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彭凯平: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文:君莫笑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在逆境中,如何保持前进的动力?

2008年,我从国外回来时,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弱势群体”的调查,以及后来看到央视对老百姓“幸福状况”的调查,包括联合国幸福指数排名,中国排名较后。

 

再加上当下,大到国家民族,小到我们个体都面对着很多困境,这些事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甚至一种担忧: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己活得不好、不幸福?

 

就像网上说的: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

 

而在我接触积极心理学之后,我成了它的皈依者,开始研究、传播,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幸福。

 

1.培养抗逆力,成为反脆弱的人

 

抗逆力是指个体对困境表现出积极反应,从困境中走出来并且感到更有力量、更有资源、更具自信,获得了成长和进步,即个人的抗逆力最终使个体产生出良好的适应结果。

 

生理学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而周围神经系统还可以分为控制躯体的随意活动的躯体神经系统和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支配的内脏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着我们的感觉状态;躯体神经系统控制着我们的身体动作;中枢神经系统包含大脑皮层,发挥言语功能、非语言功能、视觉思维功能、概念性思维功能。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发展出了与三大神经系统相关的自我感觉,并丰富了对自己的情感,期待自己有能力采取有效的行动,并完善了对自己的想法。这些人类自我的内部体验被归为自尊、自信、自我观念。

 

当你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足够自信、并且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时,你就能很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逆境。但当你的内部资源不够强大时,往往感到很痛苦,应对效果却不那么好。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抗逆力是强者的专属能力。比如,很多创业者都是一个抗逆能力强大的人,因为创业99%会死掉,扛不住的人,根本不适合创业。

 

那么,如何培养抗逆力呢?

 

国际抗逆力研究计划IRRP(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t)多年来一直都强调对青少年学生抗逆力的培养,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我有(I have)”、“我是(I am)”和“我能(I can)”的“3I”策略。

 

“我有”是指主动挖掘自己所拥有的外在支持与资源,从而提升个人的安全感和受保护的感觉——比如朋友、家人、师长等等。

 

“我是”是指发现个人的感觉、态度及信念等内在力量。这是个体的内在优势因素——你信仰什么?你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

 

“我能”是发现和培养个体的人际技巧和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类似于创造力、恒心、幽默、沟通能力等——你能不能坚持?你会不会共情?

 

这些已经成为了一门课程,具体展开会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但我们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一定要有“3I”意识,不断地去寻找这些,为自己赋予动力和意志。

 

此外,适当在逆境面前低头示弱,也是抗逆力强的一种表现。

     

这体现了心理学中的“U型思维”:即欲取之,先予之,再让思维和行动来个180度的大转弯。

 

塔勒布( Nicholas Taleb)说: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反脆弱的事物则从混乱中成长,强韧的事物不太在意环境。

所以,我们要成为一个反脆弱的人。面对逆境,你要成为火,不断地渴望得到风的吹拂。

 

2.成长型思维

 

2018年,哈佛大学的学者发现:人有一个默认模式网络,主要是在计划谋略憧憬想象未来。

 

年轻的人、聪明的人、成功的人憧憬未来,谈论未来,投资未来。相反,不思进取的人、甘于落后的人、失败的人总在怀念过去。

 

我们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积极心态,其实就和未来憧憬相关。而对未来拥有憧憬,就需要我们拥有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在《终身成长》(Mindset)一书中,将人的思维分为两种模式,即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拒绝改变,他们想时刻证明自己的能力,却不会从失败中学习,甚至容易将自己定义为失败者;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他们热爱挑战,相信努力,面对挫折仍可以重新站起来。

 

虽然拥有成长型思维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但是这类人敢于尝试,越挫越勇。

 

德韦克教授提到:要想培养成长型思维,首先我们要学会拒绝“标签”,因为标签无论好坏,都会给我们形成心理暗示,影响我们的个人判断。

 

其次,敢于面对自己的恐惧,接受失败,有时候,所谓面子和自尊,未必有你想象得那么重要。德韦克教授说: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欢迎新的变化和想法,不管它们来自何方。

最后,坚持下去。坚持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的品质,始终相信自己能够成长,用事实证明,而非依靠他人给你的评价生活工作。


