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到真实的自我和勇气

小青在我的诸多来访中,是最最可爱、乖巧、顺从、会察言观色、在咨询关系中最会照顾我的。

她29岁,研究生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一线城市的小学教师。长得特别漂亮,声音甜美,令人赏心悦目;文学修养相当好,常常看很多书,而且酷爱写文章。但即使是这样,自信的光环却一直没有照耀在她的身上。甚至在最初的十次咨询中,她选择用语音的方式和我工作,而不是视频,因为没有勇气让自己被看到。

在工作160次之后,直到最近,小青慢慢地可以尝试表达对我的愤怒和不满了,当我邀请她谈谈在我们的关系中,是否有让她感到不舒服或者失望的时候,回答是:

“有的,当时很不舒服,但是没有表达,反而在心里,在为你开脱,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遇到了困难,你也挺难的。“

从无法正视我,到可以说出对我的不满,转折发生在

“因为有一次你没有戴耳机,我忍了半天,才说你那边声音有点空旷。当我这样说了之后,发现你没有任何不悦的表情,也没有不耐烦之后,我觉得我可以表达了。这些话平时我可不敢说,对我来说,是冒险。”

在咨询关系以外的生活中,小青也可以对妈妈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当看到妈妈又在用以前陪伴自己的方式和熟悉的话语在陪伴外甥女和外甥的时候,她鼓足勇气对妈妈说,

“妈妈,你可以用温柔并坚持的方式陪伴他们,你也可以爱自己,如果你是这样的妈妈,我会为你感到骄傲!”

“老师,你知道吗?这句话,是我小时候一直想得到的”。

是什么,能够让小青在年幼时没有得到过足够的抱持,却可以在成年后,把它给出去呢?而且对象是早年时候,给到过她忽视和无意伤害的妈妈?

  

小青最初来找我,是因为研究生毕业,刚刚开始工作,面对诸多的工作压力和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让她应接不暇,有点应付不过来。听起来,这是一般人都要进入职场的时候,要面对的,稍作调整就可以应对,不至于那么艰难。但是对于小青来说,就非常不容易了。


因为在关系中如何维护的存在、不敢表达真实的感受、内在不断地要求自己做得够好的声音叠加在一起,就足以让小青痛苦崩溃了。

  

小青的家乡在山东的孔孟之乡,村子里传承的文化是孝顺,从小爸爸妈妈就非常孝顺爷爷奶奶,把家里最好的房子给他们住,不让做家务,担心冬天他们会感冒,爸爸甚至每周送去必需品,不让他们下楼,整整一个冬天都是这样。


爸爸比较大男子主义,不让妈妈出去上班,也不允许和其他人交往。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比较欠缺,喜欢在一个谁都不会打扰的小木屋里呆着。


当然对于小青和姐姐的打扰也不例外。有一次,小青要过六一儿童节了,需要白色的袜子,不敢跟爸爸直接说,让妈妈转述。爸爸听到之后,脸色马上变化了,嘴里嘟囔着麻烦,扔下筷子就带小青和姐姐去买袜子。


到了商店,就说要白袜子,拿了就走,结果回家发现,是很小的孩子穿的,她们根本穿不了。但是,小青不敢表达。所以爸爸是位时常感到无力和焦虑的男性,在陪伴两个女儿成长的过程当中,几乎没有起到太多心理支持的作用。而妈妈也是很无力和自卑的,口头禅是哎,你就是跟我一样,长得不好看,这个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


在家庭中,妈妈非常没有地位,有好吃的分的时候,妈妈是会被遗忘的那个人。妈妈骑车带小外甥摔了,为了保护他,妈妈伤得很重,小外甥只是跌在了地上,爸爸就会暴怒斥责妈妈,而她的伤爸爸从不过问,是小青流着眼泪给妈妈擦药,才慢慢好起来的。


家里还有个姐姐,不同的是,姐姐非常善于表达,而表达的结果就是常常和爸爸吵架。从小到大,姐姐是一个常常会制造”麻烦“,引起父母更多关注的那个人,当小青尝试表达”妈妈,我考了第一名“的时候,父母一边嘴上说,”你那个第一不算什么,班里也没多少人“,一边继续探讨考试没有考好的姐姐以后怎么办。


所以,与姐姐之间的竞争,会让小青有非常多的自我不认可。面对姐姐和妈妈一样的批评,”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个太难了,你肯定不会……“小青虽然不舒服但是会默认。她羡慕姐姐,甚至是姐姐的睡衣,也比自己的好。

