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自己的成长之路

心理分析之父,德国的深度心理学家荣格说:前半生往外看,往外看的人都在做梦,后半生往内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找到自己的路。

       

我决定出国镀金的时候,我以为可以在外面的世界更上一层楼,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出国后的体验让我反而从空中掉下来了。

      

掉下来的过程有多么恐惧和绝望,但是,绝处又逢生,这就是人生。

      

我叫刘春艳,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有13年了,目前居住在新西兰。

       

我从事心理学专业工作之前,在民用航空企业从业15年,做管理带团队。有许多学习心理咨询的人士,在学习过程中做个人体验,也就是自己作为来访者接受咨询和分析,而我是真的一位接受咨询和分析的来访者。因为出国不适应作为外在刺激源引发的心理危机,寻找了心理专业帮助。作为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的获益,大大的获益,对人生的彻底改变,我选择了继续学习和扎根在心理学专业的工作中。

9年的督导老师苏晓波问我:你为什么做心理咨询这份工作?

我说:圣经有一句话:“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神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种患难的人。”

      

出国让我的内心世界

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那一年,我离开了十五年的职场,带着表面的荣耀和内心的疲惫,到达美如伊甸园的新西兰,用了40多天倒时差,现在想想那是心理危机的症状,只是当时的自己完全无意识。

所有的一切都陌生而新鲜,没有任何熟悉的东西,街上没有一个认识的字,无论是商店的名字还是商品的名字,那些陌生的英文和书本上的学过的英文是不同的。

当时我居住在房东的家里,租用了房东的一个房间,与房东共用厨房和饭厅,做饭轮着做,吃饭各自占据餐桌的一角,与我出国前深圳那个家的基本生活大相径庭。

       

出国是多年的计划,计划来自头脑,来自资讯和书本,来自想象和期待。当我来到国外的时候,身体移动了,那个时候没有问过我的身体是否同意,那个时候不懂心理学,更不懂动作躯体治疗中的原理:身体更真实更有智慧。

       

在异国他乡开始生活的时候,感受是和身体相联系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嘴巴吃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而那些熟悉了几十年地东西好像在另一个星球。

当身体感到陌生的时候,害怕无助孤单的感觉在内心强烈地聚集,我感觉自己好像被空投到了一个孤岛上,而意识对这些情绪是不知道的,因为我们有101种心理防御机制在防御那些难受痛苦的感觉,比如:否认,合理化,情感隔离,压抑,逆恐行为,躯体化等等。

       

首先,我无意识地启动了否认的防御机制,否认自己的负面感受,不让自己感受到不舒服的情绪,我只是觉得很累很困,告诉自己是时差造成的,这也是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方式,所以,怎么都睡不醒,倒时差可以40多天,这已经是心理危机躯体化的表现了。

其次,我切断了和国内的所有联系,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其实是我不想让老朋友看到我这么无助脆弱可怜的样子,我对自己的人格面具一无所知。

因为出国切断了与外面世界的客体关系,特别是出国前职场的工作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在那个熟悉的关系中有熟悉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

而在陌生的异国他乡,连流利说话的母语功能都被毁灭了,就像练习了几十年武功的人突然武功被废,内心的痛苦有多么强烈难以想象,当然现在可以了解和同情自己了。

最后,因为分离的发生,而分离焦虑是自己童年的创伤,而童年创伤是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明明是自己出国自己辞职的,我却恍如被抛弃一样,不知道被抛弃的感受不是现实世界的现实,是童年的创伤被外在刺激源激活了。

        

我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我压抑否认隔离了自己的情绪情感,于是,我很快参加英语学习课程,想转移自己的感受,化悲痛到学习中,期待解决了语言问题就能适应出国生活了。但是,语言的学习是长期的事情,拿第二语言与母语是英语的当地人去竞争,挫败感是必然的。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桥梁,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和自己的文化失去连结是多么危险,就像一棵大树被连根拔是会死掉的。

我当时的努力仍然是心理防御方式中的逆控行为,这样的方法只是让我忙碌一点,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真正的问题是我听不见内心的声音。

       

这样的情况经过半年的积累,我终于崩溃了,失眠,月经不调,抑郁焦虑。

       

心理咨询,

是我危机中的转机

       

我开始在当地看家庭医生,新西兰所有疾病都是家庭医生先看诊,如果解决不了再由家庭医生转到专科医生那里继续治疗。家庭医生听完我的讲述,告诉我这是抑郁症,吃一年半的药就会好的。

我打电话告诉朋友,我得抑郁症了。

朋友说:你这个样子的人也会抑郁吗?那我们全都抑郁了。

我也不能接受抑郁这种病,我想着如果服用1年半的精神科药物,一定会得精神病,我真被吓得抑郁了,于是,这个病让我毅然放弃了国外大学读书的计划,紧急飞回祖国。

回国后,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家精神科医院医生可以治疗失眠,我去挂号看病,在众多的医生简介中找了一位女医生。当我把情况跟她说了以后,她说我不用吃药,她不仅是精神科医生,她也学过一点心理咨询,每周去见她聊聊。我没想到,我的病,不是吃药吃好的,而是每周见面“聊聊”变好的。

