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菜从纯情女到绿茶婊,互联网对儿时记忆做了什么?

文:林志伟
来源:S-Tech(ID:S-Tech1014)

互联网向曾经的儿时偶像下手了。

在一场全民化身侦探的“考古”浪潮中,诸多经典老剧遭到“挖坟”,剧中人物的一言一行被再次放置在聚光灯下,经由网民的细细考究后,得出另一番解读。《流星花园》中纯情的杉菜被发掘出“绿茶婊”属性,《情深深雨蒙蒙》中重情重义的书桓被戴上“渣男”的帽子,而在《还珠格格》中被恨得咬牙切齿的容嬷嬷则“逆袭”成为了好人。曾经熟知的影视角色在互联网上,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网民频频将童年记忆中的影视片段翻出来,并惊奇地发现了另外一种打开方式。“毁童年”式的解读视角引发了全网的“考古”热情,网友们乐此不疲地在原始的影视文本中寻找素材,将其重新制作成表情包、长图或短视频等,并与当下的语境产生戏剧性的颠覆效果。

在这股解构影视文本权威的考古浪潮到底带给了网民什么呢? 

01

童年记忆的颠覆

人设变化”是童年记忆颠覆其一。

网友细致地将何书桓的人物台词截图保存为长条图,发现其言行常有打脸之处。剧情发展伊始,何书桓便一边追求着依萍,又与如萍保持着暧昧的互动,将“中央空调”的温暖带入两个女孩心中。被如萍的爱意打动后,何书桓在内心独白中宽慰自己“我不是天下唯一为两个女人动心的男人吧”,这种对多角恋情暧昧不清的处理手法被网民评价为“渣男楷模”。


(与如萍的暧昧合照被发现后,安慰依萍“心里只有你”)


(与依萍在一起后,安慰如萍“我真该死”)


而记忆中一向是“气氛破坏王”的杜飞面对用情不一的何书桓,则每次能直接怼到对方的痛点,让网民大呼过瘾,“耿直男孩”的人设使得杜飞这一角色重新俘获了大家的喜爱。


(书桓说自己心死了,杜飞回怼“嘴巴没死”)

种种的“人设变化”都是网民主动打破和颠覆过往的记忆,这一过程伴随着各种因反差而产生的戏剧性效果,这种对反差的追求,是互联网考古的一大特质。

 

除人设的颠覆外,网民在“考古”过程中也时常感到“三观被刷新”。在首播于1996年的《一帘幽梦》中,男主费云帆对绿萍说道:“你失去的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是爱情”。这种将爱情凌驾于生命之上的观念让网民感慨,被刻画得不正常的绿萍可能是最正常的人吧。

显然,人设和三观的双重颠覆与温馨而美好的儿时记忆相去甚远,曾经赚人热泪的爱情故事,如今却变成了一地狗血。大呼“被骗多年”的年轻网民幡然醒悟,自觉地加入这股考古热潮,不断提供新的证据,叹息当年“痴情错付”。

按詹金斯的理论,网民对经典老剧的考古现象是一种互联网语境下的参与式文化,参与其中的网民则是文本的“盗猎者”。网民们像游牧民族一样在不同的文本之间游走,并且将文本“盗”过来为自己所用,通过重新编排和编辑,赋予其一套全新的意义。

在考古过程中,网民不再盲目地感动于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而是从原本的影视文本中获取素材,通过拼接等再创造的方式,重新得出一套符合自身立场的人物设定。

02

互联网考古背后的现实关照

任何一种热门现象的出现,都是大众社会心理的映射。网民重新翻出过去的影视剧,不仅解构了原有文本的表达,也在这一过程中达成对现实的关照。

昨天的时髦=童年黑历史?

不难发现,网民都是用当下的标准衡量剧中人物的言行,记忆与当下之间的认知偏差其实反映了网民在审美和价值取向上的变迁,这亦是互联网考古现象兴起的社会根源。

首播于2004年的台湾偶像剧《紫禁之巅》,在14年后,剧中的尬舞片段被网民无情翻出,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流传,收获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01年,台湾偶像剧迎来“黄金十年 ”,《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等系列偶像剧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飘逸的刘海、夸张的服饰、桀骜不驯的叛逆形象,被当时的中学生视为潮流和时尚,是一种彰显个性的符号工具,让他们在被校服和马尾抹平了审美差异的校园中得以自我展现。

潮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商业不断地建构和引领新的时尚,从而持续地刺激起大众消费欲望,这让时尚总是很快过时。时至今日,台湾偶像剧在内地已日渐式微,社会的时尚潮流也如上了发条般快速更迭。性冷淡的简约风还未刮走,波西米亚长裙的裙角还在女孩身上摆动,社会又迎来了追求“土酷”的复古风。

