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一切烦恼源于这四个字

作者:席瑞
来源:微信公众号:湛庐文化(ID:cheerspublishing)

编者按

年底了,回顾过去的一年,想想你自己,是否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过烦恼?你是否在与人交往方面起过冲突?你是否面对过伴侣的指责、孩子的沉默、客户的刁难、老板的愤怒……

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不处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里。无论你的工作还是家庭,无论你的兴趣还是娱乐,几乎都需要和人打交道。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感叹:“一切烦恼的根源都源于人际关系”。

要解决灵活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需要的恰恰是沟通

那么,如何沟通才能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不走散”?什么样的沟通方法可以让我们在职场中“少走弯路”?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沟通,在人生路上“不踩雷”……

在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上,知名辩手、表达学院讲师席瑞提醒我们,沟通当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我们把解决问题,变成了解决对方。好的生活,也许就是从一次善意的沟通开始——打破困局,修复关系,为人生不断注入动力。

《理解沟通的三把钥匙

演讲:席瑞

知名辩手、表达学院讲师

来源: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

01

沟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与人建立联系、维持关系的必备能力,更是解决冲突成本最低的方式

关于沟通,我想你一定不陌生,因为关于“沟通”的陈词滥调,什么“遇到事情你要多沟通呀”“要学会沟通”“沟通是灵魂与灵魂、心与心的交流”等等, 把“沟通”形容得仿佛和“开口说话”一样简单,但是祸从口出,有时候,说得多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可能是产生冲突的原因

所以什么是沟通呢

我在从事沟通研究与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我想也是你的疑惑,就是沟通是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是这样,那沟通和虚伪又有什么区别?一个会沟通的人是不是注定不能成为一个真诚的人?

我举一个例子,以方便大家体会沟通与虚伪的区别。今天我的同事,比如湛庐文化的陈漪老师穿了一件新裙子来上班,如果我直接夸她“真好看”,那大概率这是一句虚伪的话。因为,我相信,不管她穿了一件什么裙子,我都会说好看,而且我也知道,虽然这句话会令陈漪老师小小地开心一下,但她也不会当真,因为今天好几个同事都这么说过,换而言之,她不可能听到其他的答案。

那什么是真诚呢?真诚不是说不能夸,而是不能千篇一律地夸,要夸出细节,夸出改变,夸出特殊性。

比如我会说,“陈漪老师,一直看你穿冷色系的裙子,衬得你非常白净,但今天你穿这个橘红色,感觉你更有亲和力了”,这样的夸奖之所以真诚就在于我是真正看见了“你”,看见了我的沟通对象,我愿意投注注意力在她身上

又或许,我不会夸她,我更愿意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之前你总是穿冷色系的裙子,而今天你穿了橘红色的裙子”“我觉得很好看,你能告诉我在哪儿买的吗”,这样,陈漪老师就有机会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她变成了这场对话的主角。

所以你看,无论是夸出细节,还是好奇询问,都比简单地夸别人好看来得更真诚,因为前者是在对话中看见了人,你在意对方的感受,在意对方的行为,但是后者你只在意自己,夸对方好看,也无外乎是想说,你看我多捧场,你看我多有“情商”,然后用标签化的方式杀死了对方与你交流的更多可能。

02

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沟通是看得见对方,在意对方的感受的对话,而不是简单的话术与技巧

今年,我阅读了不少写沟通的书籍,也研发了几门有关沟通的课程,受限于时长,我想在本次演讲做一次“less is more”的介绍。我准备了三把密钥,以帮助各位穿越沟通的迷宫,打开幸福的大门。

? 第一把钥匙叫“我选择而不是你应该”

我发现很多来请教我沟通问题的学员,总是习惯于抱怨对方的过错:都是ta的错,都是ta对不起我,我是天底下最委屈的人。可是,亲密关系里,没有一条解法是期待别人做出改变。

我在教沟通的时候,很多学员提出的问题是,要怎么说服对方多做家务,要怎么才能让对方多理解自己,可是很遗憾,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对方怎么做。是的,即便ta很爱你,即便你们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人,但是ta也有拒绝你的权利,因为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一段关系,需要的是两个人的合作,而不是一个人的独立王国:我想怎样,ta就要怎样。但别难过,正是因为对方有拒绝你的空间,才让你可以感受到ta的爱意,因为能够拒绝才让依然心甘情愿的付出更加珍贵。

所以,关系里最需要改变的其实是自己,然而,很少有人愿意面对这个真相。改变自己太难了,大多数时候,我们很乐于扮演关系中的受害者,对,没错,是扮演,因为不断加强自我对于受害者的认知,就能够心安理得地不去改变。

我的一位学员向我抱怨,她简直受够了她的老公,因为她的老公从来不做家务,其实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到她这么抱怨了,她的助教,她的教练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相同的抱怨。

我问她,老公不做家务,你一般都会怎么做呢?她说,那我就把家务做了。可是,如果你最后还是会把家务做了,那老公怎么会去做家务呢?她说,那也不能让家里不干净啊,我看不得家里有一丁点不干净。

这位女士需要的是一次不做家务的改变,要知道,对方之所以会和你沟通,是因为在对方眼里面,这同样是一个问题,如果对方压根就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正如你每次都会照旧在家里有一点点乱的时候就起身打扫的话,他是不会想到要和你沟通的。

可是很遗憾,这位女士不愿意这么做,其实,比起面对家里暂时的失序,比起和对方认真地聊一聊家务分配的问题,她宁愿自己打扫干净屋子。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她的选择,是她认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而如祥林嫂一般持续不断地抱怨老公,让她能够继续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不用面对改变。

我们经常会在沟通问题中玩这种捉迷藏的游戏,就是把自己藏起来,把决定权交给对方,这样我们就不用面对冲突,也不必为自己负责。然而,放弃自我其实也就放弃了获得幸福的力量,因为这剥夺了自我改变的可能。

