望和亲密的情感连接,但是当她带着那个糟糕的自我意象时,每一次碰到的都是渣男,以及渣男所带来的失控的世界。
那些渣男,无不是当初松子心目中贬低她的、利用她的、呵斥她的、毒打她的爸爸的化身,而松子每一次的奋不顾身,说明她仍然渴望成为父亲心中最珍贵的孩子。
情感固然真挚、赤诚,但因为松子内在的自我意象太糟糕了,每一次面对男性,和另一个女性竞争的时候,松子都会败下阵来,这折射出在爸爸心目中,永远有更重要的妹妹。松子永远认为自己比不上其他的女人,自然也不可能有男人视她如珠如宝。
其实松子在生命最后的时光,是有可能改变的,契机来自于她内心和一位女性好友的连接,借此她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点来自女性情谊的良善,最初的版本是,松子和她妹妹之间的感情与信任。
可惜,松子还是死了,她如此的不堪,又如此的善良,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天使来过的痕迹。
@徐若航:
我想这部电影的核心内容和愧疚感有关,“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句话对应的是电影里每个人的愧疚感,而不单是松子的一生。每个人都被这种感觉压抑着生命力,而松子是走出来的那个。
人的愧疚感最早是对客体(父母)的恨,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自己,从而想攻击这个人。但是因为自己又依赖这个人,所以会在恨别人的同时讨厌自己。如果早年的关系很稳定的话,孩子可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并不那么幸运,比如松子。
长大之后不断搞事情,力求把自己弄得很糟,最后可能有两种结果:如果没被原谅,那么会被自己的罪疚感淹没,回到“你们都不要我了”、“我不配被任何人爱”的状态(只和自己的自恋连接)。如果被原谅了,则是:“太好了,我这么糟你还没放弃我”,之后因为愧疚而不停地确认(俗称:“作“)。
无论哪种结果,都会让自己继续处于低自尊的状态。
一方面别人没办法承受抛弃这个人而产生的愧疚感,另一方面自己在这个过程里的愤怒也会因为愧疚而无法表达,短时间会对这个人无微不至,但是时间长了便会越来越不愿意接近这个人。
再往后,因为这种愧疚产生的忽视会慢慢发酵,酝酿下一轮愧疚游戏。这种游戏在人的早年也是和父母(客体)联系的方式,如果早年得到的照顾很少,之后才更容易沉迷于这种游戏。
也许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松子对自己的作家男朋友那么好,他却还喜欢打她,松子也没搞事情呀。松子永远是一副“只要你别离开我,对我怎么样我都愿意接受”的样子,这么漂亮、贤惠的女朋友上哪找去?
在这段关系里,松子处于一种“有你无我”的状态:只要这段关系还存在,只要你的愿望能实现,我怎么样都行。
其实对方会很难受:每次看到她为自己付出都让她那么受伤,她那么小心谨慎地和自己在一起,自己却对她那么不耐烦。——你付出越多,我就越对不起你。
一个人如果照顾不好自己,别人也不会好受。这位自视甚高的太宰治二代把对松子的愧疚也加进了自己的理想里,所以对他来说,成功是他愧疚感唯一的出路。
其他时间里,他会把这种愧疚付诸家暴(暴力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能解决你),每次这么做了,自己又会更愧疚。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对自己的作品那么焦虑的一部分原因。
最后他失败了,因为成功的标准只是他掩盖罪疚感的借口,丢下一句“生而为人,对不起”走向了火车(迎面而来的强烈罪疚感,对应疾驰而过的火车)。
之后她遇到的人,也大多在重复这种模式。
03、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那盆绿萝代表着什么?
《这个杀手不太冷》凭借杀手里昂和小姑娘玛蒂尔达的故事让无数影迷爱上了杀手里昂,并为他的结局而悲伤落泪。
影片中,里昂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那盆绿萝,在最后的危机时刻,他仍不忘嘱咐女孩照顾这盆植物。
你知道这盆绿萝有什么代表意义,隐喻着什么吗?
@Freya~ :
大二的时候,一位朋友送给我一盆绿萝,它特别坚强,有好几次叶子全部都黄了掉了,感觉它都要死掉了,最后又苟延残喘,长出新叶,重获新生。
于是这盆绿萝从大学就一直陪着我,大学毕业之后一个人在广州,居无定所,先后搬家5次,每次都带着它。
其中有次租房是公共阳台,我把它放在阳台,不知道被谁连根拔起,我又把它种回去,居然也没死。
每次看着它,我就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电影,感觉自己就像里昂一样,看到这盆植物,就仿佛看到了那位朋友的关心,也看到了过去这些年的经历和自己的改变与成长,唏嘘时间的流逝。
我想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那盆绿萝,对于里昂来说,也同样具有着某种意义。
作为杀手形象的角色,应该是较为冷酷和绝情的,但是这部电影却运用温柔的镜头,记录杀手里昂内心单纯和暖意的一面。
导演将里昂的人性投射在小女孩玛蒂尔达身上,使得里昂这个人层次丰富,形象立体,不仅让人产生关心的冲动,更在打破常规的情感爆发中,创造了一个游离于刻板印象之外的经典杀手形象。
绿萝的存在,就是告诉观影者,这个杀手和普通的杀手不一样,里昂冷酷无情的背后,有着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着他想保护的东西,就像珍惜呵护这盆绿萝一样。
在最后的危机时刻,他仍不忘嘱咐玛蒂尔达照顾这盆绿萝,此时此刻,这盆绿萝更像是一件信物,一件让玛蒂尔可以记住里昂的物件。
他叮嘱玛蒂尔照顾好这盆绿萝,其实也是想让玛蒂尔达照顾好她自己,以及守护好她自己内心最美好的东西。
“人生好辛苦,还是长大就好了?”
