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特别像为他准备一个旅行的背包,不仅要考虑他的需要,为他准备足够的东西,还要小心背包不能太重,否则他背不起来,或者,就算他背起来,也走不远。
为了走远,他甚至得一路扔,最后扔掉这份爱。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只注重往背包里放各种东西,忽略了孩子是否真的需要,或能否承受,最后成为孩子的负担。
就像主持人吴昕的父母,他们的付出对于吴昕来说,或许就是一种负担,因为吴昕觉得,如果自己做不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是对不起父母。
这里,我要说明一点,对于父母的爱,孩子觉得是种负担,并非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另一种情况,就是那种特别懂事的孩子,愿意成长的孩子,面对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有一种强烈的愧疚感。
01
父母过度的爱,
其实是孩子的负担
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们甘愿为孩子付出,甚至是倾其所有,但过于“以孩子为中心”,不惜一切代价为了孩子,反倒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吴昕在采访中表示,父母为了自己学习,付出太多。当时家里条件不太好,为了供她读书,家里缺钱,妈妈蹲在地上哭到身体发抖;爸爸为了赚钱去广州工作,居住环境非常简陋。
现在的她,一谈到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还是很难平静地说出口,因为她脑子里会出现妈妈蹲在地上哭的场景,以及爸爸自己住得那么差,还给她卡里打钱(那时她已经参加工作了)的往事,这些画面是她打拼、努力的动力,但同时也是她心理上的一种负担。
因为如果自己不够好,没有那么优秀,就是对不起父母,自责和愧疚感随之而来。
吴昕从小就是懂事、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是典型“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成绩自然离不开父母的辛苦培养,所以她每次回想起“妈妈的眼泪”,就会下决心,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生活,不用再为钱发愁。
但现实是,刚参加工作的吴昕,虽然站在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这样的好平台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工作后的近六年时间,都是“胆战心惊”的,因为她特别不自信,总觉得自己跟不上别人,拖节目的后腿。
越不自信,越容易做不好,于是越觉得对不住父母,越自责,形成恶性循环。
虽说这是吴昕自己的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有一部分是父母过度的爱导致的,因为父母付出过多时,孩子会力不从心,所以会成为一种负担和干扰。
02
强势的父母,
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吴昕曾在节目中坦言,自己是典型的自卑型人格。
强势的父母,往往培养出自卑感很强的孩子。
因为在控制欲望很强的父母面前,孩子很难把自己视为脱离父母存在的独立个体,也不太懂得区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他们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无力感,这是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
吴昕说自己当年参加湖南卫视《闪亮新主播》拿到第二的好名次,签约《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时,是通过家庭会议严肃决定的,但后来的发展不顺,大家有目共睹。
其实,这样的决定看似民主,但吴昕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又占多大的比例呢?或者说,她当年成为主持人,是自己的需求还是家人的需求呢?很难说。
另外,吴昕和父母参加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强势”,他们对吴昕的干预过多,比如,妈妈的“随时”催婚,各种“看不惯”等等,这些都会成为无形的压力。
吴昕也说过,妈妈是一个特别要强的女人。
要强,是一个人积极主动的态度,但这样的态度如果强加到他人身上,就成了一种控制和干涉。
在我看来,吴昕的不自信、自卑的性格,和强势的父母有很大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说自卑就一定是坏的,而是说不自信容易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容易去讨好别人,很难做自己。
03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是恰到好处的爱
前面说了,一个人的性格形成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我们讨论原生家庭,目的并非是指责父母,而是和原生家庭和解,并超越它。这一点吴昕做到了。
现在的吴昕,入行15年,终于成为自信的人了。
她说自己有种死磕的精神。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会特别较劲,拼尽全力做到最好,比如,她尝试做演员、拍杂志、瘦身、提升穿衣品味等等,都收到很多好评,特别是最近参加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她的说唱惊艳了全场。就像她在自己的歌里说的:“14年来一直跌跌撞撞,37岁了依然乘风破浪,努力学会坦然接受大众目光,不管结局怎样,看我勇敢倔强,看我光芒万丈。”
说到底,她超越了自卑,自卑便成就了它。她不再和别人比较,而是和理想的自己比较,敢于做那个真实的自己。
就像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的:“自卑能毁灭你,也能成就你。超越自卑,你将成为内心强大的自己!”
那么,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该如何爱孩子呢?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
恰到好处,意味着父母有界限感,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特别是孩子已经成人,尊重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恰到好处,意味着父母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不会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全部;恰到好处的爱,是一种让孩子感受到轻松的爱:恰到好处的爱,蕴含着对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可以做到最好。
当然,谁也不是天生的、好的父母,好父母是需要学习的,而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决定孩子的人生起点。
正如洛克菲勒说的:“我们这个世界就如同一座高山,当你的父母生活在山顶上时,你当然不会生活在山脚下;当你的父母生活在山脚下时,注定你不会生活在山顶上。一般情况下,父母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质量”。父母越优秀,孩子越有机会赢在起跑线。
但这并不是说,起点可以决定结果。孩子拥有怎样的人生,还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读了文章的你,如果是父母,也想进一步了解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我推荐你加入壹心理APP出品的「鲸选」会员的以下计划:
【每天一节亲子课】计划:
部分学习目录:
-
文章:这5种活动提升孩子安全感——阿德勒心理学
-
文章:孩子为什么有恐惧感,或是生命力的被压抑
-
文章:父母的过度关注是一种焦虑
-
文章:只要做到这一点,孩子的人格就没问题!
-
文章:孩子为什么会逃学?——阿德勒心理学
-
文章:别让孩子成为情绪的俘虏
-
文章:别用谎言教导孩子诚实
好父母不是天生的,没有谁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好父母,更多时候,父母都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习完这个计划,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变得融洽、亲密。
要知道,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什么是“鲸选”会员?
它是一套全新的生活帮手和心理学学习工具,里面包括:
-
2w分钟音频
-
2k+精选心理有声内容
-
365个问题解决锦囊
-
200+解密现象心理词条
-
每月1期的大咖主题直播免费参与
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你可以随意更换学习内容,可以说它是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
现在,点击下方链接,和我们一起学习吧!
http://book.ikudp15.top/platform/522/2056BA0C8FCFF9DC43A817008825ED01/yxl
期待和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