意义贫困之下,我们需要自己找到出路

当下,我们都在说意义感缺失的问题,很多人对于工作、生活充满焦虑。

 

然而,我们并非过着物质上非常贫困的生活,反而是意义贫困的问题尤为凸显。

 

但是,人都是有意义渴望和追求的,都渴望找到某些意义来满足自己的某种精神诉求,因为寻找意义是一个人的自发的行为。

 

只不过在寻找的过程之中受到个体认知受到知识体系和环境的影响,最后一无收获。

 

我们积极心理学在做的一件事,就是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去帮助人寻找意义。

 

1.用科学的知识引导生活

 

首先,知识(本身)是有意义的,它能够赋予人反思、进步的能力。

 

知识又是行动,因此它不应该是消极的。

 

知识也是种生活态度。对待知识不应是消极的认可。知识也应该体现在我们对知识的尊重、对科学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对证据的尊重上。

 

比如,格物致知首先要诚心正意。我们的知识应该是正确的,不应该是胡说八道、不应该是歪门邪道、不应该是自以为是,更不应该是强者、富者、掌权者编出来的谎言。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比如,一个人走到水边,能够想到“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进而有了某种豁然的心态,这就是传统诗词文化赋予人的意义感。

 

相反,知识观念的落后,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物质生活似乎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然而,正因为早期经济发展特别快,增掩盖了分化的矛盾,等到经济进入缓慢增长的阶段,分化开始凸显。

 

但是,在思想上很多人人基本上还保留着一套固有的意识形态,没有更新,还是会受到阶级斗争、贫富差距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部分年轻人就会认为他们没有得到应得到的一些好处和利益,对社会产生一些怀疑、不满、抱怨。

很多人对很多现象表现出沮丧,甚至出离愤怒,但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不知道该如何行动。特别是年轻人,一想到不公平就喊要“抗议”、“革命”。

 

比如,躺平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抗议,是对内卷的反抗。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有道理的事情,不一定是“正确”的事情,只是说存在有现实性的因素——存在即现实。

 

事实上,很多问题并非都是新的问题——“空心病”、“情绪耗竭”、“意义缺失”等等,西方很早就开始再探讨这些问题,只是进入现代化以来,我们更加关注实用主义性的东西,在批判思考、创造性思维方面,大部分人并没有认真去学习、研究。

 

这些都是无知的表现,我们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都以为自己在讲特别牛的话,但其实很多人很早就讨论过了。

 

也就是说,如果选择躺平或者佛系应对,而不是保持积极心态投身其中去争取,去维护自己的利益,长期来看,对于个人的生活、工作、幸福都不会有太多的益处。

而积极心理学既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提供了可以实践的行动准则和相关要素,我认为这对社会和个人都会有所帮助。

 

比如,我们提倡的PEAMA模型:

 

Positive,拥有阳光般的好心情,找到自己的优势

Engagement,进入福流状态,让时间不知觉地消逝

Relationship,善待自己与他人

Meaning,过有目标的生活

Achievement,成就 = 天赋*努力2

就是告诉每个人,真实的幸福是什么样子的。

 

2.学会延迟满足,抗拒人的异化

 

其次,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类,同时也进一步放大了人性的弱点,对当今人类的社会生活造成了伤害。

 

人越来越无法接受“延迟满足”,同时“人的异化”逐渐加重,“人的主体性和中心性”开始消失。

 

再比如,很多人将金钱这种手段,最后变为了目的。应当用金钱来改善生活、实现自由发展,最后为了追求金钱带来的地位和虚拟价值,成了逐利益之徒,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触犯法律,成为“金钱的囚徒”。

 

很多精神(物质)享受是即时满足的,几乎都触手可及——我们有钱、有资源、有互联网技术这些能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

 

这就意味着技术剥夺了我们等待的快乐和追求的快乐,加重了我们的意义焦虑,即时满足感,让我们越来越无法忍受重复性的工作和学习。我们通过与这些工具发生互动获取所谓的快乐,以“替代”更少地与周边现实世界的人去产生连接。

 

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手机上的各种app上不可自拔。

 

