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小宁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bnupsychology)
原标题:我为他付出了这么多青春,怎么能说分手就分手? | 沉没成本
“其实他在外面沾花惹草我早就知道了,我也知道我和他不合适,可是我俩从初中到现在已经好了十年了,我的青春也全部都喂给他了。天下乌鸦一般黑,要不还是凑合着过吧…”
为什么比起一段糟心的短期恋爱关系,你更难放弃一段长期恋爱关系,哪怕对方明明已经渣无可渣?
“都排了半小时了这队伍才前进了一小半,旁边那个收银员动作好像更利落,要不去旁边排着吧?唉不行不行,那我刚排的半小时队不就浪费了嘛!”
为什么在超市购物结账时,让你从一列已经排了好一会儿的长队里转而去另一列更短的队,也会让你内心翻腾挣扎?
为什么付出越多就越难放弃?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旦你在某一件事情上投入得越多,那么要你放弃这件事,也会更难。
虽然“放弃”这个动作花费的精力并不多,但在放弃前,那些经年累月“无休无止”的投入,也在沉没之处影响着你,于是,人们在做决策时,受到了自己过去所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等因素的干扰,对于先前付出了投资的事情有更强的忠诚度和继续投资的意愿[1],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我们都知道,理性的决策应该只考虑未来将会发生的亏损和收益,而过去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挽回的投资,应该 let it go。
而沉没成本效应却偏偏不理性、有偏差,常常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精神损失。既然如此,为什么这种自毁前程的决策偏差没有在几万年中的基因更迭中被淘汰呢?
对此,牛津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Alex Kacelnik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某一物种具有某种共同的决策偏差,那么可能是历史上的一次偶然的变异造成的。但如果你发现两种相差甚远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决策偏差,那么这种决策偏差一定有它的进化意义,不然早就被淘汰了。”
其他物种是否有沉没成本效应呢?
明尼苏达大学的神经科学博士Brian Sweis与他的研究团队不仅研究人类的沉没成本偏差,同时他们也关注着沉没成本如何影响着老鼠的决策[2]。
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并且给这个实验取了一个名字叫“餐厅探险”,即:把老鼠放在一个设置了四个“鼠食餐厅”的迷宫里,不同的“鼠食餐厅”位于迷宫不同的位置,老鼠在这四个餐厅里分别可以享用葡萄、酸奶、巧克力、香蕉这四种食物中的一种。
在迷宫里,每一个餐厅都分为进食区和候餐区两个区域,老鼠首次进入某个餐厅时,可以在进食区吃到这个餐厅的特色美食,但食物只有一点点,吃完以后就没有了。
如果老鼠想要再次获得食物,就需要进入候餐区等上一段时间,然后食物才会掉落在进食区。
当然,老鼠在巧克力餐厅候餐区等待食物掉落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选择放弃等待,转而去香蕉(或者葡萄、酸奶)餐厅觅食,但不管去了哪个餐厅,老鼠都必须在该餐厅的候餐区老老实实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吃到好吃的。
实验过程中,老鼠共有30分钟的时间在四个餐厅里排队候餐、吃饭。因此,时间的合理分配对于老鼠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这个实验中,在候餐区已经等待的时间也就是老鼠的沉没成本。而选择继续等待还是放弃等待转而去别的餐厅,就是老鼠在沉没成本情境下所要做的决策。
实验结果表明,老鼠在候餐区等待的时间越长,它就越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也就是说,老鼠在同一候餐区继续等待下去的意愿会受到已等待时间,也就是沉没成本的影响。
其实作为人类,我们对老鼠的这种行为应该也是深有体会啊。
细想当你在食堂排长队打饭,排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队伍才前进了一半。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另一列队伍更短更快。那么,你会放弃自己已经排了很久的队伍,去另外一列更短的队伍吗?
学堂君想,哪怕你离开了,那也是纠结了很久以后作出的决定吧。
为什么会存在沉没成本效应?
