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Agun
设计:TT
排版:TT
主播:Aplin
来源:微信公众号: 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原文标题:没复习完的你,为什么还在刷手机?X 自我妨碍行为|岩读
每逢考试,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在考前一晚疯狂玩游戏或者做其他与考试无关的行为。
如果他们能在考试之前进行学习,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绩。
但是他们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呢?
不由得让人觉得:我们人类有时候真是一种搞笑的动物,明明可以渐进取得成功,偏要给自己铺设障碍。
但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并没有真正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01
药丸测试实验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药丸测试实验。
想象一下你是某某大学的实验被试者,你通过猜测答出了一些智力难题,然后被告知:“您是目前为止的最高分!”
当你还在为自己的幸运感到难以置信时,给你呈现两枚药丸,你必须服用其中一种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测验。
一种药丸有助于增强你的智力活动,另一种则会干扰你的智力活动。
你会选择哪一枚药丸?
经测验,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二种,以便为不久之后可能会出现的糟糕成绩准备借口。
02
通常在什么情境中会发生自我妨碍行为?
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有它的起因。对自我妨碍行为的研究表明,目前至少有四种情境与个体是否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有关。
1.任务表现情境
当情境能够引起评价,他人在场就增加了个体自我呈现和保护自尊的动机。因此,个体为了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就会尝试使用一些策略来影响他人的知觉。
Shepperd等的研究表明,公开场合的自我妨碍行为要多于私人场合。Kolditz和Arkin的研究也发现,个体在公共场合更易于进行自我妨碍行为。
Hobden和Pliner的研究则发现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在公开场合和私下场合都易于进行自我妨碍行为,而高社会性的个体仅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妨碍行为。
这表明,有他人在场的公开场合比私人场合更易于引起自我妨碍行为。
2.个体对任务结果重要性的认知
不同的任务,个体对其重要性的觉知也不同。
如果个体认为表现任务不重要,那么就不太注意表现的后果,即使失败了,对个体自尊的影响也不大。
如果认为表现任务很重要,那么个体无疑会十分注重后果,害怕失败会影响自我概念, 就有可能采取自我妨碍行为,正如Arkin所研究的,任务的重要性决定个体是否会采取自我妨碍行为。
3.对任务结果和任务性质的反馈
个体对未来结果的控制感会影响个体在下一步活动中的表现。
Berglas等人在研究中采用非依随性成功反馈,即并不根据个体真实的情况来进行反馈(像被试实际成功了,却告诉他失败了),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会影响个体表现出消极的行为反应。
Snyder的研究发现将被试置于一个面临智力评价的场景中而被试不能确定能否成功时,即使没有先前的不一致的成功反馈,被试也会做出自我妨碍行为。
4.生活中的学校和课堂
以前对自我妨碍行为的研究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生态学效度低,应用范围也比较窄,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注意到在课堂和学校这种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中,学生可能为应付对自身造成的威胁,有意识地降低或放弃努力,这就是学业自我妨碍策略,学校既为学生提供了使用自我妨碍策略的情境,又提供了使用这种策略后的评价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认识到努力并成功是值得赞扬的 ,而努力却失败了会给人留下低能的印象。使用自我妨碍策略后,成功了是因为高能力,失败了却是因为外部因素的阻碍作用。
Urdan和Midgley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遇到被同伴评价的情况时,比遇到被成人评价的情况更容易进行自我妨碍行为;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处在个人成绩目标的学习环境,比在个人任务定向的学习环境中更容易发生自我妨碍行为,因为在成绩目标定向的学习环境中,更关注的是个人的能力,而非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回避成绩目标(即避免失败)同自我妨碍行为正相关。
国内李晓东教授的研究则表明不同个人目标取向(成绩取向或任务取向)对学生的自我妨碍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这同Urdan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不同的,可能是因为中美两国学生的经历不同而造成了差异。
Croy和Kimble发现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会自我妨碍行为,而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自我妨碍行为,说明自我妨碍行为的出现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
03
自我妨碍行为的后果
自我妨碍行为产生的后果,可从对他人和个体的影响两方面来看。
对于个体来说,大部分的研究认为,自我妨碍行为虽然能使个体当前免受负面评价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增加个体的焦虑。
Covington的研究表明,即使个体能使他人不对他们形成低能力的评价,他们也会对自己形成消极的看法,特别是对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过多进行自我妨碍行为,增大了失败的可能性,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减少对学习的兴趣,继而又会进行自我妨碍行为,陷入恶性循环中。
但在实验条件下,自我妨碍者事先为可能的失败 找到了借口,可以不必担心表现结果,而更加专注于活动本身,能提高表现。
对于他人来讲 ,Luginbuhl J和Palmer R发现,尽管他人没对个体的能力做出负面归因,却对这些妨碍者的印象不好。他们还发现,当个体进行了行动式自我妨碍却成功了的话,那么在他人眼里, 他比那些成功了却没进行自我妨碍行为的人,拥有更加突出的能力。
Rhodewalt的结果表明 ,行动式自我妨碍者比自陈式自我妨碍者在人格特质上得到了更低的评价。总的来说,与没有自我妨碍的人相比,自我妨碍者往往会得到他人更低的评价。
最后,致还没复习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