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循循善诱,可能是一碗毒药

文:王丽芳
来源:微信公众号:知心游心理(ID:zhixinyou123)

有爱孩子的心是不够的,要用恰当的方式去爱

我们大部分的家庭里,相信父母们都想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也在身体力行的想要温柔的对待孩子。很多父母会说,我们已经很理解他/她了,那么耐心的和他们说话,为什么他们还会这样(生病)呢?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的初心是好的,却没有学会好的方式,就像很多人说的:我们是爱孩子的,但是爱孩子的方式有问题我们很多父母没有学会换位思考,更多的时候都只是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就对孩子下评判,给孩子讲道理。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1:孩子放学回来闷闷不乐

孩子:今天上课老师问我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我知道,但是没有说出来。老师看我没有说话就叫其他同学来回答了。

父母:为什么不说呢?

孩子:不知道,那时候就是说不出来。

父母:怎么会说不出来呢,你心里知道就勇敢表达出来。这点上你得突破一下呀,不然老师可能觉得你胆小,下次就不提问你了,那慢慢的就不喜欢你了。

孩子点头:哦。

例2:孩子说不想上学,觉得学习很累

父母:那你这个年纪就是上学的年龄呀,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们都是抢着要上学的。

孩子:老师很凶,老师骂人。

父母:那你们不听话么老师总会骂人的了,你守纪律就不会被骂了呀!

孩子:作业特别多,烦死了。

父母:学习要靠练习的,不做作业学了容易忘。

孩子:同学很烦,老是弄我。

父母:他们弄别人吗?如果他们只是弄你,那你得看看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了。

孩子:反正我就是不想上学。

父母;你没有理由不想上学呀,你看前面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现在不上学你以后就完蛋了。

例3:晚饭时间,孩子扒拉了几口饭就放下了筷子

父母:再吃点,就这么几口,晚上会饿的,饿了又要吃夜宵,对肠胃不好。

孩子:可是我真的吃不下了。

父母:是不喜欢我做的菜么?

孩子:没有,就是吃不下。

父母:下午是不是吃零食了,让你吃饭前不要吃零食。

孩子:没有吃,就是没胃口。

父母:你这胃口一直不开,让你多运动,多出去跑跑,不要老是捧着平板,就是不听。

以上几个只是抽出来一些家庭的剪影,看上去我们就是在实事求是的和孩子沟通,也做到了心平气和,但你会发现最后孩子要么气鼓鼓的走了,要么就沉默不语。在未来的很多时候,孩子可能就变得不爱说话,其实就是不想和父母沟通了。因为父母句句都没有在孩子的心上,反而每次都是刀刀割肉。

我们生活中有非常多类似的例子,我们总是想要马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和情绪,于是给她们提出意见或者建议,这些无非就是让他们改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或者怎么去应对他人的方式。但是这些道理上都对的建议才对孩子的另一次伤害。

我们很多时候知道事情该怎么处理,但是发现自己就是做不到。比如天天喊着减肥的人,总是很难行动起来;那些说要放下手机早点睡觉的人,也经常说今天先看了明天再实行;还有拖延症的我们也不停的告诉自己下次不能再这么干了,但同样的情况一直在发生……

也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样不对,却改不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孩子可以改呢?孩子的大脑额叶还没发育完全,更不具备管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的策略往往会失败,反而令他们感觉到更加挫败。

在“养育”这个词中,“养”是更重要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被支持,而不是被教育。他们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人格,在自己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上还比较幼稚,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养育。“养育”这个词中的“养”是更重要的。一个人首先在身体上可以被很好地养着,继而心理上也同样感受到被“养”我们很多父母以为对孩子身体的照护非常到位了,可能也是一种错觉。

