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红袍
编辑:N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在2009年一个美丽、平常的夏日,梅根亲眼看到他的丈夫马特溺水身亡。马特体格强壮、身体健康,那一年,他39岁。
凭马特的能力和经验,他是不可能溺水的。然而在梅根的眼前,这个偶然的、无法预料的事件就这样发生了。丈夫的离世使她悲痛不已,作为已从事私人心理治疗近10年的专家,梅根自认为能够应对悲伤,然而在死亡面前,任何学过的知识都无济于事。
马特的死让梅根开始重新审视悲伤,并且提出了看待悲伤的新视角,以及度过悲伤的方法。于是她写下了《拥抱悲伤:伴你走过丧亲的艰难时刻》这本书,以自己为向导,让人们学会更好地去爱——爱悲伤的自己,爱悲伤的他人。
悲伤的真相
首先,丧失的经历确实糟糕透顶。
所爱之人永远离开了自己,曾经普通的生活从那一刻起突然改变了。丧亲者深陷悲伤无法自拔,而身边的人事物却一切如常。
人们常把丧亲后的悲伤视为一种情绪,但实际上这种悲伤是身心参与其中的经历。悲伤会改变丧亲者的生理与心理。
生理上,丧亲会导致睡眠问题,具体表现为睡眠过多、睡眠不足、做噩梦。悲痛还会影响食欲、消化、血压、心率、呼吸、肌肉力量,而这一切的根源是压力。在压力之下,身体不得不做出反抗,因为它能承受的只有那么多。此外,心悸、头痛、腹痛、眩晕等也是悲痛时期的正常现象。
极度的悲伤还会改变大脑。丧亲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衰退、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许多人对以往的爱好也失去了兴趣。在悲痛初期,思维混乱和大脑空白尤其常见。
心理上,丧亲会导致焦虑。丧亲者在经历过创伤事件后,大脑会过度想象,释放过多激素,让身体进入防御状态。因此他们会时刻保持警惕,警觉危险出现的征兆,提防更深的悲伤。
这就是悲伤的真相——丧亲会带来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痛苦。
错误的安慰
陷入悲伤的丧亲者会收到来自身边人的安慰,可是这些安慰往往都没有让丧亲者好起来。他们可能会感到更加痛苦和愤怒,而试图提供帮助的人也感到沮丧,仿佛自己的安慰是多此一举。
这是因为,许多安慰都是错误的。
1.“我能理解,我也…”
很多人会选择向丧亲者讲述自己的悲痛经历,以此表达同情和理解。然而,将一个人的悲伤与另一个人的悲伤作比较往往会弄巧成拙。悲伤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有相似的悲痛经历,也不意味着安慰者能够完全理解丧亲者。
当丧亲者正在痛苦挣扎时,他人讲述的经历只会让丧亲者感觉对方在借自己的痛苦满足倾诉的欲望。这种安慰不是真正的共情,而是无意识地将焦点从丧亲者转移到自己的故事上。虽然这听起来很不道德,但事实就是如此。
2.”别难过了”
丧亲者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安慰:
“ta也不希望你这么难过。”
实际上,这种话的潜台词是“别难过了”。他人试图消除丧亲者的痛苦,这在无意中忽视或者贬低了丧亲者的悲痛。他们没有正视丧亲者经历的一切。
3.“经历了…你才会变得更强大”
丧亲者还会听到这样的安慰:“经历了失去的痛苦,你才会变得更强大。”这种话的言外之意是,出于某种原因,你需要经历痛苦。在此之前,你不够强大,你需要这样的经历才能成长。
如此说来,难道失去亲人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吗?
并非如此。
来自豆瓣电影收录-《入殓师》-截图
没有人需要通过剧烈的悲痛来成为“更好的人”。当他人将成长和某种意义赋予悲痛时,这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地评判和羞辱过去的丧亲者——因为他们的心智不够强大,所以需要经历痛苦才能成长。这不是安慰,这是谎言,而谎言总是让人感觉不适。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安慰?
