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你娘炮的样子,但我坚决捍卫你娘炮的权力

文:鹿·昕
来源:Dr昕理人(ID:PKUPsyXin)

前天开车回家的路上,鹿sama突然问我:“你觉得鹿晗是娘炮吗?”

 

我脑中当下飞快地转了一圈,思考着这是不是一道送命题。虽然我知道现在饭圈的这帮孩子们不能惹,但是根据鹿sama的一贯表现来看,她应该不是鹿晗的粉丝。于是我打趣道:“哈哈!他娘……娘吗?”

 

鹿sama阴着脸说:“你一定不知道被同学们围着追在身后叫你‘阴阳人’,是种什么感受。”

 

以下为鹿sama的自述:

我小的时候是被爸爸当男孩来养的。他具有一种父权思维体系下的朴素女权观——类似《摔跤吧爸爸》里的想法——即只有将女人打造成男人,才能对抗男权的压迫,夺回话语权和自主权。

所以他不许我留长发,不许我穿裙子,不许我戴花、涂指甲、做手工或玩洋娃娃;我必须去参加奥数班,物理班,看我并不感兴趣的三国演义、时政新闻、军事节目……对他的这份纠结又沉重的父爱,我是既怨恨又感激的。

爸爸希望我能证明,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拥有精彩又有尊严的人生;而我如今努力的方向是希望能证明,女人不用像男人那样活着,也一样能拥有精彩又有尊严的人生。

 

扯远了。说回“阴阳人”。

 

我小时候的舆论环境,对“女汉子”还远没有现在这般友好。

 

所以我遭受的很多校园霸凌,便是来自这种对“假小子”形象的嘲讽。同学们给我起外号“阴阳人”“变性人”“死人妖”“变态狂”“不男不女”……

我进女厕所,会有男同学们在身后跟着鼓掌起哄;

我穿校服裙子,同学们会拍打桌子喝倒彩;

放学路上老有几个小太妹拦住我的去路,扯开我的衣服说要看我到底是男是女;

我来例假了,会有同学指着我衣裤上的血迹大喊“天呐快来看啊她也会来‘那个’”;

还有嘴坏的男同学站在我桌上号召大家给我筹钱,好让我“去做变性手术”;

不仅同学们如此,很多大爷大妈叔叔阿姨也会说,“你爹妈将来可有得愁了,还不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敢要你哦”。

 

现在我可以很轻松地说出这些话,甚至还可以满不在乎地对当年的同学说:“我这变性手术做得还成功吗?”

但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些经历带来的屈辱、难堪、无地自容,都是混着血和泪咽下去的——真的是血泪,我为了让他们闭嘴,经常和他们打架打到满手满脸都是血。

然而这只能进一步证明:“你还说你不是个男人婆?”

我对她道歉说:“我知道你小时候是个‘假小子’,但你以前聊起来都云淡风轻的,我还真没想过你这么受伤害。”

 

我知道有些“娘娘腔”的男孩会遭受校园霸凌,会被辱骂嘲讽孤立起绰号,会在上厕所的时候被人强行脱裤子“检查”,我也不齿于这样的作恶,但我从没想过这种事情我自己的太太居然也经历过。

一段经历发生在自己身边,我才切身感受到了震怒。

确实,我看到电视上画着眼线,烫着空气刘海,戴着美瞳的美少年又唱又跳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反感。

也许是怀揣着中年油腻男人对青春美好肉体的嫉妒(鹿sama如是说),也许是对于异己群体带有的天然排斥,所以当看到“少年娘则中国娘”“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讨厌讨厌讨厌”等抖机灵的吐槽时,我的确也跟着笑过。

但是当鹿同学红着眼眶说出那些话时,我开始反思我原来没有反思过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娘炮”深恶痛绝?

大家对“娘炮”的反感,也并非没来由的。

首先,这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作用在作怪。

刻板印象是大脑为了节省认知资源,从而把(在他们脑中的)某个群体内大多数人的共同特征,总结为该群体全部人的特征,然后贴上标签,并将群体中违背该特质的人视为异类。

比如刻板印象认为,男人都爱舞刀弄枪,女人都爱描眉打鬓。如果一个男孩从小就对眼线粉底颇有研究,一个女孩对兵器机械爱不释手,那必然会被周围人非议,哪怕男时尚大佬和女工程师对社会的贡献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其次,这是和中国的男权文化息息相关的。

著名心理学家Hofstede在他的文化维度理论(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当中,就对男子气概(masculinity, MAS)这一维度进行了定义,并衡量了各个国家对“男性特质”(杀伐决断、雄心、好战等)的偏爱和在乎程度(不仅是针对男性,女性拥有“男性特质”也一样被“偏爱”)。

