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十年前,自己能够懂得这个道理

文 | 于格
来源 | 于格的格子铺(ID: yg_gezipu)

1

为什么人和人会慢慢拉开差距?这是《人生效率手册》开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不少人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慨,昔日相差无几的同窗,为何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有人远渡重洋留学,有人白手起家创业,有人业务成就傍身,而你却守着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赚着养家糊口的工资……

对于这样的感慨和困惑,我们可以看看作者张萌本人的历程——

张萌起初就读浙大生物专业,后因自己的“外交官梦”,退学后重新考入北师大英语专业。入学后英语摸底考中成绩惨淡,于是给自己制定了“1000天小树林计划”,坚持每天五点早起学习,开始了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更确切的说,是“普通学霸”到“神级学霸”的升级)。

现在的张萌,不仅是畅销书作家,还是GYL全球青年领导力品牌创始人兼CEO,“极北咖啡”创始人兼CEO,妥妥的人生赢家。

其实,人和人先天的差距并不大,之所以走上不同的道路,归于不同的方向,更多是由于后天的目标、自律和坚持导致的。

2

关于如何把控人生,卓有成效地过好每一天,书中提供了三个关键词:目标建立、时间管理、高效学习。

第一,目标建立


歌德说过,世上所有的不幸,大部分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发生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目标,他们肩负建设一座塔的使命,但在打基础时并不比搭一个窝棚花更多的力气。

所以,在盲目打拼之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找准你的人生目标,为你的努力和奋斗找到一个着力点。

关于个人目标建立,书中提供了7个人物法

(1)找寻7个梦想人物,你如果能活成他或她的样子,最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2)找到梦想人物的硬本领(核心竞争力),每人3项,一共21项,出现频率最高的3项,即你需要修炼的硬本领。

(3)自我匹配,按照目标与你生活的相关性或者重要性,对三个硬本领进行排序,确定优先学习和掌握的硬本领。

(4)确定年度目标,再细化季度目标、月目标、周目标,甚至是每天的目标,利用10000小时定律修炼自己的硬本领。

10000小时定律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安德斯·艾利克森教授提出的理论,认为一个人想精修一项技能,并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投入时间的基本界限是10000小时。

关于10000小时定律,重要的是,相对于纯粹时间上的投入,努力的质量和方向更重要。另外,功夫在8小时之外,一个能够在闲暇时间里对自我进行长期投资的人,才会获得更长远的成长。


第二,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不是拿着小本子写写画画,不是纯粹对24小时的业务安排和生活事件进行规定,而是对目标、时间和精力同时进行管理。

时间管理的基础是为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目标设定可参照SMART原则,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合理的、有时间限制的。

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经常给自己制订各种无效的目标。例如,多年前高考前夕的一个寒假,除了寒假作业,我还抱了很厚的一沓书回家打算温习一遍。

参照一下SMART原则,我的目标可谓“假大空”。因此,假期结束的时候,书本一页未翻,作业也是最后几天赶着抄完的。

因此,当你的目标经常沦为“无效目标”,甚至给你带来挫败感时,一定要反思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或者因未分解为阶段性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

在时间管理中,有四种常用的方法,分别是:

目标分解法是把长期的目标分解成不同阶段的小目标。例如,我那年寒假的目标设定得太宏观、太不具体,如果能够按照自身的学习习惯设定出合理的目标,并规划好每天的任务,情况也许自会不同。

单点突破法,以每天24小时为单位,详细地规划出一天的日程安排,并通过总结、分析发现你的时间管理的状况和不足,进而在接下来的时间管理中及时地调整。

核心竞争力法,很多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习惯,通过早起,用多出的2-3个小时,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记住要事优先原则,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利用早上这整块的时间进行。

自我激励法,是能够让你持久有效地坚持住,把一件事情做长、做扎实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例如,你可以以21天为一个周期,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给予自己一定的物质奖励。

张萌写道,所有的坚持,也可以叫作死磕,其实都是人们的习惯,是根据日复一日的重复积累沉淀下来的精华。

第三,高效学习


关于高效学习,要注重累加法则,新知识一定是建构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就像盖房子,如果不把地基打牢,或者每一次都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是不会完成学习的累加的。

张萌举了一个例子,身边几个好友想要学习英语,向她寻求了一些学习方法。几个月之后,张萌发现他们的书只翻了一页再也没有翻第二页,听力音频听了几天也变成了“睡前催眠曲”,英语水平自然也原地踏步。

很多时候,努力并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长久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才能出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很多人还没有等到这个累加的质变点,就已经放弃了。

另外,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输出,因为输入和输出是一个循环系统,只有两者兼具,学习和成长过程才会源源不断地发生。那么,在所有的输出方式出,什么样的方式最有效呢?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曾做过一项研究,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的多少。

这一研究结果被称作是“学习金字塔”,人们将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称作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称作主动学习。

在所有的输出机制中,教授给他人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外,演讲、和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写作出书等方式也是张萌极力推荐的输出方式。

3

书中写道,人生就是一本效率手册,你怎样对待你的时间,生活就会给你同比例的回馈。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脑子里始终有个想法,如果十年前,在浑浑噩噩、一片茫然的大学时代,我能够懂得这些道理该多好。

20岁的时候,有着大把的时间与光阴,还有似乎有着花不完用不尽的活力;30岁的时候,顶着家庭和工作的重责,只能在夹缝里拼命为自己寻找“充电”时间。

所以,开窍早晚的确对人生的进程有影响,一个人20岁就知道为了梦想而努力,另一个人30岁才恍然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假设两者的努力和投入质量相等,自然前者会更早成功。

所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努力,总会争取到比庸庸碌碌更好的生活。

希望,你能够比我更早的懂得这个道理。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原创:于格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