除了来自于父母本身的影响,家庭文化中重男轻女也是对小青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因素。虽然父母没有当面说过,但是他们对待叔叔家里弟弟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尤其是爸爸,会花一个月工资给弟弟买玩具;过马路的时候,大家牵着弟弟的手过去了,完全忘记了小青的存在,将她留在了马路这边。

爸爸对那个弟弟的问题会非常耐心地解答,在一旁羡慕的小青鼓足勇气努力搭话两次,爸爸都没有任何回应。

  

可以看到,在成长的过程中,小青认同了许多妈妈的自卑和无力,爸爸的疏远又让她非常的会察言观色,形成了一个乖巧听话的虚假自我,有什么都不敢主动表达。

和姐姐之间的竞争关系,又让她微弱的自我不知如何自处,只能不断通过和他人之间的比较来找到存在感,而在比较的过程中,又会使用非常严苛的方式对待自己,如掐醒自己,一边心理暗暗地说”别人都很厉害,而自己什么都不行。所以要更加努力。“如果起得不够早,工作不够努力,就无法比别人好,这样仿佛自己就不存在了。

  

所以,这就可以理解小青为何在工作刚刚开始得时候,觉得自己那么混乱无力了。领导是父母的投射,只能被动听话,而同事是姐姐的投射,拼命工作,在内心不断比较,每天起得很早,如果起不来,有时甚至把肚皮掐得红红的。


除了这些,内在的低自尊和对自己很不满的自体客体总是在起作用,你就是不够好,就是很笨的声音在脑中不断盘旋,让她痛苦不已。

  

最初陪伴小青,我通过温柔的抱持和不带敌意的坚决与她建立关系,能够让她信任到我,慢慢地愿意靠近我。当然精神分析严格的设置也会让她有不舒服的时候,比如有天她有事要跟我调整时间的时候,是在咨询开始之前的一小时,按照设置,我拒绝了,她哭着表达自己的委屈。


我在倾听她的同时,问她”如果委屈是你现在最强烈的感受,那么能让你想到什么“,借由此,她想到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让她去买东西,回来路上丢了几块钱,老师很生气,让家长来。可是家里人都在忙盖房子,没有人理她。奶奶看到了,给了她几块钱,说”你回去跟老师说,家人都忙,没时间去。“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给到他们,他们就不得不动用本应该用来探索和发展自我的力量来保护自我,毋庸置疑,这将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思维、情绪等各方面的发展,一些重大的创伤事件和生命中重要的发展阶段支持失败的时候,更是如此。

借由小青对我坚持设置的不满,帮助她联想到与当时的感受有关联的事件,这是精神分析自由联想技术的使用。

  

第二个治愈的因素,是咨询师的中立和抱持。小青大多数像个孩子一样,表达快乐的时候像得到了一颗大白兔奶糖那样的兴奋,尤其是她捕捉到我的表扬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就是委屈的小孩,绕来绕去的很隐晦地表达不舒服。


无论是哪种,都需要我在咨询师中立的立场上,不因为她的可爱和难过而去像父母对孩子那样疼爱和怜惜,也不会因为她真实地表达而生气报复她,而是很中立地去谈,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才能够帮助她看清,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她是如何一次次重复这样的模式的。


举个例子,一次,小青在现实生活当中再一次因为比较而体验到特别不好的感觉的时候,分享了一个梦,梦境中去到了美国,住的房子是朋友的,没有钱,洗漱用品也是捡的前主人的,很开心,觉得终于有点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我们在对梦进行工作的时候,小青说了很多小时候被忽视和不够好对待的过往。中考时候,中午回家,家人还在吵架,根本没有人关心她。当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妈妈总说“你不行,做不出来。”


小时候和妈妈最喜欢的相处,是静静听妈妈说话,可是妈妈说的都是家人的不好,和评价她的缺点。我问她“你有没有觉得我不够好”,挣扎了一会之后,鼓足勇气说“有啊,我没敢告诉你。你不是重量级的咨询师,我只能跟你咨询,因为我不够好。我常常幻想,你的生意不好吧?你长得不好看,五官不漂亮,我还想教你怎么贴双眼皮……“


最后她意识到了,她也在用妈妈对待她的方式,对待周边的人,和她自己。总是对自己不满,也对身边的人不满。她能够看清这些,是在我听到她这样表达的时候,不是生气,反而鼓励她多说一些,所以她才能够将心里压抑的东西和幻想变成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表达,非常具有疗愈作用。

  

第三个治愈因素,要谈到了来访和咨询师之间的移情与反移情的工作,在一次我们之间的工作,因为我孩子生病而暂停一次之后,她见到我说”好开心啊,我们很久没有咨询了。上次你说延迟一次时候,我有点不开心,你好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你去照顾他了,没来照顾我。但是又觉得不应该这样,我应该理解你。“