请记住,任何沟通问题都有我的选择,因为你就在关系之中,唯有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才能找回掌控自己人生的力量

? 第二把钥匙叫作“我们在合作,不是竞争”

有一个话题在网络上经久不衰,那就是应该找和自己相似的人做伴侣还是找跟你互补的人做伴侣。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完全是个伪问题,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只要你想找不同,那就一定可以找到你和对方的不同点。

可以说,任何一段关系,都起源于两个有差异性的个体,正因于此,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沟通

然而,人在面对与自己相异的思想、行为时,总是容易感觉到威胁或是恐惧,为了保护自己,不让自己怀疑与动摇,人们总是倾向于将对方定义为错误,或者要和对方分个高下。可是这样,沟通就陷入了争执对错的权力之争

我的一个学员向我控诉,说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她主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孩子小时候就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周末可以去上一些兴趣班,但老公却觉得孩子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应该任由他自己发展。于是他们经常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吵架。

我问她是怎么和老公沟通的,她说,这还用沟通吗?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就废了,甚至有一次她太激动了,直接说,我不想孩子以后和你一样没出息…..关键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没解决,他们的夫妻关系开始破裂了。

自那以后,她管孩子,孩子不开心或者闹脾气的时候,丈夫就在一旁看戏,甚至说风凉话,而她有时候也会嫉妒因为爸爸不逼着孩子学习,孩子跟爸爸更亲近……

她找到我的时候,特别委屈,声泪俱下,跟我说她一片苦心不被理解,问我她错哪儿了,甚至让我给她评评理。我当然可以陪着她去指摘她的先生,然而,关系不是用来定义对错的,关系是用来解决问题,寻找幸福的本来应该是我们站在同一边,来面对问题,现在我们却站在了对立面,成了彼此的问题

沟通当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我们把解决问题,变成了解决对方……在这个案例里,面对观念的差异,双方直接对对方进行了否定,而没有实现真正的沟通,以至于本来应该是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让孩子变得更好,却变成了,我要让孩子更喜欢自己还是对方。

请记住,你的关系里,应该把每个人都看成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如果你具备合作性的思维,你在面对分歧时,就不应该第一时间去否定,而是了解ta为什么这么想,以及如何寻找双方的最大共识。

? 第三把钥匙叫作“找寻替代,而不是聚焦遗憾”

曾经有位学员说,她生病了,希望男朋友请假在家陪她,结果男朋友说当天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会议,不能请假。她很委屈,觉得在工作和她之间,男朋友选择了工作,男朋友不够爱她。

我请各位一定一定在将来的生活中不要做这样的比较,因为任何选择都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情境,也大可不必把一次选择直接推理成对方永远的价值倾向。

尽管如此,我完全理解这位学员的不愉快,可是我们学习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起来,如果对方确实在某些事情上与我们无法达成共识,或者无法满足我们,我们也并不是只能聚焦于当下的遗憾,而是可以想想有没有其他能够满足自己的方式。

比如虽然他没有请假陪伴你,但是他有没有在上班的时候不时记挂你,微信关心你?或者他有没有在午餐的时候给你点好外卖?又或者他下班回家的路上有没有给你带药?

很多人在遇到不被满足的时候,要么停驻不前,沉溺在遗憾与悲伤当中,要么就是强人所难,用一切威胁强迫的手段来逼迫对方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但其实,你的快乐,不应该只能被一种方式满足

想要获得高幸福感,就需要不断拓展自己感受幸福的方式,沟通并不是怎么强迫对方满足自己,因为通过让对方为难来成全自己的人其实也会感觉到这幸福的滋味有些寡淡。

沟通是在没有被满足的时刻,能不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思维,提出更多满足自己的方法。你给对方的选择越多,对方满足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你的想象力无穷,沟通的可能性才是无限的。

03

我今天带来的三把钥匙就是这些。也许你会说,席瑞老师,这三把钥匙怎么这么空呀?你就不能简单点,总结一些话术,让我们记住,需要的时候,我们直接说出来不是更有效率吗?

但是很遗憾,我想和你分享的是,沟通不是话术,沟通也没有公式。期待记住几句话就能掌握沟通,既是对沟通的误解,也是对世界的误解。世界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更是如此,没有一成不变的句式,只有不断流转的目光。所以,在说什么之前,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么想。我们怎么理解这个世界,我们才会怎么表达这个世界,是思维决定了我们沟通的方向。

所以,沟通的起点不是说出正确的话,而是要成为正确的人。然而,这看起来简单,做到却难。技巧和话术,可以被提纯为知识,印在人的头脑里,以供我们随时调用。但思维的转变,却需要我们不断克制自己的本能,克制受害者心态,克制恶意揣测与权力斗争,克制聚焦遗憾与威胁对方,需要我们时时自省,需要我们反复练习。

这很慢,很难,却很值得

很多人在读沟通表达类书籍的时候,总会觉得,这不就是心灵鸡汤吗?我初读的时候也是如此,觉得沟通类的书,毫无技术可言,总是讲一些观念,但后来我才明白,不是因为它们鸡汤,而是因为我们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不增添一份灵性的目光,用技术的心态去解构书的话,很多书就会被归类为鸡汤了。沟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

你愿意敞开,你愿意改变,你愿意知行合一,沟通才能成为心法,你才能变成一个温柔而坚定的人。

各位,温柔是反复练习的结果。愿新的一年,我们都能成为更温柔的自己。


作者简介:席瑞,知名辩手、表达学院讲师,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湛庐文化(ID:cheerspublishing),与思想有关。这里传递最新出版资讯,让我们用阅读引领改变世界的思维与方式。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