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有别人家的好?︱社会比较真的能让孩子上进吗?

作者:王淼
编辑:王雪迪
来源: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荐序-


日常生活中,家长时不时会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家长本意是希望激励孩子,但这种方式真的能正向促进孩子进步吗?这期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种比较究竟会为孩子带来什么吧!

综艺《少年说》中的女孩袁璟颐,她在勇气台上喊出了无数孩子的心声:“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会给我这么大的压力!因为我妈妈在对比!”而有趣的是,她妈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全校第一的学霸吴笛,依然会被自己的妈妈抱怨“你班里每个同学体育都及格了,而你什么都不行”。似乎不管是多么优秀的孩子,都会有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别人家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是孩子们的噩梦。只要无法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肩,无论孩子怎么努力都不会得到父母的任何肯定,压力与不满在孩子身上不断累积,不难想象有一天孩子终于爆发!

孩子:既然你那么喜欢别人家的孩子,那你让他们当你的孩子好了!

父母:别人家的孩子就不会用这种态度和长辈说话!

家长当然不是想和孩子抬杠或者故意打击孩子,更不是因为他们只喜欢别人家的孩子。那这种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

为何家长执着于“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大部分家长只是希望激励孩子上进,通过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让孩子努力提升自身水平,在学业、社交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社会比较指的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例如将自己的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和别人的进行对比,而不是与及格线分数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自己物理学得好不好。

父母的初衷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更积极努力地全面提升自己,以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因为他们体验或目睹过用功学习取得好成绩为一个人带来的巨大价值,因此不想看到自家孩子沉溺于眼前的生活与还不够拔尖的成绩。在传统教育下长大的他们想不到很好的方法来激励孩子,终日焦虑得寝食难安,最后只能抱着“让孩子向别人看齐”的想法搬出“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许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策略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结果与最初的目标背道而驰。

社会比较令人不快,

为什么家长却无法放弃?


父母将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伸


古有“儿孙自有儿孙福”,今有“孩子来自我们,但不属于我们”,但父母还是很难避免将孩子视作自己生命的延伸(McNeill & Graham, 2014; Thai & Lockwood, 2018),他们会对自己的孩子抱有特别积极的幻想和期望(Bird & Elisabeth, 1988; Galper & Seefeldt, 1997; Wenger & Fowers, 2010)——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各个领域都高于平均水平,有很多的积极特质和很少的消极特质。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其实比别人差很多的时候,他们会感到痛苦(Else-Quest et al., 2008)。这一切可能是源于父母们希望自己是好的,是比别人更优秀的,他们认为孩子的落后不仅代表父母教育的失败,也是对父母自身价值的挑战。


因此,当父母们看到闪闪发光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想到的不仅是自家的倒霉孩子,还有渴望脱颖而出的自己。


社会比较更方便,教育形势更严峻


社交媒体的日益发达让人们比从前更焦虑了。


试想你一打开朋友圈就看到曾经的同班同学在晒孩子的成绩单或者证书,而自家小孩还在一边打游戏刷抖音,血压一定瞬间飙升。


社交媒体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别人的成就,增加了父母们将孩子与他人比较的机会。再加上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孩子有机会进入高中和大学,不接受更优秀的教育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Ladakis & Chouvarda, 2021; Ozimek et al., 2017; Pempek et al., 2009),难怪家长们总是边看手机边抱怨“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真的能让孩子上进吗?

社会比较的方向分为向上与向下,分别对应与比自己好和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通常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是向上的社会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从而做出的行为是社会比较批评(social comparison criticism)。这种批评不同于仅指出孩子行为对错、好坏的客观批评,它更强调孩子做得不如别人好。

研究表明,相比于客观批评,社会比较批评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评价,使之产生消极情绪,且倾向于回避挑战(周海丽 等, 2020),即更加不“上进”,经历社会比较批评的孩子会在社交中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更多的退缩行为(Santrock et al., 1976)。


“别人家的孩子”不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和追赶的目标,反而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够好,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与爱,最后甚至会对“别人家的孩子”产生嫉妒或愤怒。


孩子会逐渐变得不敢去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可以做好的底气,也没有即使做不好也没关系的勇气。他们只会害怕一旦做得不够好,父母又要责怪自己,并且还要加上一句“别人能做好的事,为什么你不行?”。来自他们最爱、最亲近的父母的这些话语打击让孩子们更无法承受,所以孩子往往会退缩,不争取。

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容易让孩子们不仅无法进步,还可能会出现内化问题(如焦虑、抑郁)外化问题(如攻击行为),就算被比较的是自家的不同孩子也会如此(Chen et al., 2021)。


父母们在对孩子进行向上的社会比较时也会产生消极情绪(Vogels & Perunovic, 2019),如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辅导和教养孩子的焦虑(Yamamoto et al., 2016)等。

此外,孩子们可能会通过模仿、观察并逐渐内化父母对自己的社会比较模式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比较策略(Xing et al., 2022),即他们在长大成人、远离父母之后会自行进行社会比较批评,依然感到自卑,难以面对挑战,“别人家孩子”的影响对他们来说可能是终生的。

那向下比较是否能让孩子上进,或者起码令人快乐呢?

