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关系:自恋伴侣的秘密 | 一周全球心理学新鲜事

撰稿 | 孟静、王宵钰、文白、Barry
编辑 | 乌鸦茶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原文标题丨有毒的关系:自恋伴侣的秘密 | 一周全球心理学新鲜事(2021/12/20)

01

有毒的关系:自恋伴侣的秘密


最近大家被“蕾神之锤vs宏慌之力”的瓜撑到不行,心理圈也不例外,以至于当事人接受婚姻咨询的历史都被翻了出来。但作为有操守的心理学人,我们需要先声明的是,伦理要求:不得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公众人物发表诊断性的言论。

其次,我们看到明星或高知家庭的种种不堪,私生活抖落一地,但实际上,普通人闹离婚时的狗血程度,与明星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我们不容易看到。对于普通人,我们依然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来避免在情感关系中踩坑。

因此今晚的第一篇,我们来梳理一些自恋者的特点,帮助普通人在生活中识别他们、坚定自我,并做出自己的决定。

自恋之人的秘诀在于他们感到不安全并且需要帮助,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感到强大和可控,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更容易理解他们整个的个性特征。

在恋爱关系中,他们是游戏玩家,通常会坚持要求另一半满足他们的无情要求,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了解自恋者的想法至关重要。

自恋者必须控制他人和他们的环境,包括一个人的信仰、感受和行为,这样他们才会感到安全,他们通过贬低、操纵他人来抬高自己,费尽心力的避免体验那种足以让他们淹没在情绪中的不安全感。

自恋者的不安全感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对任何轻微或想象中的批评都非常敏感。如果你不同意,你一定是错的,因为他们必须是对的。

他们无法为自身的言行承担任何责任,这源于他们的耻辱。因为他们太害怕被评判因而不能承认任何错误或错误,甚至不能承认自己的话,以免被要求解释自己。

就像遇到麻烦的孩子一样,他们的第一道防线是否认,包括有意识地撒谎。否认之后的防御是责怪他人。事实是无关紧要的,你浪费时间和他们争论。他们甚至可能会说是你让他们做某事,说你控制他们,如果被指出这一点,他们会感到震惊。

所以,不要迷恋自恋者他们的游戏,如果你不幸身处这种关系当中,愿你可以诚实的面对自己,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

02

雾霾天可以跑步吗?

不少小伙伴会在寒冬腊月依然坚持锻炼,先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拥抱,运动这件事情有时候也会上瘾,它的确会带给我们快乐,并让我们更健康。

我们在之前的新鲜事中,也多次科普运动带给人身心的益处,但是,如果遇上雾霾天气呢?雾霾天还能跑步吗?

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慢跑或竞技运动等剧烈运动,对大脑的益处较少。

该研究主要考察了指示大脑健康的标志物脑白质高信号和大脑灰质体积。更大的灰质体积和更小的脑白质高信号是大脑整体更健康的标志。

该研究调查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8600名平均年龄56岁的人,使用运动检测设备测量每个人一周的运动量,并基于空气监测和交通、农业和工业空气体污染源等来模拟空气污染水平。

结果表明,空气污染不会改变体育活动对大脑灰质体积的影响,但是会改变对脑白质高信号的影响。在空气污染程度低的地区,剧烈的体育运动可以降低脑白质高信号,但在空气污染程度高的地区则没有发现这些好处。

总的来说,空气污染抵消了一部分运动带来的好处,不过,从影响程度来看,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并不能抹杀运动的贡献,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大约相当于衰老一年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一半,而剧烈运动对大脑健康的正面影响则要大得多,大约相当于年轻三岁。

因此,雾霾天气确实会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但运动依然有用,当外面空气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在室内活动,并打开空气过滤器。

03

在游戏中的行为,会反映出我们的性格吗?


游戏到底能给玩家提供的是“重塑自己”,还是“照镜子”的机会?

