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心人6大作业1 #
作者正在参加壹心人活动,欢迎参加投稿,赢丰厚鲸币!
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476812
日渐焦虑的现实里,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已经尝够了辅导“鸡娃”们学习/作业的苦头,宝妈们叫苦连天,抱怨四起: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这里,结合心理咨询案例和我的“育儿经”表达我的观点,惟愿一起心灵成长。
一、
由ABC三个案例,
反观“鸡娃”学习态度之缘起
现实案例:
A女孩,9岁,三年级,从小父母外地打工,外婆带大,现在依旧是外婆接送上下学,回到家老人第一句话就是:快做作业,做完后就可以看电视/玩IPad;可实际却是每天几乎都拖拉到23点有时更晚都无法完成当天学习任务。
B男孩,12岁,五年级,父母和隔代老人混合带大,情商超级好,巧舌如簧讨人爱,学习成绩班里倒数,一提到学习就口头上答应的很好,实际上投机取巧应付差事,平日里甜言蜜语谎话连篇,总是找到各种理由为自己没完成的学习任务找理由。
C男生,20岁,大二学生,从小父母包办代替所有日常生活、收拾书包、学习选专业等等,进入大学后无法胜任大学生活及学习,多门挂科,说自己从来没有学习目标,都是爸妈说了算,虽然勉强上了个二流大学,但是感觉自己颓废、无方向感、未来迷茫、无所适从……
上面三个不同案例思考后,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 家长们缺乏有爱的灵魂? 无力唤醒“鸡娃”的主动学习力? 还是为人父母的我们,无法从心灵上去感受如今的孩子们?……
二、
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动力从哪儿来?
每个人成年人都知道,思维-动机-行为产生的机制;于学习而言,兴趣-动机-学习行为模式形成。
激发“鸡娃”的学习兴趣,是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关键,更多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也会跟家长反复抱怨“没意思,好无聊……”,这时,如果家长给予引导,找到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许,就能帮助提升“鸡娃”的学习兴趣。
1、来自养育父母/亲人之间爱的流动
一个家庭中,父母之恩爱,是熏陶孩子的充分必要条件,恩爱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心境是稳定、安全、踏实、有幸福的自主感,执行任何行动过程中都会感受到快乐。
语言的传递是带着情绪的,能给人以温暖和爱,也能带给人伤害。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观念。
家庭成员之间爱的语言和相互表达,无疑是孩子勇敢前行的“兴奋剂”。
父母/亲人爱的支持与传递,必将成为孩子坚强、坚定、无畏的力量。
2、来自言传身教,学习环境满溢的正能量
为人父母,任何时候须谨记:身教永远重于言传。
很多家长整天在孩子面前唠叨学习的重要性,逼孩子刻苦学习,自己却整天手机不离手,自己都不努力不学习,凭什么让孩子努力学习呢?
想要孩子努力学习,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试想,如果一个家里整天麻将声不断,电视声不停,孩子怎么静下心来学习?
不错,每个孩子天生就抱着无限的求知欲来到这个世界的,对学习有天然的兴趣。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方法,可以激发孩子对学习感兴趣,能够陪伴孩子共同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这是每个家长的第一要务。
比如,主动跟孩子互动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老师,家长扮演学生,让孩子通过讲课的形式把知识点讲出来,轻松有趣,还很有成就感;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查阅书籍/资料,找到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更多的信息内容,逐渐将兴趣渗透其中。
再者,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不无道理,何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3、来自甘于“示弱”,成为孩子可以交心的朋友
身为父母,多会以父母身份“自居”,企图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效果却恰恰相反。因为用“权威”压制孩子,带来孩子更加的抗拒与叛逆。
正确的方法是要适当“示弱”,父母在孩子面前示弱,反而会激起孩子的求知欲。
众所周知,何江是哈佛第一个在毕业典礼上演讲的华人学生,相比如此优秀的何江,肯定父母也很优秀吧。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何江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而且他妈妈还是个文盲,他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是从要教妈妈认字开始的,看农药上的说明、报纸上的新闻,久而久之,他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所以,父母不妨学会适时“示弱”,在孩子面前佯装不懂,向孩子寻求帮助,孩子的学习劲头就会在帮助父母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更加自信,不仅提升了孩子的成就/价值感,也与家长更加有爱和亲近,智慧的家长们不妨多与孩子互动、体会、实践。
4、来自积极关注、暗示与鼓励的加持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可谓是心理上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之经典概念,多关注孩子的努力与进步。比如,哪一天孩子写作业稍微快了一点,就表扬一下Ta,“哎呀,不错,今天只用了16分钟,比上次快了一分钟呢,但我知道一个写得更快的方法,我教给你吧……?”这样,孩子当然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啦。
