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4139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今天我们先来分析抑郁症诊疗的几个核心要点。希望患病的小伙伴们对这个病有理性的认识后,坚定信心、信念,不用被它吓倒,更不用悲观、绝望。
01
抑郁症
是精神医学的“一家之言”
第一点是关于抑郁症的诊断。
抑郁症当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疾病,但小伙伴们也需要看到,精神心理障碍的性质非常特殊。它跟绝大部分躯体疾病不同,不仅涉及到生物学、精神医学,还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这些“无形”的学科,要说宽了,甚至跟哲学、文化学都扯得上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目前这种疾病的诊断仅代表精神医学单个学科的观点,并不代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共同理解。
所以,患病的小伙伴们要有这个意识,不要因为看到一些不乐观的疾病信息,就感到自己没希望了,这里面大部分都只是精神医学的观点。如果综合多个学科的发现和意见的话,很多认识会大有不同。
我们文章、视频里有很多观点与主流精神医学是有明显区别的,就是因为我们一直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来看待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精神心理障碍。可能一些传统精神科老大夫看了要直摇头,但也正好说明了他们代表的精神医学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
02
抑郁症的主要病因
是心理社会因素
第二点,关于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属于典型的症状学诊断,大夫只根据症状下诊断,不需考虑病因,也搞不清楚病因。
精神医学认为,抑郁症的病因不明,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大脑功能异常、心理社会因素都有关的精神障碍。对于这种说法,国内外精神科都是一致的。
但我们通过多学科诊疗(MDT),尤其是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的大量实践发现,抑郁症的主要病因就是心理社会因素,是个体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不断自我否定所导致的。
这里的“自我否定”很关键,可以理解为患者遇到挫折时过度地“内归因”,把绝大部分责任都归咎于自己。而如果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后过度“外归因”的话(把绝大部分责任归咎于别人和社会),则往往会发展为偏执型人格障碍(严重者可以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负性情绪以愤怒、埋怨等为主,而不是抑郁。
当然,人类的情绪非常复杂,很多抑郁症患者受伤太多了,在某些情境下也会变得敏感、多疑、易怒,过度地外归因,伴有一定的偏执型人格,或者偏执型人格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这个叠加性心理创伤怎么理解?跟PTSD里面说的重大创伤有啥不同?
当然,上述对抑郁症病因的发现和理解,目前也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言。虽然这在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中无数次被证实,但也确实还没得到主流精神医学界的认可。
既然精神医学还说不清楚抑郁症的病因,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去解决、治愈,那我们为啥不能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尝试理解别的解读和发现,甚至去尝试基于这些解读和发现的自我调整方法呢?
有很多小伙伴关心遗传因素的问题,这一点我们之前在抑郁症专栏文章和视频里分析过,在这里还想简单说说。
很多精神科大夫会跟患者、家属这样说:抑郁症的遗传度大概40%~70%。这听起来有点吓人,是不是抑郁症患者以后生孩子的话,孩子有40%到70%的可能性也会得抑郁症?!
其实这个遗传度不是这么理解的。“40%到70%”这个数据是通过家系调查得出的,它没有进行生物学层面的研究,只是研究了亲属群体中出现抑郁症概率。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遗传度”其实是指“家族聚集度”,这受到遗传因素和共享生活环境、教养方式的共同影响。
虽然我们不能否定抑郁症有遗传因素,但到底是怎么遗传的,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只能明确的是,抑郁症肯定不是单基因遗传疾病。在多基因遗传方面,研究人员也没找到足够的证据,对患者、家属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
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学者认为,抑郁症是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来影响下一代的。也就是个体本身的基因没有改变,但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基因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而这种表达方式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可是同样的,如果下一代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养方式发生来改变,那这个基因的表达方式还会发生改变。它可能本来是对我们不太友好的,让我们较容易得抑郁症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把它改造成跟健康人群的一样,甚至还能改得更好,遗传给下一代。
已有研究证明,药物和心理治疗都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基因表达,甚至连空气环境、个人作息都能改变基因表达。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对抑郁症的遗传更加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不管从哪种“遗传”理论去解读,抑郁症遗传因素的作用真的不是主要的,而是微乎其微。
所以,希望我们对于抑郁症病因的突破性发现能给小伙伴们带来启发。
得抑郁症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因为我们倒霉、“玻璃心”或者有先天的缺陷,而是源于很多深层次的心理社会因素。这个认识有助于我们免于恐惧,加快康复。
03
看清楚主要治疗方法的利弊
第三点,要了解目前对于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各自的大致原理和利弊。
比如药物治疗,这是精神医学对付抑郁症的主要手段。
抗抑郁药可以调节神经递质浓度,改善大脑海马体的体积和功能。大脑生化和器质方面上的变化导致情绪有所好转,那患者的认知内容就自动变得正性多了,整个人显得更平静、积极了。
而且,抗抑郁药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容易获得,患者只需按照医嘱服用就可以了,方便快捷,这都是它的优点。