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自由来重塑自己,探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身份,有些人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个性和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之间可能会有一个清晰的界限(Yee et al., 2011)。

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了人们的个性特征和他们的游戏玩法之间的联系。

一项研究(Graham & Gosling, 2013)发现了一个明显令人惊讶的结果——那些被游戏驱使着在虚拟世界中获取成就的人,通常具有较低的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对成就的渴望与高度的尽责性是相关联的。研究者们认为,这可能意味着某些特征在网络上的表现与线下不同。

然而,另一项将行为数据与玩家个性特征相关联的研究表明,责任心则更多的与非战斗相关的成就有关。仔细观察人们在这些游戏中所做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虚拟世界中人格是如何表现的。

Yee等人的研究通过分析超过1000名魔兽玩家的游戏记录与任务记录,并让他们完成了大五人格(宜人性、外向性、尽责性、开放性和神经质)测试。结果发现,许多玩家游戏中的行为足以反映他们真实生活中的性格。

例如,更外向的玩家会倾向于进行更多的团体任务,比如说地下城探险、合作打副本等等。而内向的玩家会更多地进行进行单人任务,比如主线和支线任务。

高宜人性的玩家会给他人更多虚拟的拥抱,并且偏向于非战斗的活动,比如探索;而低宜人性的玩家则倾向于虚拟世界中杀人取乐。

高开放性的人,就是那些更偏向高认知难度和不确定性的人群,喜欢创建更多的角色,体验不同的剧情选择,并且也更喜欢非战斗任务。那些低开放性的人呢,则会更偏向于传统的,战斗导向的娱乐方式,也会花更多时间在地下城与劫掠上面。

所以,有时候玩游戏,特别是那些自由度极高的游戏,也是一个了解自己的途径。


04

比享受成功更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


每个人都经历过失败,但对失败的反应却不同:有些人深陷挫败感,认为自己无法再把事情做好;有些人则把失败当作一个学习的机会,从中汲取经验。


一项有趣的研究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有些人把挑战和失望当作重新集中思维的机会,这些人具有成长型思维,还有一些人认为失败是彻底的失败。他们认为他们从来没有天赋或技能,他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有。


这些人具有思维定势,相信人要么有天赋,要么没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人一定属于前者或后者。


19世纪,爱迪生试图发现一种能够维持光的元素,他尝试了100次,1000次,10000次,有记者采访他,“你一直在尝试发明白炽灯,但每次都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爱迪生看着记者的眼睛说,“我没有失败,我发现了10000种行不通的方法。


爱迪生相信,每一次不成功的尝试都让他离自己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在对有创造力的人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有创造力的人与不具创造性的人最显著的区别之一是,有创造力的人会犯很多错误,然后继续克服它们,而非创造性的人犯了一个错误就停止了。


大多数人认为成功和失败是两极对立的,实际上,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不同部分。


有位火箭科学家阐明了这个结构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承认我们失败了——如果我们避免真正的反思——我们就什么都学不到。”


事实上,如果我们从失败中得到错误的信息,失败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当我们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监管机构、客户、竞争对手——我们将没有理由改变方向。


“Only those who dare to fail greatly can ever achieve greatly.” — Robert Kennedy

“只有那些敢于经历巨大失败的人才能取得巨大成就。”——罗伯特·肯尼迪


参考文献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oxic-relationships/202112/the-one-secret-narcissists-wont-reveal
Melissa A. Furlong, Gene E. Alexander, Yann C. Klimentidis, David A. Raichlen. Association of Air Pollu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Brain Volumes. Neurology, 2021; 10.1212/WNL.0000000000013031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13031
Carol Dweck.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2006).
Anthony D. Fredericks. From fizzle to sizzle: The hidden forces crushing your creativity and how you can overcome them (Indianapolis, IN: Blue River Press, 2022).
Ozan Varol. 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 Simple strategies you can use to make giant leaps in work and life.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20).
Carol Dweck.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2006).
Anthony D. Fredericks. From fizzle to sizzle: The hidden forces crushing your creativity and how you can overcome them (Indianapolis, IN: Blue River Press, 2022).
Ozan Varol. 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 Simple strategies you can use to make giant leaps in work and life.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20).

作者简介: 孟静、王宵钰、文白、Barry,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慧汝心以解忧,荣吾德以隆业——慧心荣德! 慧心荣德是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网址: www.huixinrongde.com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