时刻关注孩子的微小进步,及时用语言、表情、眼神来回应。发现错误不急着说,而是等一等观察一下,等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再予以肯定,这样孩子的积极行为就把错误覆盖掉了。
遇到非说不可的错误,尽量用建设性的方式指出来,语气温暖柔和,这样就能化解孩子们犯错的尴尬,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改错方式。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盯着孩子的优点,这样孩子就感觉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他会主动去做有价值的事,来符合自己的身份。如果孩子内心有完善自我的动力,就算有一些错误和缺点,也很愿意修正。
心理学上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我们都有过体验,当一个人获得赞美时,便感觉获得了力量和支持,进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更愿意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
相反,如果我们家长不能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就喝斥,这会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这种痛苦会让孩子用“退缩”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以后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很容易认为自己是失败者。
因此,孩子有错误,直接批评指正并不是好的选择,而不断给予孩子正面反馈,远比批评更有效果。面对青春期的“鸡娃”,我们家长更要学会“缄默闭嘴”
三、
爱上学习,
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乐知者”
儿童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说过:“游戏是一种体验,一种创造性的体验,而且游戏作为一种基础,会建立人一生的体验”。相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快乐工作与学习才是人生之王道。
1、把学习融入玩耍中,让孩子感受到“玩”的快乐
长久以来,玩耍对孩子的重要性一直备受歧义。提及玩耍,家长就开始各种焦虑,一门心思看成绩,认为玩耍毫无价值,是在白白浪费时间。
这不,“双减”政策来了,似乎更忧虑的是焦虑的宝妈们,担心孩子们课业负担少了,成绩上不去咋办?
其实,这是以大人的“有用/无用”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玩耍的行为。实则,限制一个人的玩耍既不符合人性发展,也剥夺了“鸡娃”们玩耍的本能。
或许,“双减”开始了,真该学点心理学,懂得孩子心理成长与发展的,恰恰应该是孵化“鸡娃”的宝妈宝爸们。
2、孩子能从玩耍中学习收获到什么?
哪怕孩子只是在玩简单的搭积木,也会有其思考:我要用什么形状的积木,在哪里搭,要不要联合同伴一起搭,到底是搭城堡,还是搭游乐园,要做成什么样的风格,如果和小伙伴意见不一致怎么协调,建成以后怎么玩……
如此说来,每一次自由玩耍,都相当于完成了一个微型的设计“工程”,孩子完整地体验了学习做事的全过程。
孩子从游戏玩耍中获得至少四个益处:
1、玩耍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帮助适应和解决问题;
2、玩耍激起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会去探索、冒险、社交等;
3、玩耍帮助孩子处理不良情绪,比如,缓解压力,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玩,可能会变得暴躁或紧张;
4、玩耍有助于孩子表达情感,比如,孩子可以通过讲故事、艺术、竞技比赛和其他活动来表达情感。
有一句话说:成功的人都是有孩子气的人。这个“孩子气”,不是孩子的任性,而是孩子的玩乐态度,他们把世界看成一个大的游乐场。而一个人想要有“顽皮”的特质,小时候必须要有足够的玩耍时间。
3、不要让孩子有被命令、被控制的感觉
我们成年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比如,我们在公司上班,上司如果是一个爱发号施令,喜欢控制下属的人,那我们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我们心里肯定是抵触的,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我们还是忍下来了。但是,我们心里反感会嘀咕:当有一天我翅膀硬了,老子就再也不理睬你了。我们大人在面对被命令和被控制时是这样的感受,何况孩子呢?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断然不能让孩子有被命令、控制的感觉。
人的本性是不喜欢被命令和被控制的,而很多的家长自以为初心动机良好,便对孩子进行命令和控制,结果却导向了相反的结果。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是自我独立意志形成的关键时期,当然会反抗父母的束缚就不奇怪了(前述案例中A女孩、C男孩),其实,现实中的“抑郁者”背后大多都有被指责、控制、命令、伤害、挫败等关系。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乐知者”呢?我想说,那便是用爱、趣味和理解去陪伴孩子成长。
从分析一下游戏为什么会让孩子着迷说起——
“鸡娃”们会迷恋游戏:因为游戏是一个主动的行为,而且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家长们最好找机会和“鸡娃”共同玩同一款游戏并体会其中的感受。比如,女儿小时候我与她一起沉迷的一款电脑游戏“植物大战僵尸”。
首先,游戏里的每一关都有一个“Boss”要去打败或者一个任务要去完成的。
其次,游戏是有一定难度的。太难了孩子会有挫败感而玩不下去,而太简单了孩子会觉得无趣。所以,游戏的难度最好是比孩子现有的能力高一点点。
第三,游戏提供了一套即时的惩赏机制,如做对了就得到升级或更强的装备,做错了会降级或死掉。
游戏让孩子着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机制:
1、设定一个可完成的目标;
2、在孩子的学习区内有一定的难度的任务(而不是在舒适区或恐慌区);
3、一套即时的反馈机制。
学习恰如玩游戏——如果学习能满足这三个条件,那么,孩子也能从学习中获得大量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对孩子来说学习不就等同于玩了吗?!