此外,技术带来的信息还便宜,甚至免费。但是,便宜也很可怕,因为廉价背后往往缺乏深度思考和价值理性。这就可能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出现信息茧房。

 

结果就是,我们认识的世界完全是自己想相信的,真实世界到底如何,往往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特别是年轻人,他们似乎都活在了自己脑袋中、活在了自己的心理空间之中。

 

这就引发了一些悲观情绪,乃至现象的产生,比如:键盘侠、饭圈文化、乃至青少年自杀问题。

 

所以,我们一方面提倡大家多思考,同时也要提高自己自控能力,学会延迟满足。

 

如何延迟满足呢?

 

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体育锻炼。

 

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学者都是运动员或者有运动的习惯?

 

因为体育锻炼能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比如,顶尖运动员都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因为体育比赛有跌宕起伏,风云莫测,要能适应这种环境的骤变,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要很强的自控力——游泳、慢跑、瑜伽、太极都不错。

 

第二,休息好。我们发现人休息好以后,自我控制能力强。休息不好,控制能力差。

 

比如,你心情好,别人骂你一句,你笑一笑就过去了,你心情不好,别人骂你一句,你立马就打过去了。

 

第三,对每一件事情设立目标并合理奖励。要“立大志、常立志”——一个好的目标会让你充满斗志,也会让你懂得专注,不会被短暂的快感影响。


还有,技术也弱化了人的主体性,让人的工具性越发突出。

 

最典型莫过于工厂上的流水线工人,一天十几个小时重复一个动作,然后打卡下班,与你接触的就是这些你不知道“流向哪里,谁会使用”的产品,每个工人都是社会生产这台机器上的钉子,彼此之间并没有多少交集。

 

但是,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性的,需要与真实世界接触,需要从自己的脑袋里、心理空间走出来,与外部真实世界、真实的人产生连接,去关心别人、去认真生活、去合作。

 

积极心理学鼓励人合作,因为合作才能带来和谐,和谐的社会才能进步,如果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那就是野蛮人的丛林,不是文明。

 

和谐为什么很重要?

 

因为依靠单打独斗,人类是无法生存的,唯有合作互惠才是进化历程中让人类存活下来的原因。

 

所以我经常讲互惠互利,讲维持好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能,是人的天性,想和别人不一样,想造反,想打人骂人是违背人的天性,那是人的兽性的体现。

 

积极心理学鼓励我们要成为人,积极地去找寻意义,找回主体性,找到联结,而非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善良的人,往往走得更远

很多人都听过世界首富、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故事,他是这样讲述的

 

那是一次我大概十岁时的旅行,我照例坐在后座的长椅上,祖父开着车,祖母坐在他旁边,吸着烟。我讨厌烟味。

 

在那样的年纪,我会找任何借口作些估测或者小算术。我会计算油耗还有杂货花销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听过一个有关吸烟的广告。

 

我记不得细节了,但是广告大意是说,每吸一口香烟会减少几分钟的寿命,大概是两分钟。无论如何,我决定为祖母做个算术。

 

我估测了祖母每天要吸几支香烟,每支香烟要吸几口等等,然后心满意足地得出了一个合理的数字。

 

接着,我捅了捅坐在前面的祖母的头,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骄傲地宣称,“每吸两分钟的烟,你就少活九年!”

 

我清晰地记得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而那是我意料之外的。我本期待着小聪明和算术技巧能赢得掌声,但那并没有发生。

 

相反,我的祖母哭泣起来。我的祖父之前一直在默默开车,把车停在了路边,走下车来,打开了我的车门,等着我跟他下车。我惹麻烦了吗?我的祖父是一个智慧而安静的人。

 

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严厉的话,难道这会是第一次?还是他会让我回到车上跟祖母道歉?我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状况,因而也无从知晓会有什么后果发生。我们在房车旁停下来。

 

祖父注视着我,沉默片刻,然后轻轻地、平静地说:“杰夫,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

 

之后,我明白了“聪明是一种天赋,但善良是一种选择。”


很多人会觉得:我做一个善良的人,不是摆明着让其他人骗我,那我岂不是傻子?