今天的土酷在无情嘲笑十年前的非主流,明天的时尚可能将要讽刺今天的性冷淡了了;曾经引以为傲的潮流成为了老土的时尚弃儿,在现在看来则只是恶意满满的童年黑历史。跟现在的年轻人谈起长刘海和略显浮夸的装扮,或许只能联想起某个城乡结合部的理发师tony。


此外,曾经赚人热泪的情节如今饱受诟病,《情深深雨蒙蒙》《一帘幽梦》等琼瑶笔下的爱情观越发难以与现在的人产生共鸣,亦体现了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变迁。

大众文化作为特定时代普遍流行的审美趣味和常识价值观的代表,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因此也难以咬合前进的时代齿轮。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年轻一代身上带着一种后现代的气质,强调个体感受的满足,表现出与传统迥异的价值取向。

在情感方面,女权主义、性少数群体运动、包括目前的ME TOO等社会性别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和性别观念的解放,重塑年轻个体对于性别、两性关系和爱情的认知恋爱双方愈发重视在情感关系中个体人格的独立和平等,而不是将一方矮化成一段关系中的依附者,因此经典老剧中在多个异性中徘徊的多情男主被视为滥情;依靠心机争夺男主的白莲花女主亦被诟病为将自我矮化为情感中的依附者,依靠与其他女主的斗争获得爱情。


互联网上一起嗨

而将互联网考古现象演变成为一股热潮的,则是在互联网语境下,网民的集体记忆被唤起后所引发的狂欢效应。

集体记忆是在一个群体里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亦是建构群体认同的基本依据。随着近代文化工业的兴起,影视剧、动画等特定的媒介内容会成为“世代认同”或“世代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特定的影视类型会成为某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认同来源。

参与考古热潮的,往往是90后和少部分80后的年轻网民。台湾偶像剧的黄金十年与他/她们的童年有交集,成为这一代人集体的媒介记忆。现如今,留在童年记忆角落里的影视剧人物,借由互联网上的讨论被重新唤起。伴随记忆唤起的,还有作为同一代人的集体认同,90后网民仿佛接收到来自童年时期的暗语,不自觉地参与围观,甚至投入到对集体童年记忆的考古中。


更重要的是,曾经的童年记忆与现实的语境发生了错位,产生了戏剧性的颠覆效果。在集体忆旧和网络娱乐的双重作用之下,雪球越滚越大,更多的个体加入其中,引来更大规模的拼贴和模仿,掀起一波网民集体的娱乐狂欢。

我们可将这种传播过程视作一种游戏,人们制作和传播表情包,其目的不在于传递特定的意义,而是为了获得快感。例如网民自发创造的“今天的雨跟依萍向他爹要钱时一样大”,这句抖机灵的话本身并未承载任何意义,却能让熟悉剧情的人会心一笑。

网民们的“主人公”意识

网民之所以热衷对经典老剧的“考古”,除了追求一种无意义的休闲娱乐外,在特定语境中也成为一种宣泄特定社会情绪和瓦解权威的话语工具。

1983年的罗大佑在《现象七十二变》中唱道:“彩色的电视,越来越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这是父辈一代借由他们的媒介记忆,对当下特定的社会议题发表看法。90后网民同样在这波考古浪潮中,发出这一代人的声音。

一方面,年轻网民打破了影视制作者的权威,将对文本的解释权利占为己有,通过二次创造,使其成为宣泄社会情绪的话语工具。

例如曾经打动数亿人的“还珠姐妹”在现实生活中接连陷入丑闻纠纷,当年被观众恨得咬牙切齿的容嬷嬷则“逆袭”成为好人,网友感慨“容嬷嬷当年扎的都是坏人呐”。

影视形象与现实丑闻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强大的张力,网民以这样一种娱乐化的柔性方式达成对当事人的嘲讽和不满情绪的宣泄。

这种矛盾在互联网上处处可见。技术赋权的年轻网民通过对符号的挪用、拼接和散播,在重新建构起来的语境中传递着特定的社会情绪。“小猪佩奇”与“社会人”的矛盾组合,除传达一种“反差萌”造成的喜剧效果外,成人审美的儿童化也折射了当代青年人面对结构性压力时拒绝社会性成长的逃避心理。

另一方面,年轻网民瓦解了传统影视文本背后的传统观念,对自我的价值观念进行了革新。在对昔日偶像的网络讨伐中,追求个体独立、忠诚等婚姻观念亦更加深入人心。互联网考古不是一场对记忆的缅怀,而是一场集体的革新。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曾经陪伴我们童年的老熟人没有被遗忘在时代的车尘后面,而是在网民的集体“考古”行为中,在新的语境中重获新生。它既是一种集体记忆,也是一种关照现实的工具;它是一代人成长过程的某个注点,呼应着现在与未来。

参考文献
温朝霞,《中国青少年的“哈日哈韩”现象及其反思》[J],青年探索,2008,7-10
杨玲,《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4-70
周海燕,《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J],新闻传播与研究,2014(9),39-50

作者简介:林志伟,ST轻内容创作人
责任编辑:Spencer 周芝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