举一个我自己成长的例子。我在医学院念书的时候,中医方剂学的处方汤头确实很多也很难记忆,但是为了牢固记住,便想法子编写成打油诗-背诵-接龙,1个方剂、2个汤头……
这样便记住了目标锁定的100多个中医汤头歌诀,正是源于对中医经典处方汤头的着迷,经常一个人在学校的树林里绞尽脑汁“杜撰文字游戏——药方汤头打油诗”,把枯燥的记忆变成了游戏去把玩。
当时我不明白我为何会对它着迷,现在回头来看,原来它是符合上面三个游戏标准,达成了人之心理的预期满足。
目标:在完成中医方剂学的4个月里,要记住146个传统中药汤头歌诀。
难度:药方多了容易混淆,需要不断创新出新奇好玩的记忆方法才行。
即时反馈:每完成一部分20个一组由班级的同学去检验、PK、评价、建议或接纳。
我就是用这个方法,一路“打怪升级”,从一个个击破到处方汤头出口成诵,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想想这个过程,真的跟玩游戏很像呢,这不就是在玩中学吗!
要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自主感、愉悦感和成就感。要做到这三点,就要把学习任务设计得跟游戏一样,即:一个可完成的目标、在孩子的学习区内有一定的难度的任务和一套即时的反馈机制。
如果你能将学习设计得跟游戏一样,你还需担心孩子不爱学习吗?学习好比游戏,在玩乐中实现学习的最高境界。
四、
为了“鸡娃”快乐地爱上学习
我们一起行动吧——
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只要我们愿意抱持一颗爱心、怀揣一个目标,和不读尝试/学习的行动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戴蒙认为,动机是很重要的学习要素,但大部分成人谈论学习的动机,通常是通过考试、考上某个大学等短期动机。其实不然,如果没有更大的“目的” 存在,短期目标和动机通常会徒劳无功,而且很快就在毫无方向的活动中消耗殆尽。
在《迈向目的之路》一书中强调:“目的,是驱动我们每天大部分行为背后的一个动机。”而目的的厘清,在于能清楚地回答三个问题:
1、“为什么我正在做这件事?”
2、“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
3、“为什么它对我和我以外的世界都很重要?”
戴蒙总结出,有目的感的孩子,都有高度动机,会自动自发的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也展现少见的务实效率。
按其“理想教育”模式认为,目的影响人生的快乐和满足。如果社会/学校/老师不能直接给予孩子人生的目的,那必须动用养育者的引导、父母之身教和爱的滋养与陪伴,才能帮助孩子迈向目的之路,发掘其内心的潜能去实现目标的成功。
对此,我尝试了自己的”育儿经”—— 不只是照着书本养育孩子,在抚养女儿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切身用爱去行动,由此体会到了:目的、目标和动机悄然发生了关联效应。
幼儿,(3岁之内)我自己亲子带娃,依照《日本育儿大全》24小时无条件爱的给予和满足;
小学,听孩子的摆布发掘潜能:陪其幼儿舞蹈、少儿合唱团,跆拳道,钢琴,成为孩子的忠诚守护者;
中学,陪伴其钢琴、长笛,鼓励孩子参加教育对口扶贫,合唱朗诵等,远远地看着“鸡娃”一步步变得有趣儿起来;
大学,支持学吉他、架子鼓,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公共营养师学习,大学生音乐节,英语沙龙,备考托福等;
研究生,辅助出国留学,学习西点烘焙,尝试开个咖啡小店,当导游实践,愉快接纳并认可其决定就好;
18岁后自食其力,独立生活,异国他乡,自由人生…… 见证“鸡娃”成长,尊重其选择。
在陪伴“鸡娃”长大的过程中,渐渐悟出,给予孩子爱的滋养,积极营造一个自由、尊重、民主的氛围,加上有动机和目的追求,就等于实现了自我人生的大目标。
当然,在养娃成长的过程中,用一个有趣儿的灵魂,去孵化出一个可爱的“鸡娃”(每个父母的初衷),让爱的滋养,在亲子之间稳定/永恒的连接与流淌,是成就“鸡娃”们茁壮成长到成熟的前提。
管理好我们自己的情绪,适度合理焦虑,少动怒多反思,带上一颗有趣、新奇、好玩的童心,跟孩子们一起津津乐道、相伴人生,是创造“鸡娃”们主动爱上生活/学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