在该维度上中国得分为66分,还算是挺高的得分了,这应该和中国的主流男权文化是正相关的;得分最高的是极其强调男权思想的日本,95分;分数比较低的是性别平等状况较好的北欧几国(如丹麦、挪威、瑞典等),大约在10分左右徘徊。

 

再次,“小鲜肉”崛起引起了传统认知失调。

亿万年的进化让人们坚信:只有强壮、高大、骁勇善战的雄性才有资格占据更多资源、获得更多交配权。

而如今随着女性经济地位提高,“小鲜肉”作为被观赏、被物化的男性顺应市场而生,颠覆了人们的一贯认知——

这些完全不阳刚的,美丽的,柔弱的男性,反而拥有了更多异性的青睐,获得了更多资源和财富,挣得比看上去更具备男子气概的军人、科学家、建筑工要多得多了,这还有天理吗?

 

发现没?

一旦弄清楚我们反感的原因之后,你就会猛然明白:对“娘炮”文化的喊打喊杀,并不是因为“娘炮”本身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们自己的心理机制在作祟。

最近对“娘炮”口诛笔伐的起因,原本是主流媒体强制要求观看某节目、延迟播放、强行插播超长广告等行为引起的。

大家拿其他可取做法来进行比较和批判都是没问题的——

比如邀请警察来做安全演示,邀请科学家来做科普讲座,邀请运动员来鼓励孩子们参与体育锻炼(而且我认为女警察,女科学家,女运动员也一样应该得到邀请),等等……

 

但我们不可以对着演员个人,甚至是某个群体进行大肆辱骂和嘲讽。

 

当然,你可以批评央视对潮流过分迎合,也可以批评他们强买强卖,违背了审美多元化的原则;你可以认为这档节目结构拼凑,立意模糊,制作失败,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和初心……

或者你不敢骂央视,只敢骂小鲜肉,那也可以批评演员演技不好、歌艺不佳,舞艺不精,或你觉得他们压根就不美,都行。

然而现在到最后刷屏的,却一致变成了对“娘炮”“半男不女”的围剿,我不知道参与吐槽的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楼歪了。

下面这些人身攻击都已经算是轻的了:

“如果外敌入侵,难道靠这群娘炮上战场去恶心死敌人吗!”

“变态娘炮荼毒下一代,简直是国家的祸害!”

“哟,这个‘姑娘’怎么没胸呢?”

我在铺天盖地的评论里竟然看到不少

“把这些娘炮们当成四害给除了吧”

这样喊打喊杀的言论。

甚至在朋友圈也看到有人发:

“将来我儿子要是敢这样打扮,看我不打断他的腿!撕烂他的脸!”

他们担心央视请来的小鲜肉“教坏”小孩,

却不担心自己的言行等同于告诉孩子们:

这个人是娘炮,

所以我们可以仅凭一己喜恶,

理直气壮地对他人使用暴力!

舆论氛围对“女汉子”从排斥到比较接受,可能是一个进步。但如果将对“女汉子”的褒扬和对“娘炮”的鄙夷结合起来看,却又微妙了。

 

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女孩不该被传统社会期望所束缚,不该囿于厨房和家庭,不必非得柔弱纤细,等待被保护、被救赎”的观念,这是好现象。

但另一方面,有些人一听到“温柔、甜美、纤弱、爱美、楚楚可怜、贤惠”等原本褒义的标签就会立刻炸毛,仿佛这些沾染上了“女性特质”的词汇是对人的一种侮辱,甚至发明出“绿茶婊”“白莲花婊”一类词汇来侮辱女性化特质明显的妹子。

就像上文所说,在男权文化盛行的国家,不仅男性,女性也一样被期待拥有“男性特质”。如果女性面临的状况都是如此,那拥有“女性特质”的男性会遭受多少白眼就可想而知了。

女生具有了男性化的特质,会被视为升级,是“不让须眉”;而男性具有了女性化特质,却被视为降级,是“枉为男儿”——这说到底,不还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吗——将女性气质视为低人一等、次于男性气质的特质。

 

所以说,将“像女人一样”的评价视作奇耻大辱的人(对,我就是说郭小四),不论他说了多少冠冕堂皇的支持性别平等的话,内心深处必当是充满了对女性的蔑视。

而且这种歧视不仅是男性有,很多女性自己也有。

在世界杯期间,我发现不论男女,很多人都以看球为荣,瞧不起不看球&不懂球的妹子;而韩剧热播、美妆博主走红的时候,汉子们却以关注此类话题为耻(而不少妹子自己也以不看韩剧、不关注化妆打扮等等为荣)。

 

其实作为观众,不管是看球还是看韩剧,一样都是消遣,谁又比谁高明呢?而作为参与其中的贡献者,一样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工作带动了价值千亿的产业,谁又比谁低级呢?