向下的社会比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作用比较复杂。社会比较表扬(social-comparison praise)并不只是夸奖孩子做得好,还强调孩子比别人更优秀,短期之内确实能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因为他们会感受到自己比他人有更强的能力和更大的潜力,这种超越他人的感觉尤其能让男孩受益。


不过当孩子在新的任务中无法再次获得表扬时,他们会比未曾被社会比较表扬的孩子更受挫,内部动机[1]降低更明显(Corpus et al., 2006)。而且这种情况几乎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孩子不会在每个方面都占优势,家长和老师也会在每次表扬之后提高对他们的要求,想满足不断提高的标准从而持续获得表扬是非常困难的,想一直保持脆弱的自尊心和优越感也是非常困难的。


由此可见,通过表扬自家孩子比别人更优秀来促进孩子的内在动机“后坐力”太强,最好不要用。

这样看来,所有的社会比较都是“有毒”的?

也不尽然。最新的研究不仅关注家长对孩子社会比较的方向,还探究了家长眼中比较对象与孩子的异同所带来的的影响。

举个例子:同样是向上的社会比较,如果家长说:“你和年级第一的某某都很勤奋、理科思维很好,你看他考得那么好,我觉得你努努力也可以做到。”即认为孩子和比较对象同类,此时的社会比较是“向上同化”


而如果家长说:“你看看某某,又聪明又努力,跟你一点也不一样,你怎么不和人家学着点?”即认为孩子和比较对象不同类,此时的社会比较是“向上对比”

研究表明,父母更多地向上同化、向下对比的孩子自我效能感更高,自我设障[2]行为更少,即这些孩子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做好事情,也不会为了避免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负面评价、批评)而故意放大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而父母更多地向上对比、向下同化的孩子则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情况,即自我效能感更低,自我设障行为更多(Xing et al., 2022)。此理论即将在更多的研究中得到验证,之后会更加成熟。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来激励孩子呢?

从上面的结论来看,搬出“别人家的孩子”无论何时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同化、对比理论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重复实验验证,先不作为实践指导)。


家长表达出来的是“好羡慕别人家有那样的孩子”,而实际上,他们的期待是“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更好”或者“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优秀的父母”,只是被羡慕嫉妒和焦虑自责冲击得不知所措。


孩子说着讨厌爸妈和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内心希望的是父母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多表达对自己的肯定与爱,像欣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喜欢自己。


既然双方真正在乎的都不是所谓的“别人”,那么不妨都把目光收回到眼前的人身上。可以明确的是:家长真正能够看到和了解的是自己家不断成长的孩子和他们所做的事。

根据上述理由,家长可以尝试做以下几点:

就事论事指出孩子的不足


如果家长确实认为孩子某个方面做得不够好或者某件事出现了错误,可以客观地就事论事,也就是直接说出。


例如家长可以说“我看到这次考试中你因为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失分很严重”“你的体育运动能力好像有点差”这种描述事实的话,提醒孩子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不是说“你这次考试考的真差,你真笨,真不如别人家的xxx。”

将孩子与过去的状态作比较


如果家长还是希望找到一个“靶子”来与孩子的现状进行对比,认为这样能更好地阐述事实,可以试着将孩子过去的状态作为比较对象。


因为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和特征都不尽相同,直接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时容易忽视这一事实,二者的学业表现不同不能简单归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够努力”。


此外,与别人进行比较也容易让家长忽视孩子自身的进步。与孩子之前的状态进行对比能够提升孩子的自豪感,激励其积极改变自己、持续努力,孩子也不会因此忘记自己的初衷而执着于追求优越感(Gurel et al., 2020)。


例如家长可以说 “你的英语发音比以前标准了”“这几次考试因为马虎丢分很严重,以前并没有”。

直接表扬孩子的进步细节


相比于社会比较表扬,表扬孩子对某项技能的掌握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并且无论此后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如何,这种激励效果都不会消失(Corpus et al., 2006)。


例如家长可以表扬孩子“你已经会做这个类型的题了,很棒!”“现在你能用英语演讲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缓解自身焦虑情绪


此外,父母可以关注和调节自己的状态,许多父母比孩子更加焦虑,而父母的教育焦虑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学业倦怠(Wu et al., 2021),可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重要而有益的。

经常被父母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的孩子们也可以试着用上述方法评价和鼓励自己,尽力改变自己的社会比较策略,提升自尊。


写在最后

笔者写这篇科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责怪家长,而是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更科学的认识并及时做出调整,对最亲近、最重要的人多一分理解与肯定,共同迈向美好的未来。感谢您的阅读!

