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做情绪的主人 | 心理词条

引言


生而为人就有情绪,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关乎着我们的生活品质。情绪虽然如此重要,但心理学对情绪的研究则开始的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有关情绪的研究才迅速发展开来。如今得益于众多心理学家的持续努力,逐渐形成了情绪相关的丰富的理论模型。

最初关于情绪的研究认为:


情绪主要是生理刺激造成植物神经的反应,比如人的悲伤是因为先流下泪,进而感到悲伤。人是完全被动的、引起情绪的原因是单一的。


后来对情绪的研究认为:


情绪产生的原因不仅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还与中枢神经系统、与环境、认知等等有关。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认为:


情绪是来自环境中或好或坏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Lazarus,1984)。


从这个理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面对情绪是有主动性的,通过调整认知评价,可以做情绪的主人。

                          

概念与来源:

揭开“认知—评价理论”的面纱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是由情绪认知理论代表人之一的美国心理学家R.S.拉扎勒斯提出的。

早在20 世纪 70 年代,拉扎勒斯和苏珊提出“认知—交互作用”的应激模式,是认知领域非常有影响的理论,这个理论说明:应激只有在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需求的能力之时才存在。

心理应激是一种人和环境的特殊关系,当一个人对应激事件不能处理时,这个事件才成为负担,而能处理的人,这件事就不构成应激事件。因此拉扎勒斯强调应激反应的可塑性和个体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认知 – 评价 – 关系”机制。

概念是: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既要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也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而这个“调节”要依靠认知活动进行指导。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被认为有害或有益的环境刺激的反应。


比如,A考了80分的成绩,A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上次考了70分,说明进步了,因此80分这个“刺激事件”对A是有益的;但如果A后来又考了同样的80分,A对自己的期待如果是90分,他就觉得自己考得不理想,那么这个“刺激事件”对A是有害的,就不开心。


同样的80分,同样的一个人,脑子里对事件的认知评价不同,情绪也会截然不同。


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人们通过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就可以做出更适当的反应。所以,对刺激事件的“评价”成为该理论的核心评价又包括: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评价是决定情绪的必要条件,而在动机上,拉扎勒斯认为人先天有避免痛苦与不适等感受的要求,所以这个理论实际是这样一个过程:即对刺激事件的评价与应对的过程。

 


科普时间:

如何在实践中理解与运用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个刺激事件,产生情绪后随之有了对应的处理策略。


评价在这个理论中是核心,那么我们就把这个“核心”拆解一下。


1)【初评价】


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


通俗点儿说,是指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儿?这些事件对我造成了什么影响?是好还是坏?影响到底多大?这个或好或坏的初级评价带来了我们最初的情绪感受。


比如:


我起床晚了——正在发生的事儿

           

我要迟到了——给我造成的影响


我要受到批评——评价为“坏”


我感到紧张——评价后带来的情绪反应


同样,评价一个事件是有威胁的,会有恐惧、焦虑、担忧等情绪;评价一个事件是会得到认可的,会有欣喜、快乐、满足等情绪……不再一一赘述。


2)【次评价】


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


换作内心的对话是这样的:我怎么办?什么措施对我是最有利的?还有别的可能性吗?等等,在内心衡量是否可以应对事件的一切想法和行动。当有把握处理时,就越愿意采取行动。

俞敏洪三次高考才成功被录取,当他经过努力仍然两次落榜时,他也有过放弃的想法,但当他的母亲冒着大雨很疲惫的为他奔波回到家时,他看到母亲的那一刻,俞敏洪决定再次备考,全力以赴。在那一刻,母亲给了他力量,让他坚定了信念。


也就是说,在应对刺激性事件时,可以调动起来的积极因素越多,越有利于结果。所以,要积极寻找可控因素,人越相信他能够胜任,就越能够面对应激事件。所以支持性资源非常宝贵,包括亲人朋友、甚至财力物力。


3)【再评价】


再评价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如果再评价发现自己的行为无效,就会反过来重新对次评价甚至初评价进行调整。当然,重新调整后的结果可能会令自己满意,也有可能不会。

再比如高考失败,有人问俞敏洪:“如果第三年还考不上,你考不考了?”俞敏洪说:“那就不会再考了。”我相信,如果真的如此,俞敏洪照样能够生活的不错,因为他总能从积极的角度去评价所遇到的事情。

我们也看到,没有参加复读的高考落榜生,有些一蹶不振甚至宅在家里不出门,有些走向社会积极学习别的技能,这背后隐藏着认知与评价的不同。

积极的认知与评价,是我们获得良好情绪的基础,也是我们调整行为使之更为有效的动力。

 


真实故事:

认知评价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力量

 

最近,《亲爱的》原型人物孙海洋找到了自己14年前被拐的儿子孙卓,而就在前不久,《失孤》中的原型郭刚堂也找到了被拐24年的儿子郭新振。


两位父亲为代表的众多被拐家庭,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这两位父亲的经历被拍成电影,故事流传到千家万户,在我心里,这两位父亲如英雄一般的存在,是什么让他们坚持在这条荆棘丛生的寻子之路上?