比如父母为了干净卫生,保护孩子免受细菌的侵扰,就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非常干净整洁的环境,这导致孩子缺失了接触病菌的机会,也就没有办法锻炼出免疫力。在医生的建议里,用抗生素来治疗疾病,一般应该从最普通的抗生素用起,而不应该一上来就用更加“强效高级”的,否则就产生了耐药性。我们人体也一样,就是要从面对不同细菌来构建防护墙,“耐菌性”一步步地才能产生。

还有一些父母会为了给孩子提供科学的养育方式,会按照教科书上的方式,比如多久喝奶、多久睡觉、应该吃什么、不吃什么等等。这些过度的养育或者没有根据孩子需求来的养育,看上去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是在“侵略”或者“剥夺”孩子。

温尼科特的理论里有个名词很喜欢:连续性存在。当孩子需要喝奶的时候,我们给他们喝,并且在他们喝奶的时候关注他们。而不是急着让他们赶紧吃完,心里想着等他们喝完赶紧干点啥,这是一种不在场。当他们需要休息睡觉的时候,让他们就进入自己的状态里去睡觉休息,而不是继续的闹他们,甚至为了培养他们的睡眠规律硬性的摇醒他们。这种根据他们需要的养育方式,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也感受到被关注和爱。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贴着孩子的需要走,而不是根据我们觉得正确的方式来拉扯着孩子。这样带给孩子的就是“自我”的丢失,未来他们会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失去了自主性。一个人对生命没有自控和自主,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一个悖论:不去刻意地改变反而能促成改变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会困惑,什么都按孩子的要求来是不可能的呀,孩子会不会无法无天?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我们其实很多时候确实是做不到百分百的去按照孩子的需求来行动,所以这部分的缺失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天然的挫折。温尼科特也强调,要做足够好的妈妈,用曾奇峰老师翻译的话就是60分的妈妈。所以我们不是需要完美的自己,而且我们也做不到完美。但凡想要做的完美,本身就会带来焦虑,那么这种焦虑对于孩子来说又是一种挫折。

按照我们的本心来养育孩子,不用世俗的眼光、未来的焦虑来对孩子进行规整、循循善诱,方能养育从容大气的未来栋梁。

回到上面的三个例子,我们来换一个回答,大家可以带入一下,看看有什么感觉。

例1:孩子放学回来闷闷不乐 

孩子:今天上课老师问我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我知道,但是没有说出来。老师看我没有说话就叫其他同学来回答了。

父母:为什么不说呢?

孩子:不知道,那时候就是说不出来。

父母:可能是紧张了吧,一下子在那么多人面前要临场发挥出来,确实不容易的。

孩子点头

父母:那种感觉应该挺挫败的,所以才这么闷闷不乐。来,抱抱。

例2:孩子说不想上学,觉得学习很累

父母:学习是挺累的,每天都要上那么多课。

孩子:就是,老师还会训人。

父母:哎呀,那真是更让人害怕了,被人训的滋味不好受。

孩子:作业特别多,烦死了。

父母:嗯,做作业确实挺烦的,还挺累。

孩子:同学很烦,老是弄我。

父母:,那你一定很不舒服了。

孩子:反正我就是不想上学。

父母;嗯嗯,听到你说了这么多的烦恼,看来上学真的很难呀,真是辛苦你了。

例3:晚饭时间,孩子扒拉了几口饭就放下了筷子

父母:今天吃有点少,怎么了

孩子:吃不下。

父母:没胃口呀?菜不好吃么?

孩子:没有,就是没胃口。

父母:哦,可能就是不太想吃,有些时候可能我们是会有这样的情况的。

这样的对话,我们没有想要改变什么,也没有想去解决问题。只是想要理解孩子的内心,也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如果我们能够长期这样做,你会发现孩子的问题她自己就能想到解决办法,而且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进步会自然而然发生。

我们不跳进孩子的场地去把她的问题抱走,才能让她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总是试图帮助她,自然也就削弱了他们的本领。怎么样,你学废了吗?

作者简介:王丽芳,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知心游心理(ID:zhixinyou123),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成人心理咨询,心理学培训。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