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定义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玩过的过家家游戏?
在与小朋友的过家家游戏中,你有时扮演妈妈,有时扮演孩子。当你是妈妈的角色的时候,你会承担起照顾宝宝、做饭、打扫屋子的责任;当你扮演宝宝的时候,你会奶声奶气或者调皮捣蛋地向父母提出各种需求,或者认真地上学放学写作业等。
在这种孩童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已经对于一个家庭中,父母应该分别承担什么责任,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情形成了一致的认识。这种角色的分配大致就是父母会照顾家庭和孩子;而宝宝在父母提供的幸福生活中快乐地成长。
这种对于父母责任及孩子角色地认知,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也一直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想法与观念。就比如你询问一个成年人,他认为好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可能会告诉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五好家庭准则。
其实,不论是幼年时我们在过家家中对于父母孩子职责分配的共识,还是成年后通过社会标准认可的幸福标准。它们都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逐渐内化在个体心中的社会标准与价值。
这些内化在个体心中的标准与价值,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即“概括化他人”。
概括化他人,最初是由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中提出的,他认为:
概括化他人,是社会成员(尤其是儿童)所处社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标准和价值的总和。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和角色游戏认识它,并利用它代表的社会规范限制自己的行为。个体通过团体生活而将之内化,故它也是社会控制的桥梁。
米德认为,“概括化他人”是个体自我发展中最后阶段的关键性因素。对于人的行为具有着重要的影响。注意这里的“他人”,并非指特定的个人或一群人,而是指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背景/来源
概括化他人的理论提出者,G.H.米德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传播学家。他在自我理论和符号理论研究面具有开拓性的贡献。他认为: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姿态和态度的表达形成了具有普遍表意特征的符号,符号内化为人类思维和心灵的存在状态,同时在社会交往关系中显现符号意义的表达。
而这种在社交关系中所内化的共同的符号,即可以理解为人们所形成共识的社会标准与价值,即“概括化他人”。从人的成长历程中,“概括化他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总结为如下历程:
-
模仿阶段:1 岁以内。此阶段孩子与母亲通过手势交流,母亲作为孩子生活初期经常来往的重要他人,对于孩子的自我发展有重大影响。
-
游戏阶段:2-4 岁间。孩子们开始在社交互动中扮演他人,在这种角色游戏中,他们不断实验重要他人的角色、以及他们对重要他人的期待与感受。此时,孩子逐渐开始把自己看做社会客体。
-
博弈阶段:4 岁以后。孩子开始与家庭外的许多团体发生联系,他们逐渐开始把家庭看作是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一个群体,他们关注的重心,逐渐从家庭中父母对他们的期待与要求,转移到社会的期待与要求,并在成长中逐渐形成一般化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与要求。
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个体的“概括化他人”的观念就逐渐的建立了。这样的概括化他人,带着个体对于社会道德要求及价值判断的内化,也带着自己期望在社会中被他人所如何看待的想法。
这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的“自我实现需求”有一些相似。米德谈到自我实现时指出:
个体有各种各样途径可实现自我。而对于社会化的自我,需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去实现。
即在社会关系中,个体必须得到他人的承认,才具有大家所广泛认可的价值。所以“概括化他人”,是逐渐内化在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念,我们通过概括化他人来要求自己及他人。
以上,就是“概括化他人”这一概念所形成的过程及背景的一些探讨。
案例分享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案例,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概括化他人”。
先看一个熟悉的场景,关于好学生与坏学生。
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好学生应该有哪些品质和特点,坏孩子又是因为做了什么而不被喜欢。我们在学习及与同学的社交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致地共识,那就是好学生应该学习认真、团结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坏孩子则上课说话、不按时完成作业、欺负同学等等。
这种对好孩子的要求,似乎就是我们学生时代所努力追赶的目标。是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自己是一个热爱学习、乐于助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那么老师和父母会更喜欢我们、同学会更愿意与我们在一起。成为好学生,这一“概括化他人”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人生很多年持续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们评价别人行为的准则。这种准则在很多人心中都具有着一致性。
再来看看恋爱关系中的“概括化他人”。
小张谈过3个女朋友,在每一次的关系中,他都基本采用着相似的模式,那就是先约喜欢的女孩子聊天吃饭,增加彼此的感情;再送对方可心的礼物,希望能够增加女孩对自己的好感;在平日里要对对方嘘寒问暖地关心,努力地照顾女孩,让她感受到来自关心与温暖;最后是找合适的机会表白,然后在恋爱关系中更加努力地给女孩以照顾、在乎和温暖的感觉。谈到对恋爱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小张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是给对方安全感,让她感受到我的在乎与照顾”。
照顾对方、给对方以安全感,似乎是很多人对于在恋爱关系中,男生所承担角色的看法。我也听到过很多女孩子在谈到理想男友的时候,都会说“我希望他是一个能够提供给我安全感的人”。
这种对于恋爱关系中安全感的共识,即可被认为是内化在个体心中的“概括化他人”。所以为了提供给女孩安全感,男孩们一致性地期待自己更强壮、更优秀、更被认可;女孩们一致性地期望遇上能够给自己安全感的人。
通过以上的案例,你是否对“概括化他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呢?
相关科普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米德的“概括化他人”理论,我们还可以看看他的自我、主我、客我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他的思想具有重要帮助。
-
自我。自我的产生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意味着个体通过在群体内相互作用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这同时也说明群体的优先存在。
-
主我。主我是自己眼中的我。在群体中,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在群体中的行为的,我们对于自己有着什么样的评价与看法。
-
客我。客我是别人眼中的我。在群体中,别人是如何评价与看待你的,别人对于你的形象描画是什么样子。
比如,在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有人通过网络写文章做视频等方式,来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想要借助这些渠道来表达“自我”,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所分享的内容非常有价值、能够影响和帮助他人,这是他们对于“主我”的认识。内容分享出去后,他们会获得别人各种各样的评价,这些评价这就是“客我”。当然,这些所有的观念,或多或少,都是与我们统一的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为“概括化他人”。
个人见解
在我看来,“概括化他人”就像是我们生活中,深深植根在人们心中的一些标准与价值。
这些标准与价值,受制于社会文化等因素,已经内化为人们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些标准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比如好学生的标准是认真读书,考试得高分;好员工的标准是努力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好父母的标准是为孩子尽可能地多付出,给他们以能力范围内最好地教育条件及生活环境。按照社会统一地标准,人们可能会压抑自己的特长与天赋,转而成为一个平庸普通的“老好人”。
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这些公认的标准让我们的生活会更有秩序,人与人 之间相处会更加简单和谐与融洽。因为当我们在看待和处理事情具有一致的标准的时候,我们将能够更加跟容易相互沟通。
在我看来,理解“概括化他人”很重要,因为它作为能够保留下来的准则,一定是在曾经为我们带来过益处。
但是我们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地积累和更新符合时代要求的“概括化他人”理念,在不断地反思中,让内心的准则更加完善。
在反思中不断前进,是我对概“概括化他人”对我们影响的认识。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都将逐渐实现更好的自我;社会的准则与观念也将更加符合时代发展情况下人的多样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