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我的边界 | 做事偏激是心理病态吗?

作者:谢菲
来源:SelfMindnSocialBrain

911,叙利亚,索马里,伦敦,恐怖袭击无疑是笼罩在和平世界头上的一朵阴云。而面对愈演愈烈的恐怖活动,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为了群体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甚至牺牲自己?”


过去的主流观点:这是深层的自我不确定性带来的,是一种心理异常。


这种解释确实比较让人轻松,毕竟谁也不会觉得自己自我不确定到心理异常的程度。但是Swann却提出,为了群体而牺牲的行为可能并不来自不确定的自我,而是来自坚定的,功能良好的自我。

  • “自我融合”观点

首先来介绍一下自我融合(self-fusion)的观点。每个人都会具有个人身份和群体身份。个人身份是指他的个体属性,如聪明,内向,喜欢音乐等,而群体身份对应所属的群体,如中国人,北师学子,家庭的一员等。大多数人都会将这两者区分开来,个人身份与群体身份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但自我融合程度高的人会感觉到自己的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二者间的界限非常模糊,比如“我的儿女就是我”“我因国家的强大而强大”“我与北师大有深厚的情感联结”。

对于融合者来说,团队的成就就相当于个人的成就,对群体的批判就被认知为对个人的批判。因此,他们可能会形成一种代表团队,代替团队的个人责任感。这样一来,他们对团队的高投入和高承诺就会带来高度的自我增强动机——成为一个能够对团队做出贡献的伟大人物。

这意味着两点:1)激活融合身份的个体会增加对群体极端行为的支持意愿;2)由于个人与社会身份都会支持融合者的群体相关行为,所以融合者可能产生更多的与群体相关的个人极端行为

但是,这些极端行为并不都是“不好的”。除了恐怖袭击,融合者还会在群体内部表现出更多的助人意愿。在电车难题的实验中,Swann(2010)启动了国家爱群体的概念,发现融合者更愿意牺牲自己来拯救别人,且更愿意用自我牺牲拯救群体内成员(西班牙同胞)而不是外部成员(美国人)。同时,融合者也有更高的动机来消除对群体产生威胁的人。在身边有一个人将要从桥上跳下去来换取几个恐怖分子的死亡时,融合者更愿意推开这个人,自己跳下去。

是什么让融合者们愿意牺牲自己呢?

他们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呢?

在进一步的电车试验中,Swann(2014)认为做出自我牺牲选择可能有两种理由:1)与团队的情感联结。被试可能会对同胞所处的困境表达出紧张焦虑,认为只有牺牲自己才是道德正确的。2)功利主义,与救一个人相比,救五个人总是更好的,即使那个要被牺牲的人是自己。


研究中,被试需要阅读电车困境的情景并且陈述其做出的选择以及原因,之后让培训过的,不了解试验意图的主试对回答进行编码。结果发现,低融合者会更多地从功利主义上考虑,而高融合者则是对群体的情感过高,超过了自我防御,所以做出了自我牺牲的决定。

从心理的角度而不是对错的角度看,为了群体杀死别人和杀死自己可能没有本质的区别

当我们说到愿意为了群体牺牲自己的时候,也不止有恐怖袭击,还有舍己为人。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极端的环境下总会有极端的行为,如果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或许每个人都有成为“恐怖分子”的可能。而为了避免在某个时刻成为“恐怖分子”,我想每个人都应当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对自身,对自己所属的群体,和外部群体的意义。  

作者简介:谢菲,公众号:SelfMindnSocialBrain作者,认知与神经科学视野下的“心灵,自我与社会”研究。
责任编辑:Spencer Kennjan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