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生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一个新生儿刚刚出生,就面临着死亡的黑洞。而面对这个必然的结果,我们怎么能不害怕呢?
死亡恐惧症,又叫死亡恐怖症,症状就是害怕死亡,属于精神疾病,患者害怕自己消失,从而陷入无解的难题当中。死亡恐惧症介于症状与病症之间,一旦有过死亡这个清晰概念的人通常都会受到心理上的折磨,觉得一切毫无意义。会感觉到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虚无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将被死亡代替,会发抖心悸,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由于总是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或害怕着死亡,死亡恐惧症往往会和宇宙恐惧症、科学恐惧症、极限恐惧症、存在恐惧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因为死亡,我们的存在也使我们感到恐惧,不知所措。
对于死亡恐惧症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他们会每时每刻陷入在我总有一天会死的恐惧里,想象着死亡的强大、无限和永恒。会想,死了之后,就永远永远没有了,而这个永远永远,往往给他们一种无限深渊的恐惧感。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死亡恐惧症会联系无限恐惧症。
-
大家不要认为孩子就不会有死亡恐惧。
其实大部分孩子都会想到死亡的可怕,但是只是那一下,转移注意力之后就会好很多。但有的孩子,是真的会陷在里面无法自拔,在恐惧里生活,觉得无力挫败,无助恐惧。到了连上课都没有办法好好上的地步。我怎么知道?因为我五年级的时候就患过死亡恐惧症。
当时我感到每一天都头顶着极大的压力,无论做任何事。我想:既然死亡能代替一切,那我们现在做的一切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当时也不敢告诉父母,就自己一天一天那样扛着。每天上课,看着老师,同学,就会想,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变成很老很老的老人,然后走向死亡。这种恐惧就淹没了我整个人。严重的时候,会感觉眩晕,心悸,只觉得活着没意义。
后来我是怎么好的呢?是有一次体育课,大家在玩游戏,在玩到老鹰抓小鸡的时候,我看到了同学们兴高采烈的笑脸,突然被刺激到了。这个画面太美好了。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我的同学们也都在好好地,兴高采烈地生活着,为什么只有我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呢?于是我放过自己了,从此以后没再害怕过死亡。
-
你害怕死亡,有可能是因为你抑郁了。
不错地,我是因为家庭的原因,父亲精神分裂且长期家暴,让我无法体会到生活的质感,于是思考起了人生要面对的最后一件事。一个人,如果周围有很多关心你的人,你在家庭里能感受到温暖舒适,那么我相信你大概率不会思考这个问题,而是会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如何变美变帅,如何好好学习,或如何挣到更多的钱等类似的事情上。因为温暖的人际关系会促进你参与进生活。
对,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是否“参与”了生活。
参与生活也就是融入生活。
我们活着是为了生活而不是思考。
人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有思想。猫没烦恼,狗没烦恼,因为它们是动物,只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类是主动地用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我们的本体是being,而我们的任务是doing。我们本身就是这个being,别无选择,所以我们不用去思考,存在的意义,死亡的必然,这是上帝的事儿。活着就是活着,没有为什么,就像你从来不知道你是怎么睡着的,因为睡着的时候你已经睡着了,不会再有知觉。
其次,“自我”和“叛逆”是两大杀手锏。
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现在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死亡终究会代替一切,那我们为什么要存在?那你可以回怼一句:“那我就是存在了,你能怎么样?!”给他一句反问,即便这个“他”就是你自己。我活着犯法吗?你告我啊!
其实这种明知死亡还要好好活着的精神是一种侠义精神,英雄主义,这是一种直视骄阳的勇气。那句反问,它的情绪是愤怒,义正言辞,它可以给你知道为何而活的坚定信心。这是生命的一种姿态。
第三,我们可以用哲学的观点去思考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不需要考虑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存在即合理,合理即意义。当下,追逐,生命的本身就是意义。过度思考只会扭曲了他原本的美。科学的本质是让人类过得更加自在,而不是拿来折腾自己。他并不是一个很深奥的东西,它只是运用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让人们掌握的技术,所有的一切科学都源自于生活。
结语:
去烈日下奔跑吧!去感受生命一步一步向前迈进,还原它本来的样子。问问自己,与其放眼百年以后,每一个当下是否更让我们动容?
苏打绿有一句歌词:美好是因为无视美好的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