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吗?

学习如何认知自我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课题」。这个「自我」通常会包括自己的性格、行为习惯、优点缺点、智商情商等等。但自我形象、特别是自己的外表也可以是「课题」的一部分。

按常理来说,我们不应该不清楚自己的长相。现在随时能在各处照到镜子,打开手机就有自拍功能。但这似乎又不能解释一些「怪象」——一些长相平平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而一些长相俊俏的人又觉得自己形象欠佳。

这些现象可能预示着,我们心中看到的自己,和自己的真实形象存在一定的错位。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不难理解。考虑到我们的认知和自我意识是大脑神经活动的结果,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自画像」可能也会依赖于大脑的某种运作机制(Blanke, 2007)。特定的神经活动有可能会影响我们在自己眼中的形象。

为了检验这一关系,近年有研究人员借助反向相关任务(Reverse-correlation task),来对比人们眼中的自己以及实际外表形象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其他测试来寻找影响我们自我形象认知的因素(De Coster, Sánchez-Herrero, López-Moreno, & Tajadura-Jiménez, 2021; Maister, De Beukelaer, Longo, & Tsakiris, 2021)。

反向相关任务是心理物理学中一种,可以将人们心理表征可视化的技术,通过数百组随机变化、模式互为相反且覆盖噪点的模拟人像(包括模拟面部和身材剪影)两两对比(挑选最符合自己形象的人像)来拟合出人们的心理自画像。

01

面部特征的自我认知

研究发现,通过反向相关任务拟合出的面部自画像可以和本人照片对应上(无论是本人评价、他人评价、还是计算机算法都能将拟合自画像与真人照片对应起来),这说明,人们内心的自我形象可以反映自己的真实样貌

但与此同时,心理自画像上也有一些特征是真实样貌中所没有的。这也应证了我们平时的猜想,人们对自己的认知与现实存在偏差。

这种偏差一定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一些心理特征造成的。

一方面,人们对自我性格的信念会影响外貌形象的感知。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高度外向时,相比起真实外貌,他们的心理自画像会带有更夸张的刻板外向特征(第三者评价这个人的心理自画像时更容易感觉这个人是外向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坚信自己某个维度的性格特征特别突出时,我们的心理自画像也会朝着相应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当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自尊越高,人们的心理自画像就越准确、更能反映真实样貌。这一结论有两种潜在解释。

第一种是,较高的社交自尊能让人更多地参与到社会互动中。社会互动可以通过对我们外表的反馈和社会比较,成为一个关于我们外貌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从社会互动中获得更多关于自己外貌的信息输入,有助于我们形成更加准确的自我认知。

第二种是,对自己外表有更准确的认知,也有助于我们产生更加顺畅的社会关系,并从而增强自己的社交自尊。比如对自己样貌过于自负或自卑都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对自己样貌的准确认知能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吸引力,从而寻找更匹配的人发展浪漫关系。

以上两种潜在解释也不互相矛盾,这可能预示着准确的自我认知以及社交自尊之间相互的支撑关系。

(图片来源:Caroline Veronez / Unsplash)

02

身材特征的自我认知

和面部特征的自我认知相比,人们对身材特征的自我认知则要复杂一些。

我们对身材特征的认知可以分为两个背景下展开——抽象情境和具体情境。

一、抽象情境

抽象情境下的身材特征认知,指的是在不设定特定场景的背景下,我们对自己身材的认知。

这时人们对身材特征的自我认知和真实的身材没有什么关系,倒是更多地受到自我情感态度的影响。比如身体自尊。

身体自尊,也就是对自己身材的态度塑造了我们对身材的自我认知。那些身体自尊更低,也就是对自己身材持消极态度的人,他们眼中自己的髋部会比真实情况更宽,且他们认为标准身材的髋部会比真情情况更窄。

髋部宽度在视觉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臀部的肥胖与否。也就是说,对自己身材越不满意,对自己身材的认知就会比现实更胖,而对标准身材的定义也会比实际更加苗条。

二、具体情境

具体情境下的身材特征认知,则是在模拟一定场景的背景下,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身材。

比如在网购衣服时,我们没办法亲身试尺码,这时就要结合网店的尺码,依据我们对自己身材的判断来挑选。

有意思的是,虽然抽象情境下的身材自画像与真实身材没有关系,具体情境下的身材感知却和真实身材存在负相关。

也就是说,人们的真实身材越宽,网购时就越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身材(反之亦然)。

这种与抽象情境下结果的不同,可能预示着具体情境背景对身材自我认知的影响。个人的一个猜想是,当人们需要以某种形式对外展示自己的身材时(比如网购衣服需要向商家提供自己的尺码),我们可能会无形中受到来自社会评价的压力。

比如当自己身材较胖时会希望他人认为自己的身材较为匀称,而当自己身材瘦弱时又希望自己在他人眼里显得更加健硕。

另外,性格特征也会影响我们对自己身材的判断。

大五人格中的尽责性维度,描述的是人们在目标导向行为中组织性、持久性、控制力、积极性的程度。尽责性高的人更加自律、有责任感。他们倾向于注意细节、提前计划,审慎思考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

与尽责性较高的人相比,那些尽责性较低的人倾向于在不考虑自己真实身材的情况下低估自己的身材宽度。这有可能是因为,较低的尽责性与较低的身材满意度有关。在对自己身材不满的情况下,会更进一步「理想化」自己的身材。

(图片来源:Bru-nO / Pixabay)

我们对自己外观的认知不仅来源于镜子和自拍,也来源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知。特别是在对自己外观不满意的情况下,我们更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观产生错误的印象。

考虑到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可能要更加警惕现代社会的「容貌焦虑」、「身材焦虑」。

现在打开视频网站、打开社交媒体,到处都是好脸蛋好身材的男男女女。且不说这些人本身在社会上就是少数人,为了传播量和点赞量而刻意调整的打光甚至是美颜瘦身特效无意中也为大众设定了「虚假的标准」。

我们当然可以为了自我审美或健康去研究化妆和减肥,但要注意,在观察他人外貌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通过社会比较来影响我们的自我评价(De Coster, Sánchez-Herrero, López-Moreno, & Tajadura-Jiménez, 2021)。基于不切实际的标准可能只会徒增我们的忧虑,降低自我满意度,最后扭曲我们的自我认知。

就像开头所说,对于自己外表的感受只是自我认知这一「课题」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自我认知的内容,可以在壹心理「鲸选」计划中看到更多类似的学习计划,比如「建立自我画像成长练习」

部分具体学习内容包括:

  • 《自我的本质》·鲸选书单

  • 成为自己的「知己」

  • 对于自己,你究竟有多陌生?

  • ……

至于什么是「鲸选」计划?


  • 「鲸选」是壹心理app出品的学习产品

  • 是你全新的生活帮手、心理学学习工具

  • 2w分钟音频,2k+文稿,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随意更换学习

  • 是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

现在就点击下方链接或图片,加入「鲸选」会员大家庭,重新开始了解自己吧。

http://book.ikudp15.top/platform/522/23F004873962C69EC9C17CB113EA40A0/yxl

参考文献:
Blanke, O. (2007). I and me: self-portraiture in brain damag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 Famous Artists-Part 222, 14-29.
De Coster, L., Sánchez-Herrero, P., López-Moreno, J., & Tajadura-Jiménez, A. (2021). Use of a real-life practical context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body representations and real body measurements. Scientific reports11(1), 1-15.
Maister, L., De Beukelaer, S., Longo, M. R., & Tsakiris, M. (2021). The self in the mind’s eye: Revealing how we truly see ourselves through reverse correl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09567976211018618.
文:车轱辘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