最重要的一点,承认悲伤的存在,并陪伴在丧亲者身边。对于丧亲者来说,真正有效的帮助是给他们痛苦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分享痛苦,而不是急于收拾局面、大事化小。比起错误的安慰,“这糟糕透了,我也无能为力,我就在这里陪着你,我爱你”这种话更有效。安慰者只需要出现、倾听、顺其自然,手足无措也没关系。
不要比较悲痛。就算与丧亲者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安慰者也不能真正理解对方。
应该这样做:询问关于他们经历的问题,通过表达对他们感受的好奇来与他们建立某种联系。
不要说恭维的话。丧亲者不需要别人提醒他们有多么坚强,悲痛并不是意志力不足造成的。
应该这样做:告诉ta,自己就在这里。在自己面前,ta不必摆出一张勇敢、坚强的脸,ta可以崩溃、失态,无所顾忌。
不要鼓励丧亲者对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恩。
应该这样做:做一面镜子,把真实情况反映给他们。当他们说“这糟糕透了”,告诉他们“没错,糟糕透了”。承认现状会有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不要说教。有时候,安慰者会忍不住向丧亲者推荐走出悲伤的“好的方法”。然而,除非对方特别询问了相关信息,否则安慰者的热情在他们眼里就如同居高临下的说教。
应该这样做:相信对方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照顾自己。如果看到他们饱受困扰,这时可以询问他们是否想要听听建议。
总之,安慰的目的是提供真正的支持,这意味着要主动放弃自己认为有帮助的做法,还有八卦之心。安慰者可能会觉得收效甚微,但是 “帮助”的标志并不是对方的痛苦减少了,而是对方感到被认同和支持。丧亲者的感受才是决定安慰是否有效的关键。
丧亲者该如何应对悲伤
对于丧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改变看待悲伤的方式:不要将悲伤视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把它看作一个事件。
我们不需要征服悲伤,而是应该从内心出发,去面对悲伤。对于丧亲者来说,他们需要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悲伤,不必为了让周围人感到安心而压抑自己的痛苦。讨论悲伤非常重要,悲伤被谈论得越多,就会越容易被接受。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帮助丧亲者应对悲伤。
1.讲述自己的故事。
反复讲述故事是试图重建内心世界秩序的一种方式,这是必要的,也是折磨人的。如果难以向他人讲述,也可以选择记日记等方式表达出来。
2.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
在悲伤的早期阶段,人际交往常常使人心力交瘁。如果丧亲者感到外界的反应太刻薄或入侵性太强,并不是他们太敏感,而是因为处于悲伤之中,他们需要大量时间安静独处。
他们完全可以躲在被子里一天甚至更久,也可以允许自己在必要时离开社交场合。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出重要的生活决定,比如何时清理逝者的房间,是否参加纪念活动等。
3.照顾好自己。
前文中我们提到,悲伤会改变丧亲者的生理与心理,因此在这个阶段,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睡眠方面,只要情况允许,尽可能地睡觉,这有助于身体自愈。如果难以入睡或者从梦中惊醒,也不要抗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休息就好。
饮食方面,选择富含营养的少量食物,不要勉强自己在不饿的情况下进食。
记忆方面,尝试留下一些记号和纪念物来帮助恢复记忆。
焦虑方面,当丧亲者感到严重的焦虑,可以放慢呼气的速度,让呼气的时间比吸气更长。还可以试着学习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或能够向他人求助),用积极的思维画面代替想象中的灾难场景,寻找一个中立地带(不安全,但也没有身处危险)。最重要的,作为应对焦虑的长期方法,丧亲者需要讲出心中的顾虑、询问自己的需求。
4.想象从悲痛中恢复的状态。
丧亲者可以试着回答以下问题:既然已经失去的无法再回来,那么对我来说,
-
怎样才算“恢复”呢?
-
怎样算是“生活得好”?
-
我该怎样照顾自己?
-
为了自己,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
为了别人,我又会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
所有的答案可能就构成了一个全面的“恢复”手册,丧亲者可以时常用这些问题问自己一遍,看看自己每天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5.找到同伴。
丧亲者需要找到和自己一样的丧亲者群体,听他们讲述经历,互相陪伴。悲痛会让人感到孤独,而找到同伴能很好地化解孤独,聚集在一起,人们能够共同度过悲痛。
丧亲者需要明白的是,与悲伤共处的时间越长,需求越有可能发生变化。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痛苦,但是不要试图通过这些方法立马消除悲伤。度过悲伤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唯爱永存
我们总是相信依靠爱就能修复伤痛,就好像爱是某种灵药,能够消除所有痛苦。但这从来都不是爱能做到的事。
有时候,爱是残忍的。它向你索要的远超出你能给予的。无常的人生中,彼此相爱就意味着彼此失去。
丧亲之后,丧亲者要承受住爱要求他们做到的事——接受悲伤和爱共存的事实。在这个时候,爱是他们的依靠。依靠对逝者的爱,对自己的爱,他人对自己的爱,丧亲者会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心灵家园。
如果你已经成为悲伤故事中的一部分,那么希望你能够从这篇文章中找到度过悲伤的方法,汲取力量。如果你的身边有故事中的人,那么希望你认真学习这篇文章中陪伴他人度过悲伤的方法,给予他们足够的爱与关怀。
有些悲伤无法修复,我们只能在爱中负重前行。
来自豆瓣电影收录-《入殓师》-截图
—学堂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在与痛苦对抗的过程中,尝试给予或者接受帮助是很困难的。本书是一本优秀的指导手册,帮助丧亲者疗愈自己,也教会他人正确安慰丧亲者的方法。作者从自身经历中领悟到悲伤的真相,分析了悲伤的文化根源并提供了看待悲伤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