 

一方面,刻板印象往往会限制社会的多元化,限制女孩(和男孩)的发展,我们不应该让刻板印象限制个体差异的流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刻板印象本身其实并不带感情色彩。

我相信性别差异存在,但是差异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硬是将伴随性别产生的差异解读出优劣的人,内心一定是深以女性性别为耻的(不管他/她的生理性别是男还是女)。

 

所以,我绝对不是说女生“不可以看球”或是“应该看韩剧”,而是说当“不看球/看韩剧”被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解读作一种女性行为特征的时候,“看球”和“看韩剧”两种本无高下之分的娱乐活动,竟然也让不少人看出了优越感来,这才是令人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

在这种语境下,“不爱武装爱红妆”的男性,可以说是更难以被社会所容。

不信你看,

很多人还痛心疾首地将“娘炮”问题

上升到了家国情怀的层面。

这便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的狭隘观念。难道尊重“娘炮”的个人选择,就意味着要把“战狼”型男性赶尽杀绝吗?难道“娘炮”和“战狼”就不能多元地共存在这个世界中,就不能相安无事各司其职吗?

还有人把亡国灭族的重任

交到了“娘炮”的肩上

嗯……原来祸国秧民的是几个熏衣剃面搔首弄姿的美男啊!我还以为是贪官污吏奸商恶人呢!这种论调大家熟悉吗?它有个名称叫“红颜祸水”论。

有人欣慰地表示,就是应该“拒绝娘炮”,

“让祖国的未来拥有更多阳刚的男儿郎”,

培养下一代勇敢、坚强、阳光、热血的品质当然是好的,可是这种培养有必要强调出性别之分吗?

还有人将“外表、性格、气质女性化”

与“没骨气、没血性、没担当”划等号。

我就纳闷了,为啥外表和脾气性格“女性化”了就一定会没血性呢?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是白唱的吗?“没有血性”的锅凭啥让女性背呢?而一个男人的品格、意志、才能,难道是通过他的外表阴柔或阳刚就能下定论的吗?

梅兰芳也曾被讥为“涂脂抹粉扮女人”,甚至被鲁迅先生暗讽,可是国难当头日寇侵城的时候,他是真正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兰陵王被《隋唐嘉话》形容为“白美类妇人”,可在敌军压境时他是挥戈踏铁马,扬血染戎装,神勇冠三军,毛爷爷都称赞他“能打仗,很勇敢”。

 

且不用说各类社会新闻上没少见体魄健壮的男人,却只把一身力气发挥在打老婆上,对家庭对社会并无甚贡献。

 

一个人的外表是清秀纤弱还是威武雄壮,并不决定他立身处世的样子。

家长担心电视节目中的“美少年”“娘炮”会对青少年的性别观念形成影响,这个完全可以理解。

但性别角色的塑造很复杂,这里既有生理心理的因素,也有教育的因素,家长在其中担任的教育作用可以说比电视明星的作用要大多了。

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结论:父亲在子女的性别教育/性别角色认知中非常关键。如果父亲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缺席,就别怪自己的孩子会被电视上几个偶像轻易带偏。

 

还有一个很重要却经常被忽视的点在于:

我们总在说性别教育,却不知性别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加强性别刻板印象(比如“男孩就要有男孩样,女孩就要有女孩样”),而是为了尊重性别认知的多样性和个体自由意志的选择——

即,认清自己的生物性别和心理性别是否一致,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的。

(比如鹿sama的生物性别和心理性别都是女性,父亲却希望照着男孩的方式培养她,造成了她青春期的一度困惑。

再比如舞蹈家金星的生物性别为男,心理性别为女,选择变性之后她反而获得了更成功的事业和更好的人生。)

有人也许会说:“许你娘炮,还不许我们不喜欢了?我讨厌谁也是我的自由。”

不喜欢当然没问题。你可以不听、不看,可以在生活中不和他们做朋友,可以自己坚定地做一个硬骨铮铮的钢铁直男,但是请不要使用语言暴力(羞辱谩骂)、精神暴力(孤立)或是肢体暴力(殴打猥亵)去伤害别人。

 

我不喜欢一个人“娘炮”的样子,但是我坚决捍卫他“娘炮”的权利。

作者简介:鹿·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Dr昕理学(ID:PKUPsyXin)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