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关进监狱成为一名囚犯,你会变得唯唯诺诺、畏手畏脚,对任何人都恭恭敬敬、如临大敌吗?
如果你成为了监狱中的一名狱警,你会就此摒弃人性中的善良,对你的囚犯施加非人的虐待,而只用轻飘飘的一句“他们不服管教”一带而过吗?
我们大部分人只是在影视作品中见过监狱中的情境、那里的犯人穿着统一制式的囚服,戴着手铐脚镣、低头哈腰;狱警穿着整齐的制服、手持电棍,趾高气昂地审视着每一个犯人,挺起的胸脯快要触到天花板。只消想象一下类似的画面,再面对以上的两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坚定而有力的“绝对不会”。
然而,真实情况会是什么样呢?
斯坦福监狱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人们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不会受监狱环境的影响,保持他们人格的稳定呢?他在1971年开展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期望通过模拟真实监狱的情境找到答案。
在本次实验中,充当监狱的场所是学校里的一处地下室,被试是从学校中招募的24名大学生,他们均是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和你我没什么两样。实验开始之前,志愿者们被明确告知他们有随时退出实验的权利。
实验开始之前,志愿者们被随机分为两部分,12人充当狱警的角色,12人扮演犯人。囚犯分别被“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以一个颇具“仪式感”的形式锒铛入狱,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实验。在实验中,每个人的名字以编号替代,囚犯被关在监狱后就不能自由行动,3个人住一个小隔间,只能在走廊放风。对于狱警的要求则宽松许多,没人对他们进行培训,只是告诉他们可以做任何维护监狱秩序和法律的事情。
令人惊奇的是,实验开始的第一天晚上,狱警就在半夜吹起床哨,让囚犯起来排队,以验证自己的权威是否已经树立在囚犯志愿者心中。随着囚犯反抗的情况加剧,狱警的管制也越来越残忍,从一开始命令囚犯做俯卧撑作为惩罚,演变成用灭火器喷射囚犯,扒掉囚犯衣服,剥夺他们休息的权利,让他们做各种卑贱的工作。
实验中不仅狱警的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扮演犯人的志愿者好像都把实验当真了。教授组织囚犯召开了一次听证会,询问他们如果有个机会可以要求保释,但之前的报酬都拿不到,是否会选择保释。几乎所有的囚犯都同意保释。教授之后又说要考虑一下这个提案,并让他们回到牢房,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抗议。其实只要有人提出中断实验,就能获得和保释相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人已经把实验当成真实,不懂得反抗了。
实验最终只持续了六天就不得不宣告结束。狱警们以为半夜的时候没有人会关注他们的行为,于是在夜间往往会对囚犯更加残暴,使用各种龌龊的手段折磨囚犯,而这一切都被实验组织者通过录像记录下来了。经过同行的提醒,实验组织者们终于意识到志愿者们不该遭受这样非人的对待。
现在,心理学对于伦理的审查越来越严格,为了保护志愿者的权利,类似的实验被禁止开展。斯坦福监狱实验逐渐成为了教材上的一个传说,无法再现,却引人深思。
实验结果和我们所坚持的观点大相径庭,尽管“狱警”可以对“犯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互动,他们还是选择了敌意的和不人道的方式对待“犯人”,就连许多表现的很温和的人也变得凶暴起来。原本情绪稳定的“犯人”逐渐变得依赖、软弱、无助、抑郁、易怒。“犯人”的自我感被削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我贬低的评价,甚至出现了对“狱警”表现得越来越顺从,却积累了更多的对其他“犯人”的敌意。
环境的塑造作用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约翰·华生
作为激进的行为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华生因为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饱受诟病。他的这句话在现代人看来有点过于强调环境对人格的塑造作用。但当我们了解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始末之后,就会发现这句话竟然完美地诠释了实验的结果。人格逐渐趋于稳定的大学生志愿者尚且在一周不到的时间里就完美进入了实验中的角色,何况尚未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婴儿?
为了解释人格的可变性,Wood和Roberts (2006)提出了人格与角色认同结构模型( personality and role identity structural model,PRISM)。模型中的人格是指个体的一般身份。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我们可以是朋友、老师、学生、女儿、母亲……在扮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类型的角色经验。每个人的角色也千差万别,我们都有独一无二的角色经验,这就导致在扮演这些角色时,我们会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人格特征表现。
在实验中,志愿者们扮演着“狱警”和“犯人”的角色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点,这也和Bleidorn (2009)的发现一致,个体为达到目标角色的要求会主动适应与此角色相关的行为。当这些改变的行为模式积累起来,人格的改变就发生了。“狱警”们变得残暴,“犯人”们则越来越退缩。
做改变的观察者
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身边的环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生着迅猛的变化,甚至来不及深入了解和适应。我们或许不会如实验中那样被莫名其妙投入监狱里,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但是改变的环境切实地在我们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样的改变比比皆是,我们比十年前的自己都更依赖手机、更少与人交流;我们的追求从保证温饱变成达成精神世界的自给自足;我们的观念更加开放,更能容纳下新鲜事物……改变悄然发生,蓦然回首才知来路曲折。
如何不被环境的风暴摧毁,又如何让这股不可控的力量为我们所用呢?
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一份觉知,觉察身边环境的变化,觉察自己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采用了怎样不同的策略、其结果又是怎样的。我们不能阻止环境的变化,但是可以决定它们在自己身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当工作压力变大、自己不堪重负,只能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的时候,我们可以觉察到这份疲惫,并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放松。我们无法抵抗环境的强大推力,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这份能量将流向何方。
愿我们每个人在改变的洪流中都能保持这一份觉察,做改变的观察者而不是受害者,让斯坦福监狱的悲剧在这个时代里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