 

1)【初评价】


孩子丢了,突然间、一会儿就不见了!这个刺激性事件,我连想都不敢想,但它真实地发生在一些家庭里,如晴天霹雳!


带来的情绪我基本找不到适合的词儿,只能大概使用:绝望、恐慌 无助、无力、深深自责与愧疚。


茫茫人海,一个小孩子上哪里去找?随着时间的变化,孩子的样子很快就会改变,很快和照片就不一样了。


唉!找不到了!——这个刺激性事件带来的初评价,无法再糟糕了,但这个评价对自己是不利的,这会带来难以解脱的绝望和不安。


2)【次评价】


人都是天然的朝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努力


在无尽的深渊中,为人父母要守住最后一道希望,那就是如果孩子会回来呢?如果能找到孩子呢?这个“如果”是积极的因素,也促使父母为孩子坚守。保留这样的希望在心底,是他们的内心唯一可以得到的一点安宁吧。


很多丢失孩子的家庭,不肯更换居住地址,就怕孩子万一回来找不到家了。郭刚堂与孙海洋两个家庭,都算日子富足的家庭,但为了寻找孩子,花掉了积蓄,郭刚堂甚至借了不少钱寻子。


他们绝望无助之后,调整行为积极应对,通过警察寻找、媒体帮忙扩散消息、贴寻人启事、成立被拐儿童社群、集结社会力量……可以说穷尽了可以控制的所有条件,把希望增加到最大。


这么多的社会力量团结在一起,让深处痛苦中的父母们看到了温暖,内心不再孤单。他们整个的努力过程,都在增加可控的支持性因素,这就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3)【再评价】


一年两年过去,五年、六年过去,孙海洋的家里仍然没有孙卓的影子。孙海洋夫妇在继续寻子的同时,又生了一个男孩儿,同时培养大女儿,直到她去国外留学。


孙海洋说,这些年他几乎跑遍了全中国,一旦出去就希望带来好消息,但每次仍是失望而归,他最怕看到妻子和老妈妈失望的眼神。但我也看到,他妻子上传的全家人游玩桂林的视频,也看到夫妻俩小憩时的甜蜜场景,还有小儿子外出表演时的高光时刻……


多年寻子路的辛苦,外人没有经历过无法感同身受。希望渺茫的时候,他们能够尽力营造现实家庭的幸福感,我觉得很欣慰。如果一味沉浸在丢失孙卓的丧失感中,那么这对家里的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也对他们自己不公平。家庭维持良好的功能,孙海洋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后劲儿走在寻子路上。


有一些家庭,孩子丢失后,尽力寻找而不得,情绪一直处在失控中,其实这样的行为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最后有的夫妻离异,有的过度悲伤的一方患身心疾病,更加苦不堪言,寻子也变得力不从心了。


再评价,再调整,不是放弃,而是综合考虑之后,理性的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用好认知评价理论,

指导我们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刺激性事件”。好的事件就不多说了,不好的事件我们是不欢迎的,但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啊!看看,它还非要来呢!


如果希望不被刺激性事件牵着鼻子走,我想,必须要有一双警醒看待事件的眼睛。


1. 事件出现后必有感受,那就要抓住感受问问自己:这个感受后面是什么认知?自己给了什么样的评价?我可以改变一下认知吗?我可以换个角度看看吗?我可以为自己做点儿什么改变现状吗?调整想法和行为后,看看有没有效果。就像做数学题一样,思考多了,多练习,水平就提高了。


2. 这里最需要警觉的是不要逃避问题,任何时候【希望】都是一道最有力量的光芒,你心里有希望,光芒就在。


比如孙海洋决定不放弃寻找孩子,那也就决定了他们将面临一次次失望而归的局面,他们不回避这样的痛苦,他们为了内心的光,承担着一次一次的失望甚至无数次冒出来又压回去的绝望。这种感受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承受的,孙海洋一定是内心有【希望】的人。


最后,我用拉扎勒斯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有效化解压力的关键在于对压力的积极评价。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A4%E7%9F%A5-%E8%AF%84%E4%BB%B7%E7%90%86%E8%AE%BA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0%86%E6%9F%A5%E5%BE%B7%C2%B7%E6%8B%89%E6%89%8E%E5%8B%92%E6%96%AF/6485759
3.(美)施塔,(美)卡拉特.情绪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03
4.道客巴巴在线文档分享平台 《拉扎勒斯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述评》 郝瑞宁(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8.6.5


文:棒棒Leo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