       

我和她的咨询聊聊持续进行了100多次,她说她很佩服我每周能到精神科医院和其他病人一样排队挂号,也不怕别人会认为我是一个精神病人,太有勇气太有智慧了。

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我很感谢和这位医生的缘份,也感谢自己敢于尝试的努力。

       

心理咨询是如何带来改变的

       

首先是咨询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心理咨询的效果来自于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的关系,咨询关系就是治疗联盟,是必备也是充分的治疗手段。

      

那个时候的我非常渴望见到我的咨询师,我有很多话想跟她说,因为她能听得懂。

在安全保密的关系中,一向坚强的我可以放下面具,允许自己脆弱无助的那一面自由地表达,在她那里我可以放声痛哭。她像一个从不批评我的妈妈一样抱持着我的悲伤和无助,当悲伤可以言说的时候,人自然就柔软和放松了。

       

所以,准备接受心理咨询帮助的朋友们,要了解心理咨询不是一两次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替代药物的是咨询关系,而关系是需要时间建立和保持的,无论每次咨询时间的设置还是见面的节奏的安排都是为安全稳定的咨询关系和咨询效果服务的。

       

其次是咨询技术。

       

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都有自己特别的技术,但是,道是相同的。

       

当我开始沙盘游戏治疗的学习,也开始了沙盘游戏的个人体验,我觉得和前面那个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咨询非常相同,只是更加深入到潜意识。当我在新西兰接受舞动治疗的训练时,我作为来访者体验舞动治疗技术,和前面两位咨询师的工作也是相同的。

技术是路径,通过路径要到达的地方是同一个地方。沙盘是身体的象征,而身体就是潜意识。

所以,即使是完全的谈话治疗,也会聚焦情绪感受是什么,当情绪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咨询师会聚焦身体的感受是什么,咨询师会通过自己的身体来为来访者工作,咨询师用身体感受来访者的感受,用身体来共情和转化来访者淤堵的能量。当心理能量被释放出来,现实生活有什么难关都能迈过去。

最后是咨询设置。

       

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包括视频谈论特定的问题,付费,有节奏,什么情况下转介和结束,这些严格的设置本来也是治疗手段。咨询设置帮助来访者重新建构安全的依恋关系。

        

我们的痛苦常常是心理边界无意识被侵犯而不自知,比如,不敢感到被剥削,因为从小习惯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要求,比如我是家中大姐,父母太忙,就让我做妹妹们的父母,替代他们照顾妹妹们,太小的自己要负上那么大的责任,一定是焦虑和无助的,那么妹妹们也感到困惑和难受,所以,我们成年后的关系模式仍然混乱和缺乏边界。

国内有一部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生活》,老大真的幸福吗?范伟演的老大没有自己的生活,他的生活目标就是干涉弟弟妹妹自己的生活,这种以爱的名义的混乱在我们中国家庭模式中太常见了。

经过咨询和分析,我看到这个模式,我才可以有主动和建设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让我自己可以为自己活着,也可以尊重和允许妹妹们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而这个改变主要来自于咨询关系中的边界设置,这个设置内化成新的心理边界。

       

在设置中,付费是评估心理咨询动力的重要工具,也是确定咨询关系和现实关系的立足点。咨询有时候就如帮助一个人挤上一部公共汽车,我总跟我的咨客说,你真想上车吗?如果你是真的,我推一把你就上车了,如果你不是真的想,我怎么推动一个躺着不用力的人上车呢。语言是沟通的工具,语言也是遮掩我们真实意图的工具。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开始探索疗愈自己,把钱拿出来,而且不是只拿一次,有多少人会和钱开玩笑吗?

      

金钱是能量的存在形式,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一个人真正想去到的地方。

      

心理专业中的学习,我花费最多的就是个人体验,我获益最大的就是作为来访者。就像一位学习针灸的医者,试针的时候是往自己身上扎的,那是最真切的身体感受,哪里有问题,怎么被疗愈的,实践出真知。

        

咨询工作是人和人之间互动的工作,咨询师作为这个工作中的容器,容器是什么样的最重要。

        

当朋友问我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是好的咨询师,看学历吗?

我说不是。首先是匹配,因为每一个人都很特别,咨询师是一种药,但不治百病,匹配最重要。其次,咨询师是不是自己被治疗过,我非常推崇这个部分,美国有一本书,书名是《受伤的疗愈者》,大意是头痛过的人帮助头痛的人,那不是一个理论和技术,而是深深地感同身受,也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就是陪着在黑暗中的人一起走出来,学历可以参考。

       

我认为: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不是病人,而是寻求改变的人。


文:刘春艳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