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演员黄澄澄和顾宇峰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演出的作品《站台》,很有感触。
开场像极了朱自清在散文《背影》中写的:他的父亲怎么步履蹒跚的为他送橘子的故事,一场父子之间的情感流淌在一次次不言语的行为中,这让人感动,同时也好像有点小小的遗憾。
顾宇峰饰演的儿子想要黄澄澄饰演的父亲给他一个拥抱,儿子很坦然的真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想要在站台离别的时候留下父亲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但是父亲一直无法满足儿子的需要,甚至在尝试拥抱的过程中三番五次的把儿子弄痛弄伤。
当然,看起来是一场喜剧,但喜剧背后的故事足以让我们反思,作为儿女,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错位?作为父母,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中,是否也存在着无法言说的误解?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和深思的主题。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关系中摸爬滚打,也在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更在关系中丰盈内在的自我。
01
为什么这份爱不能言说?
回忆和父母的关系,似乎在父辈那里很少提到爱这些字眼,但他们又在对子女的默默付出中践行着爱。
这种爱:
可以是第一次上学路上一直跟着你的脚步走得很远很远,然后再一个人静静的走回去。
可以是每次回家前把菜摆满桌子,等着你到达。
可以是你离开家时悄悄的把零花钱藏在你的背包里。
种种的种种,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爱的传达,但同时也好像在沉默和不言说中每个人都在等待着什么。
如果你问一对父母,问他们,你们爱自己的孩子吗?
他们可能会毫不犹豫的说,肯定爱啊,是从身上掉下来的肉呢。
你再问,那你们会对孩子说,我爱你们吗?
他们可能会不好意思的说,那有点难为情,孩子肯定也知道我们爱他们。
是的,直接的表达确实有些不习惯,就像《站台》里的父亲对儿子说,我的爸爸也从来没有拥抱过我。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去拥抱。
我们父母的父母不擅长去用爱的语言来表达爱,所以他们也很不习惯用语言去表达。
哪怕是一句,我想你了,我想见你,我想你回家吃顿饭,可能也没有那么容易说出口。
父母的爱是含蓄、委婉,甚至是沉默的。
从代际传递来说,这份爱是难以言说的。
从孩子的心理需求来说,他们是渴望爱,渴望这份爱能表达出来的。
如果,我们在遇到困难和危难的时候,可以悠然想起父母对我们说的话:
女儿(儿子),加油,没有什么坎过不去,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我们永远爱你。
会不会在挫败和无助中获得一种力量?
如果,我们在失恋,被人拒绝的时候,可以听到父母曾经对我们说:
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是我们心中的宝贝,永远不变,因为我们爱你。
会不会伤口的疼痛会轻一点?
没有谁能保证我们的人生会一帆风顺,但至少,父母坚定不移的爱的表达,会让我们在面对不那么平坦的人生时,多一份坚定的勇气。
这份勇气,来源于看见,来源于支持,更来源于可以言说的爱。
02
这份爱可以言说
爱不是羞愧,不是内疚,不是自责,更不是遗憾。
有多少话来不及说不出,成为心中永恒的疙瘩?
有多少爱来不及表达,成为与幸福失之交臂的过路人?
在我的理解里,一种感受和情感,是值得言说,更值得倾诉和表达的。
所以,我每天都对我的儿子说:妈妈,爱你。
在睡觉前,我会告诉他,儿子,晚安哦,妈妈永远爱你。一个晚安吻。
在起床前,我会告诉他,儿子,妈妈爱你哦,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妈妈期待着你和我分享新的一天。
当然,爱的表达,一定不是程序性的为了表达而表达,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通,每一次表达都能让孩子感觉到这种爱是真诚的。
所以,当儿子告诉我,妈妈,我也爱你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这是一种作为妈妈被接纳被支持的感觉。
尤其是当妈妈的挫败时刻来临时,这份来自孩子幼小的童音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到我们极大的安抚。
这是爱传递的力量。
同时,当我们的行为让孩子难以接受时,也需要言说。
记得有一次,我和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实在无法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就对他大吼大叫。
他对我也大吼大叫。
他哭着对我说,妈妈是骗子,妈妈不爱我,妈妈不爱我。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的恐惧和害怕是那么真实,即使这样,他仍然在表达自己的需求,他希望妈妈在那一刻是爱自己的。
一时间,我舒缓了自己的情绪,走过去抱着他,对他说,妈妈刚才是魔鬼,是坏妈妈,刚才妈妈没有能力爱任何人。现在我愿意当一个好妈妈,永远都爱你,好吗?
然后我们又聊了自己的感受,聊了很久,约定好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可以怎么做,商量了好多办法来应对。
我特别感谢儿子。
因为他的表达,我才能准确的知道,他的感受是什么,他的需要是什么。
因为他的表达,才让我对自己的情绪管理有了更迫切的需要。
因为他的表达,才让两颗受伤的心在受过伤之后仍然可以保持情感的联结,爱的传递,这才是我们爱的言说的必要性啊。
爱中有恨,恨中有爱,爱和恨都可以自然真诚的表达,才是一段美妙的关系。
03
爱的最终目标,
是带来成长和温暖
无论我们以不言说,还是言说的方式表达爱,父母和孩子的爱,最终是为了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可以大迈步,可以充满勇气和力量。
父母的爱,最终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离开,去拥有他们独立的人生。
但无论孩子走多远,都会记得,在他的内心,一定会有一对父母,在无条件的爱着他。
这是我们能给孩子带来的温暖的力量。
记得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谈到他和女儿的关系时说,他说,他女儿现在已经出嫁,如果有一天她如果带两个女儿回来,在他家住了三个月,一年,他也不会问你们离婚了吗?所以,他女儿什么都敢告诉他,数学考零分也敢赶快给他看。
他会说,哇,你好厉害,还能考零分呢,还有选择题和是非题呢。所以他女儿交了男朋友马上带给他看,无论阿猫阿狗都带来给他看。
他说没有他真正不喜欢的人,男朋友是女儿选择的。
他还会对女儿说,全世界70多亿人,最愿意帮助你,实质帮助你最多的那个人就是我。所以,如果你犯了什么错,或者需要他处理的,第一时间告诉他。他一定不会骂她。她在父亲这里是没有底线的。
这种蔡志忠先生说的“在孩子面前的没有底线”,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这是一种再明确无误的表达,所以他和女儿的关系才那么融洽,充满温暖。
孩子总有自己的人生要走,作为父母,只能陪伴孩子一程,在这有限的行程中,我们可以给到孩子的东西很少很少。但一定不能缺爱。
这份爱,是孩子安全感的归属,是孩子长大过程中在镜子中看到的幸福模样,是他迎接这个世界最适应的方式。
我很爱你,我可以在无声无息间传递出来。
我很爱你,更可以说出来,在真诚的沟通和交流中消除误解,获得理解和支持。
在表达中,诠释爱的含义,给到孩子真正需要的爱的方式。
不要忽视表达的力量。
一句简单的“孩子,我爱你”拥有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