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心理咨询师,要花多少钱?!

文:拉康心理
来源:拉康心理(ID:Lacan-psy)

此前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注册心理师的学习成本。

 

昨天有大佬建议给大家分析一下IPA、IAAP分析师的投入成本。

 

今天我们就以IPA精神分析师为例为大家讲解。

 

在此前文章《古墓派:IPA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入会标准》中,我们已知晓想要成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认可的成员需经过IPA认可的三种模式之一的系统培训。

 

这三种模式分别是:艾丁格模式、法国模式、乌拉圭模式。

 

根据这三种模式的年限、个人分析、督导时长的要求,我们来计算一下学习成本。

 

艾丁格模式:

 

年限要求:4-5年

 

督导时长:至少150小时

 

个人分析:4-5次每周。

 

法国模式:

 

年限要求:仅对督导年限明确要求为至少3年,个人分析年限未有明确规定,在此我们统一取值3年;

 

个人分析:3-4次每周;

 

督导时长:每周一次。

 

乌拉圭模式:

 

个人分析:每周至少3次,时间至少3年半,外加至少1年半的专家组成员分析。

 

督导时长:每周至少3次,至少持续2年。

我们仅计算个人分析和督导费用,其他研讨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忽略不计。

 

时间年限与频率要求均取最低要求值。

 

其中个人分析与督导费用我们均按300-600元/次的理论值计算。

 

三种模式的具体花费为:

 

艾丁格模式:

 

个人分析费用:(4次/周×52周/年×4年)×(300-600元/次)=249600-499200元

 

督导费用:150小时×(300-600元/次)=45000-90000元

 

总计:294600-5892000元。

 

最低理论值29.5万元。

 

考虑到实际情况,国内基本无法找到收费仅300元/次的持续个人分析和督导。

 

因此58.9万元更符合实际情况。

 

法国模式

 

个人分析费用:(3次/周×52周/年×3年)×(300-600元/次)=140400-280800元。

 

督导费用:(1次/周×52周×3年)×(300-600元/次)=46800-93600元。

 

总计:187200-374400元。

 

最低理论值18.7万元,

 

实际情况值37.4万元。

 

乌拉圭模式:

 

个人分析费用:(3次/周×52周/年×5年)×(300-600元/次)=234000-468000元

 

督导费用:(3次/周×52周×2年)×(300-600元/次)=93600-187200元。

 

总计:327600-655200元。

 

最低理论值32.8万元。

 

实际情况费用65.5万元。

上述三种模式中,法国模式的学习成本相对是最低的。

 

艾丁格模式和乌拉圭模式的学习成本基本一致,大概在30-60万元。

 

考虑到语言限制和便利性,国内的从业者能接触到基本属于艾丁格模式。

 

因而对于国内从业者而言,想要成为业内顶尖高手,需要付出的学习成本实根据际情况值大概为60万元左右。

 

与某大咖的预估基本一致。

 

这其中仅计算了个人分析和督导费用。

 

其他交通、住宿等费用尚未计算在内。

 

都算进去的话,金额至少翻倍。

 

至此,我们大概能清楚。

 

如果立志成为最专业的从业者。

 

需要投入至少百万元的费用。

 

这显然是一项需要高投资的项目。

 

且回报周期十分漫长。

 

在此前《新标准实施后,成为注册心理师的成本是多少?》一文中,我们计算成为临床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的话,需要支出的学习成本大概为82000-180000元。

 

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内现有标准下,想成长为一名有足够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付出的成本大概为20万元。

 

这20万与60万的差距,大概即是国内从业者与国外专业人士差距的直接体现。

 

而那些只考个证书的与走专业化道路的国内从业者之间的差距,大概也是几千与20万的距离。

由此我们也发现国内从业者存在的两种不合理信念。

 

不合理信念1:抱着投机的心态,企图靠一个证书一本万利。

 

不合理信念2:存在暴发户心态,企图靠砸钱买来专业性。

 

不合理信念1的错误在于:没有意识到心理咨询师是一份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事业,专业性的获得与自我的提升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且投入的多少与自身的专业胜任力呈正比。

 

不合理信念2的错误在于:在国内缺乏具有足够公信力的认证培训体系的情况下,花费再多的金钱参加一些零散的工作坊以期获得专业胜任力的有效提升本身即是伪命题。

 

这种情况下花再多的钱不过是在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一份专业的助人工作,心理咨询师本身是应该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的。

 

对于这个门槛,经历了由弗洛伊德时代对从业者“咨询特质”的看重,到现在对于从业者专业胜任力的考核。

 

即从不可多得的“天赋异禀”,转变为符合标准者皆可得。

 

标准的规范化也使得热心群众有迹可循,找到入行的明确通道。

 

 为了维持整个行业生态的稳定,这个标准通常会制定的比较严苛,通道往往也比较狭窄。

 

以保持市场供需的基本平衡。

 

而国内明显尚未找到这个平衡点。

 

至于临床注册系统搞的注册心理师认证体系,其最大可能即成为如IPA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之于美国心理治疗(咨询)师般的存在。

 

成为一个小众的、精英团体。

 

但不会是市场主流。

公众号介绍:拉康心理,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