可是,每个人的生化特点不同,康复环境也不同,有的人吃了药也没有明显效果,有的则是出现了严重副作用,身体更不舒服,内心更易崩溃,这时药物治疗就弊大于利了。
还有物理治疗,以电休克(ECT)为例,它是给中枢神经系统适量的电流刺激,引发大脑皮层的电活动同步化,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明显降低患者自杀风险。
现在的电休克结合了全麻技术进行了改良,也就是改良电休克治疗,也叫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患者基本体会不到痛苦,如有必要使用时,大家不用恐惧、抗拒。
对于电休克能治疗抑郁症的原理,目前还不明确,有学者说可能是改善了大脑某些结构的功能,增加血液中内啡肽浓度等。
不过,我们跟大量接受过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交流后发现,它的起效还可能与它的一项副作用有关:短暂的记忆提取障碍。
很多接受过电休克治疗的患者说,醒来后发现对于过去难过的事记忆模糊了,有点想不起来,觉得很轻松、平静,有种记忆清零、电脑重启的舒爽感觉。
可是,短则1、2个月,长则1年左右,创伤记忆又回来了,病情出现反复,患者再次陷入痛苦,而且往往是更加痛苦。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也是现在主流的抑郁症治疗方法。
不过,现在绝大部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都只能提供心理支持或心理陪伴。如果遇到不靠谱或不合适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可能连这个仅有的功能也达不到。
而循证医学推崇的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帮助患者识别、纠正自己的认知误区,从而改善情绪。在整体上这是有效果的,尤其是在刚刚接受CBT时。
可是,整体有效不代表能治愈抑郁症。如果患者深层次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一直得不到修复,还是会很容易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然后认知内容就自动变得负性,甚至是灾难化思维,理性很难完全与之抗衡。所以,CBT的治疗效果并不稳定。
另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流派——精神分析,我们一直在强调,它并不适合青少年患者。
很多精神分析师会过度地强调父母的过错,还使用“控制孩子”“攻击性”等说法去扭曲父母的本意。短期内,这可能会让部分患者觉得很“中听”,减轻自责、自罪和内疚感,但这容易恶化亲子关系,患者的面对父母时更容易愤怒、激动。
这不仅对于解决问题、康复没有积极意义,还容易令精神科大夫认为患者轻躁狂/躁狂发作,改诊断为双相障碍,扣上一顶“重性精神病”的帽子。很多小伙伴渐渐发现精神分析解决不了问题后,再也不想去了。
好了,那我们看清主流治疗方法的主要原理和利弊之后,心里就有点数了。
首先药物治疗,虽说不一定有效,但值得一试。
如果吃了药有效,那趁着病情改善的窗口期赶紧建立、强化积极的认知,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就更好,“药物+心理”的模式往往比单一方法的效果更佳。
如果找不到,还可以尝试跟我们信任、认可的人,一起复盘当初抑郁发作的心理活动,识别自己的认知误区,加强心理觉察,加强预防。如果抑郁发作再次袭来,也不至于像之前那样慌得一批。
总之,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吃了药改善了,就等于病治好了。
那如果吃了药无效,也放平心态,这太正常了,我们只是40%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无效中的一个。
不吃药,还不用愁药物副作用的问题,而且能更加明确康复路线,说明我们必须从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加以着手。
对于物理治疗,我们不用过于抗拒,当病情严重、有强烈的自杀念头时,电休克治疗可以说是必须的。只有保住小命,才有机会打个翻身仗。
只不过像我上面所说的,如果电休克治疗起效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赶紧趁着宝贵的时间配合医生的医疗方案,看是否能找到合适的药物以及心理治疗。
而关于心理治疗,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理性选择。总的来说,不要对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期待过高。但如果尝试过一些并觉得无效,也不要一杆子打死所有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更不能否定心理社会因素对于抑郁症的关键作用。
04
抑郁症完全有可能康复
最后说一下康复的问题。抑郁症到底能不能彻底治愈、不再复发、不用吃药,康复者完全就跟正常人一样?
这就涉及到我们从哪个学科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了。
如果从精神医学这单个学科出发的话,答案不太乐观。连我国精神医学带头人、中科院院士陆林都公开说了,“抑郁症是一种病,和癌症、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慢性疾病,可防可治”。
这种观点来自于精神医学的大量治疗经验。精神医学以药物治疗为主,物理治疗和主流的心理治疗为辅,这对于抑郁症的康复确实比较低效的,这是精神科大夫自己都承认的事实。
但治疗方法不够高效,是否就代表了这个疾病的本质?显然不是。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主流的心理治疗都没法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没法精准化地找到并修复患者的患病根源——叠加性心理创伤,自然难以高效治愈抑郁症。
所以,精神医学的一家之言我们可以参考、重视,但不要一叶障目,以为这就是抑郁症的本质。
事实上,很多患者用亲身经历证明抑郁症是可以彻底康复的。接受我们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的患者是一方面,还有很多人结合运动、音乐等有益的活动,从抑郁症中走向康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因跳鬼步舞而走出抑郁的温州农民范得多,现在已经不用依靠药物了。万科前副总裁毛大庆声称“跑步治好了我的抑郁症”。
我还知道不少患者,大多是轻度到中度的抑郁症,连药也没吃,通过身边人的支持和理解,自身的努力调整,逐渐康复了,生活越过越好,也没复发。
还有,我们前不久拍过一期视频介绍过催眠大师艾瑞克森,他曾用出神入化的自然催眠法,只花了2个小时就治愈了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
当然,从整体患者数量上来说,上面的真实例子仍属于小部分。但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彻底跟疾病告别了,甚至获得新生,活得比患病前更好,这也是不能忽视的客观事实。
所以,对于主流精神科的很多说法,我们要理性对待。
我们得了抑郁症,说明我们的心理方面还存在一些bug,这需要正视和重视。我们通过持续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修复了这些bug以后,会变得更优秀、强大。这时,患病经历就成了我们的人生财富。
当然,抑郁症的康复不是“打鸡血”、灌“心灵鸡汤”就能实现的,这个过程需要很多条件,需要掌握科学的办法。但首先我们要坚定信念,抑郁症最终肯定可以完全康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