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也许我不该这样开始,但我控制不了。」
爱情是一个让人盲目的信号,会把人变成一头蛮牛,不由自主的冲向红色的旗帜。在蔓延的欲望中,实现激情的杀戮与自我救赎。
冲向红色旗帜的蛮牛,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这是一个问题,但不是莎士比亚可以诠释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诠释权,包括爱情。
这个解释显得理想主义了一点,但爱情向来都是理想主义的。
现实主义不是爱情的底色,而是和底色混在一起的调剂。调得好,这感情就越发的美,调得不好就会毁掉一幅作品。
02
提到颜色,我想谈一部跟颜色有关的电影,这部电影上映于二十年前,在二十年后得到清晰重现的机会。就像洗刷什么,又像擦去什么。
《蓝宇》,胡军和刘烨献上了他们的演技,坊间传说两人在电影里动了真情,导致后来刻意不再合作,避免更多的「问题」。毕竟两位是理论上直男,后来也各自成家。
从这个传说回到《蓝宇》。电影描绘的也是类似的故事,不同世代的同志,不同成长背景和人生观的同志,他们在一个时空中中交会,擦出了火花,也擦出了摩擦。
胡军扮演的角色叫陈捍东。「捍」这个字有保卫的意思,「东」又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我以为这个名字富有隐喻,一个捍卫东方太阳的男人,象征一个男人对自我阳具崇拜的现实体现。
陈捍东是同志,但他极力隐瞒自己同志的身份,而他更想隐瞒的是自己的感情,他总是在同志圈里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好像跟谁都可以睡。
但实际上,一个老是说自己是玩家的人,可能就是最玩不起的那个人。他知道自己一旦投入感情就无法自拔,所以他必须更加警醒自己,高度自我防卫,以免为自己的心碎受伤。
当胡捍东遇到蓝宇,一个涉世不深的弟弟,他总爱说这是一场游戏。
其实如果真的是游戏,又何必老在嘴上挂着。念念叨叨的,倒像是在提醒自己,提醒自己要把控好自己的角色。
某天,陈捍东的自我防卫升级了,他告诉蓝宇他要成家,理由是「人都要成家」。蓝宇提醒陈捍东,要他接受自己的本性,就像精神分析试图帮来谈者重新整合他的自我,可是陈捍东选择「听从」超我。
认识自己也接受自己的蓝宇,知道会受伤还是愿意去爱的蓝宇,某个角度来说比眼前这位年长、事业有成且满嘴人生道理的大哥,在心理层面上更健康。
他没有留下蓝宇,也没有留下他自己找女人组成的家,因为谎言留不住任何东西。他唯一留下的,是他自己的后悔。
03
对比其他同志电影,《喜宴》、《春光乍泄》、《断背山》、《春风沈醉的夜晚》、《谁先爱上他》。(尽管如此,纯以风格来说,《春光乍泄》是当中的异类)
《蓝宇》和他们有相似之处,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呈现爱情中的权力结构。
我不觉得这些电影虽然有同志情节,但就仅仅是属于同志的。
爱情的权力结构,不管是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还是什么恋都存在。就像不管民主、社会、共产或其他制度,权力问题依旧会在政治中体现。
人就是政治的动物,也是权力的动物。这是人的本性,人天生有掌握大局的欲望。失去掌控感,往往象征失去安全感。这就是某些人必须牢牢抱紧某样身外之物的原因,有人要通过钱来拥抱安全感,有些人通过身边的温度,安全感用各种方式呈现人性的美丽与丑陋,再以各种形象渗透人们的生活。
权力的形象在不同世代中,有不同的意义,因为不同世代遭遇的权力叙事多少有点不同。
比如台北有个二二八公园,这个公园是同志圣地。就像某些同志酒吧,同志知道要去哪里找到同类。
二二八公园也是民主圣地,二二八是纪念一段名为「白色恐怖」的历史。那个年代,老师白天说了点什么,可能晚上就被宪兵带走,然后再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有些人的话语权,因为缺乏权力的高度而被剥夺。
有些已经是大叔,甚至是爷爷辈的同志,他们也会出现在二二八公园。曾经发生过爷爷辈的同志因为骚扰经过公园的男学生,被警方逮捕。
这些爷爷在他们年轻的那个年代,基本都像陈捍东一样,为了生存而埋藏自己内心真实的自我。他们成家,只是为了避免被当成异类。等到他们年老,他们盼望的时代来了,可是他们已经失去青春,也失去了一部分爱情的可能。
有些事情,等待是等不到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在等待中持续保持不变,有些人就是这样在错过,错过人生的机会。有些事情二十岁能做,或许四十岁也能,可是那终究是不同的。时代变了,自己也变了。
学生时代的恋爱,纯粹的灵魂在爱欲中胆怯、惊喜、哀叹和绝望。这些感受都会随着一个人的社会化,变得更加不敏感。
就像十几岁的男学生,和女生牵个手都能起生理反应,一个七老八十的男人跟爱人上床,吃颗伟哥前还得祈祷药量足够。
做一样的事,就假装自己没变,很多时候只是一个人无法接受自己衰老、风华不在,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
更何况有时你以为未来会更开放,你终将得到自由,于是你尽力保持自己的状态。但可能到了你预期的未来那天,你却发现时代更保守,更加不自由。那么这些年来,你的隐忍和付出又算什么呢?
从这里就回到我前面说的,爱情的底色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只能用来调色。
所以人才要逃避现实,因为我们都害怕失去自己灵魂的底色。
04
写这些,是因为《蓝宇》4K修复版近期在台湾重映,前些日子香港则是重映了4K修复版的《春光乍泄》。
我想起当年读书,跟学弟一起去电影院看《断背山》,我们都喜欢看电影,欣赏李安,首映那周也没找到其他一起看的人,便一起去了电影院。
学弟如今也成家有孩子了,我们也没因为看了那部电影被掰弯。但好像有些人担心看了同志电影就会被掰弯,估计他们就是会宣传胡军跟刘烨乡野传说的那批人。
人总是要面对自己,这是存在心理治疗的假说,也是自两千多年前有哲学以来,哲学家的共识。
儒家说「存心养性」,要明白的正是自己的初心,要看清的正是自己的本性;佛家说「明心见性」,要明白的正是自己的初心,要看清的正是自己的本性。
就是因为很难,所以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才要不断去谈这件事,去谈面对自己。
回到存在心理治疗,存在心理治疗的治疗目标是「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一个连自己的面目都看不清楚,不知道该怎么活出自我的人,是不可能自我实现的。
有些人实现了父母要他们完成的学习目标,实现了社会所谓成功人士该有的车、房、头衔等标配。但这些人快乐吗?幸福吗?觉得自我完整而不空虚吗?
如果一个人明明爱红玫瑰,却因为他人的标准而选择跟白玫瑰在一起,这人一方面可能有人格分裂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是个拿不起、放不下的主,外加是个骗子。他骗不骗别人不好说,至少他得摸着自己的心,问问是不是骗了自己。
05
有些电影看起来是拍给某些人看的,实际上是拍给所有人看的;
有些话听起来是说给所有人听的,实际上是说给某些人听的。
你,认得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