[1]内部动机: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与外部动机相对。外部动机指由个体所从事的活动以外的刺激(比如金钱等外部奖励)诱发而产生的动机。

[2]自我设障(self-handicapping):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如在考试前夜故意喝过多的咖啡导致自己失眠,考试后宣称自己因为失眠才会失利。这种行为能够维护一时的尊严,但无法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Bird, & Elisabeth, J. (1988). Optimism in Parental Predictions of Children’s Future Behaviour.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35(1), 29-38. https://doi.org/10.1080/0300443880350104 
Chen, B. B., Qu, Y., & Chen, X. (2021). Chinese parents’ comparisons of siblings and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Dev Psychopathol33(3), 914-921. https://doi.org/10.1017/S095457942000022X 
Corpus, J. H., Ogle, C. M., & Love-Geiger, K. E. (2006). The Effects of Social-Comparison Versus Mastery Praise on Children’s Intrinsic Motiv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30(4), 333-343. https://doi.org/10.1007/s11031-006-9039-4 
Else-Quest, N. M., Hyde, J. S., & Hejmadi, A. (2008). Mother and Child Emotions during Mathematics Homework.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10(1), 5-35. https://doi.org/10.1080/10986060701818644 
Galper, A., & Seefeldt, W. C. (1997). Head Start Parents’ Beliefs about Their Children’s Abilities, Task Values, and Performances on Different Activities. Child Development68(5), 897-907. https://doi.org/10.2307/1132040 
Gurel, C., Brummelman, E., Sedikides, C., & Overbeek, G. (2020). Better than my past self: Temporal comparison raises children’s pride without triggering superiority goals. J Exp Psychol Gen149(8), 1554-1566. https://doi.org/10.1037/xge0000733 
Ladakis, I., & Chouvarda, I. (2021). Overview of Biosign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tress. Emerging Science Journal5(2), 233-244. https://doi.org/10.28991/esj-2021-01267 
McNeill, L., & Graham, T. (2014). Mother’s choice: An exploration of extended self in infant clothing consump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13(6), 403-410. https://doi.org/10.1002/cb.1489 
Ozimek, P., Baer, F., & Förster, J. (2017). Materialists on Facebook: the self-regulatory role of social comparisons and the objectification of Facebook friends. Heliyon3(11), E00449. https://doi.org/10.1016/j.heliyon.2017.e00449 
Pempek, T. A., Yermolayeva, Y. A., & Calvert, S. L. (2009).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0(3), 227–238. https://doi.org/10.1016/j.appdev.2008.12.010 
Santrock, J. W., Smith, P. C., & Bourbeau, P. E. (1976). Effects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aggression and regression in groups of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7(3), 831. 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1976.tb02251.x 
Thai, S., & Lockwood, P. (2018). The Family Ties That Protect: Expanded-Self Comparison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36(3), 1-26. https://doi.org/10.31234/osf.io/z4ag5 
Vogels, E. A., & Perunovic, W. Q. E. (2019). Comparing the apple of my eye: Parental reactions to academic social comparisons of their elementary school‐aged children.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50(1), 41-52. https://doi.org/10.1111/jasp.12640 
Wenger, A., & Fowers, B. J. (2010). Positive Illusions in Parenting: Every Child Is Above Averag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8. https://doi.org/10.1111/j.1559-1816.2007.00319.x 
Wu, K., Wang, F., Wang, W., & Li, Y. (2021). Parents’ Education Anxiety and Children’s Academic Burnout: The Role of Parental Burnout and Family Function. Front Psychol12, 764824.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764824 
Xing, H., Yao, M., Zhu, W., Li, J., & Liu, H. (2022). The role of perceived parent social comparisons in adolescent academic social comparison, self-efficacy, and self-handicapping: A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Current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2-02850-4 
Yamamoto, Y., Holloway, S. D., & Suzuki, S. (2016). Parental Engagement in Children’s Education: Motivating Factors in Japan and the U.S. School Community Journal26(1), 45-66. 
周海丽, 谢晓琳, 周晖. (2020). 社会比较批评对儿童认知,情绪和挑战行为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8(4), 4. https://doi.org/10.16128/j.cnki.1005-3611.2020.04.040
作者简介:王淼,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2019级本科生。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官方微信平台(预约电话:010-58804477) 2、首期中美联合家庭治疗系列培训官方微信。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