 

但我想说的是,因为善良,你树立起来了你是一个有良知的好人的标签,进而会在你的周围围绕你形成一个紧密的价值网络,然后蔓延开来。

 

如果你是一个居心叵测之徒,那你绝对会众叛亲离,就像坏蛋团伙往往不长久,小偷与小偷、强盗与强盗,往往才是敌人。

 

什么是善良,我认为就是致良知。

 

那什么是良知?

 

良知一定是人类几千万年的进化和环境选择出来的竞争优势。

 

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都是我们的良知,这是我的一个理论上的突破。

 

从研究来讲,积极心理是进化选择出来的人的特性,动物并没有这些特性,能够区别人和动物的那些特性,才是真正的人性。

 

现在我们发现这些都是积极心态,我们所谈到的人类的一些特性,都不是人的特性,是人和动物的共性,叫做兽性、贪婪、野蛮,这些都不是人的特性,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康德(Immanuel Kant)有一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为什么康德把仰望星空和思想道德连在一起?

 

就是因为这是人性的体现。阳明先生说知善知恶为良知,道德之心就是人的天性。

 

知道什么是良知之后,就要懂得知行合一,其实在心理学上,对应着的就是具身认知。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行动的知识呢?

 

主要的原因是现代心理学发现,知识的储存方式不是,或者更加严谨地说,不完全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皮层中的。

知识它存储于人类的身心体验中。知识不在书中,而在人类的身体、欲望、思想、情绪等行为之中。这就是具身认知的意义。

 

所谓“具身”,不过是想说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并非纯概念性的,并非是将外部世界都化作一个纯粹概念性的心理表征(representation),我们的身体同样也承载着表征世界的任务。

 

当我们看到蝴蝶时,不仅仅应该想到了昆虫的抽象概念,同时还会想到了有翅膀、想到了会飞,我们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也让我们感受到翩翩起舞,而承载在我们身体中的知识也让我们像蝴蝶般手舞足蹈时那样,体验到化蝶般的痛苦和升华。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把积极心理学从抽象的说法变成具体的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

 

此外,善良的人,往往也会更有同理心,而同理心对于人类生活,非常重要。

 

微软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用他的同理心刷新了微软,他和比尔·盖茨不同,盖茨不是那种会说“嘿,做得好”的人,他会说“我来讲讲你们今天做错的20件事情”,而纳德拉是那种“烂泥滩里发现玫瑰花瓣”的鼓励者——这就是同理心带来的力量。

 

纳德拉说:在过去为主流商界所嘲笑的东西,恰恰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市场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

 

总结

 

很多人认为我提倡积极心理,就是让人开心、傻乐。

 

事实上,我希望的是人人都可以过上一种在精神上更加高尚的、更有意义的生活,而非完全沉浸在物质利益带来的快乐之中。

 

我也希望我们能够获得并保持一种自由,一种思想与选择的自由。

 

你可以用悲观的、斗争的、世俗的知识体系去引导你的个人生活,也可以用我们提出的积极的知识体系去“改造”人生。

 

米塞斯(Mises)说:对人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选择和推理的责任。

 

其次,人格独立也是一件大事。一个无法独立的人格,是无法活出有意义和幸福的人生的。         

 

对于培养独立人格,我有三点看法:

 

第一,坚守良知,唯有坚信自己的信念是“致良知”的,才能坦然自若地面对。

 

第二,寻找同盟,知识体系不一定来自于大的社会环境,那些真正用爱和自由结交你的,一定能够让你更加坚定。

 

第三,学会快乐。如果独立没给自己带来快感,要坚持也不容易。

世界的复杂性亘古不变,人生的不确定性如影随形。

而悲观者善于总结,所以他们总是对的。

 

但乐观者善于行动,所以他们总能成事。

 

或者如马斯克(Elon Mask)说:乐观也好,悲观也罢,管它呢!在上帝面前做血证,我就是拼了命也要把事做成。

 

想成为哪类人,全凭自己决定。

作者简介:君莫笑,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授权转载,中国新商业知识共享社区,3000多篇干货笔记,组织管理、商业模式等28个主题可精准搜索。
排版:小鲸鱼 沉默的杜飞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