“一直如此。 ”
在辛苦的人生里,有这样一盆绿萝,让里昂去呵护珍惜,也唤醒里昂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烈日灼心。:
里昂的举止跟孩子无二,玛蒂尔达说喜欢他,向他表白,他手足无措、感到害羞。
除了杀手,他的生活简单的就像是一张白纸。
他唯一的消遣就是每天浇浇它的绿萝。这样的人做着这样的职业,他会开心吗?
或许只有绿萝才是沙漠之中的一点绿洲,是他心中仅存的一片净地!他想要好好保护它,不然他的世界不就只剩下杀戮了吗?
里昂说:“他比人友善多了,他跟我一样沉默。从来不会问问题,也不会想杀我,他也跟我一样,没有根。”
04、
《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2019年爆红的华语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基于一起无差别杀人事件,通过对凶手、受害者家属、凶手家属、凶手辩护律师以及旁观者的角度去探讨“善与恶”之间的距离 。
正如影片里一开始提到的: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
这是一个可能发生在“我们”个人身边的故事。那么善与恶之间到底有没有固定的标准?
@shirley❤ :
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里提到|:勒庞称群体为“无名氏”,因为群体的数量庞大,群体中的个人难以被追究责任,所以他们对于责任的约束感就会完全消失。
谴责恶行,会让个体在一瞬间感觉自己善良高大,但一些不明真相、极具主观性的谩骂,甚至不惜波及凶手无辜的家人,这也是一种“恶”,最终会变成一场打着“正义”口号的集体狂欢。
正如妹妹李大芝曾对媒体与大众喊过:你们“杀”的人,并不比李晓明少。
精神病患杀人犯,大多是因为长久的“疏离感”和“不安感”导致了极端行为的产生。如果在必要的时候拉他们一把,情况也许就不会这么糟糕。
在现代社会里,“不安感”和“疏离感”愈发普遍,如果依然对此处于无意识状态,或坚持拒绝了解,那么“恶”就将变得愈发不可理喻,我们也将完全被动地面对“恶”的随机发生。
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到底怎样才能让“我们”以及身处的社会少受“伤害”。
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实,使之成为善的、美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依靠社会制度、现实规则与司法实践,这些有力而可靠力量去“保护”我们。
@小鲸鱼安安: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时候就在一念之差吧。
当我们可能因为某些经历,或是偏见歧视,全盘否定精神病患者存在的价值,或是说认知行为的意义,我们就很容易会滋生恶意,甚至做出所谓恶的事情。
因为我们对精神病患者有非常深刻的偏见,那么我们在对这个群体的意愿表现恶意的时候,往往是不自知的,甚至会扭曲为“为社会除害”。
这是我内心极为同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地方,就像姐姐那句话“不如得癌症”,扎心的事实是——得癌症,会死,但有人关心;得精神分裂症,不会死,但只有唾弃。
同样是得病,社会对于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得态度截然相反。
其次,当我们很容易做到一件事,又不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此时,我们对于善恶的标准会更加模糊。
例如媒体大量的曝光、片面的报道、大众被激起的情绪,以及通过网络便捷的攻击,这些都很容易淹没我们的理智思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诚不欺我。
电影《一一》里提到:“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因为我们在电影中得到的生活经验至少是我们生活经验的双倍。”
而通过长期写影评,用自身的角度和经历去解构电影,得到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远远不止2倍。
影评的写作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而心理学爱好者的影评,则更多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解析影片的情节发展与人物性格,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与思考。
比起问少数人怎么做,得到细节尚待追究的故事,不如从电影中窥探他人的互动、相处模式等,只要看更多的好电影,写下比上一篇更加深刻的影评,你就比昨天更成长了一点。
答疑馆影评大赏活动最后一周
邀请影迷小鲸鱼们一起参与
写下你喜欢的心理学影视剧影评!
影评回答数量前5名的小鲸鱼将会获得魏知超老师的超实用的硬核新知课《电影里的心理学》课程/课程优惠券、现金奖励、壹心理周边礼包等福利!
我在影剧院,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