不具备高度理性思维的老鼠会向沉没成本低头,这不难理解。可是,作为具有丰富生活经验和复杂思维的我们,明明知道沉没成本是不理智的,可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地禁锢于沉没成本之中,作出相对不那么明智的决策呢?
对于为什么会存在沉没成本效应,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解释:
前景理论
根据Kahneman和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人们在心中对于损失和收益是存在一个参照点的,他们会根据这个参照点去评估自己的损失和收益,如果最终选择的结果在参照点以上,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盈利的结果,反之则是发生了亏损;其次,人们对于损失表现出的厌恶要比获得收益时感受到的愉悦情绪强烈得多。
损失100元和获得100元收益对于人们来说,前者诱发的情绪更强。也就是说,人们对于损失更加敏感。
根据人们对于收益和损失的心理评估,可以建立一个价值函数,在这个价值函数中,不管是收益还是损失,都存在一种边际价值递减的效应[3]。
对于损失的情况来说,这种边际价值递减指的是,当已经发生了损失时,进一步的损失对人们的心理量不会再造成巨大波动。而对于损失的挽回过程,则可以大大减少先前损失造成的失落等消极情绪[4]。
因此,在发生了沉没成本后,如果停止投资,则意味着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为发生亏损,而如果继续投资,则意味着还有收回成本的可能。
所以当发生了沉没成本时,人们愿意冒险去继续投资,从而也就产生了沉没成本效应。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之前对自我的一贯认知(一般是积极且正面的)产生了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让个体产生不适的紧张情绪。
而我们为了克服这种心理紧张,往往会选择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改变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有研究者提出,认知—失调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沉没成本效应的发生[1]。他们认为,当人们对某项选择进行了金钱、时间、努力上的投资后,会对该项投资存在一种心理预期上的收益,而沉没成本的发生则和这种收益性预期背道而驰。
因此,人们为了维持先前投资将会获取收益的心理预期,往往就会选择坚持对该项投资进行投入。
此外,人们也希望对外展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者形象。如果停止对先前决策的投资,就意味着承认了当时决策的失败,意味着自己先前投入的资源是无用的、白费的,而如果继续投资,则可以赢得他人尊敬[5]。而赢得他人的尊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弥补先前亏损带来的心理丧失感。
以上这些都会带来更大的沉没成本效应。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指的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Thaler[6]提出,个体会建立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s)来追踪某项交易,并且先前的损失会使得他们追求收益的动机变得更强,从而平衡其心理账户对于此次交易的预期。
比如,你花了400元买了一张NBA球赛门票,那么你就会建立起一个心理账户叫做“NBA”,它的存款就是亏损400元,也可以理解为负债400元。
只有当你去看了这场球赛,让这400元发生它的使用价值,这400元的亏损才会从你的心理账户消失。否则,你就会认为自己亏损了400元,产生消极情绪。
因此,比起免费得到门票的人,花了400元购买门票的人更愿意冒着暴风雪去看球赛,也就是发生了沉没成本效应。
如何减少沉没成本效应?
那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减少沉没成本效应呢?
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往往比年轻人更少发生沉没成本效应[7]。
因为年轻人对于消极信息的关注多于积极信息,未来的可能收益或许只能给年轻人带来一点点乐趣,但他们却非常在意过去的损失,也就是沉没成本。越是在意,也就越容易被沉没成本所影响。
而老年人,则更多地关注着积极的信息,他们更少去关注那些已经过去的坏事情或是损失,而更在意当下的情绪体验,从而也就更少发生沉没成本效应了。
因此,为了避免沉没成本效应的发生,我们应该少去关注过去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挽回的损失,而把目光放在此时此刻以及未来的获益上,多根据当下的反馈和未来的预期去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小编知道,这或许很难,但想想自己曾经被沉没成本骗去的时间和零花钱,不妨努力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