在她这样表达的时候,呈现了对我依恋的妈妈的移情,同时,严苛的内在自我也在工作,告诉她不要这样。所以,小青有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一边理想化,一边否认和攻击自己。就是在那次的工作中,我们谈到了她不敢表达的部分,借由我的变动,和以往支持的支撑,终于可以说出对我的不满。

  

第四个,要谈谈人性化的元素。记得上美国老师Jerrfy老师的课时,他说精神分析师要在工作的时候,要将来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注意到他们是有情感的、有需要的、有人的韵味的,而不是只是看到他们的症状,如果是这样,可能错失很多与坐在对面的那个人,建立真正的关系的机会。


在与小青工作到差不多170次左右的时候,由于我更换了自己的分析师,后者是一位非常人性化的精神分析师,在交谈中对我的生活和表达中的细节有很多的回应、支持,并能够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待我在苦难中显露的力量和资源。受她的影响,我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


和小青工作的时候,我内化的这些改变,也会在我和小青工作的时候冒出来,像三月的春笋。小青也会感受到,并表达出来。老师你和之前不一样了,如果说上次你的改变让我有点不知所措,这次我更加确定了,你更加柔软了,这很好,我可以做更多的尝试,之前不敢说的,可以说了。


小青的话,让我对精神分析的理解更加的多维化,之前以为精神分析是一种修行,在诉说、表达、释放中不断地看清、释放、重构,改变即发生了。那么现在,就可以加一条,精神分析是两个真正的人之间的链接,感受对方的感受,痛对方的痛,理解对方的困难,给到对方能够看清的能力,同时又不会在对方发生不舒服时候只是盯着那个问题,而是有很多的爱,这样的爱可以让咨询师足够以耶稣张开臂膀的姿态去拥抱那个问题,那样的话,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通过大概170次左右的陪伴,带给小青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与他人的关系和与自己的关系两方面。慢慢地找到了自我的感觉,学校其他人都在竞相走各种发展路线,不断给自己加压,而她自己可以找到自己的喜欢方向,看书,享受生活,不再和其他同事比较,就是做好自己。

当然在遇到一些刺激性事件的时候,这样的模式还是会冒出来,不过小青现在已经可以知道自己又在重复这样的模式了,并且能够及时停下来,然后做调整。

  

关系的改善体现在小青不再在与领导的关系当中体验到压力,虽然领导还是和以前一样,说一些为小青好的话,甚至对精神分析式的心理咨询颇有微词,但是她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在与家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受伤的感觉,姐姐的关心不会再让小青出现我就是不如姐姐这样的想法,妈妈的抱怨和对外甥外甥女的态度,会让她想到妈妈在自己小时候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但是她可以对妈妈进行精神滋养,并且一直进行下去。


和爸爸之间的关系近了好多,订婚的时候,爸爸可以表达对女儿的愧疚,生日的时候,爸爸也会惦记要送的礼物。最重要的,是小青找到了一个非常有爱和有抱持功能的未婚夫,在小青一定要找到内在的满足感,但是又无法直接表达的过程中,他给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持和包容。


当然,在两人的关系中,小青可以表达任何内在的想法,未婚夫会表示理解和尊重,这为小青找到自我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青的故事,我想在中国并不陌生。因为是女孩子,又因为家长没有在早年的时候足够重视孩子的心理支持,也因为父母本身就存在内在力量不足够的问题,导致创伤代际传递,小青变成了一个胆小怯懦,不敢有自我,不敢表达自我,最后找不到自我,只能感受到痛苦的人。在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压力下,不知如何自处。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找不到自我,无法表达自我,尽管原因和小青的不太一样,但是大致是相似的。

  

温妮科特说,早年的抱持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他是否发展的足够好,是否富有,包括财富和精神。而许多人就是因为早年环境的部分功能缺失,而不得不将本应用来发展自我的能量用来保护自我,形成一个能够让自己不那么痛苦地活着的防御机制,再用这样的外壳应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直到有一天,发现这个外壳不怎么管用了,有人会来寻求帮助,有人会任由其发展。

  

无疑,小青是明智的前者,在痛苦的时候来找寻专业的帮助,看清问题,并慢慢找到解决方法。


关于心理咨询的治愈的关键,我想引用小青的话我理解的心理咨询如何起作用,就是在我和你之间通过信任的关系,构建起一个试验场,在这里,你帮我看清,我也可以试着表达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敢说的冒险的话,你给我的反馈和态度,会让我知道这样的表达是可以的,然后慢慢形成新的自我,直到有天我可以稳定地将这些带到生活中。

 

作者:刘苗苗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